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5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坦利表示赞同。

    从地中海最后一次补给,在大西洋上跟美军兜圈子,这起码要跑五千海里的路程。就算对方用柴油机来省燃料,撑死也就是八千海里的巡航能力。而最近几天,他们应该都在高速航行,那么最大的余力,也不过是以柴油机低速回返北非。如此的海上追逐,拼命机动,最后的油料必将耗尽,成为漂浮在海上的活棺材!

    美军不发话,谁敢过来给他们提供帮助?

    这帮家伙死定了!

    转眼之间,三十多发炮弹打过去,“肯尼亚号”终于加速超过22节,烟囱里黑烟滚滚,甲板上火焰翻卷,看上去好似随时都要完蛋一样。但它那机动变向的姿态依然**,没有任何停下的痕迹。

    斯坦利却有点不耐烦了,厉声道:“暂停炮击,换成导弹攻击,我们已经很久没有测试过实弹打靶的效果了,难得有这么一条皮糙肉厚的靶船在!”

    他的笑话之中隐藏着森冷的杀机,CIC中的军官们听得格外痛快。

    导弹武器主管立即发出指令,没多久,甲板上垂发箱盖板打开,烟火沸腾,两条“捕鲸叉”反舰导弹呼啸而出,在战舰上空陡然一个大角度转折,拖着浓烈的尾迹掠向海面,疯狂加速,转眼之间抵达“肯尼亚号”的上方!

    一枚导弹擦过船舷,狠狠的砸在高耸的舰桥中部。

    “轰隆!”

    230kg重的半穿甲战斗部,以延迟触发引信引爆,轻易撕碎了那处只有200mm厚表层装甲和一层55mm凯夫拉内衬的结构,一大团火光吞掉半个舰桥,炸起来的成吨钢铁远远瞧着,好像战舰四分五裂了那么壮观!

    威力也的确不俗,一个触目惊心的大口子赫然出现,往里一层舱室被摧枯拉朽的扫荡一空,所有桌椅板凳的统统变成渣渣!这也就是没人在,否则必然应声化为灰烬!

    另一枚导弹以大斜角砸在水线上方装甲处,采用现代合金工艺制造的超硬装甲将0。76马赫袭来的弹头狠狠撞扁、弹开,只在表面形成一个明显的凹痕,但没有造成多大的伤害。

    舰桥上的爆炸让CIC内一阵欢呼,做了无用功的对装甲攻击却令人遗憾的摊手。

    斯坦利不以为意的点点头:“看起来,我们的目标至少没有在装甲方面偷工减料,这跟传闻中的中国产品质量并不相符。他真的是采用高强度舰船钢来造这两条大玩具的吗?浪费!”

    舰长阁下没有说出自己的潜台词:“这样的行为更该死!他把海军当成了!”

    牙缝里藏着诅咒,斯坦利用力挥手下切:“继续,把他的上层建筑彻底扫平!”(未完待续……)

第五二九章 战列舰VS导弹驱逐舰(二)() 
单管现代舰炮的射速堪称疾风暴雨一般,在抵近大约18公里的距离上,几乎每发必中!如同绝世前锋在对方的球门前摁着狂轰滥炸,一脚下去一个世界波………至少,从远处看去是这幅模样。

    “肯尼亚号”被浓烈的爆炸烟火完全淹没了舰身,即便是在快速的机动规避下,依然无法躲开破空袭来的炮弹。每一发砸落,除非是命中三座炮塔的装甲,又或者是舰桥装甲部分,否则必定会有大量的碎块崩解飞溅!

    那其中,一部分是炮弹碎片,一部分则是外面相对薄弱的舰体结构,甚至还有零星被炸毁的高射炮,也有后面没什么防护的水上飞机弹射器,和部分救生艇。

    以命中率来计算,一条“伯克i”型导弹驱逐舰的单管炮在单位时间内给予敌舰的打击,实在不亚于二战水准的一条至少装有12门炮的轻型巡洋舰!且就打击效果看来,甚至还犹有过之!

