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楚风云-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是会有一些问题。

    李玉基眼神往下一扫,停在秦宇的身上,沉声道:“秦侍郎,你认为应该如何化解这个矛盾。”

    秦宇看了看众人,站出来道:“皇上,这个问题确实会有,但是如果我们加快税赋的改革,我相信在短期内可能会存在我们大楚缺粮之忧虑,长远来说应该是可以弥补的过来,如今我大楚的产粮逐年下降,原因复杂,只要我们一一厘清,应该在短期内会见效的,此外,我们还有一些措施可以在短期内增加产粮的。”

    李玉基忙道:“什么法子?”

    秦宇道:“我大楚并不缺乏土地,相对于我大楚的人丁来说,我们的地是足够的,只是因为人丁的问题,我们只是开垦了那些肥沃的地,而那些贫瘠的地因为产粮低,农人和地主都不愿意开垦,我大楚现有军队八十于万人,除去在西面和北面面临辽人的压力外,其他各大营的平日里除去训练外,并无更多战事,这些兵丁大都是农人出身,在当兵之前也是精于耕种的,如果我们能将部分兵丁用于耕种那些贫瘠一些的无主之地,那这些兵丁可能不仅仅不需要我们朝廷来调拨粮食供应,可以自给自足,甚至有些余粮可以给到朝廷,那短期内,我大楚的钱粮不就可以增长一成吗?”

    秦宇的这个思路来源于前世的一个特殊的兵团,即使当兵的,也同样从事耕种,并没有出现两者不能融合的问题,只要处理的好,那这个方式在这个年代怕是也可以同样实施的。

    李玉基疑惑道:“你让兵丁去从事耕种?”

    余子童急忙出列道:“皇上,万万不可,平日这些兵丁训练就已经十分疲怠,如今让他们再去从事耕种,怕是得不偿失啊,哪天战事一起,这些没有训练的兵丁,上场战力就先下了几分。”

    李玉基听到余子童的话,不禁犹豫起来。

    秦宇忙道:“皇上,不是让所有的兵都去从事耕种,而是一部分的兵丁,并且不是所有的兵丁都同时去参加耕种,而是轮换着来,比如这大营有官兵一万,那么五千平日里还是照常训练,另外五千就去从事耕种,过段日子,再换过来,那从事耕种的五千兵丁回来训练,那训练的五千接着从事耕种,这样就不会耽搁太多了。”

    余子童还待再说什么,李玉基对其他几人道:“你们几个认为如何?”

    户部尚书卢尚丰道:“臣认为此举可以一试,如果余大人有所担心的话,可以从一些不甚重要的大营开始先行试验即可。”

    仁王爷也上前道:“皇上,臣弟也认为可以一试。”

    徐直清也道:“皇上,老臣也认为可以一试。”

    李玉基点了点头,对着在一旁的三个儿子道:“你们几个觉得如何?”

    李佳元件徐直清说可以一试,连忙上前道:“儿臣也赞同,可以一试。”

    李明轩上前道:“儿臣认为秦侍郎所言值得一试,只是这中间的许多细节需要完善,比如这轮换如何轮换,这地亩如何选定,还有这各地的土地贫瘠不一,兵丁的耕种水平更是不一,如何一一甄选,制定合理,我们选择一些荒地来开垦,自是尊奉朝廷当不与民争利,但是下面执行起来,怕是会多有扰民之处,这点还需一一考量,所以儿臣以为可以先试,首选之地在东面,东面之地广人稀少,多数是以捕鱼晒盐为生,而我东部的大营也是最平静的地方,所以可以从东部开始,等到朝廷有了一套行之可效的办法再往其他地方推广。”

    秦宇听完李明轩这么说,心中也是暗暗赞许,这李明轩所考虑的他其实都已经有考虑了,正等李玉基提问的时候再来回答,没想到这李明轩全部给说了出来,看来是有两把刷子啊。

    李玉基脸上露出赞赏的神色,不停的点头:“明轩所虑甚是,佳玉,你呢,你有什么看法。”

    李佳玉仿佛还有些在睡梦中,听到父皇叫自己,连忙站出列,大声道:“儿臣认为二哥和诸位大臣说的都很有道理。”一副敷衍的口吻。

    李玉基似乎也不生意,淡淡道:“那就是也同意这么办了?”

