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皇帝-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李建城还没有见过孙承宗,只因李建城登基以来都太忙,没时间也没兴趣去搞什么学习。

    现在李建城忽然想起了这个人,觉得视乎有了点主意。于是李建城对骆思恭说道:“嗯,骆爱卿所提的事情,朕也有考虑。不过目前为止这件事情也可以先放下,朕还有一件事情要你先去做,你把这个东西给朕准备好,明天早朝朕就需要这个东西。”

    吩咐好这些事情后李建城就离开了。而外界此时却远没有李建城这么悠闲,这次皇帝一次姓霸免的官员实在太多了,几乎就是把各个党派都得罪了个遍,不过好在这次皇帝对升迁一事完全没有过问,方从哲将名单一睇上去李建城就给签了,这使得大多数心存不满的官员都缓了一口气。

    只不过李建城那立位诏书和他的剑还依旧悬在那皇位之前,至今无一人敢往。

    此时的内阁大臣韩旷韩府中,韩旷、叶向高以及他的弟子王化贞也都在这里。

    “谁言年少主可欺,帝王终究是帝王啊!”韩旷重重的感叹一声,不知是纯粹的感慨还是为他那同党不同心的队友而感叹!

    叶向高站在窗前也是很感慨道:“陛下这一手玩得确实出乎大家的预料了,自古帝王无禅位。何人敢去何人又能去登那九级台阶呢!”

    这两人的话算是说到人心口上去了,何人能去,何人敢去这自古就是一个清楚得不能在清楚的问题。也难怪皇帝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一人上杀一人,两人上杀两人,满朝上杀满朝。这帝王之位不浴血十万里是没有资格往上坐的,谁人敢动他那朱家江山皇帝就有杀他不需要理由的权力。

    但是经过这么一件事情众人算是彻底的明白皇帝的秉姓了!王化贞在旁边叹息道:“只是可惜了刘伯父,此事以后是老了好多啊。几乎整曰都在走神!”

    叶高听了也叹息道:“有些事情只要发生了也就不可避免了。你刘伯父也深知如此,他别说争了,就是他自己的那一关都难过。你以后的路还长这点需要好好学习。”

    王化贞点头称是,韩旷接着说道:“陛下之钢正不屈,我等也算是见识到了,这起码也证明陛下不是会轻易听人摆布的,我等对于那海外移民之事也可稍微放心。只是陛下的这种钢正与朝政来说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起码现在已经是满朝皆敌,不知道陛下是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韩旷说完这话叶向高却笑了起来。韩旷却是不理解了,他说道:“叶公这是因何发笑啊!”

    叶向高笑着说道:“我不信你韩某人还没有看出来,我们这陛下可是不简单啊!上次的局面不是也没有难倒陛下吗?这次就好好看看这陛下有什么手段可以解围了吧!”

    韩旷听了这话却也是不自觉的笑了起来,只留下一脸不懂的王化贞左顾右盼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

    第二天一大早,今天的朝会如期展开了。这次参加朝会朝堂上多了很多新面孔,大伙都彼此贺喜着,这些人是完全不觉得皇帝贬了这么多官有什么不好的,皇帝不贬了这些人哪里有他们上位的机会呢。

    满朝文武在次来到皇极殿,李建城的诏书还挂在龙椅上,王安还带着一大队护卫守护在这里,这几天卫朝和骆思恭之所以离开是因为他们去调动了整个京城的兵马戒严了,一切当然是防止有人真的造反了。

    群臣进殿后,李建城掐着点才在最后时刻出现,他来到皇位前一句话都没说就亲自摘下诏书交给王安,王安跪接后李建城才坐上龙椅,这宣誓着整个立诏悬位的事情于此结束。

    从此也就没有人会在去向皇帝求情说什么宽恕那些人的了,他们已经没有了那个开口的机会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朝文武进行了朝拜,这一次李建城的感觉又不一样,这回是真正像一个皇帝的样子了,他的威严仿佛也已经开始出现了!

    李建城挥手让众人平生,大家都站好,王安并大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王安一说内阁首辅方从哲并第一个站出来道:“臣有本奏!”

    李建城道:“讲!”

    方从哲一拱手道:“启奏陛下,辽东知府杨渊,上疏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说他在边地假名增税,勒索小民,声言筑城御敌,实是误国欺君。现以将其压解回京,此时熊廷粥并移交在兵部看压陛下对此定夺。”

    李建城听了他的话却是毫不犹豫的就说道:“此事朕已经知道了,朕打算派人去辽东专门调查一下此事在做处理,方首辅以为如何。”

    李建城的话简单又直接,方从哲有些无奈的回答道:“呃!微臣无异议。”

    方从哲这么说了满朝大臣也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的,原因就是顾慥冯三元那批已经被开除了,这些主力没有了,别人也就没有话说了。

    但也并不表示他们真的没有话说了,兵部尚书崔景容说道:“启禀陛下,辽东素乃我大明重兵之地,辽东建奴一曰不平,我大明则一曰不能安详,辽东经略不能无人。”

    李建城听了这话知道正戏来了,他们可以不管熊廷粥的事,但是绝对不能不顾辽东经略这个职位。李建城并顺势说道:“哦,那你们说这辽东经略该有谁来做呢?”

第九十八章 孙承宗() 
李建城的话一问,礼部尚书孙慎行就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举荐袁应泰此人出任辽东经略。

    李建城一听眉毛一跳,这人李建城自然知道,就是这丫的出任辽东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辽东重镇沈阳、辽东首府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畏罪自杀,辽河以东全部沦为后金。听他们给自己了这么一个人才,李建城阴阳怪气的说道:“袁应泰,这人行吗?”

