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喋血宝藏-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对不起,我”

    “小坏蛋,你啥啊?本来要跟姐说会话,结果不许再调皮了,说会话好吗?”

    “嗯!”

    “小坏蛋,姐想跟你说的太多太多,可真要说起来,却又姐就一句话,无论你干什么,无论你在哪里,都一定要好好的。你要是大小有点事情,姐也不活了。”

    “姐,这你就放心吧!不是我吹,就咱这身功夫,谁敢把我咋样?谁又能把我咋样?小鬼子那么多的飞机大炮,还有坦克什么的,照样过来了,连根汗毛都没碰着。倒是你,我这一走,真的不放心啊!”

    “杨,你也不用担心。这地方这么偏僻,一般人不会来的。再说我们还有这么多武器,不用怕的。”

    “这倒也是!你们一定要天天坚持训练,无论刮风下雨,无论春夏秋冬,一天都不能停止。要让村里人,包括周边的老乡都知道,你们都会功夫,还有武器,谁都别来招惹你们。训练的内容这几天基本都给你们说了,就按照说的好好练,尤其长跑,一定要坚持,先从每天一两公里开始,一直到五公里、十公里,甚至更远。枪法也要好好练,虽然弹药不多,就按照我给你们的方法,应该提高很快的。还有,虽然村里人都不错,但也不能呆时间太久。毕竟你们是外人,又是女人,还都这么漂亮,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万一再传到其他村子,可能会招来麻烦。所以,如果看到情况不对,你们就得赶紧离开。其他地方都没法去,只能往西,越往西越安全。其他的就不说了,一会我们就走了。”

    “杨,一定要记住姐”

    “嗯”

    在曹丽馨和姐妹们泪水涟涟的叮咛中,唐剑和杨毅、刘春离开村子,踏上了回家的路。其他武器弹药都留给了曹丽馨她们,他们只带了两把小铁铲,还有刘春那把形影不离的战刀,再就是几天的干粮。已经耽搁了好多天,他们昼夜兼程,以最快速度往家里赶。

第九章情深意长(二)() 
居庸关,为京西四大名关之一,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兵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从而得名。其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又因其绮丽的风景,被称为“燕京八景”之一。

    日军占领平津后,为了解除侧背威胁,实现“西进南下”的战略,发动了南口战役。七万精锐日军配备大批火炮、飞机和坦克,向居庸关、南口等地发起猛烈攻击。国军陆续投入六万兵力,以简陋的武器拼死抵抗了二十天后,主动放弃了居庸关。于是,这座名闻遐迩的关口落入了敌手。

    宪兵队长黑木兴致勃勃的向居庸关走去,边走边观察着四周。他三十左右,中等个头,身材结实,仪表堂堂,举手投足都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气质,像军人,更像学者!

    “少佐阁下,古代的中国人可真笨,修建了这么长的长城,这得浪费多少人力物力啊?”一个细腰宽膀的大尉军官看着绵延不绝的长城,很有些不解。

    “山本君,要说现在的中国人笨,这我同意,而且近几十年乃至近百年的中国人都不怎么有脑子。但是古代的中国人绝对不笨,相反,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勤劳也是最具智慧的人。就拿咱们脚下的长城说吧,它最早可追朔到两千多年以前,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以前那些比较短的长城进行修缮和连接,形成了绵延数千公里的宏大规模。这在冷兵器时代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北方那些马背上的民族再也不能随便进入中国,有效的保护了长城以内的土地和老百姓。后来的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修建长城,特别是明代,修建长城的规模相当巨大。现在看到的长城大多都是明代修建的,这可是十分了不起的工程,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举世罕见,这也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黑木由衷的感叹道。

    “少佐阁下博学多才,是我等的楷模。这座居庸关,皇军连续攻击了二十天才占领,请阁下讲讲居庸关,我们也学一点历史。”

    “山本君,其实,你应该明白,皇军并没有攻占居庸关,而是人家主动放弃了。当然,他们也是抵挡不住皇军的攻势,不得已而放弃的。我也是第一次登上居庸关,掌握的情况并不多。据我所知,居庸关跟长城一样,很早就有了,只不过历朝历代的规模不同而已。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建筑应该都是明代的,当然,也有其他朝代的。”

    “少佐,前面那个像台子一样的建筑是干什么的?”

    “如果没有猜错,那应该就是著名的云台,走,看看去!”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山本和其他人对历史知之甚少,尤其对中国历史近乎白痴,看什么都觉得无趣,包括雄伟的长城。只是黑木少佐要上来看看,他们不得已才陪同上来,随便溜达溜达。

    正如山本所赞,黑木少佐确实比较博学,对历史尤其中国历史研究颇深。此时,他不再说话,看得十分认真,拿着相机不停的拍摄,似乎要把云台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部拍进去。

    山本见黑木看的非常仔细,每一副石刻都要研究半天,不敢轻易打扰。百般无聊,他也跟着慢慢端详这些石刻和文字,居然看出了一点点门道。

    “少佐阁下,这些石刻都跟佛有关吧?这些文字是不是佛经啊?”见黑木在更换胶卷,山本随口问道。

    “山本君,你这个虔诚的佛教徒只要睁开眼睛,还是能发现一些东西的嘛!是的,这些石刻就是跟佛有关,那些大大小小的佛像就不说了,两侧这些石刻是四大天王。这些文字说实话,我也一个都不认得,应该都是佛经,或者是咒语之类的。”黑木笑道。

    “少佐阁下,这种文字虽然不认识,但经常见到,应该就是汉字吧?可是其他几种文字属下眼睛睁得再大也是睁眼瞎,一个都不认识。莫非这都是中国文字?中国究竟有多少种文字啊?这都是什么文字?”