    李佳玉连忙点头,忽然又道:“父皇,刚才说道钱粮,我倒是在想,我们这些年帮助夏国不少,耗费了钱粮和兵丁不说,这夏国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吧,不如让夏国贡献一些给我们。”

    李玉基叱道:“胡闹,眼下夏国自顾不暇,哪有东西给到我们大楚。”

    秦宇听到李佳玉这话,心中一动道:“皇上,五殿下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微臣觉得也是有几分可能啊。”

    李玉基件秦宇居然赞同李佳玉的话,心中有些奇怪,奇道:“这是何道理?”

    秦宇顿了一下:“皇上,这夏国的败亡不过是这三五年的事,夏国之败,不是败在其他,而是夏国的军力太差,夏国虽然地处西面,产粮不多,但是夏国的牛羊确实不少,一旦夏国败了,这些夏国所有的东西都归辽人了,我大楚分不到一丁半点,还不如趁他病,要他命,在这个时候要挟夏国,让夏国供应我西边大营的粮草,这样也省的我们长途运送粮草去西边。”

    众人听到秦宇所说的“趁他病,要他命”的说法,都是觉得有趣,这些年为了帮助夏国,大楚没有少花银子,虽然说帮夏国,其实就是帮大楚,但是毕竟是在消耗,没有丝毫的收获,听秦宇这么一说,如果大楚以国库吃紧为由,让夏国承担西边的粮草供应,想必夏国应该也是同意。

    秦宇接着道:“我们攫取夏国的各种资源,最后夏国也是倾覆而已,对我大楚并我损害,只要我们承诺夏国的皇室人员,一旦夏国兵败,他们的皇室人员可以来我大楚,我大楚在京都之地给他们一些宅子,让他们养老,这样他们不至于最后被辽人ling辱至死,如此这般,我相信夏国的国君一定会同意给钱给粮的。而且我们在夏国灭国之前将夏国的资源掏空,就算最后辽人占领了夏国,也是多了一个空城而已,此消彼长,对我大楚实在是大大的有利啊,皇上,五殿下的建议我觉得实在是可取。”

    李佳玉见秦宇附和自己,还讲出来这么多大道理来,脸色欣喜,看着秦宇,露出了一个微笑。

    秦宇见到李佳玉对自己笑,也是笑了笑。

    徐直清也上前道:“皇上,我们帮助夏国多年,也是要让夏国还上一些给我们,秦侍郎说的有道理,我们和夏国讲仁义,最后得益的反而是辽人,此刻没有必要估计那些,只要我们答应夏国亡国之时,讲夏国国君的一家老小救回大楚,夏国国君软弱无能,想必也是肯定答应的。”

    李玉基一拍龙案道:“就这么定了,徐爱卿,你去派一个能说会道的密使去一趟夏国,把此时商议下来,此时要秘密进行,以防有变。”

    李玉基回头看了看李佳玉,笑道:“没看你平时不说话,一说倒是给了个好计谋啊。”

    李佳玉嘻嘻一笑道:“儿臣也是一时瞎说的,没想到还真有道理。”李佳玉在李玉基面前似乎没有什么顾忌。

    李玉基哈哈一笑,在一旁的李明轩看了一眼李佳玉,眼中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毒之色,本来他刚才一番说话应该得到李玉基的赞赏的,但是李玉基只字不提,而这李佳玉似乎只是说了一句玩笑的话,却得到了李玉基如此赞誉,心中自是不平。

    而在另外一侧的太子殿下则是面无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玉基停顿了半刻,左右看了看众人,沉声道:“众位爱卿,赋税改革,兵丁入耕,这些都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徐爱卿,这事自然还需要你担待起来。”