    海战之中,连续不断的命中炮弹,会给舰船上的水兵造成巨大的心里压力,持续时间长了甚至可能直接崩溃………哪怕战舰主装甲完好无损。

    而最直接的效果,则会迅速扫平甲板上层建筑,将薄弱的观察窗口、光学瞄准、测距,乃至射击指挥系统等等给彻底瘫痪。放在后来,雷达系统肯定会首当其冲!

    除此之外,甲板上建筑被引发的大火将不住蔓延,冒险出来破灭和抢修的损管,必然会被后面轰来的炮弹当场干掉!那种人员伤亡速度和数量。即便是能运载一千多人的战列舰,也照样扛不住!

    所以,当美国人看到远方边城一大把火炬的壮观场景时,心情是无比的放松。照这么打下去,甚至不等他们的舰炮弹药打光。或者炮管磨损严重,那条战列舰基本都没救了!

    这一仗,赢得实在很轻松啊!

    斯坦利起初也是这样的乐观,但当他计算着,足足命中对方快一百发炮弹了,那条理论上应该变成废墟的破烂战列舰。仍然以不下于二十三节的航速在无规则的机动。他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默默的计算一下,又跟tao确认一遍,除了炮弹之外,还分别打出去八条“捕鲸叉”反舰导弹,和九枚反舰型“战斧”巡航导弹!瞄准的目标。也基本是对方的水线弱装甲部分,甚至还试过攻顶穿透甲板!

    但无一例外,都没有带来理想中的决定性破坏。

    斯坦利皱起了头,若有所思的问:“爱德华,你能相信我们的导弹会差到这种程度吗?竟然连一点儿可观的战果都没有得到,这不符合科学概率。”

    tao爱德华慎重的凝视着远方已经看不清模样,只有一团翻卷的烟云笼罩的“肯尼亚号”,深以为然的回答:“我觉得很有问题。就算敌舰在重要部位添加的装甲够厚。可那毕竟还有大部分薄弱部分,是不可能挡住反舰导弹的半穿甲战斗部轰击的。难道他们的运气那么好,居然一次都没有被打到这类弱点?”

    难以置信。

    数学概率虽然有时候很不靠谱。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够指望的。

    现在,常规概念已经不起作用了,远方的战舰就好像有好运之神护身一样,任凭狂风暴雨,我自顽强硬挺。

    最令人无语的是。他们显然并没有被爆炸和导弹攻击干扰到视线,那机动的轨迹明显有着完全的掌控。流畅规则,带有一种少见的隽永味道。当然。这只能是在海上奋战多年的老手才能品味的出来。

    “他们的舰长不是赝品,据说是一位来自纳尔逊家族的成员。看起来还是挺有帮助的。”

    斯坦利舰长翻起脑海中的资料,心中隐隐有些不爽。

    英国佬的海军的确牛逼,但那是一百年前。随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荣谢幕,大英帝国的辉煌一去不复返。整个世界的海洋,是美国海军的天下,那些早就该进棺材的老玩意儿,完全没有必要再跳出来搅风搅雨!

    “作为对前辈的尊重,那么,我就用时代的最强代表来致敬好了!”

    斯坦利舰长握紧副手,掷地有声的喝令:“全速超车,绕到敌舰的前面去!我要看看,他们到底还有什么底牌藏着!另外,炮击继续!”

    “遵命,长官!”

    爱德华发布指令完毕,又提醒他:“不过长官,直接超车的话,我们可能会接近到敌舰大约八海里的距离,这已经非常危险了。我们不能确信敌舰一点远程攻击武器都没有。”

    斯坦利果决的一挥手:“没有关系!我本人很希望看到他们可以还手,否则,这战斗打得也太无趣!”

    “明白!”

