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王爷-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人家,经营男人们干的事多少是不敢评论。但长安城公认的**,指名道姓,说的就是她长广公主李倩雪这没有假了。据说和她有那么点关系的人,可以组建一支军队了,杨师道那家伙绿帽带的勤快,外面花天酒地就更殷勤,颇有长安花少的美称。

    夫妻两都非常出名,名人效应,自然会引来许多人的侧目。当李倩雪相邀一个三十多岁,穿着天蓝色圆领儒衣的中年男子下船时。举办诗会的波心小岛,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快看?那不是长安第一艳妇李倩雪么?他身边的男子,看着挺正气的,怎么也上了李倩雪的贼船?”

    “唔?那人看着怎么眼熟?和去年的马周长得颇像啊?”

    “什么叫像?那分明就是御史台监察史马周。”

    “当真是马周?他也成为了李倩雪的入幕之宾啊?这女人,这天下,还没有他没玩过的男人呢。”

    “呃,兄台此话就差了。”

    “据说,长广公主,曾经也示好过蓝田侯,最后还被拒绝了。”

    “还有这等事,说来听听?”

    议论的声音,颇有话题地引到了李倩雪和相伴而来的马周身上。

    的确,在诗会没开始前,总是要找点新鲜的话题拿出来解闷。

    马周和李倩雪走在一起,的确是刺人眼球。现在又引出来一个蓝田侯,立刻引燃了大家的熊熊八卦火焰。

    据说马周自从因为去年的诗会得到圣上赏识后,一跃成为了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为人刚正不阿,监察百官,一点情面都不会讲,是个穷山沟出来的人当上了官,就以为能够清正廉明地干到退休,只能说马周这人想象的太美好了,完全不明白,打断骨头连着筋,他虽然进去了御史台,但终究是受到排挤的。也可以说,在御史台,做的并不快乐。至于他,为什么要搭上李倩雪,究竟是变聪明了知道在长安混,必须要有个强有力的后台,才能更上一层楼,还是什么原因,就不得而知,让人无限遐想了。

    李倩雪也受到了国子监的相邀,毕竟这女人,还是喜欢举办诗会什么的。除了她之外,也有不少官员是带着家眷来的,毕竟是一年一次盛会,带着家里的人出来见见世面,顺便踏青游玩,那总是好的。但是李倩雪就是一颗明珠,她的到来,让在场的某些诰命夫人立刻就成为了黄脸婆,自然成为了许多文臣夫人私下鄙夷不要脸**之类的言语。

    这些话,李倩雪耳朵特别灵敏,都是听见了心里,抹了珍珠粉的脸上施施笑着,因为保养的好,年龄和二十多岁的女子无异,穿一身大红宫装娇滴美艳,她身上那种高贵凌盛的气质,立刻吸引了身边穷山沟出来的马周,马周其实并不知道李倩雪在长安的坏名声,他是准备来波心岛参加国子监的诗会,奈何对面没有乘船,也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乘船,苦恼之下,却被路过的李倩雪叫上了船,大家一起挤着过来了,马周这人其实是很腐儒的,总觉得相遇都归功一个缘字,而且为人又对李倩雪有好感,一来二去,两人自然就成了相熟的朋友。而且,当马周自我介绍山东马周时,李倩雪那双原本就魅惑的眸子里突然就有了那么点点的亮光,让马周摸不着头脑。

    一路相谈,因为马周性格孤僻与人的格格不入,自然不会和路上遇见的人打招呼。也没有愿意和李倩雪拉上关系。两人一路走来,喧闹声中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落别人眼里,他们成为了奸夫yin妇,当事人眼中,成了多年未见的故知。

