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王爷-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来的侍卫张卫和他带领的侍卫,立刻将兵戈指着毗昙。

    显然,他们是听命于女王陛下。

    出乎意料,按照常理,毗昙既然都已经撕破脸皮,肯定是有所准备的,可惜,此刻的毗昙居然变得忍让了,完全没有先前的剑拔弩张,道:“陛下要法办臣,犹厌臣生有异心。臣无话可说,但忠言逆耳,实为臣此番肺腑之言,陛下还请三思。”

    金德曼看也不看,立刻就大手一挥,道:“带下去。”

    张卫和另外的大内侍卫,就将毗昙围住,毗昙居然没有后招,或者那种突然就得意笑起来,然后反客为主的准备。他居然很安心地就被侍卫控制住了,一点反抗都没有,很是奇怪。

    “陛下。臣愿意以死直谏,望陛下三思。七重城不可失,高丽、百济,一定要派人谈判,陛下不能将希望寄托大唐,那是自寻死路啊。”

    毗昙声嘶力竭,大有当新罗魏征。以至于毗昙这种毫不畏死之心,让站在毗昙阵营的数位官员,也为毗昙大人被陛下抓起来感到心寒。

    毗昙大人一心为国,到头来,却是被陛下无故关押。

    陛下这是在诛杀忠良啊。

    许多人的心里,心寒地想着毗昙的遭遇,然后为他们以后的处境堪忧,尤其是先前跳出来和金德曼对峙的几位大臣,一副不愿面对金德曼那犀利的眼神笼罩的样子,恨不得立刻离开玉和宫,从此再也不踏入这儿。

    原本还打算,看一出精彩的宫廷政变,哪知道,金德曼只是先手一步,然后毗昙就乖乖地被侍卫控制住。

    这完全就是金德曼一个人在导演,根本就没啥精彩的地方。新罗这样的边陲小国,果然是比不得中原的博大精深,连宫变,也弄不出一点大的动静。让原本打算看好戏的陈华,难免有遗憾的失望。

    毗昙被玉和宫的侍卫带下去了,那些反对金德曼不和高丽、百济言和的大臣,一个个哑巴似地,在失去主心骨的情况下,完完全全不敢再提出类似的条件,让金德曼借机对他们进行清除。

    由于毗昙被抓,整个小朝会,也就lang费了大半的时间,最后,金德曼和众位贵族议会的元老通过协商,得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如果半月之内,唐王朝还是没行动,那就放弃和唐王朝的结盟。

    这个条件,算是给那些努力想结盟的人颁发一个安慰奖,也不算侧地冷落他们。毕竟新罗和大唐一样,最有权势的是贵族,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贵族的支持,否则是寸步难行的。金德曼还是懂这个道理,并没有一味的自作主张。

    只可惜,毗昙被金德曼关进了大牢。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反驳金德曼,一切的事,都是金德曼一个人说了算,新罗的朝臣,只是点头答应,不管谁心里不满yi,都暂且这般听之任之。

    最后,又讨论了,七重城是否再增添重兵,是否给金庾信派出助手,最终都是无果的,也没得出啥结论,足以看出,一个国家,如果连这些最大的贵族,都不愿认真心关注国家的生死存亡,这样的国家,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玉和宫的小朝会不欢而散。那群反对金德曼单纯依靠唐朝救援的人,早早就飞遁离开,中立派留下来说了会儿话就走,保皇派则是死心塌地,觉得女王陛下陛下还有什么要事安排,最后才离开玉和宫。

    陈华被金德曼留下来了,金德曼有些私事,要单独和使臣大人说,所以,还不允许他离开。

    现在这个时候,大唐和新罗是绑在一起的,刚才才看了新罗的“宫变”知道,这女人,肯定有要事,会单独对自己说,谁叫自己是大唐的代言人,没办法啊,这个时候,在老李那面还没有动静的时候,他和金德曼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新罗亡,他也亡,新罗新,他们就回大唐了。

    等金德曼将所有的臣子都遣回时,刚才还表现出临危不惧和毗昙据理力争的女人,突然就像变了个人似地,玉和宫没有外人,就一个见过许多次面,也谈过很多次心里话的唐朝男人,在这个男人面前,金德曼没任何保留,直接就找了个地儿坐下来,就像才受欺负的孩子,托着下巴,狠狠地说道:“老狐狸果然是老狐狸,藏得够深,不容易抓到他的尾巴。”

    “你是说毗昙?”陈华也蹲在金德曼身边,他们以往练功累的时候,总是两个人并排坐在地上,谈一些趣闻。

    “看来侯爷也看出来了,毗昙那老家伙,是故意让朕扣押的。如此做,非但不能对那老家伙有所影响,反而会让别人对朕失去信心,人言可畏,一个残害忠臣的君王,结局是可想而知的。”金德曼自嘲地笑了起来。她和毗昙斗智斗勇,恐怕除了这个唐朝男人之外,整个朝堂上,看出来的人没多少。

    都是一群白痴,舒适的日子过久了,自然就不会居安思危。

    金德曼心里骂着,对新罗的那些大臣难免失望之极。

    陈华跟着她笑道:“没想到,这老家伙,也知道苦肉计。不过,看样子,你既然知道了,那么接下来,肯定是有所后手的,不能让那老家伙太清闲了是吧。”

    金德曼眼中闪过一丝幽光:“那老家伙既然想要坐牢,那就让他一辈子最好都死在牢里面。”

