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楚风云-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宇想到这里,用力捏了捏刘秀芸的手,刘秀芸抬头看了看秦宇,脸色露出一丝微笑,秦宇知道此刻自己越是放松,刘秀芸就越有安全感,于是表情轻松的道:“芸儿,来到这京都,可是皇上住的地方,我倒是想起个故事来”

    刘秀芸好奇道:“什么故事?”

    秦宇笑道:“说是有一天,皇上下朝了,比较闷,就叫随行的太监给讲个笑话,这太监没有准备,一时间没有准备,愣住了,不过此时正好灵机一动,就对皇上说“皇上,从前有个太监”说完,太监就不说话了,皇上奇怪道“下面呢”,太监正经的道“下面没了”。皇上愣了一下,马上哈哈大笑起来”

    刘秀芸听到太监说“下面没了的。”的时候,脸上一红,却也忍俊不住,一手抿起小嘴,将拉着秦宇的手挣脱轻轻捶了秦宇一下,笑道:“相公,你就是爱胡闹,这定是编出来的,哪有这么糊涂的皇上。”

    秦宇见刘秀芸笑颜如花,心中一动,凑到刘秀芸耳旁轻声道:“太监下面没了,我下面还有呢,你担心什么。”

    刘秀芸啐了一口,被秦宇这个笑话一闹,倒也一时忘记了此刻身在异地。

    秦宇见刘秀芸愁容尽去,目的也答道了,于是笑笑不语。

    齐掌柜的自在前面带路,并没有理会小两口的调笑。

    宅子是从药铺的后门出去,走过一个小街口,只见一条比较冷清的街道,街道两旁都是一些大宅子,每个宅子的门口都立着一些石狮子,显然这街道都是一些富贵人家的宅子,一般百姓肯定是买不起的。

    很快齐掌柜的就在一个红色大门的宅子旁停了下来,回头道:“少爷,少夫人,因为时间仓促,没来得及准备,这宅子本是本朝一位礼官的宅子,因为告老还乡,所以我就买了下来,也来不及仔细收拾,少爷和少夫人先住着,日后如果寻摸到了好的,再搬就是。”

    秦宇点了点头道:“让齐掌柜费心了。”

    齐掌柜的的敲了敲门,很快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就跑了出来,见到齐掌柜的,还有齐掌柜的身边还有两人,连忙打招呼。

    齐掌柜的道:“少爷,这是刘管家,是我们铺子里一位伙计的爹,原本是在别人家当管家,我听说少爷要来,找不到合适的,就把刘管家找来了。”

    齐掌柜的将秦宇领进宅子内,这宅子也不大,前后也就十来个房间,齐掌柜的除了已经将丫鬟和仆人都安排好了外,还按照秦旺文的吩咐,安排了一个护院。

    齐掌柜的安排好后,秦宇嘱咐齐掌柜的如果有一个姓岳的找到铺子里,立即带到这里来。

    秦宇和刘秀芸来到已经收拾好的房间,齐掌柜的也是用心,一切日常用品一应具备。

    秦宇拉着刘秀芸的手,凝视道:“芸儿,你是不是还有些担心。”

    刘秀芸看着秦宇,点了点头:“相公,芸儿是不是没用。”

    秦宇怜惜道:“不是,是相公没用,居然要让妻子陪自己受这种苦。”

    刘秀芸用手堵住秦宇的嘴道:“相公,芸儿既然嫁个你了,就应该患难与共的,此时你还说这种话。”

    秦宇盯着刘秀芸道:“芸儿,你放心,你相公不是好欺的人,我虽然很多事情上无所谓,但是如果谁伤害到我的家人,我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无论他是谁,都要付出代价。”

    刘秀芸看到秦宇的表情冷峻,心中感动:“我相信相公。”

    仁王府,王爷的书房中。

    仁王爷背手而立,于岩恭敬的站在一旁。

    于岩恭敬的道:“王爷,秦宇已经到了京都了。”

    仁王爷点头道:“他有没有去找明轩?”

    于岩摇了摇头道:“昨日方才到的,现在在城西住着,应该还没有去见二殿下。”

    仁王爷沉思片刻道:“若兮何时到?”

    于岩道:“应该这两日。”

    仁王爷道:“若兮到了,你叫他来找我,我有事情交代。”

    于岩恭敬道:“是。”

    仁王爷手一挥道:“你先下去吧,吩咐下去,没有我的吩咐,任何人不得到这书房来。”

    于岩应了一声,自行退下。

    仁王爷在书房里不停的踱步,似有难解的事情不得其解。

    仁王爷到门口吩咐在门口站着仆人道:“去请范先生过来一趟书房。“

    过得片刻,一个戴着方巾,年约五十的老者推门而入,老者见到仁王爷,躬身道:“王爷,你找易臣有何吩咐?”

    仁王爷见到范易臣,笑道:“范先生请坐。”

    范先生笑道:“王爷这么晚还将老夫唤来,莫非今日朝中有事。”

    仁王爷点了点头道:“今日兵部的在辽国的细作送来情报,说辽国的军队正在向我大楚的北边集结,有可能要对我大楚用兵。”

    范易臣皱眉道:“辽国和夏国在西面的战事尚未分胜负,如何有余力在北面与我大楚交战?”