    “去年诗会马大人一鸣惊人,今年诗会,肯定是有备而来,不知道马大人今年所做的诗,还是否去年的何惜一枝栖?”李倩雪聊家常一样问道,腐儒马周让她感觉挺好玩儿的,长安城有多少人像马周这样纯朴的人啊,说话的时候,满口天下百姓,为官之道,义正言辞说道痛处昂扬激辩,李倩雪都想笑了,笑马周就像一个干净的孩子,还没有被官场的黑暗吞噬。难怪他会在御史台混不下去,马周不适合那个地方。

    哎,长安城,终究是外来的人,才会惊起这里早已平静波涛。

    不知怎么的,李倩雪想到了腐儒马周的纯朴品行,又想到蓝田那个讨厌的蓝田侯的怪异,都是从长安以外的地方来的人,总是和长安生活了许久的人不同。他们的身上,都有别人没有的东西,看着就让人喜欢。

    “这个,自然不能做去年那样的诗了,承蒙圣恩眷顾,马周才能得以施展男儿的抱负。今时不同往日,写诗自然是要应景的。”腐儒马周不明白地对着李倩雪笑了起来,方正阔鼻,算得上一个美男子,而且还不是许敬宗之流的lang荡儿,李倩雪突然觉得腐儒马周或许是个可以值得深交的人。

    李倩雪扑哧一笑,认真问道:“那要做什么诗呢?”

    “昨儿倒是写了一首诗,只可惜一直没有想好题目,在下也苦恼与此。”

    “呵呵,没题目,也可以叫无题啊,本宫也曾见过有人写过无题诗,本宫敢说,他写的无题诗一出,天下无人可与之写诗……”

    “公主是说的许敬宗吗?”马周自然想到那个长安城第一才子。

    李倩雪摇头:“不是。”

    马周惊疑:“长安城,还有比许敬宗还会写诗的。我马周久居御史台,倒是没有出来过问长安城最近有什么才子横空出事,此人既然能得公主赏识,因该不是寂寂无名之辈。”

    李倩雪点头,还有点为马周担心:“他的确不是寂寂无名之辈。说不定,今天,你的劲敌就是他呢,只可惜,那家伙好像不来参加诗会。” 

第七十五章诗会() 
马周倒是诧异,李倩雪说得那个人究竟是何方神圣,长安城就那么大一片地儿,他总是认识几个还算不错的才子,但似乎见李倩雪说得隐晦,那个人的身份,也就猜不中是谁。马周到不怕对手强劲,去年的诗会,输给了许敬宗,马周多少是不服气的,今年诗会,马周要扳回自己的面子,暗地里也较劲,自己和那个人在李倩雪心中,谁占的分量大一些。

    马周多少是有询问的意思,笑道:“既然连公主都啧啧称赞,那人便是颇有诗才了,今天如果能得见,马周倒想请公主代为引荐。”

    李倩雪轻语嫣笑:“马大人也是大才子,那里容得了本宫给你引荐啊。”

    马周倒不知如何回答李倩雪的谦虚,他是这方面的初哥,纵使满腹经纶,断然没有舌灿莲花的嘴。面对李倩雪这个姿色出众的女子,他就只有傻笑。

    诗会,也是贵族间的交流会,李倩雪自是不能和马周腻在一起的。想来,遇见马周,也是一种巧合,自己邀请了马周上船,一起乘船过湖,一起谈论了许多诗文方面的事,都是简单的寒暄,马周的确也是一个带着点小地方出来一身正气言谈清高的上进男人,李倩雪过手的男人太多了,唯独这个马周让她存有不一样的感情。

    就当是聊聊吧,断然不会像对待其他男人一样,看上了眼,就要收入帐下当入幕之宾的。马周的身上,李倩雪看到了一个男人低姿态往上攀爬的努力,有才,谈吐温雅,谦谦有礼,她以前其实是多希望,找一个如此样的男人,不管对方的家庭出身,看着他积极努力在仕途上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作为那个男人的妻子,就是幸福的。马周船上说的那句话,男儿当有鸿鹄志,切莫叨叨燕雀情。女人听到这一句,都是会动心的,尤其是聪明的女人,最希望看到的,其实就是有一个比她还厉害的相公。

