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笑傲神雕天龙-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当真让人绝望。总算何足道心志坚韧,才没失了信心。

    平复心绪后,何足道向方志兴道:“这剑法确实和迅雷剑极是相像,不知这位朱相爷是何人,竟有如此剑法?相比是中原剑术名家吧!来日定要会他一会。”他习练迅雷剑已久,自然看得出这哀牢山三十六剑虽然看似招数更杂,却和迅雷剑如出一辙,两者之间。实在极为相像,也怪不得方志兴会如此说了。

    方志兴闻言哈哈一笑,说道:“朱师兄虽然剑法不凡,却更精于笔法,并不经常用剑。特别他在一灯大师门下学到一阳指后,与自身笔法结合,独创一阳书指,可以说是一大奇功,让人着实钦佩。如今他正与郭大侠一起守卫襄阳城,在中原也是赫赫有名。若是有意的话,你也可以到襄阳拜访他。”朱子柳被方志兴传授“得意忘形”的笔法之要后,一阳书指再进一步。真正成为了一套笔法绝学,如今他武功虽然不如五绝这等高手,却也是少有人及。何足道的剑法虽然可以说是到了化境边缘,比之却也有所不及。而论起功力,二十左右的何足道自然更不及年过花甲的朱子柳了。是以方志兴对于何足道挑战朱子柳,也是乐见其成,免得他到了中原没有碰到高手,起不到磨砺效果。

    “姓朱,精通笔法?莫非……莫非是三因观传人?”何足道喃喃道。说着又向方志兴解释道:“三因观是昆仑派旁支。擅长判官笔,曾经兴盛一时。后来才没落消亡。我记得本派留存的三因观残籍中好像记载有一位朱姓杰出弟子入了中原,后来也一直没有回来。难道这位朱相爷是他的后人?”单从剑法、笔法来看,朱子柳却是像是和三因观有些渊源。只是三因观早已消亡,武功、宗谱也散佚不存,却是难以证实了,何足道所知,也是寥寥无几。

    方志兴本来也只是随口一提,内心其实也并不觉得西南之地的朱子柳会和西域昆仑派有何搀连,但听到何足道所言,却是心中一动,想道:“原书中襄阳城破后,朱师兄的后人便在昆仑山中建立了朱武连环庄,莫非他祖上真是来自西域,所以才会回到昆仑?要是这样的话,也就解释得通了。”不过这也只是他猜测而已,朱子柳祖上之事方志兴并不知晓,也只得将此埋在心里,留待以后再问。而且事情久远,就是朱子柳真的因此和昆仑派攀上点渊源,双方的情谊也早就淡了。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方志兴见何足道对西域之地见识颇丰,又向他询问了一些西域著名景点,还有灵鹫宫、明教等门派的事情。何足道对此自然一一道来,不过对于一百多年前威震西域的灵鹫宫,他也只是有所耳闻而已,对于明教,那更是几乎完全不知了,是以方志兴也没有得到更多消息。方志兴结合自己在中原得到的消息,心中猜测此时宋朝未灭,明教主力也未来到西域,若是想要见识此时的明教,也只能自己寻找了。而且此时西域正处于白驼山庄消亡后的混乱之时,虽然名义以昆仑派和西域少林为首,两派却也都不算强,难以掌控各地,探知各个势力,或许明教已经来了,而昆仑派未曾得知也是难说。

    好在方志兴对此也并不太过在意,也并没有追问。他向何足道大体谈了一下中原武林的局势,勉励一番,这才下峰而去。

    过了几日,方志兴、李莫愁与何足道一起出了昆仑,分赴各地。何足道受方志兴指点后,要去中原磨砺一番,并参加君山会武。并且路上还要为青灵子送信,告知华山论剑之事,是以并不耽搁。而方志兴虽然在西域并无它事,但好不容易来到一趟,自然要和李莫愁好好游览一番,然后再回去不迟。

