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喋血宝藏-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门推开了,萍儿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浑身都是泥土,连头上脸上都是泥土。

    “吆,我的小祖宗,这是咋的了?就跟在猪圈里滚过一样”小芬见萍儿成了这副模样,忍不住笑了。

    “姐,有几个家伙想欺负我,说我手无束鸡之力,手枪就是摆设,中看不中用。你想想,咱是谁?能受他们的气吗?我就跟他们比武,别看他们都是大男人,照样被我双脚揣倒哎呀,肚子饿了,不然还能跟他们打一阵”

    “给,病号饭,你好好吃!”小芬从赵雷床后面摸出一张白面饼子递给萍儿。

    “嘿白面馍馍,太好了!”萍儿张嘴咬了一大口,随即又抬起头:“赵长官,那你吃啥?要不,还给你吧?”

    “你这小东西,就好好吃吧!这几天咱们粮食充足,你就放开小肚皮好好吃,把身体吃的棒棒的,咱们好赶路。另外,没事干你多睡会觉,或是让老师讲讲故事,别跟那帮小子胡乱混,更别比什么武艺。回头我好好收拾这帮小子,跟个小丫头比武,也能下得了手”赵雷笑道。

    “赵长官,你也别收拾他们,是我想跟他们耍来着杨姐跟我哥去看伤员,小芬姐又给你换药,杨哥和春哥那俩没良心的跟我耍了一会就没了踪影,还把黑娃哥和郭大哥拐跑了,把我无聊的,不跟他们耍干啥啊?”

    “哎吆,我的小祖宗,都是姐不好,把你一个人扔下,瞧把你弄成啥了?一会把衣裳换了,姐给你洗洗。得让我们的小萍儿漂漂亮亮的,以后嫁个好男人”小芬开着玩笑。

    “坏蛋姐,我才不嫁呢哎,我明白了,小芬姐,八成是你想嫁人了吧?给我说啊!我就是专管这事的,保准让你嫁个好男人”

    “你个小坏蛋,姐嫁不嫁人你能管得了?姐想嫁就嫁,不想嫁就不嫁,你个小东西还能咋的?”

    “嘿我说小芬姐,你不想嫁人这我不管,可是你要嫁人就不能嫁给别人,得嫁给他,知道不?”萍儿指着赵雷。

第一百六十一章夏国之剑(一)() 
“哎,萍儿,干嘛让她嫁给我啊?就不能嫁给别人?”赵雷开着玩笑。

    “不能!坚决不能!”萍儿非常坚决。

    “为啥啊?”

    “为哈?你难道不知道为啥?这还要问我吗?我给你说,小芬姐必须嫁给你,嫁给别人那就不成!”

    “哎呀,我的小祖宗,这你都要管啊?难道我就非娶她不成?”

    “不成,绝对不成!你要是敢娶别人,哪怕动一点点别人的心思,看我怎么收拾你,哼!”萍儿双手叉腰,简直就是一个大将军。

    “好了好了,快点吃干粮,吃完了去换衣服。你呀,该操心的你不操心,不该操心的你偏要操心,简直是”小芬哄着萍儿。

    “姐,啥叫不该操心啊?我操的可都是好心,正事,好事你看看杨姐和我哥,要不是我操心,谁知道啥情况呢!”萍儿一脸的严肃。

    “哎呀我的小祖宗,那事你就是不操心人家也算了,跟你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等你长大了就都知道了。”

    “姐,不能长大,那就迟了。只要你不嫁别人,他也不娶别人,那我就放心了。衣服还在杨姐那里,你们先换药,我去换衣服了。”萍儿边啃着饼子边摇晃着出了屋子,慢悠悠的朝杨瑾那里走去。

    此时,唐剑和杨瑾几人正跟杨先生在一起,仔细研究余将军送的那把短剑。杨先生端详了一阵剑鞘,又抽出短剑看着。

    “可惜我不是考古专家,也不太懂兵器,实在看不出这把短剑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老将军说是仿造夏国剑铸造的,传了好多代,就从年代上讲都是宝剑,而夏国剑又是宝剑中的宝剑。”杨先生短剑插进剑鞘。

