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王爷-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忌胖子笑道:“不知道也没关系,没什么好紧张的,第一次参加这种朝会的人,说不定还觉得新鲜呢;等会儿你就知道了;那些番邦国家;哎;毕竟不是礼仪之邦;和程咬金有的一拼;说不定打起来都有可能;去年东瀛的使臣就和高丽的使臣;为了争夺圣上赏赐的礼物打了一架;今年不知道他们还要不要约架;老夫这次可要和房玄龄赌东瀛人一定会输。”

    说着说着;太极殿到了;胖子和陈华走的很近;看起来相谈甚欢。太极殿前那些八卦大臣,眼睛早就瞄上这一老一少。蓝田侯从江南回来的消息他们早就知道,没想到他今天居然来上早朝了,让大多数朝臣都认为这是坏事。

    希望他不要在外国使臣面前丢了大唐朝的颜面;众大臣心中默念三百五十六句祈祷;因为有陈华的地方;就充斥着血腥、暴力、蛮横、不讲理。 

第十章朝会(中)() 
一别长安半年;朝臣的面孔还是以前的原班人马;只不过今天因为外国使臣拜见老李;这是一场盛大的朝会;平日那些特许在家养伤的老干部个个都露面儿了;而且精神倍好;不像快进棺材的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疗养在家的老干部;他们曾经为大唐朝立下不少功勋;有些人的名字;就算在外国使臣面前说上一遍都能吓得他们腿发软。

    这不是吹嘘;突厥人只要一听到李靖的名字;腿儿立刻就软了。

    秦叔宝算是住进干休所的老干部;他一年中上朝的次数双手都数的过来;游戏人间的河间郡王李孝恭上朝的概率比老秦还少;几乎一年就来一两次;他们都已经退出政治的舞台;偶尔来上朝都是见老朋友;指不定哪天翘辫子了;兄弟几个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秦叔宝和李孝恭站在一起吹牛皮大多都是关于养生方面的,程妖精和尉迟黑鬼大眼瞪小眼弄不好还没上朝就要打一架主要原因是一碗杭州藕粉引发的“血案”;李靖的身边围着一大帮子还能打仗的将军;李勣、苏定方、牛进达这些响当当的人物嘴里唾沫横飞议论战争。

    至于文官派系,房玄龄衣装正派面无表情在前面领队,后面整齐码着一串串小鞭炮;文臣不比武将随意,尤其是在某些重要场合,大唐朝的文官一个个看着精神抖擞颇具儒雅;武将反而像是一群地痞,懒懒散散;太极殿门前闹得最凶就是他们带兵的。

    长孙胖子和陈华来到太极殿时;太极殿的宫门都没开,离上朝还有那么一点儿时间。文臣派系给胖子打招呼寒暄,同时他们直接忽略了蓝田侯;并把他划到地痞那一派当中,吝啬自己的友好语言,蓝田侯本来就是地痞;读书人都不待见他。

    胖子的人脉广,武将派也给有不少人和他说话。但是,武将派中,更多人的却是把橄榄枝丢给了陈华。

    从根本上来讲,陈华的发家史,是通过从军才有了今天,他是百分百的武将出身,是武将派的宠儿。

    “好小子,回来也不告诉老夫。”说话之人,很明显是还没来得及去侯爷府蹭饭的秦叔宝。老秦的精神很好;说话中气十足;看来半年时间他调养的不错。

    “各位伯伯好。”都是大自己一轮岁数的人,只能用尊敬的语气打招呼。

    众老将军有不少人去侯府蹭过饭,一致同声:“贤侄客气。”然后他们继续干自个儿的事。

    李靖没接受陈华嬉皮笑脸的问好,他可陈华的干岳父,不能乱辈分,宁愿不回答都行。

    李孝恭此时插上一句:“陈侯在江南的功绩,老夫可是最有话语权的一个人。陈侯去江南才半年时间,做出了别人一百年都不可能完成的事。圣上要是不给陈侯一个天大的赏赐,本王一个有意见。”