    “是不是太狠了些,做人要留一线,日后好想见。”陈华打趣地笑道:“或许,你可以从毗昙身边的人下手。一个男人嘛,总是有三妻四妾的,毗昙身边,那些被冷落的小妾,总是会知道他做过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贪污、卖国、仗势欺人,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但恰好,又有许多人是闲着无聊,准备看好戏的。尽量把毗昙背后做的那些龌蹉事全部抖露出来,而且,还要广发皇榜,让天下每一个人都知道毗昙的罪行,让他成为整个新罗人人憎恨的大贪官、大奸臣,让他遗臭万年,不过,做这种事情,最好是让别人代替,自己躲在后面看戏。”

    陈华只是给金德曼提议做些小打小闹的铺垫,最好是把毗昙的名声搞坏,不是有句话说得好,成功的男人,总是会失败在女人身上。毗昙如此位高权重和金城富并列为朝堂上的左右宰相,又是新罗贵族议会的元老,相信有很多人愿意关注他并且随时都准备还脚底板,在他失败的时候帮他再揣上一觉。

    陈华这一招,算是一些小把戏。

    人言可畏啊,不管哪个朝代,风光的时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一旦陷入了丑闻,那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对陈华这个不同寻常的手段,金德曼大有深意地看着他,道:“难怪别人都说,唐人最狡诈,果不其然。”说完,金德曼大笑,就好像,陈华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建议,让她找到了对付毗昙的方法。

    陈华面无表情,并没有因为金德曼的“赞扬”过分喜悦。“你把我留下来,有什么要事,要单独商量么?”

    闻言,金德曼结结巴巴。小脸憋红:“没,没什么,就是,想找个说话的人,留下来,一起说说话。上次,你讲的那个的故事还没讲完,要不要接着讲下去?”

    “………。”

    陈华满头黑线,军国大事呢,不商量了? 

第二十五章四方云动() 
新罗国内,已经有很多人给金德曼施压,让他放弃和大唐的结盟,而是想办法,向高丽、新罗投诚。金德曼守住压力,独挡着外面一切的闲言碎语。既然已经将希望寄托在大唐身上,她自不会做出出尔反尔的事。

    陈华第一次看到,一个女人,接二两三的后招甩出来,对付一个成名已久的老狐狸。

    毗昙的事,金德曼把握的非常到位。她命人把毗昙关在最舒适的牢房里,隔三差五,还去看望这个新罗贵族议会的元老,并且试图说服毗昙,现在最重要的是和唐军齐心协力。

    看,陛下还是体谅忠臣的,虽然把他关起来了,但还是会去看望的,而且还试图说服他。

    金德曼这样做,给她带来不少的好评。虽然,朝堂上没多少人相信,金德曼真的和毗昙冰释前嫌,但天下的百姓的接受能力就那么一点,金德曼非常懂得抓住群众的力量,就是自己永远光辉存在的保障。成功地为她巩固了女王的地位。

    只是奈何毗昙就是不尊崇圣意,偏要当那个刺头,金德曼说一万遍,他还是保持自己的意见,大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赴死气概。金德曼就高兴了,继续陪毗昙做戏。然后,渐渐地,身在牢里的毗昙或许不知道,但整个金城,都开始悄悄传开,故事发生在毗昙小儿子的身上,欺男霸女的毗家小公子,成了人人憎恨的一个纨绔。原因是他仗着老子是毗昙的大名,最近在金城干过几件强抢民女的事,惹怒了许多人,养不教父之过,所以,毗昙很不幸地让他那个最小的儿子坑爹了。

    金德曼没有一次性就把毗昙家的声誉给弄的支离破碎,温水煮青蛙的原理,是陈华给她提议的。要慢慢地挖掘出毗昙的家族丑闻,最好没隔一段时间,就冒出来新鲜的怪事儿,毗昙一定要成为一个名人。一定要让全新罗人,都恨她,巴不他们全家都死掉,才达到了目的。

    毗昙的事,金德曼给搁在最后,她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七重城的战况。自从金庾信受伤之后,在大对卢金城富的推荐下,新罗又派出一个名叫阏川的大将带着军队去七重城。

    七重城的守卫战,已经进行到白热化状态,为了攻下那儿,高丽和百济,都派出国内最精锐的兵士,至少已经有不下十万的冤魂,就死在七重城的战壕上,据说,现在的七重城,简直就是一座人间炼狱。

    不好的战报,一天天频繁地传到了金德曼手上。

    也正是在新罗国无计可施的时候,空中邮差,终于送来了老李的回信。

    盼望已久的答复,终于给送来了。当即拆开过目。老李的信中,并不多不多闲言,惜字如金的他,答复的很平常,一切按照结盟的规定来执行。就好比,新罗称臣,他赐给了金德曼一个郡王的称号,算是给了金德曼正式的认可。当然,老李也不是那么大方,封了金德曼郡王,他还强调了,等战事结束之后,唐军将会彻底收编所有新罗的军队,不允许新罗再有私军。这是结盟的条件,也是老李最看重的一条。老李这招是防着新罗以后会突然叛变,才如此考虑,实属常情。

    浏览完了老李的回信,丢一边放着,准备拿给金德曼过目。然后陈华焦急地拿出李靖写来的信。

    份量最足的信,就只有李靖些的才有权威,老李毕竟远在长安,李靖已经是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早就领着兵出发了,如何大唐,他都已经做好准备,当然要参考过目了。

    浏览李靖回信时,终于看到好消息了,唐军已经到了辽水。信上落款的日期,是十天前写下的,那时候,唐军已经到了辽水,这十天时间,估计已经渡过辽水,直逼辽东城了。而且除此之外,莱州的薛万彻,已经和牛进达汇合,早早就率领五万水师横渡海洋,准备从海上进攻百济。

    太好了,想不到,唐军如此迅速,已经在开始发动进攻了。

    看完了所有的信,陈华觉得已经不再担心。

    唐军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快。相信,不用不了多久,七重城之危就会稍稍缓解。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