    西域地广人稀,风景也极是壮丽,比之中原另有一番趣味。方志兴和李莫愁直游了一个多月,踏遍天池、火焰山等地,这才离了此地,经过西夏故地,一路向东,到五台山邀请昙华大师。方志兴打算在第三次华山论剑时邀请少林寺参加,自然不能避开这位与少林寺方丈天鸣禅师齐名的五台山佛光寺方丈了,此去五台山,也好为少林之行打个预热。(未完待续)

    ps:4。3

    感谢各位书友的订阅,感谢生命的惊叹*2、离魂夜、小熊在读书*3、曲尽源、洪天木等书友的打赏,感谢步行者de幸福、饭属吾、紫影月魂、星木石、無為堂主、kf_锋*3、白蔷薇花海*4、太乙青玄*2、熊猫用飘柔、大山啊!大山、宝宝猫熊、长空之雁、大林小皆好*2等书友的月票,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

    本书月票、推荐票等数据都处于低谷,不知大家是不是不满意,如果各位支持的书友有想法的话,可以在书评区提出来,我会尽量改正。

    另:本书即将更名为《问道武侠世界》,希望各位书友相互转告,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大家谅解!

第364章 少林之行() 
嵩山少室山山势雄峻,山道却是一长列宽大的石级,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是为唐朝高宗为临幸少林寺而开凿,共长八里。这一日,山道上忽然出现了一个紫袍道士,向着山上少林寺行去。

    此人正是方志兴,他和李莫愁自西域归来后,说到要去五台山和少林寺,李莫愁并不愿往。商议之后,两人便暂时分开,李莫愁径回终南,方志兴则去五台山、少林寺,然后到终南山和她会和。到了此时,已经一月有余。

    五台山之行颇为顺利,方志兴抵达之时,昙华大师正在寺中,对于参加第三次华山论剑之事,也是一口应下。方志兴受他邀请,留了几日,然后才南下少林,邀请天鸣大师。

    迈步而上,方志兴见对面山上五道瀑布飞珠溅玉,奔泻而下,再俯视群山,已如蚁蛭。顺着山道转过一个弯,遥见黄墙碧瓦,好大一座寺院。见得此景,他心中感慨万千,方志兴上一世便曾来过少林寺,更在其中大战一番,,这一世初临之时,也曾前来拜访,想要谋取《九阳真经》。不过那时少林寺正在封山,他一身道门气息,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需要少林寺认真对待,因此还未进庙,便被守门的僧人请了下去,实在说不上什么好经历。

    对于此行能否邀请到少林寺天鸣大师参与华山论剑,方志兴心中着实没有把握。少林寺虽然号称天下武学之源,但由于当年火工头陀之事损失惨重,武学陷于衰落,就连前两次华山论剑之事,也都未派人参加。以此来看,这一次去的希望也不会太大。毕竟少林寺威名太盛。如今武学上又陷入中衰,若是因为参与华山论剑落败威名受损,可以说是得不偿失。是以方志兴此行并没报多大希望。之所以亲自上门,除了表示尊重外。便是想和寺中高人交流一番,看看能否得到收获。少林寺早在隋唐之时武功便已名驰天下,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高人隐藏其中,定然能有可供借鉴之处。

    “天鸣禅师可在,全真方志兴拜见!”眼看便要到了寺门,方志兴朗声说道。这声音凝而不散,向寺中远远传去。寺中之人听闻,只觉他语气清朗温润。如同在耳边说话一般,心中惊骇异常。就连一处禅堂中的七位老僧,也是尽被惊动。

    少林寺前几个僧人见到方志兴一身道袍,心中本来就在疑惑,听到此言,顿时吃了一惊。这些年少林寺虽然封山不出,却并不代表对江湖之事毫不关心,对于方志兴这位年轻一代的绝顶高手,当然是有所耳闻的。不说当年大胜关英雄会时,方志兴曾剑败金轮威震天下。就是他作为全真教后辈中武功最高之人,也足以让少林寺时时铭记。此时见他孤身一人前来拜访,饶是几位僧人心中有些准备。一时间也有些手忙脚乱。