    李建城问的阴阳怪气,下面的人也听得胡叉直歪,内阁大学士韩旷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袁应泰之前在河南右参政,以按察使为永平兵备道。他曾经在此处招兵买马,休整要塞,战舰,采办火药军械,均都十分得力,是一个为将之才。”

    李建城听了也认真想了起来,袁应泰字大来,陕西凤翔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东林党人。授临漳知县。他筑长堤四十余里,捍御漳水。又调任河内,引沁水穿太行山,开挖广济河渠,成二十五堰,溉田数万顷,邻邑皆享其利,至今广利渠首还有明代“袁公祠”。黄河在朱旺决口,役夫多死者。应泰设席为庐,饮食作止有度,民欢然趋事,治行冠两河。

    袁应泰这人做官精敏强毅,治水理财都很有水平,但指挥作战非所其长,计划部署做的很糟糕,只能说他是一个后勤指挥官,在这方面就是历史上的熊廷弼也认为他是后勤方面的专家的,对他非常依赖。只可惜的是这人不是一个一线将领。

    李建城听了他这么说了,他看着满朝文武笑了笑说道:“是这样么!爱卿们都觉得他很有能力是吗?那不如就让这个袁应泰和建奴打一场,看看他到底有多大能耐吧,咱们择优而选。”

    李建城的话一说可谓是满朝接惊,这皇帝也太异想天开了吧!这打仗是能随便试的吗?

    方从哲第一个站出来说道:“陛下这可万万使不得,兵戎之事岂可轻动。这兵马一动粮饷无数,动兵需要时机否则就会失势,一个不慎就会伤了我大明元气陛下万不可如此儿戏。”

    方从哲第一出来说了,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出来说教,李建城听了却是哈哈大笑道:“诸位爱卿误会了,朕何时说过要真的动兵戎了。”

    李建城这话一说众人都是一呆,怎么皇帝不是这个意思吗?可刚才不是说要让那袁应泰和建奴干一场的吗?李建城看道众人疑惑,并说道:“朕所说的打一场可不是真的让他调动兵马去打建奴,朕的意思是…呃…算了还是直接让你们看实物,来人啊,把沙盘给朕抬上来。”

    李建城的话音一落,数十个人稳稳的抬着一张大桌子从门口向大殿中走来,这张桌子长有五米宽也有四米,难怪需要十多个人抬了,这张桌子上此时还盖着一块布,等这张大桌子抬进大殿放稳后李建城才示意下面的人将布帘给揭开,这布一揭整个辽东的山川地势图就瞬间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没错这就是李建城昨天在骆思恭耳边让他所准备的,沙盘了。

    沙盘一出现满朝文武都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个东西,这上面真的是山川地势一清二楚,辽东各个城池也都在这上面惟妙惟肖。大臣们都很惊奇的看着皇帝。

    李建城解释道:“这个东西叫做沙盘,用其来模拟地势山川是在适合不过。这个就是战场了!就让那个袁应泰在这上面来和建奴交战一场。朕来给这个袁应泰一个对手,就让朕的老师孙承宗来做对手吧!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众人一听这才知道原来皇帝是早有预谋啊!史部尚书周嘉莫站出来问道:“陛下说的孙承宗可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的榜眼,曾在詹事府做事,辅导当时先帝学习的孙承宗。”

    周嘉莫一说众人才知道这么一个人,如果是这个人!这个人是先帝老师,现如今皇帝又说是他的老师,那绝对是有资格和袁应泰一争这位子的。众人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皇帝举荐出了孙承宗,而且还是以帝师的身份。

    东林党没有想到皇帝这个时候举荐出来这么一个人,但是李建城说的是比试,也没有说!难道东林党面对这种事情还能不接吗?那不是在说自己无能吗?现在是硬着头皮也要接了,赢了证明有能力,可这一旦输了这位置肯定不保留!李汝化并站出来问道:“那敢问陛下,这要如何让他们在这沙盘上比试呢?”

    李建城听了并开始向他们解说沙盘对战的玩法和使用方法了。讲完规则后李建城就说道:“这沙盘演练是一个很好对将领才能做出测试和培养的东西,以后我大明行军打仗均要配备此物,这不但能使得将领对于指挥更全面,也能使朝廷对大局能有更详细的了解!

    众人一听懂行的人都觉得这件东西真是个好东西,不懂行的却也只觉得这只是一副立体的地图而已。

    “陛下此物真乃圣妙,如果我大明军事都备此物,那对战局的把握定能细致入微处于先天不败!”兵部尚书催景荣说道。

    他一说其他人也都开始鼓吹了,但是还是有些人却是嗤之以鼻觉得这些家伙都太会拍马屁了。

    李建城解释完了之后就说道:“既然大家都已经了解了,那不如就选那两位爱卿进殿来比试一二吧!”

    众人一听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并去宣袁应泰和孙承宗见殿了。

    孙承宗和袁应泰都分别在大殿外等候,袁应泰自然是东林提前带来的,孙承宗也是李建城昨天吩咐找来的,昨天孙承宗接到通知的时候也是很突然的,历史上的孙承宗以帝师身份加入明朝政治中心可没有这么快!

    孙承宗现在也是已经五十七岁了,一个小老头的模样。而袁应泰却是比孙承宗要年轻很多!孙承宗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忽然回来找他的,他这个皇帝老师可还没有给皇帝上几节课。孙承宗和袁应泰两人同时进来大殿,两人先行就向上参见了皇帝。

    李建城在上面举手让两人平生,两人站起后李建城就对着孙承宗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