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相养妻日常-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得消息的僧人们闻讯涌来;将内外六座铜瓮中的水都舀尽了,才算扑灭火势。

    好在这佛殿修得有近三丈之高,火苗哪怕窜上去,也够不着屋顶藻井,否则一旦满殿经幢和屋梁门窗着起来,不止救不下佛像,怕是会烧坏僧人,整个寺院都得受连累。

    浓郁的檀香从殿中涌出,进香的女眷念佛不止,好容易见火势熄灭,透过洞开的门窗往里瞧,就见佛像下稍得乱七八糟。冷水泼得香案上凌乱,那座巧夺天工的慈悲佛像也被火舌舔过,底下基座损毁,趺坐的双腿也烧损不少。

    方丈和住持跪在殿内诵了经,僧人们惊魂甫定,忙着收拾残局。

    眼睁睁瞧着名动天下的檀木佛像被烧损,女眷们有惋惜遗憾的,有惊慌敬畏的,围着不肯散,纷纷议论为何起火。

    当中便有人提起范香,说瞧见她甩断香头,必是香上的火星触到绣帐,才会走水。

    众人听得这消息,均往范香瞧,就见那位站在范夫人旁边,吓得脸色煞白。

    范夫人也是满心惊慌,低头悄声道:“是你的香头?”

    范香哪料使个性子能惹出这等祸事来,被众人盯着,知道有人瞧见躲不过去,只能惶然点头,“我也没料到会这样。”

    “好端端的,香头怎会飞到里头去。”范夫人皱眉。

    范香咬唇不肯说,周围女眷却已议论起来,目光里尽是责备。

    范夫人得罪谁也不敢得罪神佛,明白这不是追究的时候,只能拉着范香上前,在殿外跪拜请罪。

    方丈满心痛惜,却不能丢下僵局不管,怕再出岔子,留下范家母女,请众人先离开。

    进香的事就此打断。

    韩瑶和尚政方才在殿门,没受半点损伤,倒是杨氏和尚夫人受惊,没了进香的兴致。但一年里进香求福袋的事就那么几回,总不好随意错过,长辈们不愿动弹,便打算由晚辈往城外名声正响的宏恩寺去求福袋。

    韩瑶和尚政都无异议,因怕韩瑶出岔子,尚政还自告奋勇,愿同行照拂。

    待韩家拥挤车马出了慈恩寺时,尚政已寻好了数匹马备着。

    韩瑶没客气,含笑抱拳道谢,带了飞鸾飞凤在后跟着,尚政紧随其后,两骑并辔,出城后绝尘而去。

    京城百姓俱瞻仰过慈悲寺的佛像,连先太后、甄皇后都数次摆驾慈恩寺,在佛前进香。而今佛像烧损,消息便如长了翅膀般传遍京城。

    范家盐商出身,借着贵妃的势青云而上,飞扬跋扈,早已惹得路人侧目,如今范家姑娘烧损宝物,不敬神佛,更是引人唾骂不止。哪怕范家放出消息说要花重金修缮佛像、供奉香油布施百姓,也未能挽回半点声誉。

    这事儿沸沸扬扬地传了三天,还没收场呢,另一件事便如浪潮般借势传得愈发汹涌。

    ——范香的兄长范自谦仗势行凶,众目睽睽之下将文远候的公子打成重伤,至今昏迷。

    事情还是由范香这茬风波引起的。

    那范自谦前年犯在韩蛰手里,被关在锦衣司近两年,范贵妃怀孕后,才趁着韩蛰不在京城,软磨硬泡地求着永昌帝,愣是将哥哥放出牢狱。

    彼时范逯才得相位,范贵妃耳提面命,范家很是将他看了小半年,没叫他闹事。

    范香烧损佛像的事儿传开,百姓群情激愤,唾骂不止,范家还指望范贵妃能位正中宫,为堵悠悠众口,花重金叫管事请能工巧匠商议如何补救,又大张旗鼓地供奉香油、散粥布施,满府忙乱,便顾不上范自谦了。

    范自谦吃了两年牢饭,又被关在府里半年,瞅见空隙,哪能不出来散心的?

