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6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古以来,这种官儿多的数不清,真正能做好的,都在历史故事中记载着呢。几千年历史那么多朝代。一共才出来那么点儿清官好官,可见多难的。

    大元首要从根子上改变这种严重落后的制度,从文化层面扭转顽固守旧的思想,不消说有多么的麻烦,阻力之大恐怕也是空前的。

    不过他面临的环境,却要比本世界的太祖要好得多。

    同样是开国领袖,杨大元首却没有多少人可以掣肘。他手里统领的百万大军,又是绝对忠诚于他,不管各地怎么闹腾,没有谁能造反成事儿。

    宣传层面上。白话文是他一手推动,大宗师的称号可不是白给,年轻一辈学生们都拿他当精神领袖呢。绝对是一呼百应。这不,仅仅是杨浩这位“特使”说了那么几句小话,就把纷争挑起来。他本人一个字指示也没下,自然有无数青年俊才争先恐后的撸袖子上阵。

    斗争在迅速扩大,一些冷眼旁观的官僚们也纷纷试探着上手,发现大元首没有反对,立刻加大投入力度,把论战推向新的高峰。

    这导致了在各级政府召开会议时,往往说不了几句正事儿。便开始针锋相对的争吵。除了电台报纸刊物以外,诸多公共场合。也都成了激烈辩论甚至轮拳头开打的场所。

    大元首把军队系统全部勒令不准参与,他们的家人子弟也都老实呆着。谁敢出头,立即关小黑屋再说。

    只要没出现“红…卫兵”,他就不担心事态失控。

    严复和谭嗣同担心大元首搞得太急了,可能葬送当下的大好局面,弄出内乱来不好收拾。

    大元首却淡定的笑着安抚他们:“理不辩不明,得让大家都把心里话都说出来,然后让全天下的人民都来当评判,最终作出的选择,才没有人可以指摘、后悔。我们要始终坚定信念,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如何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两位党魁一听,得嘞,咱也不去瞎操那心了,大元首分明早有胜算啊。论民心所向,天下间还有谁比得过他?老夫子保守派失败是注定的。

    没别的,十多年来,借助全国土改的大势,同步推进的扫盲和广播,让大元首的影响力直接进入乡村基层。道路疏通,识字听广播读书之后,千百年来老实到麻木的老百姓也逐渐“野”了,寻常乡间士绅地主再想忽悠恫吓,很难得手。民怨极大的那部分都给干掉了,剩下的当了十多年老实人,轻易也不敢去试一试新朝的正义铁拳是否够劲儿。

    波及全国的论战,让各地的地主士绅们察觉到一丝机会,他们推出的代理人也试探着掺和进去,此时还没发现里面隐藏的杀机。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主要是工商业、金融业、矿业等领域的商人们,也开始了寻求政治联姻,为自己的巨大财富寻找保护伞,试图缔结官商勾结、地方特权势力网的形成。

    此番,他们也是趁着一片混乱的时机掺合进去,看看能否提前占领一部分阵地。

    所有这些人都没有注意到,这其实是一次大胆的引蛇出洞,从纵容老夫子保守派发表言论开始,悄然推动向各个阶层的隐藏份子跳出来,然后全部记录在小本本上。

    就像杨浩跟朱尔典说得那样,中国需要趁着欧洲混战的机会,尽早把自家内部的矛盾给解决掉。失去外国掺和干扰,做起来更加的方便快捷。

    只不过,他们俩前半段儿的话,听见的是少数,再说能被邀请参加宴会的人,也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不能乱传扬。因此,许多断章取义的人不明所以,贸贸然的行动,结果正好掉进坑里!

    私下里,两个杨浩曾经不止一次的对话。越是在这个时代的大潮当中经历的多,越发能够理解当初太祖的种种举措,那真是逼不得已。

    当年的新朝定鼎之时,中国刚刚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动荡,整个国家给折腾的奄奄一息,可以说是真正一穷二白,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贪腐的。又经过漫长的残酷斗争考验,按道理说,剩下的人应该思想觉悟够高了吧?

    可结果呢,前脚才刚刚进城,自古以来的官僚思想立即自然萌发。不说一部分封建残余在里面起了多大的作用,那些久经考验的领导干部,忠诚可靠的党员,没有倒在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枪炮以及严刑拷打之下,却轻易被特权思想冲昏头脑。

    太祖一再强调的“为人民服务”、“人民当家做主”很快成了一句口号,却很难落到实处。当他想要改变这一切时,阻力之大简直出乎预料!

    乙位面的新朝定鼎十年,顽固保守力量自然更多,他们蓄积起来的力量更加不可小看。也就是一上来照顾到了各个阶层的需要,他们没失去当官发财的机会,加上军队力量的压制,才没有立即闹腾起来。………20世纪前后那些年,全世界各国都不觉得镇压闹事的人有什么不对,各国都用枪射击胆敢跑到街上闹腾的人,管你是什么路子的。

    民主,人权,自由,法治,在全世界都是新鲜和陌生的。强权镇压一切,大元首的意志才能推行的那么顺畅。

    不过,眼下也到了极限,人家不满足于之前的收益,非得更上一步,重新弄出一个遮天蔽日的特权网络,杨浩也就顺水推舟,引蛇出洞。

    弄明白了大元首的真实想法,谭嗣同、严复等人只能暗暗摇头叹气,那帮瞎眼的家伙指望用个“圣君”的名头忽悠人,却不知道正好把大元首一直藏在身后的刀子给引了出来。

    圣君一定没有,暴君却是准备上台了!