    总算是大派弟子,这些人不一会儿便平静下来,上前接过方志兴的拜帖,邀他在门前亭中坐下,派人入内通报。剩余之人,则守在寺庙之前,一直盯着方志兴。

    方志兴见他们如临大敌,心中暗暗摇头。少林寺虽然因为寺中出了变故中衰,却向来是天下第一大派。对于全真教这个目前的天下第一大教,自然不会服气。而且两者同在北方。又一属佛门,一属道门。关系自然不会好了。看到这些人的模样,方志兴便能想到少林寺中僧众对自己的态度,只怕稍有不慎,动起手来也有可能。想到此处,他心中也更为慎重,考虑如何应对。

    正想着,方志兴突见寺门大开,分左右走出两行身穿灰袍的僧人,左边五十四人,右边五十四人,共一百零八人,那是罗汉堂弟子,合一百零八名罗汉之数,正可组成一百零八罗汉大阵。其后跟出来十八名僧人,年岁较大,灰袍上罩着淡黄袈裟,是高一辈的达摩堂弟子,可组成十八罗汉阵。稍隔片刻,出来七个身穿大块格子袈裟的老僧。七僧皱纹满面,年纪少的也已六十余岁,老的似达八十高龄,乃心禅堂七老。然后天鸣方丈缓步而出,左首达摩堂首座无相禅师,右首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如此一百多人,少林寺中僧众,可谓精英尽出。

    见到少林寺如此阵仗,方志兴心中着实吃了一惊。他一路行来,先后拜见了昆仑派、五台山等派,却从未受到这等待遇,没想到到了少林,对方却摆出这么大的阵仗,看他们模样,定然不是单纯的欢迎自己,更多的是怀有戒心。

    其实方志兴却不知道他一路行来,虽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也早已为江湖中各大势力知晓。少林寺虽然封山,僧众稍有外出,俗家弟子却仍是不少,消息自然颇为灵通。天鸣禅师等人早已听到君山会武和华山论剑的风声,知道方志兴拜访五台山后,便已经猜到了下一站必是少林。由于担心方志兴趁机挑了少林,坐实全真教天下第一大教之位,天鸣方丈早早便传下法旨,召集僧众演练阵法。刚才方志兴一声传音拜访,将这些人尽数惊动,也因此一一现身。就连心禅堂七老,也在天鸣知会下现出身来。

    天鸣方丈及无色、无相等人见到方志兴不过二三十岁年纪,心中着实震惊。他们早知方志兴年纪轻轻便武功不凡,但亲眼见到,却仍是压不住心中讶异。刚才方志兴展露的那一手,他们自忖无法办到,匆匆论证之下,便知道其中对于功力控制的要求,可以说是骇人听闻,而像方志兴年纪轻轻便能达到这般境界,更是可以说匪夷所思了。天鸣禅师虽然自忖请出心禅堂七老来押阵,但对于他们的武功到底深到何等地步,是否能在动起手时出手制得住方志兴,却也着实不知。想到这里,他也只能寄希望于罗汉大阵了。(未完待续)

第365章 送贴较艺()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笑傲神雕天龙》更多支持!天鸣方丈打量方志兴之时,方志兴也在打量着少林众人。他此番前来少林,虽然主要是邀请天鸣禅师参加第三次华山论剑,却也暗含了震慑少林之意。他自见过八思巴后,便想到了不久后的佛道论辩之事,此事之所以发生,虽然蒙古高层忌惮全真教的原因居多,却也少不了少林的居中串联。而且自那之后,少林才得以中兴,成为了受益最大的门派。此前运功传音,便是要展露实力,震慑对方。而少林寺严阵以待,显然也早有准备。

    “这位想是号称剑神的方居士了,老僧未能远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