    教坊里美人善舞,丝竹旖旎,红袖添酒之下,范自谦很快喝得沉醉。

    兴致浓时抱着两位美人儿去别处取乐,走在游廊,却又听见有人在议论慈恩寺佛像的事,言语中对范家颇多轻蔑。

    范自谦大怒,循声瞧过去,正是文远候的公子。

    跟范家拿捐军资换来的县候爵位相比,文远候府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数代勋贵,家里出过数位宰辅帝师,至今爵位传了百余年,虽大不如前,却也自命根基深厚,瞧不上范家这种买来的爵位。

    宫中甄皇后与范贵妃争宠,范家又实在跋扈,似文远候这般府邸,自然偏向翰墨传家的甄府,对范家嗤之以鼻。

    范自谦进牢狱前就跟此人不对付,而今听得他言语讥诮,勃然大怒。

    他一位仗势欺人的恶霸,行事本就张狂没分寸,酒后把府里训诫尽数抛在脑后,瞧着文远候公子彬彬弱质,抡起拳头便打。酒后盛怒,下手也没个轻重,三两脚下去,便将人家只会读圣贤书的公子哥儿打得倒地不起,要不是教坊的豪奴过来拉住,怕是能活生生打死。

    这事儿众目睽睽,范自谦仗势行凶的样子又实在粗鲁蛮横,旁观之人都觉得不忿。

    随后文远候府便传出消息,说那公子至今昏迷、水米不进,身上骨头都打断了许多,御医束手无策。

    年节里没甚大事,有心人推波助澜,百姓纷纷揣测。

    御史们口诛笔伐的折子雪片般飞进皇宫,孩童还把范家仗势欺人无法无天的事编了歌谣传唱,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

    皇宫之内,永昌帝忙着趁年节享乐,懒得瞧御史们的奏折,虽听说慈恩寺的佛像被烧损,却也没太留意,听此事与范家有关,御笔一挥,叫库中拨些金银出去,佛像烧损处拿纯金铸齐,至于范自谦仗势行凶的事,没听见半点风声。

    不过此刻,永昌帝却也在为范家的事头疼。

    他是被韩蛰请出来的。

    正月初五尚未开朝,百官歇着过年,永昌帝在宫中蹴鞠斗鸡,玩得不亦乐乎。大半日尽兴玩乐,往回走时听内监禀报说锦衣司使韩蛰求见,稍觉诧异,叫人拐向寻常接见臣子的麟德殿。

    到得那边,韩蛰先拱手告罪,说他半年征战,锦衣司的事务积压了不少,这几日昼夜不停地将几件案情理清楚,特地来御前复命。

    大过年的不回府安逸享乐,却跑去锦衣司吃苦受累,永昌帝佩服得五体投地。

    也因此多几分耐心,趁着歇息收汗的功夫,听韩蛰一件件说完。

    末了,韩蛰将奏本呈上,道:“锦衣司查案之余,奉命留意京城内外动静,察觉蹊跷之处,怕伤及皇上龙体,臣特在此奏本禀明。”

    永昌帝接了奏本,翻开一瞧,上头逐条记叙会客往来之事,看得满头雾水。

    “这是何意?”

    “羽林郎将范自鸿自入禁军后,跟禁军中许多人往来密切,对同僚暗中大肆招揽,与京城公侯贵戚也有所往来。禁军守卫皇城,关乎皇上和东宫太子性命安危,臣怕出纰漏,特地奏禀。”韩蛰端然立在案前,神色沉肃如常。

    永昌帝眉头微皱,“招揽同僚?”

    韩蛰颔首,“不过旁人对皇上忠心耿耿,倒没见异动。”

    “既然没见异动——”永昌帝随便翻了几页,迟疑道:“兴许只是素日交情不错?”