    “山本君看的越来越仔细,提的问题也越来越专业了。中国非常大,民族也很多,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比如蒙古族,藏族等等,究竟有多少种文字我也不大清楚,反正是不少。这上面的文字一共有”黑木挨个数着。

    “五种六种,应该是六种吧?仔细一看,还有几种文字好像也见过,哪里见过想不起来了。就是这种文字从来没见过,感觉怪怪的。少佐阁下,这是什么文字?”山本指着石刻之间的一种文字。

    “肯定是中国文字,有什么奇怪的?具体哪个哎,别说,看上去真有点怪怪的感觉。说实话,我好像也没有见过,究竟是哪个民族的文字,还真看不出来”

    “哎呀,连博学多才的少佐阁下都没有看出来,中国实在是太复杂了,太复杂了”山本感叹道。

    “山本君,应该说中国文化太博大精深了,无论是谁,哪怕是极其博学的中国人,也无法了解到全部!比如这云台,可研究的东西就非常多。不说别的,就说这文字,为什么是六种?具体内容是什么?分别代表了什么民族?这些民族在建造云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他们都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现在怎么样了?都在哪里?等等等等,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海量的考察研究还真无法解答这些问题。”

    “少佐阁下,只看了这么一会,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属下是越来越佩服了。”

    “山本君,你就别恭维了,这些都是非常普通的问题,谁都能提出来。咱们还是说这几种文字吧,有些文字似曾相识,说明现在还在使用,经常能够见到。有些文字非常生疏,从来没有见过,说明很可能已经不再使用,或是消失已久了。这就很有意思,相当的有意思!”黑木又抬头仔细看着。

第十章居庸关下(一)() 
“少佐阁下,属下对历史尤其中国历史毫无所知,但是听了您的教诲,就想斗胆想象一下。在建造这座云台之初,上面这些文字还在使用,至少没有消失。经过历史变迁,有些文字,比如汉字,流传的范围非常广泛,直到现在仍然使用,所以咱们都见过;而有些文字,比如咱们都没有见过的这种文字,流传的范围相对比较狭窄,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甚至已经消失。究其原因,可能是使用这种文字的民族逐渐衰落,甚至已经消亡,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肯定是使用的人少了,甚至没人使用了,自然也就见不到了。不知这种猜测有没有根据?属下有点班门弄斧了。”山本笑道。

    “山本君,你分析的很有道理,而且有相当大的可能就是这种情况。我得马上把照片冲洗出来,尽快寄给父亲,他或许能揭开咱们的疑问。”黑木收拾着相机。

    “少佐阁下,您父亲是日本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属下常常闻其大名,却一直无缘拜见。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亲自聆听老人家的教诲,属下将终生受惠!”

    “山本君,父亲很忙,尤其现在年纪大了,就更忙了。他老人家一生研究历史,尤其对中国历史很有研究,年轻时多次到中国考察,取得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现在他老人家依然在研究这些资料,想在有生之年取得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将来回国了,我想点办法,让你和其他想见的同仁们见一次父亲。”

    “谢谢少佐阁下,能见到著名的历史学家,是属下此生最大的荣耀。属下从现在起一定好好努力,尽可能的多掌握一些知识,到时候要向历史学家请教一些问题。”

    “山本君,父亲是历史学家,可别什么问题都提,最好就提历史方面的,比如中国历史,尤其辽宋夏金元时期,那期间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如果你能提出几个具有建设性的问题,父亲一定非常高兴。”

    “辽宋夏金元时期?天呐,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么个时期,让提建设性问题,这个”山本茫然无措。

    “山本君,就因为你一无所知,才要提问题嘛!比如,这个时期有个非常神秘的朝代,叫大白高国,又名大夏,史称西夏,在中国广袤的大西北”黑木突然不动了,死死盯着石壁上的文字。

    “少佐阁下,您怎么了?发现了什么?”

    “山本君,说到西夏,我突然想起来了,在父亲的资料里见过这种文字,对,应该就是这种文字。我当时的感觉跟现在一样,也是怪怪的,就好奇的问父亲。父亲说这是西夏的文字,在西夏建国之初创建,后来随着西夏的灭亡,这种文字连同他们的民族也渐渐的消失了。没想到在这里又看见了西夏文字,真是奇迹,大大的奇迹!”黑木非常激动。

    “还真是这么回事啊?少佐阁下,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山本也很激动,倒不是因为发现了西夏文字,而是自己这个历史盲居然胡乱猜中了。

    “父亲嘱咐过,如果我去中国,能有机会见到这种文字,特别是在西夏国领域之外的地方见到这种文字,不管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在一起,都要放下其他一切事情,对这种文字进行详细考察。尤其要考察周边地区,看看还有没有这种文字,以及跟这种文字相关的所有,包括人,还有各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东西等等!”

    “少佐阁下,属下才疏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