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苏联-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付福利制度的讨论,就像是引爆了一个话题一样,立刻引来跟帖无数。因为在座的人们,不管身份和地位,他们都知道,这种话题关系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和谢洛夫想的一样,人们对于这种能得到利益的事情,总是前赴后继。

    “谢洛夫同志,你这么说,不会让人以为是我们苏联的看法吧!”门德列夫悄悄走到谢洛夫身边问道。

    “不会,国家和国家不同,适合他们的不一定适合我们!”谢洛夫说出了个最浅显的道理,这套福利制度别说需要很高的经济能力,凭借现在的意大利根本办不到。如果强制推行的话,就会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东西,模板仍然存在,就是印度。

    两人都压低了声音,谢洛夫把话筒拿到一边,所以并没有被别人听到,要不然现场直播,直接把这些人的心气全打没了,这可不是谢洛夫需要的效果。就算是知道这些人在做梦,谢洛夫也希望他们不要醒来,省着又跟着美国给苏联找麻烦。

    最吸引人的话题,无非就是经济、民生和福利,这些话题都和人民息息相关,容易获得关注度,到了选举的时候,也最容易成为拉票的卖点。

    所以对于这种话题成为讨论的中心点,谢洛夫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东欧国家共产党本身就是执政党,所以对于两边的讨论中心不同,完全可以理解。总的而言,现在的意大利共产党,更加偏重于选举。而已经成为执政党的其他地方,每次会议总是花上很长的时间谈论理论问题。

    现在谢洛夫总算是知道,参加两千人的大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场面了。只要稍微流露出来面面俱到的意思,时间就会成几何增长,转眼已经过去了六个小时,谢洛夫现在已经饥肠辘辘了,看着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其他人,谢洛夫只想说一个字,服……

    感受到身上不由自主的冒汗,谢洛夫知道,这是已经有点饿虚脱的表现,“再忍忍,就这几天了,扛过去就好了!”不住的对自己进行催眠,谢洛夫一副生无可恋的的样子,靠在椅子上。

    反过来谢洛夫其实也比较理解,毕竟人数这么多,总不能几个头面人物说完了,让这么多人听着,总的让他们提出意见吧。只是谢洛夫自己没经历过,所以才显得有些准备不足。

    “扶我回去!”谢洛夫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了礼堂才站起来,没办法,连走路的力气都快没有了。最让谢洛夫头疼的是,明天还有一天。

    一出门,谢洛夫万般无奈的发现,自己又被一群记者围住了,平时也就算了。现在真不是时候,“这不是苏联,先绕他们一条狗命!”谢洛夫不停地安慰自己,看着半黑的天色问道,“你们有什么问题,我可以尽快回答,希望你们快点开始……”

    “谢洛夫先生,有人认为这次九国大使参加共产党大会,说明苏联集团已经按耐不住对意大利的野心了,你怎么看?”一个记者问道。

    “以苏联红军的战斗力,半个月就能占领整个欧洲,说不定成本都比现在做外交要低!何必这么费劲呢?”谢洛夫心中吐槽了一下这个脑残问题,我怎么看?答案当然你是对的,要不我来意大利干什么?

    “刚才传出消息,听闻大会讨论了消灭传销,以及社会福利的问题,谢洛夫先生可以谈一谈么?”另外一个记者马上发问道。

    这个问题倒还像话,谢洛夫强打精神道,“人民自然应该享受他们本该应有的权利,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者的追求,社会福利必须得到提高。至于传销,我相信通过宣传,一定会消灭这些投机倒把者的犯罪土壤!”这话绝对是放屁,凭借意大利的控制力,累死他也消灭不干净传销。

    “各位记者,谢洛夫同志的身体有些不舒服,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我们仍然会来,到时候欢迎大家的提问!”看见谢洛夫已经有点眩晕的感觉,门德列夫马上出来打圆场,阻止了记者的再次提问。

    回到车中,谢洛夫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喘着粗气说道,“我现在一点都不怀疑,就算是一整只猪,我都能把他吃掉!”

    这次意大利共产党和世青盟的大会,几乎吸引了所有关心这方面问题的意大利人,这也有赖于谢洛夫在媒体方面不计血本的投入,不管媒体的立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对苏联这边是有利还是不利,至少成功的让这次大会吸引住了报纸的版面,保持了极大的程度。

    第二天,就在大会继续召开的同时,第一天的一些记录已经被透漏给了很多报纸,相当于对会议进展的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报道,这也让普通人再次加大了对共产党的关注,不论怎么算,这次通过媒体跟踪报道,对于谢洛夫来讲,都算是成功的。

    【感谢七巧的打赏,刚码完这章,因为过了十二点,以后就没有公众的了。】

第一百零四章 什么样的精神() 
ps:求一下首订!

    “给国内发报!”谢洛夫一边往嘴里塞着食物一边说道,“如果这次意大利**成功上台执政,为了确定而且避免西欧对**的提防心态,我建议,可以将目前意大利积压的工业品吃掉一些,这对我们的发展计划并无阻碍。而且抄底买入的葡萄酒、家具以及一些时装,可以充分的惠及人民!”

