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文化巨匠-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抹黑还是抹黑,该抢人还是抢人。”

    “谁让人家剧作社有文坛第一年轻才子呢?”

    “嗯?苏文?你的意思是说苏文有弄出新的剧作来,准备公演了?”

    “哟,看来你也是明白人嘛。据说这作品牛逼哄哄,剧作社虽然也有表演的作用功能,但是这次他们在表演上觉得自己无法驾驭这部作品,所以请了戏剧社那边的人出来撑场子,毕竟那边的人更专业嘛。”

    “什么作品那么牛掰,竟然让剧作社的人都感觉撑不住?难道比《雷雨》还要厉害?”

    “可能吧。”

    “哇哈哈哈,太期待了,太激动了!我以为《雷雨》已经是这些年难以超越的剧作了,没想到还有大作要现世,想想都激动啊,我可是一个戏剧迷!”

    “我也是。那倒是组团去观看?”

    “必须的!苏文可是我的偶像,不支持他支持谁呀!嗯……顺便问一句,你打听到他这次的作品主要是说什么吗,什么题材的?”

    “这个嘛……人家两个社团的人守口如瓶,打听不到确切的消息。我认识一个校友在戏剧社,她是我妈的妹的丈夫的邻居的女儿,她说这是一部有关复仇题材的作品!”

    “你妈的妹的……”闻者瞠目结舌了。

    一月快到头,离农历春节也不够一个月了,眼看各个学校就要放寒假,这时候华夏文学院校内流传出他们的天才学生又有新作品要面世的消息。

    依然是戏剧作品,依然值得期待。

    等这片议论风潮流荡整个校园的时候,剧作社与戏剧社终于在万众期待下站到台面上来,共同宣布这一消息——

    他们将三天后的晚上公演苏文新戏剧作品!

    这次公演,地点放在华夏文学院艺术大厅,能容纳将近三千人的坐席。另外,这次公演的时间将持续一周,每晚一场,直到学校放假。

    最后,他们告诉大家,这部作品名叫《王子复仇记》。

    消息一出,顿时震动好几个小圈子。

    华夏文学院就更不必说了——按理说作为华夏帝国著名的文学院校,不说学校那一帮子资深的文学教授,就是从他们学校走出去的文学大家或者政坛高官,都不知凡几。如果按照往常的道理来说,苏文一个新生还无法做到人尽皆知的地步。

    至少,作为有底气的文学院的师生,不必对一个年轻人保持这样高的关注度。

    但是苏文真正做到了让人如雷贯耳的地步,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学期,但是这半年以来,苏文做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成绩。

    作为顶着文学天才名号被以优待条件招入学校的苏文,并没有让人失望。

    那什么《罗朱》、《玩偶之家》以及诗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成就就不说了,毕竟那是人家进大学之前做出的成绩。

    单说他读大学后的手笔吧:被奉为经典剧作的《雷雨》、受万千读者欢迎的《小丝儿梦游仙境》等童话故事,以及那被人说是无法超越的《画皮》等文言文等等——

    报纸杂志等刊物爱他爱得要死,因为他可以给他们带来销量!

    读者观众爱他爱得疯狂,因为他写的故事实在太好看了,让他们笑,让他们哭!

    甚至连上层建筑的人也看好他,把他的作品列入教科书,拔擢他进入对外交流作品项目……

    也许有人能做出他这样的成绩,甚至比他做得还要好,但是绝对没有人能在他这个年纪达到这个境界。

    二十岁不到,那是什么概念?

    很多人还迷茫着,很多人还探索着,很多人还懵懂着,他已经成功了!

    出名要早,世人对年少成名的人总有几分深深的喜爱。苏文做到了,他自然就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

    现在,他又有新作品现世,自然也就让无数人期待了。

    这些人,什么圈子都有。

    比如创作系主任刘春雨,此前他一直要求苏文在创作上多费功夫,为此恨不得手把手教苏文写了。

    然而这次面对苏文的新剧作,他比那些浸淫戏剧几十年的资深教授还要激动与兴奋,为此忙前忙后,不停协调学校资源,为《王子复仇记》的公演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地点、人力、排练什么的,都有他的身影。

    而且为了营造影响力,他早已出面,邀请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准备到公演的时候让他们来现场观赏,打算以自己的面子换来一些赞誉,为苏文日后的路子铺路。

    他之前给苏文的建议,说戏剧作品更如今在国外成功,让苏文多留意。苏文转头就鼓捣出一部作品来,他觉得苏文太给面子了,想不鼎力支持都难。

    苏文是他系里的学生,成绩越大,那也是他这个做主任的成绩,更是他们学院的荣誉,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唯一让他不满的就是苏文为了神秘,竟然连他都不给看《王子复仇记》的完全剧本,刘大主任为此碎碎叨叨好几天,天天打电话去烦苏文,让他把作品送上来。

    苏文就是不给,刘大主任只能徒呼奈何!

    与刘春雨一样无奈的还有不少人,比如海指和海岛,两人除了无奈,对苏文还有一种失望的情绪。

    他们多么希望苏文能在诗歌一途上走下去,不说别的,苏文那诗集《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这些年新人销量最好的诗歌合集了。

    抛却新人这个范围,放到诗坛,除了那几个老妖怪外,数百万册的销量,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

    然而苏文看上去要在商业路途上走下去了,剧作、童话,甚至连鬼故事都鼓捣出来!