    徐直清忙道:“老臣遵旨。”

    李玉基眼光扫道秦宇身旁道:“这些建议,多半是秦侍郎所提,想必操作起来,秦侍郎也应该颇有心得,从今日起,你不用呆在户部了,去内务府办差,协助三位国公和徐爱卿全力把这些事情办好。”

    众人一听,心中大惊,这内务府一向只是朝中重臣的办公之所,当今只有徐直清和三位国公才有资格在内务府办差,这秦宇一个小小的从三品居然被皇上派遣到内务府,这皇上的宠信可不是一般的。

第70章 厉无行() 
礼部尚书邹道秉急忙站了出来道:“皇上,秦侍郎只是从三品,如何能到内务府当差,这样是坏了祖宗的规矩啊,请皇上三思。”

    荣国公肖金波也上前道:“皇上三思。”

    李玉基眉头一皱,神情已经有些不悦,生硬的回答:“这有何不可,秦侍郎依然是从三品,官职不变,这是关键时期,自然得有非常手段,就这么定了,休得多言,徐爱卿,回头在内务府给秦侍郎安排个地方,以后朕怕是常常要去你们内务府了。”

    徐直清犹豫了一下,朗声道:“老臣遵旨。”

    众人见李玉基已经下定决心,都不敢再说什么,仁王爷眼睛朝秦宇瞟了一一眼,神色不变,心中在猜度李玉基的用意。

    李明轩在一旁脸色阴沉,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秦宇本来觉得呆在户部现在已然有些尴尬了,此刻听到李玉基将他暂时去内务府办差,心中一喜,见众人没有了反应,连忙上前道:“臣遵旨。”

    李玉基道:“好了,你们都下去吧。”

    众人叩拜后纷纷离去,出了暖春阁,徐直清在门口放慢了脚步,等到秦宇到了身前,呵呵一笑:“秦侍郎,年纪青青,前途无量啊,今日我看你就不要回户部了,反正要来内务府办差,老夫有一些赋税相关的事情正好也要找你商量。”

    秦宇看了一眼徐直清,忙道:“一切但凭丞相吩咐。”

    “那就随老夫来吧。”徐直清见秦宇答应,随即朗声道。

    见众人都已经走远了,李玉基站起身来,在太监的搀扶下到了一旁的房间内,靠在一张软椅上,李玉基轻声道:“你去叫厉无行来见我。”

    刘玉祥快步走了出去,并没有吩咐其他的人,自己亲自跑了出去。

    过得半个时辰,李玉基正在假寐,听到刘玉祥在门口轻声道:“皇上,厉大人来了。”

    李玉基坐起身来道:“让他进来吧。”

    门吱呀一声,一个身上并无着官服的人从门外走了进来,这人身材高大,年月四十余岁,双目精光四射。

    此人一进门,立即叩头道:“臣厉无行叩见皇上。”

    李玉基点了点头道:“起来吧。”

    太监刘玉祥等人知道李玉基的规矩,这厉无行来了,旁人是不能在场的,于是对皇上身旁还在伺候的两个太监使了个眼色。两个太监平日里也知道这个规矩,见刘公公的眼神,急忙从李玉基身后匆匆朝门外走去。

    厉无行关好了门,恭敬的站在一旁,李玉基也没有让他坐着。

    李玉基道:“上次唐侍郎的刺杀一事,你查到现在还没有查到究竟是何人所为吗?”

    厉无行脸色不变道:“皇上,我门查到了这凶手出身是江南的巨剑门之后,臣派人暗中去查了这个门派,从目前的我们资料看来,此次事情应该和巨剑门无关,这条线索就断了,臣看过唐侍郎的伤口,巨剑门有如此身手的人不过三五人而已,其中的几人当时正在门内不可能千里迢迢的来杀人,如果这凶手是左手,只有一个人有可能,就是巨剑门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