    仁王爷摇了摇头:“朝中的意见分成两派,一派是兵部的尚书余子童,他建议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在北面的布防这些年因为辽国无暇顾及大楚,所以兵力一直不足,加之近年又将一部分北大营的兵调到西面协助夏国,所以兵力有点捉襟见肘了,目前南面的兵要防着蛮族部落,西面更是调不出兵来,东面的兵不善马战,所以兵部提议将丰县大营的兵调一部分去北大营,以防万一。”

    范易臣冷笑一声:“他余子童打的好算盘。”

    仁王爷没有理会范易臣,继续道:“而户部及一众官员则是反对,一来这消息是否确凿只有兵部知道,二来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辽国如果贸然对大楚动武,必然在西面会招致夏国的反击,即使辽国能够将大楚的北面攻陷,只要西面的夏国和西大营的大军北上,丰县大营的兵再北上配合,立即就要将辽国给击溃,是以户部等以钱粮消耗太大为由,坚决拒绝将丰县大营的兵调往北面。”

    范易臣微笑道:“王爷是支持哪一派呢?”

    仁王爷精光一闪道:“范先生以为我会支持哪一派呢?”

    范易臣正色道:“我以为王爷哪一派都不会支持。”

    仁王爷哦了一声道:“为何范先生会如此认为呢?”

    范先生笑道:“如果我没有猜错,这细作的消息一定是兵部捏造出来,其意在丰县大营的兵权,兵部这些年耿耿于怀的就是近在咫尺的丰县大营的统领居然兵部插不了手,所以以辽国备战为名,让皇上把丰县的兵调往北面,如果有战事则已,即使没有,他只要把这北边的兵和丰县大营的兵混编,即使调回来,这原来的丰县大营也就不是丰县大营了,中间参杂着北大营的兵,不再是铁板一块了。”

    ********************************************************************

    新卷开张,女儿语录

    一家人吃葡萄

    我因为懒,有些葡萄籽就不吞了下去

    女儿说,爸爸,你的葡萄籽呢?

    我说吞到肚子里了

    女儿很高兴的对她妈说:“爸爸把葡萄籽吃了,就会长成葡萄树,从耳朵里面长葡萄了。”

第26章 会面() 
范先生顿了一顿,接着道:“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细作的话是假的话,旁人是无话可说,毕竟北面的成败关系到大楚的存亡,谁又可以说这一定是假的,只有户部可以出来说话,因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户部自然要关心到这钱财的事,而户部是由二殿下掌管,二殿下和兵部关系一向一般,余子童从不和众位殿下打交道,至今没有人知道余子童究竟是支持哪一位殿下,但是从余子童今日的事来看,他也应该是感觉到丰县大营是如梗在喉,他必须要为将来做好打算,而丰县大营的兵权就是最好的筹码,无论是哪个皇子能够继承大宝,只要丰县大营在他手中,都必须重用他余子童。”

    仁王爷脸色不变,一直在听,听到此刻,微笑道:“所以范先生认为,我既不会支持余子童,也不会支持明轩,于是就不会表态,对吗?”

    范易臣淡淡道:“难道王爷不是吗?”

    仁王爷叹道:“是,余子童一向中立,无论是众位王爷,还是皇子,一直没有倾向,如果我助这余子童一臂之力,他日能否承情尚未可知,说不定还是一个制肘,而明轩我就更不可能支持了,所以只能中立。”

    范易臣叹了一口气。

    仁王爷神色一变道:“范先生以为本王处理的不对?”

    范易臣反问道:“这丰县大营的背后是谁,我相信王爷即使不能确定,也应该猜得到对不对?”

    仁王爷点头道:“如果没有皇上撑腰,他怎么能够在丰县大营统领的位置一坐就坐这么多年。”

    范易臣道:“那王爷能否猜到皇上为什么要将这样处理丰县大营呢。”

    仁王爷道:“自然是要等到传位之时,保护新皇登基的。”

    范易臣又道:“这丰县大营的统领一直在丰县,不曾回过京都,而皇上近年来身体一直不好,基本又在皇宫中,皇上如何能够掌控这丰县大营呢?”

    仁王爷神色一动道:“范先生的意思是,皇上和丰县大营一直有一个沟通的管道?”

    范易臣道:“这个管道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不是,但是皇上这么多年都保住这统领,相信也是对他有足够的信任和手段,如今这余子童这般提法,皇上怎么会不警觉,但是余子童以辽国屯兵为名,合情合理,皇上也不能说什么,二殿下这么积极的反对,反倒是让人瞧出来来了,这二殿下至少没有拉拢余子童的心思。”

    仁王爷眉毛一挑道:“范先生的意思是我应该顺这皇上的意思,反对余子童,但是那样我得罪余子童,对我并无半分好处。”

    范易臣微笑道:“自然不是让王爷这般直接说,而是让王爷建议此事交由太子殿来处理。”

    仁王爷皱眉道:“交于太子来处理?”

    范易臣道:“不错。”

    仁王爷道:“请范先生赐教。”

    范易臣道:“前些年,辽国打夏国,当时这兵部也是极力要求趁辽国空虚,和夏国联合起来一举击溃辽国,但是这事硬是被徐丞相给阻止了,当时的理由是南方未稳,如果北面贸然出兵,南方的蛮族如果趁机起事的话,怕是两面受敌,所以最后皇上采取了徐丞相的做法,在西面协助夏国,支持两人结下了梁子,如果这事交于太子来处理,太子多半是要听徐直清的意见,那就相当于是徐直清来处理。”

    仁王爷沉思片刻,还是有些不解。

    范易臣道:“如果太子这事处理不好,必然同时得罪二殿下和余子童,如果太子支持余子童,就得罪了皇上,如果不支持余子童,那太子得罪的人越多不是越好吗?而且王爷提议合情合理,两方都有争执,太子此时也应该为皇上分担了,而太子则会感激王爷,近年朝中除了徐直清一派还把太子当回事,其他人根本不把他当太子看,王爷此举即不得罪两方,又让太子和二殿下及余子童之间间隙越深,还讨好了太子和皇上,岂不是一举三得。”

    仁王爷点了点头道:“范先生,玉仁受教了,那此刻玉仁应该如何。”

    范易臣苦笑道:“如果此时王爷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