    “老师,我以前听过夏国剑,但只是听过,对它一点也不了解。它应该西夏国锻造的宝剑,只是我不清楚,西夏国锻造的宝剑比其他地方比如大宋朝锻造的宝剑有什么特别之处?”唐剑问道。

    “老鸭,你好歹还听过夏国剑,我这个历史盲加考古盲纯碎没有听过这玩意。”杨毅笑道。

    “我也没有听过。老师,给咱讲讲呗!”刘春说。

    “由于西夏流传下来的资料相当稀少,夏国剑究竟是怎么铸造的我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去进一步的挖掘,得出精准的答案。有资料显示,西夏之夏州东边有冶铁炉,为出铁制造兵器之处,西夏所制夏人剑享有天下第一的盛誉。还说西夏人善铸剑,其剑锋利无比,至为名贵,连宋朝皇帝大都佩戴夏国剑。文学家苏轼也极为喜欢夏国剑,让人当场试验,据说可以见血封喉。虽然不一定有那么神奇,但足以证明夏国剑在当时确实非常厉害。宋朝把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并称天下第一,都说明夏国剑在当时的名气之大。”杨先生介绍道。

    “契丹鞍,应该是就是契丹人制作的马鞍对吧?可是这高丽秘色是个什么玩意?”

    “是的,契丹鞍就是契丹人制作的马鞍。高丽秘色,即高丽青瓷,北宋太平老人袖中锦一书中,如此描述高丽青瓷:‘高丽秘色,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对于瓷器这一块,以后咱们有机会了可以细细考究,也可以找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探讨。西夏无论在经济文化,还是其他方面跟大宋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却能制造出当时号称天下第一的夏国剑,这不能不说是非常大的奇迹。”杨先生说。

    “老师,这把剑应该是余老将军的先祖在这里稳定下来以后,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才找人铸造的。可是我就有点不大明白,那时候西夏早已灭亡,怎么仿制?去哪里找参照物?”杨毅总是疑惑不少。

    “这个老将军没说,应该也是不很清楚,不然就说了。我也认真想过这个问题,觉得可能是这种情况。余老将军的先祖,当然也包括我的先祖,他们在出逃时应该携带武器,而且很可能就是宝剑,至少余老将军的先祖携带的是宝剑。先祖是皇族,当然不会携带普通的宝剑,肯定会佩戴自己铸造的、引以为豪的夏国剑了。余老将军的先祖在余家镇稳定下来后,一直把宝剑珍藏在身边,这大概是除了联络图之外最为宝贵的东西了。先祖下世后,这把夏国剑应该也陪葬了”唐剑解释道。

    “哥,为啥是陪葬,而不是流传下来?”萍儿不知什么时候溜了进来,啃着半块白面馍馍,满身满脸的泥土。

    “吆到哪野去了,咋弄成这样?”杨瑾拉过萍儿骂道。

    “嘿嘿跟他们几个耍了一阵。小芬姐让我来换衣裳,她给洗”萍儿嬉笑着。

    “你这小土匪,这才换了一天衣裳在背包里,自个拿去!”

    “一会再换,这会先听我哥说。”萍儿坐在床边不动了。

    “就是,老鸭,给我们解释一下,为啥陪葬了,而不是流传下来?”刘春问。

    “我也是猜测的。余老将军的先祖逃到这里,娶妻生子,有了后人,就得千方百计保护后代的平安。这把宝剑先祖珍藏了大半辈子,外人也不知道这就是夏国剑。临终前,先祖怕这把剑给后人带去灾难,就留下遗嘱让把宝剑陪葬。这么好的宝剑埋进土里,家人肯定不大愿意,也肯定会问为什么。这时候先祖不得不说这是夏国剑,要是不埋进土里,将来万一被外人看见了会给后人带去灾难等等。所以,这把夏国剑就陪伴先祖去了地下。”唐剑说。