    朱尔典等各国公使,以最快的速度把杨浩的言论和中国掀起的论战情况,忠实反馈到自家政府高层那边。

    大英帝国的绅士们看过之后,竟然纷纷松了口气。只要中国不直接参战,就是最好的消息了。至于他们可能完成内部思想整合后,爆发出多少力量之类的,众人表示:“那根本不需要多考虑,就是现在的中国都没法对付,以后怎么样想了么无用。说不定,他们自己把自家折腾垮了呢?”

    中国试图借助外部战争来转移矛盾,凝聚内部力量,借机打压不同政见人士,那么各国就反其道而行之,不给他这机会不就完了?

    英法等国纷纷派人前往俄国,建议尼古拉二世政府接受中国的和谈要求,停止增兵远东的计划,专心收拾德国同盟。

    朱尔典对这样的决策深感忧虑,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服那些被德国整的焦头烂额的大人物们。

    消息传回中国来,大元首和杨浩齐齐松了口气,这事儿算成了。(。)

第六二四章 战争准备与动员() 
信息获得的不对称,导致西方国家对中国当前拥有的实力和决心,战争动向的制定,有了极大的误差。其中之一,便是参与欧洲大战的能力方面。

    四艘战列舰的慷慨出售,中国海军环球拜访,对沙俄远东部队在冬季发起的沉重打击,摧枯拉朽一般横推千里逼进西伯利亚。。。。。。。等等令人头晕目眩的光辉战绩,营造出一副“中国已经拥有强大惊人之海陆军力量”,并有很大可能变成为了战争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狂热进取者。

    有人口,有地盘,有工业能力,有军事实力,有发动战争的决心,有获胜的手段,还有治理消化新获得地盘的准备。等等一切条件,都预示着中国必将成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霸主。

    在此情形下,欧洲列强在亚洲乃至印度洋的殖民地和利益,就将面临不可回避的威胁。他们如果选择把中国当成敌人,那么中国将毫不客气的趁着欧洲混战之际,痛下杀手把他们的殖民力量赶走,抢夺那些殖民地。

    拿到手之后,能不能消化的好?看看日本和吕宋就知道,以当前中国政府的能力,那真不是什么事儿。

    英法对此颇为忌惮,他们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威胁,已经应付的精疲力尽,根本不敢冒险两线作战。反过来,只能采取巧办法,借助其他力量平衡乃至制约中国的军事威胁。

    基于此,按住俄国人就成了其中一个重要选择。

    可英法等国却不知道,中国其实也没有能力再继续西进了,若是当真把战争前线摆到新西伯利亚去,万里转运的成本和效率都将成为制约战斗力的巨大阻力。

    而在这方面,现在的中国显然还没有准备好。区区一条俄国人修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远远不足以支撑那种规模的消耗。中国的宝贵资源和力量,也不应该消耗在那上头。一旦形成俄国与中国长期对峙,两个国家都将因此不断的失血。并最终耗尽元气,徒然让列强捡了便宜。

    这一点。俄国人其实自己也知道,只是尼古拉二世咽不下那口气,不肯承认失败,咬着牙死撑而已。

    现如今,因为远东战争的巨大失利,他“小父亲”的形象和信誉度,在俄国已经一落千丈。因为战争导致的经济频临崩溃,国内财政枯竭。生产一片混乱,国内物资供应严重紧张,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严重的饥荒正迅速蔓延。

    之前被驱逐和放逐的革命者力量,开始大批回潮,并积极发动反对沙皇统治的宣传和运动,来势汹汹,非常令人担心能不能平息的下去。

    可以说,到了这种地步,无论沙俄还是中国。在远东厮杀作战的能力都达到一个极限,中国光是消化拿到的领土,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成本和时间。其实也不想打下去了………要不然整天的要求和谈么?

    俄国人是真的支撑不住了。如果还要继续作战的话,极有可能会出现士兵拿着长矛刺刀衣不蔽体的上前线的夸张场面。现代战争条件下,没有对等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派兵上去等于送人头。

    英法的“调停”让尼古拉二世终于有了顺坡下驴的借口,不过作为回报,他必须将欧洲方向的重兵继续调动起来,作出向德国方面威胁的姿态。

    不过在接下来与中国的谈判,却一时半刻都无法取得进展。双方的分歧实在太大了,简直是不可调和的。中国绝不肯让出已经拿到手的巨大地盘。俄国却不想眼睁睁看着几百年辛辛苦苦拓展的国土一朝丧尽,对上对下都没法交代。

    这就留下了两国继续开战的隐患。却也正是英法等国乐意看到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中国在北方用兵算是告一段落。表面上似乎在集中精力专心“撕逼”吵架,搞一场貌似可能把国家体制弄垮掉的革新。

    在西方人看来,这纯粹是吃饱了撑的。

    全世界都是贵族和地主资本家绝对统治,下层民众麻木不仁的分享一丁点儿的利益,毫无尊严的活着,大家伙儿不都是这么过日子的么?你们中国作为一个几千年历史的帝王统治国家,干毛忽然搞那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玩意?莫非被欧洲四处乱窜的那些所谓“共…产主义”给忽悠瘸了?

    当真如此,自然好的不得了。西方列强非常乐意看到,一个刚刚兴起就被自己内斗崩溃了的中国。等俺们打完了仗,再回头在奄奄一息的肥大躯体上痛快的下刀子,这是何等的赏心悦事啊。

    可实际上呢?在外界吵闹的沸反盈天之时,杨大元首却将全国全军首脑们召集起来,展开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深化变革会议。

    战区划分。

    与会成员一眼看到下发的册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