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5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战分队的任务不是攻城略地,不是跟isis玩地面战,而是搜索敌人,为空中打击力量提供坐标指引。

    杨浩从一开始决定的初期战术,便是这种空地一体配合的模式。飞在天上的家伙,才真正是打击恐怖分子的主攻手!

    就现在。偷偷越过边境飞过来的螺旋机攻击机,便是前期突袭作战的主力。

    杨浩给反恐部队装备的螺旋桨攻击机。可不只是尼古拉耶夫老头儿反应的那么落后低劣,而是一种经过重新设计、精心打造的现代化战场支援战机。其以美国经典的ai“天袭者”攻击机为蓝本。用中国现有的零部件组装生产而成。

    其设计工作,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

    当时正是杨浩跟非洲肯尼亚国蜜里调油、合作无间的时期。他打着给肯国打造实用空军武器用于反恐打游击队的幌子,由其军方出面,委托中国某所帮助设计制造。本身中国与肯国就有密切的军售合作,近年来更有“直九”的单子为佐证。杨浩给钱又挺大方,所以这事儿一拍即合。

    有了ai攻击机的参照,实力强大的共和国战机设计部门搞出一款像样的螺旋桨战机,小菜一碟!

    在美国人成熟设计的基础上,对气动布局进行适度修改,让其获得更为优良和稳定的空中性能。机身采用超轻锻压主梁骨架,保证其强大承载能力的同时,尽量减轻自重。不但将内油量增加了数百升,各国确保两个下单翼足以担负超过六吨的弹药和装备挂载!

    发动机采用了国内成熟的“涡浆…5”,其高达2133kw的强劲功率输出,长达3000h的首翻期寿命,更低的耗油率,保证了更长时间的制空能力,和大量武器挂载的航行距离。

    因为初始设计是面向陆基作战,不必考虑机翼折叠和滑行起飞的问题,坚固的骨架保证常规携带六吨弹药出击。这妥妥儿的是一架称职的空中炸弹卡车!

    为了适应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场状况,战机增加了一系列的先进航电装备,并提供前后一体的弹射座椅、下挂探索雷达、gps及北斗导航定位、机翼挂载箔条诱饵弹,以及夜间作战设施等等。

    年轻的设计团队富有想象力,他们甚至打算在上面增加先进的总线系统,用以提升其武器挂载能力,可以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更能挂载近距离空空格斗弹,或者空地导弹之类。其目标,根本就是瞄准了时下销售良好的“超级巨嘴鸟”。

    不过那么一来,成本直线飙升到令人发指的程度,被杨浩毫不犹豫的给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啊,他折腾这玩意,根本就是为了给乙位面为主力用的好吧!弄上那么一堆先进玩意,乙位面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吃透、自主生产!就这,到了那边之后都得暂时简配,留待他们自己慢慢提升技术水准,再一点点的添加回来。

    再说了,这玩意在本世界也是给反恐使用而已,真到了跟军事大国对抗,你就算装上导弹,照样被喷气式战机虐成菜!甚至连武装直升机都不一定干的过,根本不需要那么靡费。

    对此,设计所方面只能表示遗憾,不过他们也不甘心,在取得了肯国方面的许可之后,自己继续改进提高,争取能搞出一款可以适应当前技术条件下,具有极高生存能力的先进战场支援飞机。

    不过那都跟杨浩没多大关系了。

    武器方面,在两翼内埋两挺双管23mm机炮,保证对地攻击的弹药输出和打击能效。各自载弹250发,数量充足。

    机翼和机腹挂载,有两个最大1000kg的挂点,另外还有三个用于设备吊舱或者火箭巢的位置。其余十个挂载点,分别可以承受250公斤到150公斤不等的弹药。

    可以说,即使满载达到6500公斤,都轻松自如毫无压力。

    最终定型生产的战场支援飞机,被命名为“天鹏”,型号学美国佬弄了个a…1,可见杨浩的没节操。

    其性能指标非常出色,翼展15。45米,翼面积41。35平米,机长12。16米,机高3。58米,空重4480千克,最大可以挂着6500千克载重起飞!