    “嗯,是得陪葬,不然一旦别人认出了夏国剑,就会刨根问底,那余老将军先祖大夏皇族的身份可就暴露了。我算了算,余老将军先祖下世的时候,大概是在元朝初期或中期,对西夏皇族的追杀应该还没有停止,就更得小心了。所以,这把夏国剑必须陪葬,不然真会有大麻烦。但是,后人实在舍不得这把无比锋利的宝剑就此埋葬,就照原样偷偷画了图。这张图跟联络图一样,被保存了下来。又过了好多代,余老将军的先祖们在余家镇落叶生根,日子好过了,就又想起了夏国剑,想起了这张图。我猜想,应该在明代,或是清代某个时期,余老将军的先祖花巨资,请高人铸造了这把夏国剑。当然,先祖不会说这就是夏国剑,只说照这个样子打造就是了。”杨毅分析道。

第一百六十一章夏国之剑(二)() 
“哎呀,跟了一路,连粗人也开始慢慢懂得文化上的事了。不过,还真有一些道理。把夏国剑陪葬,而不是留给后人,我觉得余老将军的先祖实在高明!我就想,一张联络图就够麻烦的了,如果再加上一把宝剑,那就更麻烦了。万一哪个后人看见这把宝剑,多嘴多舌的乱问一气,甚至再起贪婪之心,岂不更麻烦了?所以,我说陪葬的好,陪葬的英明,大大的英明!”刘春阴阳怪气的学说着。

    “嗯,你们几个都能这样分析问题,并且得出自己的论断,这非常不错。在没有更多的证据之前,我认为你们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我也同意你们的分析,这把夏国剑就是照夏国剑的原样打造的。我认为,真正的夏国剑应该是有标记的,比如在剑柄或是其他什么地方刻有夏国剑等字样,而且是西夏文字。这把剑老将军说是仿造的,因此没有任何标记,也没有刻字。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并没有证据,这还得你们以后去探索,去挖掘!至于这把剑打造的时间,如果让考古专家看了,应该有个初步的判断。”杨先生把宝剑递给唐剑。

    “可惜那个叫什么井上的老鬼子不在,要不然让老东西好好看看,判断是什么年代的,然后一刀砍了老鬼子的脑袋,那该有多爽啊?”

    “老春,就你会想美事,就算那老鬼子给你说了年份,你敢信吗?再说了,小鬼子才多点历史?能知道多少东西?咱泱泱中华,这方面的人才多的不胜枚举,还需要问他小鬼子?”唐剑笑道。

    “也是的,回头找个咱们自己的考古专家请教一下,就啥都知道了。”杨毅说。

    “咱们往西走,要经过好几座大城市,有很多考古方面的专家,到时候可以请教一下。另外,你们以后有时间了也可以找些这方面的资料看一看,得出你们自己的结论。”杨先生鼓励道。

    “嗯,就是的!以后有时间了就自己研究,这应该不难!”唐剑点点头。

    “老师,这会闲了,大伙也齐了,讲个故事呗!”萍儿把最后一点馍馍塞进嘴里。

    “这段时间忙,出的事情也多,没顾上给你讲故事。不过,上次在林教授家,不是给你讲了好多故事吗?”杨先生笑道。

    “老师,这都又过去多长时间了,再不讲又都忘了,还得从头讲。上次林老师讲了宋夏非常著名的三次战役,后来再就没讲,之后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嗯,还行,记住了宋夏之间著名的三次战役,非常不错!那好,今天就接着林教授讲过的继续讲。”杨先生开始了讲述。

    “上回林教授讲了宋夏之间三次著名的战役,均以大宋失败而结束。之后,宋夏之间经过艰苦的谈判,达成了和解,在之后二十年间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当然,对西夏来说,战争并没有就此停息,因为在他们北边还有强大的辽国,西边和南边还有回鹘和吐蕃,还跟这些国家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这些咱们今天就先不说。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