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甲午-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我大清倘若施行变法。必亡天下啊!”恭亲王忽然声嘶力竭的叫喊道,眼角隐隐现出几滴泪光。

    光绪大惊,“六叔何出此言?”

    “皇上,微臣虽然昏聩,可康有为等人的言论臣也仔细读过,对于世界大势也略知一二。世界各国推行变法取得成功,自然有成功的道理,然而唯独我大清万万不可推行变法,因为我大清的国情与世界各国都不相同。,我大清乃满人入主中原,执掌天下之大权,可皇上想过没有,我满人不过几百万。可汉人却是有三万万啊!以区区几百万人凌驾于三万万人之上,国力强盛之时倒还不会有什么,可如今逢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其势已如危卵,,

    皇上要推行变法,比如废除科举。势必会得罪天下的士子,改革官制,势必会得罪天下的官员,推行洋务发展实岖,比如以机器代替手工。又会让小民生计艰难难以为继。真到了那么一天,皇上的法倒是变了。可皇上也把天下人都得罪光了,我大清的瓤子也就全败亡了,”

    恭亲王越说越急,说到最后都有些接不上气来了,枯黄的脸上连一点血色都没有,却还是抓住光绪的手死死不放。

    “皇上不要以为我这个当六叔的是在危言耸听,皇上自己个儿仔细琢磨琢磨,你重用汉人并没有错,然而皇上身边的这些汉臣,陈卓、杜怀川、吴绍基,对了,还有李鸿章举荐的那行,袁世凯,他们当中能有一个像曾国藩那样的吗?没有了,恐怕我们大清再也找不到另外一个曾国藩了”,现在皇上还能用威权压服住他们,倘若有一天皇上因为推行变法,陷入各方势力群起而攻之的境地,以这几斤。汉臣手中掌握的重权。要是生出逆而夺取的谋逆之心,我大清的天下说不得就亡在他们手里了

    光绪起初还冷着脸不动声色。听到最后已经是勃然变色,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恭亲王的这番话,简直就是历史上大清走向穷途末路时候的真实写照。变了法的大清,最后不就是亡于袁世凯之手?这个恭亲王,何时有了如此犀利可怕的眼光?难道还是说人之将死,反而看穿看透了,也看明白了?

    光绪抬起胳膊,松开恭亲王死锄人住自己的手,忍不住摇头叹息了一声。纵然有如此犀利的眼光,却还是看不透蒙在近代中国上面这层薄薄的窗户纸,可惜了……

    “六叔既然把话说到这里,联也想给六叔说一句话。六叔说,变法。我大清将亡天下,可六叔想过没有!如若不变,我大清必将亡国!光绪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指着窗外大声说道。

    “六叔看看外面,如今的大清面对的时局,和一百年前已经不一样了。和历朝历代都不一样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啊!西方列强就在我大清门外虎视眈眈,割占我土地。蚕食我经济,我大清现在连海关税都不能自主,如何去生存维系?更不要说我们卧榻之侧的这斤。日本,以弹丸之地却做梦都想着一口将我大清吞了进去,真到了那么一天,我大清被西方各国分割了,被日本吞并了,联做了亡国之君,天下人成了亡国奴,国家都没有了,还能有天下吗?!”

    听到光绪的话,恭亲王的身体猛地一震,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可嘴唇却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终于忍不住扑哧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整个人软绵绵的倒在了床上。

    “六叔!,”光绪急忙抢步上前,网想开口传人进来,却看到恭亲王摇着头阻止了自己。过了半响,恭亲王才喘息着说道。

    “皇上别急,你是皇上,遇到天大的事情都不能乱了自己个的方寸。我这个将死之人,该说的话也说了,怎么做是皇上自己的事情,我也知道皇上说的没错,倘若皇上决意走变法这条路,我能为皇上想到的恐怕也就两条”