    爱德华不再多说,事实上他本人也是类似的想法。一边倒的虐菜,开始还有点兴致,一百多发炮弹打出去,就显得太过单调。敌人即便因此遭受折磨,估计到了现在也都麻木了,再怎么加强,恐怕也并不能让他们更加的痛苦一些。

    “伯克i”的主机是四台lm2500,动力强劲输出稳定,加速快,能够维持满排高达九千吨的庞大战舰从容迅速的机动。那等如臂使指的爽感,是共和国这种先天性心脏病国家羡慕嫉妒恨,却怎么都难以得到的。

    之前他们就以二十多节航速追在“肯尼亚号”的侧后方,不断的下黑手猛打。现在猛然加速,很快达到三十节,将彼此的位置追到齐平,并开始超车。

    与此同时,导弹驱逐舰也向左小幅度的弧线机动,短时间会缩近双方的距离,但随着稳定的超车,他们讲在不久后以三四十度的夹角横在战列舰的前面十几公里外。

    就在这时,“肯尼亚号”的作战指挥中心里。杨浩和纳尔逊舰长齐齐用力一拍桌子:“我们的机会来了!”

    他们苦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从开战到现在,杨浩一直不停装大神,随手调动“炎黄鼎”力量,把乙位面的成堆钢板往这边丢,把所有导弹都给拦截下来。避免了对战舰造成致命杀伤。

    另外,还要兼顾到舰桥顶部的雷达和光学瞄准系统,防止那些薄弱而关键的模块被炮弹打坏。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

    以杨浩的敏锐眼神,加上尽可能淘换来的先进雷达系统,也不过是能勉强分辨出对面炮击命中自己的概率和大约部位。更多的,根本做不了。

    倒是那些飞行速度撑死在0。7m的导弹。却能凭肉眼提前一两秒钟发现其踪影,并依托雷达概率判断出大约的命中区域。然后,杨浩凌空弹指,便有大块的厚重钢板出现拦截。一块不够,那就一堆!总之。绝对不能让导弹打穿舰体薄弱部分就是了。

    拜对方连续炮弹轰击的效果所赐,整条“肯尼亚号”上浓烟滚滚,别说远处根本看不清发生在上面的变化,连杨浩自己站到舰桥顶部的时候,多数时候都两眼一抹黑!

    这么一来,战舰上方凭空往下落“钢板雨”的场面,除了他自己基本没有别人看到。那些动辄十几吨的钢板有的发挥作用,被导弹炸得扭曲崩碎。有的徒劳无功,叮叮咣咣的砸在下面,制造无数的噪音和震动。

    但躲在厚重装甲后面的船员们根本不知道。那是杨浩丢的钢板,只以为是炮弹或导弹直接命中,又或者炸碎的什么零碎落下来的声音。

    在不少人的想象中,高耸的舰桥估计都给彻底炸解体了!那成百上千吨的钢铁结构分崩离析,可不就得稀里哗啦的不停撞击么?

    好在杨浩干这事儿经验十足,那些落在甲板或炮塔上的钢板。被他偷空给挪走,好似超级大魔术师的手段。端的是“来无影去无踪”,妙手空空啊!

    漫长的被动挨打。本非杨浩和纳尔逊所愿,他们倒是想着反击呢,可隔着足足十八公里的距离,理论上是战列舰主炮的最佳杀伤区域,可二战水准的舰炮,在这个距离上撑死也就百分之三左右的命中率。加上七八十年代的火控雷达系统,能够提高到百分之十就已经堪称逆天了。

    问题是,战舰只有九根炮管,理论上一次能命中一发就算精度爆棚。但那需要一群一起和练了许久的精兵。

    “肯尼亚号”上的炮兵水手,来自世界各地七拼八凑,指望他们达到职业舰炮操作员的水平,不啻于异想天开!

    这等情形下,哪怕舰炮的精度有保障,射速却一定提不上来!就实弹演练的速度看,一分钟能打出一轮齐射,那都算最佳水平。要是能这么持续个七八轮,堪称超常发挥!

    现如今,他们被轰了那么长时间,炮塔里面的水兵还能保持多少战斗力,真心不好判断。

    可以说,“肯尼亚号”一旦开火,极可能留给他们的打击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