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宠七日常-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氏边说着,替女儿换好了衣裳,抱她上了小凳,又用玉梳给她梳头发。

    咦,原来要去镇国公府瞧小表弟呀!可听到留祖母独自在寺院,她倒有些舍不得呢。不过,似乎还是早些离开这寺院为好,毕竟她可不想再遇到萧睿……

    苏寻想了想,便乖巧地点点头,道:“嗯,沅沅知道了。”

    ……

    用了午膳,和老太太依依不舍地告了别,苏寻便随陶氏乘车于傍晚时分到了荣国公府。

    苏绍华见陶氏回来万分惊喜,毕竟这段日子,身旁没个搂着的人,这觉都睡不踏实。陶氏这眼眸子也亮亮,微笑着好好打量了一番夫君,见没有明显消瘦,遂才安心。

    入夜,安顿好了女儿,两人温存了一番,便搂抱在一起。

    陶氏微喘着气,双目轻阖,伏在苏绍华胸前,听着急促的心跳声徐徐放缓,自个的心也跟着渐渐缓和,她用白皙玉手轻轻划过身下的衣襟,柔声道:“这回去寺院没见着普善大师,倒见到了徐王世子。”

    “徐王世子?”苏绍华轻柔地抚摸着陶氏的藕臂,听到她提及徐王世子,这手却不由一顿,不知为何,最近这段日子,老是会从妻子口中提及这四个字,听着,这心里也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嗯,他小时候,我便觉得长得真是顺眼,心想着若是自己生了个女儿,能与他定个娃娃亲就好了。”陶氏想起那时候的念头,不由莞尔一笑。是呢,她这么一想,却没想到竟真的生了个女儿。眼瞧着天遂人愿,她还真的想找徐王妃说呢,谁料,徐王妃就突然病故了。

    念及此处,她不由轻叹了一口气。

    听到妻子惋惜的叹气,苏绍华心里却不是滋味。与陶氏相伴十几年,听到她提及什么瞧着顺眼,又说什么娃娃亲,这意思是最明显不过了。

    是想着给女儿好好挑个良婿呢……可是,自家女儿才多小啊,怎么就动这个念头了?而别说女儿还小,就算她及笄后,他还准备留个三年,再提婚配之事。

    不过,苏绍华一向不敢拂了妻子的意思,目下只能郁郁地“嗯”了一声,转移话题道:“锦儿,歇息吧,明儿不是还要回镇国公府么?”

    “嗯。”陶氏笑着点头,倚在了苏绍华怀中,缓缓阖上目。

    第二日,两人早早地起了身,陶氏先去了玉芙院,苏绍华则去备好马车。

    今儿个回镇国公府,陶氏想着便只带上女儿,毕竟两个儿子都大了,各有自己的事。不过,一入玉芙院,便见到二儿子苏珗源一早就候在了那里,见到她来了,直道要和妹妹一块去。

    陶氏三人坐了马车,苏绍华却因是陪着妻子回娘家难得骑了马。

    而自坐上马车,苏寻的嘴巴就没停过,谁让她的好二哥给她摘了好些的果子尽着她吃。

    “二哥,这梨子可真甜。”苏寻边咀嚼着,小肉手捧着削好了皮、雪白脆甜的梨子,也不由心道:待过会回了府,就派半夏去送些梨子给二堂哥。

    苏珗源听见妹妹这样说,满脸皆笑意,仿佛在夸自己甜一样。他瞧了眼苏寻,低头继续熟练地削皮,却又听那小人儿嘟囔了一句:“就是……沅沅不喜欢二哥身上的香味儿。”

    苏寻边说着,这心里暗叹一口气,前阵子闻到二哥身上有香味儿就觉得有点像萧睿的,不过当时万分不愿相信,也想,兴许等二哥出了荣安堂就没味了。哪承想,出来了反而这香味儿越来越浓了。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二哥同萧睿老待在一块,指不定都同床共枕了。

    这……她不能接受!

    苏珗源手一顿,妹妹不喜欢他身上的香味儿?