    没有比这个让他们更沮丧的事了。当然,对于苏文的新剧作,他们也是颇为期待的,想一睹为快,抱这种情绪的名人也颇为不少,比如水天一,又比如王忘,甚至那些与苏文有过节的家伙也不例外。

    交好的人是想看着苏文继续成功,关系坏的人还期待,目的就很明显了,那就是希望看到苏文新作的失败,那样他们就有机会和理由抨击苏文。

    他们已经做好给苏文一点颜色瞧瞧的准备!

    一切就都等着他的新作公演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销量与公演() 
“苏老大,看来你现在是真正做到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境界了!我一路回来,总能听到不少人在谈论要去看你新作品的公演!”

    马俊武一进宿舍,就大声嚷嚷,把坐在凳子上看书的苏文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他身上。

    听了马俊武赞扬的话,苏文很装逼地点头:“这不是预料中的事么!”

    马俊武附和笑了:“所以我说苏老大就是苏老大嘛,你一出手,别说那些小鬼了,就是阎王都要让路呀。我听那些学生干部说,学校领导邀请大剧作家王忘来看你的新作公演,他也答应了。以他对你的看重,这次说不定又是一片赞誉了呢!”

    苏文难得谦虚了一句:“希望不是批评才好。”

    马俊武扬声说道:“你那剧作我看过,绝对是不输于《雷雨》的经典,就算是批评,也只是不痛不痒的说两句罢了,不会有人大肆抨击的。”

    苏文嗯了一声,认可了马俊武的说法。

    如果有人敢说《哈姆雷特》不经典的话,那这个世界的人肯定已经疯了——是的,苏文把这部作品搬到这个世界来了。不用谢他,他只是文字的搬运工。

    作为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悲剧,《哈姆雷特》的地位不容质疑。

    现在苏文一心想鼓捣出能通吃东西方两个市场的作品,剧作是首选。而以艺术与商业价值来论,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绕不过去的高峰。

    既然已经“抄”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再次把魔爪伸向莎士比亚这种事,苏文做得得心应手,没有丝毫不好意思。

    罗朱看上去名气更大,那是因为涉及了爱情,加上刻画了两个为爱情而死的俊男与美女,这才流传得更广。

    但是要说对人物、命运的刻画更为深刻,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中,首推《哈姆雷特》。

    悲剧的命运,疯狂的人物,动人的笔触,亲情、爱情,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全部熔于一炉,写就了一部伟大而经典的剧作。

    这就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别的不说,那句“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可见这部作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了。

    唯有深刻,才能有这样的领悟,或者说争议。

    作品之中经典的话语更是层出不穷,类似那“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又比如“世上本无所谓好和坏,思想使然”等等。

    可以这么说,《哈姆雷特》在莎翁笔下,到处都是金句,闪耀着文艺与人性的光辉,让人难以忘记。

    苏文“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除了把名字定位更有戏剧张力的《王子复仇记》,大致还保持了那些无法舍弃的台词。

    当然,对于作品的一些背景,那就得更换一下了。好在苏文经过“创作”童话的锻炼,对于模糊时代与时间功力更深。

    剧本的开头,他是这样定位的:“从前。某个国家。”

    短短几个字,就让人无法具体定义是东方还是西方,这有利于这两个市场的推广。比如在华夏,那当然是华夏背景;等真拿到西方去发行,那可能又是西方背景咯。

    所谓东西方的元素融合,说白了就是万金油嘛。

    这将近一年的历练,苏文已经渐渐适应这个世界的一些准则了,或者说变得更狡猾了。

    如果作品不是因为首发在华夏,他甚至都打算原文照抄了呢——这个想法可以用在西方市场上,到时他直接用原版原文,都省了翻译的麻烦。

    《王子复仇记》改编的一些地方,大概是在用语上更东方化一些,一来是为了适应观众,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苏文存了私心——这么伟大的作品,如果完全西方化创作出来,哪怕大受欢迎,只怕也被人说是西方的胜利,这对于苏文这个华夏人来说,脸面往哪搁呀!

    他的成功,当然要作为华夏人荣耀的一部分!

    他要帝国的人与他一样,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与荣誉。

    你说苏文矫情?都做文抄公了,还说什么荣耀太虚伪?对,他就是矫情了!

    你问莎士比亚怎么办?他才不理呢,要问就问老天爷去!莎士比亚在这个世界估计连一条小蝌蚪都还不是呢!

    《王子复仇记》成文之后,作为一出经典的舞台剧,苏文自然想让它的诞生更有意义一些。所以,公演之事就成行了。

    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怕文学院的剧作社和戏剧社的人太过年轻,无法驾驭这出戏,怕搞砸了,他名声受损还不要紧,一旦毁了这部作品,那才是罪过呀!

    好在听说学校看重这戏,还请出了一些有表演功力的教授去镇场子,苏文才稍微宽心。

    就在他忐忑期待的时候,在整个京城文化圈子把目光都集中在苏文新戏的情况下,依然还待在京都上下活动的方承世对他们放出了一个颇为震动人心的消息——

    《苏文童话》上市将近十天之后,第一周的销量终于统计出来了。

    一周销量是四百三十六万册。

    一周,四百三十六万!

    消息一出,关注的人欣喜有之,那不甘心有嫉妒的声音更是不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