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喋血宝藏-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如果他们走了,再找到他们恐怕就难了。”

    “只要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总会找到他们的。何况他们已经找到了咱们,就绝不会轻易放弃。我相信,只要还有机会,他们就一定会回来的。”

    “可是,您已经明确的告诉了他们,咱们的祖先就是这里的,祖祖辈辈都是这里的,他们要是相信了,就不会再回来了。”镇长说。

第一百三十九章主动欢迎(一)() 
“镇长,如果他们没有去佘州,没有去找林教授,我那样一说,他们可能就不会再回来了。可是他们去了佘州,找到了林教授,在那里查到了资料,那可是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咱们的祖先就是从北方而来。这个好多人都知道,只不过不知道那么详细罢了,那个写书的应该是询问了先祖,才这么写的。”余将军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

    “如果不想承认,那得拿出相当的证据。我没有任何证据,单凭一张嘴就想否定这些,谁信啊?你会相信吗?那个姓杨的可是大学教授,研究历史的,没有相当的证据是骗不过去的。那个姓唐的孙子,我要是真有这么个孙子该有多好啊?他很正直,又有一身的功夫,还是大学生,比我那几个孙子可强多了,他也肯定不会相信的。”

    “将军,那咱们下一步该咋做啊?”镇长问。

    “下一步,就顾不上姓唐的他们了,听他们说也有不少人,应该不需要咱们照顾。咱们就管好自己,不要让任何人出去乱说。咱们已经归顺了日本人,一般情况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事情。可是一旦追杀他们的日本人赶到这里,恐怕就有大麻烦了。咱们统一口径,就按照今天我说的,咱们祖祖辈辈都是这里的,什么北方那都是谣传,咱们老祖先也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证明咱们是从北方来的。分头给其他掌门都说到,让他们也给其他族人全都说到。”

    “好的,我们马上就去安排。可是,一旦日本人问起姓唐的是不是来过,都干了什么,怎么应付啊?”

    “照实说,不必掩饰!就说咱们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日本人提几百年之前的事情,就说那时候的事情谁都说不清楚,也没有留下什么文字,让他们查去。”

    “将军,如果日本人问起四兄弟怎么说?”另一个掌门人问。

    “嗯,这还真是个问题。这个他们应该先问我,然后再去找你们核实。就说我派出去闯去了,去了南边,对了,贩卖茶叶去了。”

    “还别说,镇上不少人都贩过茶叶,有的还从云南往藏地贩运。好,就说去了云南,往藏地贩运茶叶。”

    “对了,假如日本人提出要看族谱怎么办?”

    “那就给看呗,这有什么?咱们的族谱你们都看过了吧?明朝中期才开始立的,要说已经够早的了,一般族谱哪有这么早的?不过,上面并没有写之前的老祖先从哪里来,都是口口相传的,咋可能写到族谱上?今天杨教授和唐孙子都没有提出要看族谱,估计老大家族的族谱也跟咱们差不多,不会把祖先的情况写出来的。干脆这样吧,去把几个掌柜的都叫来,咱们好好商议一下,把能想到的问题都说出来,然后统一口径。”余将军吩咐。

    唐剑回到客栈,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好不容易千里迢迢赶到这里,却无法跟对方相认,更没想到可能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灾难。他为自己考虑不周而懊恼,也为无法相认而不甘!

    “小剑,别太难过!这么重大的事情,而且过去了好几百年,哪有一两次就能轻易办到的?”杨先生安慰着唐剑。

    “老师,我这心里”唐剑轻轻捂住胸口。

    “小剑,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不能一直这样难过,得振作起来!虽然余将军没有直接回答咱们,可从他和镇长等人的问话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你的身世非常上心,每次问话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似乎在一点点的套问你的情况。如果他们不是你要找的人,就不会这样关心你的情况,更问不出那样的问题。我认为余将军他们应该就是你要找的人,至少跟你要找的人有关系,熟悉你要找的人的情况。所以,还得继续跟他们接触,实在不行就跟他们摊牌。”

    “嗯,我也有这种感觉,余将军爷爷就是要找的人。要是不提日本人一路追杀,说不定今天就能相认。可是一提起日本人一路追杀,将军爷爷就有了顾虑,镇长和另一个大叔更是忧心忡忡。他们说的都有道理,镇上老老小小几千人,可不能有啥闪失。所以,他们再啥都不说了,不敢说了。唉我真是太笨,咋就没想到这些呢?”

    “小剑,这种事情谁都没有经历过,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谁能想的那么周全?正因为日本人一路追杀,咱们才千里迢迢不顾一切来寻找亲人。如果没有日本人追杀,咱们干嘛这么着急啊?这事还得继续跟他们说,跟他们讲道理。相认了可能会带来一些危险,甚至可能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我认为这是暂时的,属于短痛。如果不相认,那就是长久的隐患,日本人会无休无止的纠缠,这可是长痛!别指望日本人会忘了这件事,更别指望日本人会善罢甘休,不可能的!”

    “老师,您是说,不管日本人会不会来,都得继续跟他们说,跟他们讲?”

    “是的!不能就此罢休,更不能一走了之。那样不仅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们不负责任。原因我刚才也说了,长痛不如短痛,彻底解决了问题,日本人也就不会再纠缠此事,大家也都不再为此事费心,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那万一黑木真的追过来怎么办?”