    他下意识嗅了嗅身上,嗯,可这香味儿还挺好闻的,特别是在荣安堂闻了两个月,都有些习惯了。所以,出来后,他还特地问萧睿要了香料,自己每日也在屋里点了熏香呢。

    可,妹妹不喜欢,他也只能……

    “这香味儿挺好闻的,娘喜欢,源哥儿难得做的不错。”这时,坐在一旁的陶氏瞅了眼马背上俊朗不凡的夫君,轻轻放下车帘,边给苏寻擦着嘴儿,却不动声色的来了句。

    儿子这身上味儿像谁的,她怎么闻不到?而这儿子性格冲动,能与温顺的萧睿交好,所谓,近朱者赤,作娘的盼着还来不及。

    这回,轮到苏寻一顿。

    她完全愣住了,小脸呆呆的,“啪嗒”一声,手上的梨子也掉了下去。

    过了一个时辰,翠盖朱缨的华车在镇国公府门前停下。

    陶氏抱着女儿下了马车,与苏绍华并肩走着,身后,苏珗源紧紧跟着。

    而入门不久,才到前院,闻讯而来的大哥陶青松便迎了过来。

    “锦儿,妹婿。”着一身暗红色锦袍的陶青松见到许久未见到的妹妹,这脸上是抑不住的喜悦,再瞧见妹妹怀里的小包子,这双眼更是眯成一条线。小外甥女活脱脱的就似妹妹小时候,一想起那时,这心里哪里仅仅是欢喜。

    见到陶青松,苏绍华等人也纷纷唤了声,苏寻更是嗲嗲地大声叫了声“大舅舅”。

    陶氏轻唤了声“大哥”,脸上也柔柔笑着,可下一刻,她抬眸瞧见立在不远处,着一身大红金枝叶线纹褙子,容貌艳丽的韩氏正睨着眼儿看她,这脸上的笑意也不禁收敛了。

第二十六章 小表姐() 
苏寻见着韩氏缓缓走近,这小嘴儿也微嘟了一下。凭着记忆,她自然晓得娘亲与这位大舅妈的关系并不怎么好,而说真的,她其实也不怎么喜欢这位大舅妈呢。

    不过,目下,她自然乖乖地唤了声“大舅妈。”

    韩氏走至陶青松身后,轻扫了一眼陶氏,脸上挂了淡淡的笑点头,却是一副温婉的样子。

    接着,几人入了前厅。

    今儿个陶青松是请了好些亲戚来的,苏寻见到这些长辈们,自然得挨个乖乖叫人,而瞧见这么玉雪可爱的小人儿,众人心里瞧了欢喜,甚至有些祖父辈的还忍不住伸手捏捏脸蛋,令苏寻顿时有些苦了脸。

    待叫完了人,苏寻便由二哥苏珗源带去了后院里玩儿——一开始,她原想进屋去看看小表弟陶安尹的,不过大舅妈韩氏言说小表弟正忙着沐浴更衣,恐是不大方便。而她毕竟不是小孩子,听大舅妈这样说,也就作罢。

    镇国公府的后院极广,仿江南园林风,中有嶙峋逼真的假山,也有一小湖泊,临旁建有八角琉璃顶的凉亭。此刻,院子里正热闹得很,来了这么多亲戚长辈,跟过来的小辈自然也不少。这会儿这群小辈们分成了两堆。六、七个男孩子立在假山附近为一堆,其余的五、六个女孩子都坐在了凉亭内,又为一堆。不过,细细瞧去,却能发现,这群女孩子与其说坐在那,倒不如说正围着一个少年。

    这个少年着一身白色广袖宽袍,气质文雅,面对姑娘们的围绕,却是从容不迫地坐着,似是习惯了一般。

    而苏寻牵着苏珗源的手走至院子,第一眼瞧见那人,哪怕只是背影,这小眉头也蹙了起来。

    怎么今日谢之蕴也来了?