    总的来说,李倩雪第一次见到马周,其实,还是对这个男人有好感的。

    李倩雪胡思乱想着,断没有看见,她呆凝的表情,旁边的马周看的入神。

    “盈盈秋波语,胜过满堂春。”马周的心中已经在编排这样的诗句形容李倩雪那双秋波。他觉得太唐突了,自不好说出来。

    李倩雪会心会意:“呵,马大人,本宫那面还有几个妹子要过去打声招呼,失陪了。”

    并肩而行的李倩雪,突然就和马周拉开了一段距离。马周愣住,淡笑:“我也要去拜访几位好久不见的好友,失陪了,公主。”马周拱手相送,直到李倩雪已远走,他才站在原地自言自语:“非礼勿动。克己自律。”之类的话,摇头苦叹。

    马周吸引住了李倩雪,李倩雪何尝不是成了马周心中那一抹难忘的倩影。

    不合群,基本没什么朋友的马周,找了处人少的地方坐下来,自娱自乐欣赏着波心岛四周的风光,这样一个人工小岛,被堆在了一片湖水之中,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春来花红柳绿晴翠碧空,如果有佳人相伴,那就是一桩美事儿。可惜孤雁单飞,马周的心情很失落,也正是在这样失落的心情下,马周突然就给昨天些的诗想了个题目。

    参加诗会的人,已经陆陆续续到来。带着麻将来的李渊,还邀请了几个朝中老臣打了几圈,麻将这东西,经过诗会的推广,估计又是一阵麻将热将要掀起。

    老李也来了,几乎是来的最晚的家伙。他的到来,立刻被一群大臣众星拱月围住。国子监承办的诗会,也在这个时候颇有拍马嫌疑的宣布正式开始。

    但是,诗会开始的时候,有个问题就出现了。

    玉山书院的师生,到现在都还没有来到这儿。如果现在开始举行诗会,玉山书院,不就是明摆着被排斥在外吗?

    还好,天下总是有那么几个看不惯别人使阴招的家伙,刚正不阿的魏征立刻站出来,义正言辞地批评了国子监的独断:“圣上,玉山离长安路途颇远,何不防先等等,免得被人冠以不公之名。”

    魏征这句话,其实也是说给国子监的人听的,既然有胆子举办诗会,就不怕别人来夺了你国子监的名声。

    为了诗会的公平,也想看看玉山书院,是否真会一鸣惊人,老李点头同意了魏征的提议。

    “那就在等等。”

    这一等,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不过好在,有宫娥端上许多点心果蔬,给众人一个可以填饱肚子等人打发无聊时光的事,也不至于有抱怨声传出。

    因为,在等玉山书院的师生,诗会还没有完全开始。但是下面也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来一个赛前训练。

    弘文馆以老虞为首,下面几个儒学大家也耐不住寂寞,偶尔有几首拿得出手的诗出现,相互切磋。国子监那帮年轻爱表现的学子,也不遑多让,一首接过一首的诗接龙,他们比的是产量,而不是zhi量,大家一起做诗,诗会的气氛倒是愈发热烈起来。毕竟在场都是文人才子,难得有机会施展才华,自然不会放过,一口气,三五几首诗写出来都是常见的事情。但真要找一首能够传颂许久的诗,至今都还没有出现。

    或许是诗会没有正式开始,大家都把最好的诗作藏起来,等着诗会的时候一较高下。这是能理解的,毕竟像李白那种天才太少了,大多数的读书人,一辈子,写出一首好诗,已经是值得称颂的事。

    已经有几首,像“平湖烟雨去,春燕徘徊来。“之类,算得上拿得出台面的诗出现,诗会的气氛,已经被烘托到了最高点。那边,湖边停靠小船的码头,窸窸窣窣,就有十多只小船慢慢的驶来。

    玉山书院的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