    “小剑,这一路你跟那个老鬼子黑木打过多少次交道?哪次不都是危机四伏,哪次又没有伤人甚至死人?这有什么办法?人家要来,谁能挡得住?要来就让来呗,无非再打几仗,这有什么?你们都是军人,专门打鬼子的,难道害怕打仗吗?大不了就是个鱼死网破,也不枉做个堂堂的中国军人!”杨先生昂起头,看着窗外的天空,面如沉水,完全不像一个教书育人的大教授,更像一个慷慨赴死的战士。

    唐剑闻听老师此言,心里一凛,慢慢站起身,直直的看着杨先生,神色极其敬佩。旁边的刘春和黑娃也都站了起来,一副崇拜的神色,瞬间感觉老师又高大了几千米!

第一百三十九章主动欢迎(二)() 
“哎,我说你们几个有这么看人的吗?”杨先生见三个小伙这么看看自己,顿时感觉有些不自然了。

    “老师,您才是真正军人!跟您相比,我们就是那小小的卒子,简直不值一提”刘春满脸的敬意。

    “老春说的对,您不但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的榜样,我们永远都得向您学!”唐剑由衷的说。

    “老师,我啥都不懂,就照您说的,打鬼子!”黑娃也是一脸正色。

    “孩子,鬼子都是豺狼,走到哪都要吃人的,就得打,直到把他们完全打死。”杨先生摸摸黑娃脑袋。

    “老师,听您刚才这么一说,给了我启发。我也同意您的意见,跟黑木干,最好把那个黑木干掉。这里虽然已经归顺了日本人,实际上并没有一个鬼子,也没有一个外面过来的汉奸部队。警察所和保安队都是当地人,关键时候应该不会帮助鬼子,至少枪口不会对准咱们。我觉得,暂时先不跟将军爷爷他们商谈,就在附近隐蔽下来。黑木要是来了就跟他们干,如果不来再根据情况看,老师您觉得如何?”唐剑问。

    “嗯,倒是个好办法!军事上我实在不懂,说不上什么道道,这得跟赵雷和东旭他们商议。”杨先生说。

    “走,撤离镇子,回护宝队!”

    唐剑公开撤离了余家镇。离开时,他买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食物,又买了好几百斤粮食,雇了一辆架子车装上,大摇大摆的离开了余家镇。

    就在唐剑他们离开余家镇的第三天,黑木浩浩荡荡开进了余家镇。这是余家镇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进驻日军,也给了最高规模的“礼遇”。警察所全体出动,为考察组警戒,维持治安。保安队在镇子周围严密布控,严防一切抗日分子趁机搞破坏。

    街道打扫的干干净净,可以说一尘不染!镇政府所有人员都走上街道,在镇长带领下,手持太阳旗欢迎皇军。镇上在家的人,不管男女老幼全都动员出来,拿着太阳旗,站在街道两侧摇旗呐喊。

    余将军也手持一面小小的太阳旗,跟镇长走在一起,喊着自己也不知道啥意思的口号。这几天,为了防备日本人,他跟镇长和几个掌门昼夜商量,争吵了好多次,还派人连夜征求了游击队的意见,最后决定主动作为,做好一切准备,一旦日本人过来,就全体出动,主动迎接。

    镇政府花了一大笔钱,从县城等地方买来好几千面手持的那种小太阳旗。之前就买了不少大一些的太阳旗,发给沿街的商铺和住户让插上,这次再让每个人都拿上一面小太阳旗。好多居民不愿要,说青天白日旗也没这么拿过,干嘛要这个猩红的膏药旗啊?

    听到这话的镇长等人吓坏了,赶紧到这些家里面,说这都是为了全镇的安宁,每个人都必须服从镇上的安排,不然马上就离开镇子,再也别回来。有些性子烈的当真就走了,去哪了谁也不知道。大多数人看在镇长的面子上,听从了镇长的话,屈辱的拿起了太阳旗。

    县上打来电话,有一队皇军要来余家镇,请镇上务必做好一切准备,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镇长赶紧问如何迎接,该准备什么东西等等,县上把以往迎接日本人的经验传授一些,叮咛镇长千万不可大意,绝不能惹日本人生气等等。于是,镇上紧急动员起来,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日本皇军。

    黑木看见街道两侧黑压压欢呼的人群,颇为得意。根据内线情报,唐剑他们已经出了山林,正在平原一带活动,他并没有轻举妄动,命令内线继续观察,看看唐剑究竟要去哪里。

    前几天,内线报告,唐剑他们在余家镇一带活动,黑木立刻命令调查余家镇的情况。当看到余家镇大部分居民都姓余时,他心里一怔,赶紧请示铃木浩二和井上两位前辈。那两位前辈也觉得大多数人都是一个姓,这个余家镇应该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他立即决定开进余家镇,到实地看看,究竟有没有什么稀奇的故事。

    在调查的过程中,黑木得知余家镇已经投靠皇军,心里多少有些安慰,也有那么一丝失落。既然都已投靠皇军,去镇上调查应该会顺利很多,不像在唐家庄那样阻力重重。稍感失落的是几千人的镇子,说起来也不算小了,就这么投降了,是不是有点不过,投降总比反抗要好,这样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大日本皇军好,太君好!我是这里的镇长,带领全镇百姓热烈欢迎大日本皇军莅临小镇,让小镇蓬荜生辉,不胜荣幸!”镇长一边使劲摇晃着太阳旗,一边笑容满面的点头哈腰。

    “吆西!很好,都是大大的良民,非常好!镇长顺应潮流,镇上老百姓也都能看清形势,这才是中日亲善的典范。”黑木微笑着说。

    “大太君,大日本皇军亲民爱民,秋毫无犯,值得我等黎民百姓尊敬和爱戴!我等黎民百姓,上至八旬老叟,下至三岁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