    其最大速度达到630千米/时,这已经跟战斗机相媲美,实用升限达到8330米,航程3000千米,满油制空能力十个小时以上。

    如此出色的数据,让如今不太差钱的共和国空军和海军都提起了兴趣。不过到底是不是采购,现在还没有结论。倒是可以确定,面向海外市场出口有一定的优势,如今全世界都在反恐,再加上打击毒贩和游击队什么的,这玩意肯定合适啊,价格便宜量又足!

    战机才刚刚生产出第一批次,就遇到肯*事政变,杨浩的合作伙伴没美国人弄死,这买卖自然也就黄了。总数十四架战机被他挪用到反恐武装作业上,可谓正合适。

    两个月来,尼古拉耶夫招募的那群平均年龄三十五岁以上的毛子飞行员,都摸熟了这款“天鹏”攻击机。只要不是二锅头喝多了,基本能保证低空俯冲轰炸和机炮扫射的命中率。

    随着反恐作战的正式展开,他们也终于从巢穴中飞出来,面对整个世界,发出第一声怒吼!

第五五九章 主动出击(三)!() 
摩苏尔以东,isis与库尔德武装前哨缓冲区域的小镇,拜尔泰莱郊外。

    一名身穿沙漠迷彩、披着伪装布的俄国雇佣兵靠着坍塌半边的石头墙壁,小心翼翼的将涂了吸光材料的天线探出去,保证信号传播畅通无阻的连接到天空中的六轴无人机。

    他的双眼紧盯着八寸大的屏幕,视线跟着无人机俯瞰镜头捕捉到的信号移动,不时将看到的情况在手臂上的触摸屏画面上标注出来,形成全新的地理信息数据,合并到卫星地图当中。

    在他的旁边,两名全副武装的彪形大汉悠闲的各自占据一侧窗口,嘴里慢悠悠的咀嚼着没有任何香精添加的无味口香糖,眼睛似闭非闭的,在那里养神。

    前方几十米外,靠近公路的一片坍塌房屋里,又一名雇佣兵离开窗户大约一米远,避开被阳光映照出身影,平端改装ar伸缩枪托和战术导轨的的ak47突击步枪。透过遮住上部防止反光的瞄准镜,缓慢的扫描远处影影绰绰的镇子。

    在四个人的后方一座尚算完整的两层屋子顶上,一名狙击手身披伪装网,将一条外表陈旧的svd狙击步枪架起来,居高临下的俯瞰着整个战场。

    这正是一个标准的五人作战小组。里面的每一个人都身兼多种角色,携带多种武器。他们正是杨浩进攻作战计划中,四支组成菱形阵势的突击战队之一的前出侦查小队。

    四支总数一百多人的潜入作战队伍,是数千俄国雇佣兵部队里选拔出来的佣兵战队。他们都是转战亚非大陆多年,经过硝烟战火洗礼之后,最大限度磨合成熟的作战力量。彼此之间极其熟悉。配合无间,信任度高。

    因此,他们并没有跟正规部队一样的全部打乱建制,死板教条的按照班排连形式编制。而是因势利导的,通过协调均衡他们携带的武器装备。充分发挥其战术特长,再联合演练空地协同作战方式,最终优中选优,投入第一批次作战。

    每一支部队的人数并不相同,但多不过五十,少不过三十。大差不差。

    根据作战部署要求,顶在最前面的这支人数最多的战队,前出到距离摩苏尔isis老巢最近的拜尔泰莱。其中一个十多人的分队南下几公里外的盖拉高什,警戒可能来自西南部艾里季、哈玛姆艾利勒以及舒拉方向的敌人。一旦战斗打响,他们将承担起阻敌和提前预警的重任。

    在北侧。则有另外一支分队面向二十公里外的泰勒凯夫警戒,同时与目标在那边的另一支部队形成互为犄角,遥遥遮护。

    菱形布阵的左侧部队,放在大扎卜河的左岸,他们的职责是警备埃尔比勒方向的武装。不仅仅是可能偷偷越境过去的isis武装,更是在堤防受美国人遥控的库尔德人武装力量。天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打着攻击恐怖分子的名义,从背后狠狠插一刀!