    李孝恭的门生在江南可有不少当官的;陈华在江南弄出那么大的动静他岂能不知道。他这句话说的陈华心里面美上三分,自己还没向老李说出自己的条件呢;不过已经成功坑下老李一块皇家牧场不赔不赚。

    李孝恭这闲职王爷,哪壶不开提哪壶,难道你不知道最近圣上对工部很不满yi吗,几次在上朝的时候点名工部的官员不作为,连格物院那个小小的书院都快赶不上了。

    工部官员很小声的冷哼;依旧传到陈华耳朵里。

    对于这种相互拆塔的事情要司空见惯,并且不要以为,谁说一句话,就可以扳倒一个人,老李开明大度的上朝方式,让现在的大唐朝庙堂成了约架者的天堂。

    如果你经常看见两个头发花白的大臣扭打在一起在地上滚来滚去;请别怀疑这是在看滑稽表演;而是要相信自己身处大唐朝的庙堂上;因为这里的朝臣以前大多都是非科班出身,凡是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通常用打架来决定胜负;然后老李看不下去出面干涉;各打五十大板完事儿。

    “王爷的抬爱,受宠若惊。”谦虚使人进步,工部的人还在虎视眈眈看着呢,陈华还不想把第一次约架贡献出去。再说;工部那群人;就段纶看着年轻点;他也不是陈华的对手啊。

    李孝恭瞄了眼工部那群红了眼的人,然后一笑置之。

    不管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事,只要上朝的宫廷乐曲响起,两泼人就会立刻收敛性情。

    五更过两刻,上朝的音乐准时响起。

    这宫廷乐曲被朝中专门开设的音乐培训学院教坊司那帮才女演奏得鬼哭狼嚎,每天单曲循环同一首歌,什么时候换一首新鲜流行的调调啊;上朝音乐都被调成闹钟模式;这是故意要给众人醒脑吧。

    音乐响起的时候,太极殿的大门会被宫人从里面缓缓打开,先前还在讨论砍人的一帮地痞立刻列队站好。文武百官排成,原地检查自己的衣冠是严肃,然后排成两行依次进殿。

    排队进殿的时候;陈华不知道自己该站那儿了;当官嘛,就得讲个资历辈分,朝堂上每个官员所站的位置都是有讲究的。越是靠前的位置,官位越大,在老李心中的分量也大,站尾巴上,基本就可以忽略。

    还记得半年前上朝时;自己的位置是胖子领队中间段位;那位置还是老虞给自己指了才知道的;今天老虞告病没来上朝;来了不少人,陈华不知道自己该站那儿了;于是干脆就成了垫后存在。

    最后一个位置,应该没人给自己抢了吧。

    等前面的人都走进去了,陈华自个儿站在胖子领队最后一个,也跟了进去。

    陈华以为他自己找不到位置,所以自愿选择断后。但他没想到,自己后面还有两位老兄同样找不到他们上朝的位置,两位仁兄来的很迟,从外面匆忙走来气喘吁吁,二话不说直接站在自己身后。

    后面的两位老兄,陈华没见过他们。不过看年龄其中一人和老虞有的一拼面颊消瘦颧骨颇高,他身上穿的衣服颜色和自己身上穿的朝服一个样,还有一位仁兄典型的中年白头翁;冠玉的脸皑皑的发;很容易让人记住他的样子。

    本想和两位仁兄打声招呼。老李从大殿一旁独步而出。穿得很骚包的李承乾吊儿郎当跟在他后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句台词都说恶心了。

    老李坐在大殿正上方龙椅上,李承乾站在他前方低一级的台阶上,接受朝臣的参拜。

    老李回礼让众位大臣平身之后,就有传话太监跨前一步,宣读圣旨:“宣外国使臣进殿。”

    这时候;站在太极殿外的传话太监将老李的旨意一层层传下去。

    四方馆通事舍人李义表已经领着外国使臣来到了承天门。太极殿宣见的声音,由远及近传过来,教坊司培养的那群鼓乐手开始拼命地敲打手上的乐器;鼓乐齐奏出一曲欢迎的乐声;整个长安城都能听见。

    没多一会儿;外国使臣终于有次序地来到太极殿外。

    太极殿门早已大开,朝臣位列左右,老李高坐正中。在他们热情期待的目光中,一群奇装异服发型百态的非主流东张西望地走进来,就像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

    好吧,某人都想遁走了,老子五更天起早贪黑赶来,你就让我看这个? 