    不过苏寻心里这么念着,却也明白,谢之蕴出现在这其实并不奇怪。

    毕竟撇去大舅舅与谢家交好这层关系,即使苏寻再不想承认,真论起来,这谢之蕴是要唤一声大舅舅为“姨父”的。

    而这点,便是她不喜欢大舅妈的原因之一。

    大舅妈韩氏是户部尚书韩禄之二女,其祖母就是出身谢氏一族的。这韩氏自小是个爱念书的,小时候也曾在谢家生活过一段日子,与谢家关系自是相当不错的。

    甚至说,促成韩氏与大舅舅姻缘的,还是谢家人呢。

    而这个谢家人便是谢之蕴的二叔谢弥。

    谢弥此人学富五车,文采斐然,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过他豪放不羁,最受不得束缚,一辈子都未进过考场,也不求取功名。

    大舅舅见他如此真性情,又确有好文采,一直视他为莫逆之交。而两人相识之初,总免不了饮酒作诗,有时候,往往还邀了对方住到府上小聚。

    这一来二去的,就让大舅舅结识了韩氏,也对她一见倾心,起了求娶之心,后经过死缠烂打,终抱得美人归。

    以前听娘亲提起这段,苏寻还是挺为大舅舅开心的,毕竟能与相爱之人厮守,可自从脑子中涌入了那些记忆,她倒愈发觉得心里堵得慌。

    因为除却韩氏与谢之蕴的关系,她却还知道,韩氏最后愿意嫁给大舅舅多少带了赌气的意味。

    当时的韩氏其实已有了爱慕之人,那人也不是别人,正是谢弥。自然了,依着谢弥那种性格,哪里愿意娶妻受束缚?韩氏见状,一咬牙就同意了大舅舅,好气气谢弥。

    不过,这气没气到自然不得而知,谢弥表现洒脱,甚至两人成亲之时还出席了,之后,他虽一直未曾娶妻,可也不缺女人。

    再说这谢之蕴,平日里与二叔关系也极好,有些方面也像透了谢弥,比方说这女人缘……

    苏寻轻扫了一眼凉亭内的小姑娘们,见到她们那围着谢之蕴瞧他的眼神,心里不由嘀咕:再怎么瞧,这人也是个眼瞎的……

    不过,虽说谢之蕴出现在这不奇怪,可也让苏寻疑惑——其实,谢之蕴并不喜欢热闹之地,若非必要,他才不会出席宴会,也正因如此,原身十岁,在大表哥陶安牧大婚之时才第一次见到他。

    莫非是转性了?想多享受小姑娘们注视的目光?

    这样想着,苏寻越瞧着那衣袂飘飘的背影,就越觉得碍眼,更罔论见到正面了。

    苏寻抬起头,望向二哥苏珗源,正要开口说想回屋去,这时,不远处却传来一道脆脆的声音,“……瞧,沅沅来了。”

    说话的是坐在凉亭内着一身桃红色云雁纹褙子的小姑娘,约莫八岁的年纪,一张鹅蛋脸长得颇精致,仔细看,便觉得有几分像韩氏,而这姑娘正是大舅舅的第三女陶思冉。

    韩氏嫁给大舅舅虽带有赌气成分,可两人成亲之后,倒也相处融洽。这韩氏也是个能生的,成亲第二年,便生了个儿子,其后又连着生了三女,眼下,都快四十岁了,还生了个小弟弟。

    陶思冉之前是府里最小的孩子,平日里,也是最受大舅舅宠爱的,是以这性子被养得有些骄纵,之前苏寻有一次来镇国公府时,这位小表姐还硬要抢她吃的,两人可谓结下了梁子。

    在记忆里,陶思冉与原身的关系也不怎么好,又因着知晓她也喜欢谢之蕴,原身就始终看不顺眼她,也甚少与之交谈。

    不过,便是这样一个骄纵的小姑娘,却是在谢之蕴之事上最看得开的。长大后,她不仅收敛了对谢之蕴的心思,安安分分地嫁了个疼爱自己的人,后来,晓得原身病了,也猜出这其中缘由,特地去了荣国公府劝原身放开些,别太执着。可原身当时真是被猪油蒙了心,又听了江柔云的挑拨,竟觉得这陶思冉不安好心,就是自己得不到谢之蕴,以为别人也得不到。不仅没听其劝告,还与之大吵了一架,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想起这段,苏寻不由叹了一口气,心中也直骂原身真傻,谁对她真心的,也分辨不出。而目下,再瞧那陶思冉,见她侧着身,脸上带着神气的笑容,睨着眼瞧自己,也觉得比某些人顺眼多了。

    而陶思冉这么一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