    最后的一支部队。则部署在后面的阿格拉。他们的职责是保证后路安全,防止被isis迂回后方包抄。另外也是为了堤防北面的土耳其下黑手,可谓责任重大。

    这等于是说。四支作战部队,起码有一半的人手是用来防备“友军”的。真正投入正面作战的,不到一百号人。

    就是这七八十号精兵,全都分散成战术小队的形态,各自携带战术电台和遥控无人机,对当面的isis占领村镇进行拉网式的侦查渗透。如今。所有部队全部悄然部署到位,一直避开与恐怖武装的正面冲突。静静的等待战斗打响。

    拜尔泰莱郊外的这支小队潜入最深,胆子也是最大。为首的队长契科夫是整支战队的头头儿。其出身于俄罗斯信号旗特种部队,在2004年别斯兰事件中受伤退役,随即带着一帮旧日战友和好小伙儿们当了雇佣兵,并成为雷欧尼旗下最为锋利的尖刀。

    现在,契科夫队长正趴在最前面,端着他的改装ak做近距离侦查,从那放松的体态不难看出,他并没因为敌人就在前方,而感到丝毫的紧张。平和的表情,看上去似乎是在惬意的郊游。

    空气耳麦中一阵轻微的指甲扣动声传来,代表无人机发现敌情。

    契科夫队长眯缝的眼睛微微张开,手中枪械摆动向左方,视野中的画面如流光一般滑过,而后准确的锁定在从镇子里开出来的两辆武装皮卡上。

    透过瞄准镜,他可以清晰的观察到皮卡上架设的德什卡重机枪。

    “又是他们。难道镇子里的暴徒就只有这么几个吗?”

    契科夫队长认出前面丰田皮卡上,侧着身子手扶机枪左顾右盼的一个家伙,同时也从车子被打碎的左前灯判定,正是昨天他们抵达之后,首先遭遇到的敌军巡逻力量。

    从昨天到现在,十七八个小时当中,对方来回巡逻几次,居然没有人替班。这莫非是说,镇子里的敌军人手不足?

    理论上来讲,不太可能。

    拜尔泰莱是摩苏尔到埃尔比勒通道之间的关键交通节点,与二十公里之外,位于大扎卜河岸边的艾斯基凯莱克边防站,库尔德人武装的前出防线遥遥相对。

    中间儿这二十公里缓冲地带,双方暂时都很默契的谁也不去占领,甚至里面的村落里居民都逃散一空。在高机动性的作战条件下,二十公里也就是机动车半小时的行程而已。一旦战斗打响,增援都来不及。

    因此,双方必然会大量陈兵于此。最起码,凯莱克哨卡就是如此。至少一个营的重兵分散在以大桥为中心的沿河防线上,后面还有一支重兵在埃尔比勒驻扎,随时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赶到增援。

    契科夫小队钻了双方防卫的空子,顺利摸到拜尔泰莱的近处。却不敢贸然去撩拨敌军。按照之前得到的情报,镇子里起码有超过一个连的敌军驻守,火力装备也不弱。

    “难道这几个家伙不受待见,被其他人排挤出来搞巡逻?”

    契科夫这么猜测,觉得可能性非常高。众所周知。isis武装来自世界各地,龙蛇混杂五花八门,除了极少数成建制的雇佣兵,和陆续加入的沙特、伊拉克本地武装外,也就是作为骨干的基地组织人马。但他们如今应该都在对巴格达方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