    “谢洛夫同志,你确定要这么做?”门德列夫看了一眼,有些不同意的说道,“我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首先应该处理一下我们手中的意大利里拉!”谢洛夫皱眉说道,虽然谢洛夫想过各种办法处理掉手中的意大利货币,但是没有处理出去的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钱如果一直在谢洛夫手中不用出来,除了满满贬值成废纸之外,简直是毫无用处,用来擦屁股都嫌弃硬。

    “试试看吧,有了意大利**执政的前提,其实我们这么做就是值得的,如果不成功!”谢洛夫咽下最后一块面包,打了一个饱嗝说道,“那意大利人民的死活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敌人和朋友,我还是分得清的!”

    所谓相对生产过剩,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生产相对于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二是生产相对于一定价格水平下的需求的过剩,三是生产相对于一定市场规模的过剩,四是生产相对于保存资本价值和增殖资本价值的过剩。或相对于一定利润的过剩。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发展的界限”。

    历史上德国摆脱的经济危机一点就是,大力发展军工业,准备战争。还有一点不得不提,而且十分重要,就是为德国经济寻找替罪羊,这个时候拥有强大的资金。但在普通人名声低下的犹太人就是最好的选择,通过吞噬犹太人的工厂和财富,德国在摆脱经济危机的同时避免了因为过度发展军工而破产的境地。

    现在意大利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生产力过剩的问题,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本来不会出现工业品积压的情况。但凡事都有例外。这次谢洛夫给自己的评价是满分,虽然沾了不少第一个吃螃蟹人的光。但一个人能欺骗一个国家,足够他自傲一辈子。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和意大利**的大会进行到第二天,有了第一天的预热,加上媒体的广泛报道,这次大会的影响力更上一步,让很多人对这次大会的成果有了莫名的期待。

    看那些报纸的标题就够夺人眼球的了,世界民主青年联盟、九国大使旁听、全新的福利构想。这些标题让挣扎在困境中的意大利民众有了点期待,人就是这样。不管自己的条件多么艰难,总是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待,虽然这种期待,大部分情况下也仅仅是一直期待下去。

    “我们九国大使在这次大会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谢洛夫对着这些意大利的记者,开始为意大利**背书,“意大利同志们的很多理念,甚至我们都没有听说过,不过却感觉有很大的操作性,我们这些人会把这些理念整合起来,向国内传达!”

    客套话谁都爱听,这种事不分国籍,听了谢洛夫的话,在场的意大利记者果然十分高兴,掉节操的程度让谢洛夫怀疑,这和前一段时间说苏联人传播传销的,到底是不是一帮人?

    当然了,作为永远不相信媒体有节操的人,谢洛夫不会将这些小事放在心上,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既然这些人愿意在这里演,那么谢洛夫就的陪着他们演下去。

    “谢洛夫先生,听说你对这次会议上提出来的福利制度有很大的好感?”另外一个记者挤上来,一边问一边拿着本子在记录着什么东西。

    这明明是我提出来的,谁这么不要脸,剽窃我的创意?谢洛夫心里暗骂一声,笑眯眯的说道,“不错,意大利的同志们提出的福利社会概念,是我在这次大会上最大的收获,如果意大利大选之后,**上台执政,我相信意大利人民的未来会更加的美好……”

    “谢洛夫先生希望**上台,是否对意大利有着野心呢?希望瓦解自由世界的防御?”这时候出来一种不和谐的声音,谢洛夫一看就知道,这应该是亲天主教民主党的记者,不过谢洛夫对这种挑衅的行为并不在意,天天和这些打嘴仗,谢洛夫不得被气死?

    “这位先生,既然你这么问了,我也不怕告诉你!意大利最为精准的定位,就是不参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事情,做一个友好的中立国。意大利地处欧洲,美国和意大利相隔一个大洋,你们为什么因为美国的因素对苏联这么的敌视?”谢洛夫尖锐的反问道,“就算我们苏联的海军比不上美国,但是陆军方面却远在美国之上!你们为了美国人的利益,和苏联进行对抗,这符合意大利本身的利益么?或者说,就像意大利**总书记帕里米罗托里亚蒂说的那样,一直污蔑**是苏联间谍的某些人,其实是为了美国人的利益服务的?”

    说完话谢洛夫没有在理会刚才挑事的记者,做了个最后的总结道,“这次的大会,让我们在意大利学到了很多,从另外一个方面学到了作为执政党一些不注意的问题,我们本着谦和的态度来到意大利,也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好了,大家再见!”

    当天的报纸上,谢洛夫的言论引起了轩然大波,大选的时间已经近了,就算对于政治不敏感的人,也知道意大利国内其实有着亲美国和亲苏联两种势力,分别是亲美国的天主教民主党和亲苏联的意大利**,其实很多人心中对这种情况忧心忡忡,因为美国和苏联的关系,从二战结束之后一直在恶化,很多人担心因为受到美国和苏联的影响,在意大利内部造成尖锐的对立。

    现在谢洛夫提出让意大利在美苏两边都不选边站的看法,其实也抓住了一部分意大利民众的心,他们希望自己的祖国不要搀和进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争斗中,作为美苏之间的一个缓冲过,远离国际争斗的大漩涡。

    不得不承认,意大利人现在的想法,和古罗马时代的罗马人,完全就像是两个种族。但这却对苏联有利。不过在谢洛夫看来,这种想法也仅仅是为了选举服务的,为了这次的选举成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