第十一章朝会(下)() 
所谓的万国来仪,其实没有史书上写的夸张;那些着奇装异服的外使;加起来还不足一个加强连;他们的到来,带给大唐朝的君臣最直接的视觉冲突就是他们的着装很随便。

    头上包一块麻布,身上混搭两块麻布那是大食民族风,长着一双迷人深邃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最钟情黑色是波斯人,高丽的使臣全是水灵灵的娘子军;东瀛喜欢男女搭配统一武士装;南洋人皮肤非常黑看着健壮;西域丝绸道路上的诸国很穷他们穿的衣服最少。

    大冬天的,这些外国友好人士还穿着本国民族特色衣服跑来见老李,足见他们并没有忘记遣唐使命,如果他们的自制力不强;大唐朝那么多新鲜的元素,都可以吸引他们大方掏银子疯狂购物,为大唐的国贸做出重大贡献。

    等这些外国使臣全部进入太极殿中;宫廷鼓乐手继续卖力敲打;那些嘴里面叽里咕噜说着火星文的使臣终于改用统一的汉文字;向老李以及他全家问好。

    老李觉得外国使臣问候他和他全家心里很舒服,他的居然不吝啬笑容;大大方方许诺外国使臣不用拘礼。

    外国使臣当然没学会中文博大精深;老李让他们不拘礼;他们倒真不客气;就在太极殿上小声讨论;颇有喧宾夺主;把太极殿当成在自己国家,某个权柄贵族举办的酒会上自由活动。

    这些都司空见惯了,大唐朝的官员在看他们的笑话;老李刻意装出世界一哥的汪洋度量不管不问,他甚至都颇有自豪。

    老李就算听不明白那些外国使臣嘴里面叽里咕噜的火星文;他至少猜得到对方肯定被华美壮观;奢华富丽的太极殿深深吸引。

    太极殿;是皇宫标志性建筑;连设计务必要求隆重;奢华程度自不必说。

    他们在惊叹大唐朝的建筑;何尝不是在惊叹大唐的繁荣已经发展到一个他们无法想象的地步。

    这种就算是有失礼数;却又无形拍马的方式;让老李的脸上贴满了金子。

    所以,老李同意他们尽情欣赏自己的家,等他们说累了,然后再说正事。

    所谓的正事,其实就是双方的某种交流。

    大唐号称盛世大国,源远流长的礼仪之邦,非常欢迎别的国家前来做学术、文化、经济、军事方面的探讨。既能面子上得到满足,又能促进自身发展,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那些外国使臣,对两仪殿富丽格局谈论了一会儿,他们也觉得这样在主人家里面讨论房屋的漂亮程度不礼貌;发出的声音也越来越小,最后每个国家的使臣都站在了一起,准备向大唐的皇帝下传达本国国王的友好词和合作希望。

    进行世界旅行的大食人去过很多国家;见过许多国王;他们是第一个敢于站出来;面对老李谈话自如的人。

    “受人敬仰的大唐朝皇帝陛下,我的名字叫苏莱奇;我们们的家族;在大食国内;是数一数二的贵族;我的父亲;曾经有幸到过大唐;相信皇帝陛下一定见过他;他叫苏莱德。我的父亲,给我留下最宝贵的东西是一本书,里面记录了东方有个富饶的国家叫大唐,那里盛产漂亮的丝绸和精美的瓷器,那里有歌颂爱情的吟游诗人,那里有骑着骏马追求美人的长枪骑士。从小,我的记忆里,就对东方有着神秘的向往,如今经过重重困难,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