    恭亲王喘了口气,面色苍白的仰望着半空,眼神说不出的空洞憔悴。

    “皇上将来变法新政要是真到了万难的局面,就把咱们旗人那些斤。养育、恩典、抚恤的特权都废掉吧。从咱们满人入关到现在,也是自己把自己骄纵了,旗人的铁杆庄稼都养出一群什么样的窝囊废出来。废掉吧,一来每年可以为国家省出凹多万两银子,二来多少也能缓解天下汉人对我满人的敌视,满汉一体推行变法,也免得有人拿满汉之分兴风作浪了。只是,这条路皇上未必走的下去,也未必走的通。难啊!”

    光绪紧皱着眉头,明白恭亲王走动了真情才会说出如此的话。旗人的铁杆庄稼,一年四万两银子养出一帮子废物,放到什么时候迟早都是要废掉的。

    “联记住了,六叔,逗有一条是什么呢?”光绪接着问道。

    “还能有什么呢?要是把咱们旗人的铁杆庄稼都废掉了,拿咱们满人自己开刀都还不行的话,我大清的气数恐怕就尽了。自古王朝更迭总是沽满血痕,真要到了那么一天,我这个做臣子的,只希望皇上不要忘记自己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多少为咱满人保留一点血脉元气吧”

    声长叹中,恭亲王合上眼睛。眼角几滴泪水终于缓缓而下!

    光绪一怔,万万没有想到从他嘴里。居然会说出大清气数已尽的话。继而忍不住摇头苦笑。

    眼前这个形容枯槁的老人,何尝不像是今日的大清?虚弱、无奈、不甘,甚至回光返照般的挣扎,可究竟还能够挽回多少光阴流水?

    而光绪自己呢?以一个汉人的魂魄进入到一斤。满人皇帝的身体内,一个尴尬的身份,走在一条尴尬的路上,这条路会通向何处?又能走的通吗?,,

    三日后,光绪二十一年十月七日,恭亲王薨。临终之际,嘴里一直喃喃自语不肯合眼,次子载滢凑近听了许久,方才听明白恭亲王的话。

    变法,亡天下,不变,亡国!

    

第五十章 北地风云(一)() 
七绪二十二年五月津门盛夏的津门,正是繁华热闹的时节。

    吵吵嚷嚷的街道上面,一眼望去全是摩肩接踵的人影。寻常百姓就不用说了,挑着担子的挑夫,卖油条麻花炒货小吃的小商贩,满大街都是。狗不理包子铺的伙计搭着条白毛巾,一边驱赶着要饭的乞丐,一边扯着嗓子高声吆喝着,声音又脆又亮。

    街道两边的商铺也全都开门营业,货架上面摆放着的货物是五花八门。不要说天南地北的货物,就是洋人的电灯泡、留声机这些洋玩意。在这里也不算什么稀罕。

    隔三差五,还有口外的马队从城门口那边进来,老远便听到马车上面的铃锁声,车轮在青石路面上吱吱作响。

    码头那边,更是忙乱的热火朝天,一船船的货物被装船运走,一船船的货物又被装卸进码头上的货栈,洋行的买办,各处商号的掌柜账房。见了面就拱手行礼,都累得弯着腰呵呵直笑。

    津门原本就是北地商贸中心。水陆交通便利,开埠后洋人的商船也大多从这里进出,繁华热闹比起南边的上海,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又是太平世界,市面扯得开又热闹,人气旺,货物走得快,瞧着心里都舒坦。

    今东夏天津门之所以格外热闹。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大半斤小月前,从京城便传出消息,皇上将亲赴旅顺检阅重建的北洋海军。皇上要到旅顺去,自然是要驾临津门。说不得一高兴还要在这里停留些日子。