    韩蛰抬目,冷沉的目光落向御案,恭敬而淡漠,“臣只是辑录呈上,皇上定夺。”

    他这般态度,永昌帝心里反而敲起鼓来。

    再仔细翻了数页,瞧见上头的人名,除了羽林卫,连监门卫的都有。

    永昌帝面色微变。

    他虽玩物丧志、昏聩庸碌,拿尾大不掉的节度使无可奈何,对关乎性命的禁军仍不敢太松懈。先前田保百般作恶皆极力维护,触及私交禁军将领的事便罪无可恕,可见一斑。

    禁军中的将领多是出自高官贵府门第,明白皇帝忌惮,素日本分当值,私下里纵有往来,也仅限于朋友之交,不算频繁。

    哪怕是甄皇后的兄长,也没敢在明面胡乱行事。

    范自鸿在河东军中历练,打仗固然有些本事,于朝中这些幽曲门道却不甚通,加之背靠河东军权和贵妃之势,行事不知收敛,除了大肆招揽尚政,也曾私下跟旁人往来,送礼请客,比旁人频繁许多。

    范贵妃怀着子嗣,有位正中宫的野心,范自鸿如此张扬,不能不叫人多想。

    永昌帝跳着翻了大半,见范自鸿着实嚣张,不免生气,看向韩蛰。

    “这些人,可都受了招揽?”

    “有人与范自鸿交情渐深,也有人只忠心戍卫宫城。据臣所查,羽林校尉仍忠心侍主,未受招揽,监门卫倒是有人跟范自鸿走得近——皇上可查问内司。”

    自然是要查的!

    监门卫管着宫廷门户钥匙,查验进出人等,倘若真对范家网开一面,他睡觉都不踏实。

    哪怕不查,范自鸿这染指禁军的行事也实在可恨!

    永昌帝心中愤怒,下意识瞧向韩蛰。

    他对韩蛰的态度颇为复杂。去岁觊觎人。妻却被当众抗旨,永昌帝虽没敢发作,心里毕竟不满其嚣张,但朝堂内外,韩蛰却也为君分忧不少,尤其去岁率兵讨贼力挽狂澜,更是功劳极高。朝堂内外牵涉得错综复杂,他拿不定主意时,多是向韩镜和甄嗣宗请教。

    此刻两位相爷不在身旁,永昌帝迟疑了下,问道:“你的意思,该如何处置?”

    韩蛰端然拱手,沉眉肃容,“东宫初立,太子年纪尚幼。禁军事关重大,皇上当为皇后和太子着想。防患于未然,对皇上、皇后和太子都有益。”

相爷() 
永昌帝愣住了。

    得知范自鸿私下招揽禁军;他最先想到的是龙体安危;听完这话才猛然反应过来;宫中住着的不止是他;还有向来柔顺端方的甄皇后;和襁褓里就成了东宫储君的太子。

    永昌帝固然昏聩无能;理不清朝堂上的诸多事情;但大事上却也不算傻。

    范贵妃自怀孕后,枕边榻上没少跟他吹耳旁风,先前还曾柔媚多娇地提及太子之位。

    床帐里情浓缠绵时;哄女人的话不须费半点银钱,永昌帝自然松了口风,换来范贵妃愈发殷勤放纵的伺候;日夜快活似神仙。

    但等甄皇后的儿子诞下;永昌帝却仍毫不犹豫地立为太子。

    男女欢好时他固然宠爱贵妃,但为皇位安稳计;他却是偏着甄皇后的。

    ——范家虽有河东兵权;远水难救近火;去年冯璋作乱时自顾不暇;也没能给他出半点力。倒是韩家率兵南下;力挽狂澜,韩镜也操持朝政;帮他牵制着各处节度使不生事,连同那些言官们;也都肯卖甄嗣宗和韩砚的面子;不在朝堂给他挑事。

    他能逍遥安稳地待在宫里,上朝时少些烦心事,韩镜和甄嗣宗两位相爷功不可没。

    这两位又都跟范家不对付。

    如今范贵妃身子日益沉重,范自鸿又企图染指禁军,莫非是想动摇东宫?

    这念头冒出来,永昌帝自己都觉得吃惊。

    纵欲过度后没多少神采的眼睛里添了不豫忌惮,永昌帝瞧向韩蛰,就见他沉眉肃目,一身暗红的锦衣司官服穿在身上,面容刚硬,冷厉威仪。那双眼睛深如寒潭,仿佛是看透他的征询态度,道:“据臣所查,戍卫延庆殿的将官,也曾被范自鸿招揽。”

    这种私下往来的事,多是锦衣司暗桩盯出来的,永昌帝无据可查,却下意识信了。

    脸上霎时腾起怒气,他拎着奏本,狠狠拍在案上。

    “狗胆包天,可恶,实在可恶!”

    韩蛰岿然不动,只垂目盯着暗沉的金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