    这一下整斤,津门便彻底闹嚷开了。

    津门虽说繁华热闹,四面八方的客商都汇聚在这里,可毕竟是地方。能有多少见着皇上的机会?终归比不得天子居停四方中枢的京城,整日价就守在天子脚下,一抬头就望见紫禁城,天生就沾着王气贵气。与京城比起来,津门倒有些像一个小户人家,热闹中透着股市井平民的味道,

    市井小民,自然是巴巴的盼着能够一睹圣驾亲临的风采,就连各地的客商,这会子交割完货物结算清账目后,也不忙着离开了。干脆就在津门住下来,寻思着哪怕见不到皇上,多少也能沾点皇上的天子之气。回去后给四方相邻夸起口来,那也该是多大的面子和荣耀。

    不过皇上究竟什么时候来津门,又会在津门停留多久,却不是这些寻常百姓能够知道了,也没处去打听。大家伙巴巴的盼望着,也是希图这份热闹中的新鲜劲。

    熙攘的街道上面,一辆马车缓缓的在人群当中穿行着,车夫坐在车辕上也不着急,只是偶尔提提缰绳。防备着街面上人太多,一不留神马车撞着人。

    时不时的,马车的车窗帘子掀开。显出两个清丽的县影。

    “艾姐姐,你快尝尝,这些就是津门最出名的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比西洋点心好吃多了说话的少女面带微笑,指着刚网在城里转了一圈买的吃食一副小女孩显摆的模样。

    她便是去年秋天离开京城后,听了光绪的建议,到津门女子学堂任教的顾思渝。

    顾思渝是实在讨厌上海夷场里面的那套来往应酬,终日和官商太太小姐们打牌听戏的生活,对打小就出国留学的她来说,简直就像噩梦一般没法忍受。再加上对这大清新开办的女子学堂也是十足的好奇,便干脆留在了津门。

    不过顾思渝却全然不知,虽说去留选择都在自己,可明里暗里的安排却完全不是她所能想到的。首先顾老爷子那边有林启兆和席立功出面说情担保,再加上老爷子人也比较开通,才默许了顾思渝这般胆大妄为。要不然一个女孩子还没有出阁,整天野在外面,放在这个时候的大清,那可是天大的事情。

    津门这边袁世凯也是下足了功夫。如今身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他。出手自然不凡,逢年过节大把银子扔出去,在京城中的耳目消息那是灵通的很。得知皇上的红颜知己要到津门女子学堂任教,他立马安排人布妾的妥妥当当,还不露出半点的张扬。整个直隶总督府除了袁世凯手下徐世昌、杨士椅这几个心腹,别的人连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不过顾思渝在津门的安全问题,却让袁世凯很是头痛了一眸子。皇上把自己的红颜知己放在津门。以皇上的手段,背后肯定另有安排。直隶总督府如果派人暗中盯着,搞得来煞有其事大张旗鼓的样子,说不定反而惹得皇上不快。可真要是甩手不管,又担心出什么岔子,权衡一番后,袁世凯特意安排自己的心腹杨士绮专门来办这件事情,暗中留意照应,只别闹出什么动静即可。

    此时马车内被顾思渝称作艾姐姐的少女,看起来年纪也就比顾思渝大上两三岁,也正是如花的年纪。坐在马车内,亮晶晶的眼睛不时好奇的望着窗外的街道,美艳清丽的容颜中,和顾思渝那的单纯顽皮不同。带着点若有所思的神情。

    她叫艾蒿,祖上曾经是江南的富商,后来艾蒿的曾祖父辗转到了美国经商,依赖弃家族雄厚的财力。在洋人的世界中也算是开创了一番天地。如今艾家的财力人脉已经逐渐渗透到了美国乃至欧洲的一些剁“只是焚家向来处事较为低调,不太为人所知罢。顾家是世代通好,顾思渝去美国读书就住在艾家,这次艾蒿是陪同父亲回到国内,也是她生平第一次踏上自己的母国,满身心都是说不出的兴奋和好奇。

    这会子艾蒿听到顾思渝提起狗不理包子,原本对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