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寿终正寝-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因为她的话,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无比的姬昌,王筀鵀心中觉得一阵快意,脸上露出一个畅快的笑容,清了一下嗓子,继续说道:“就算如侯爷你所说,费仲是罪魁祸首,可是,在我看来,你们这些臣子,从丞相商容数起,知道这事的,有一个算一个,又逃脱得了干系吗?你们也是帮凶。”

    姬昌气恼的反驳道:“荒谬至极!姑娘这话说的真是一点道理都没有。我们明明什么都没做,怎么就成了帮凶了?真是莫名其妙。平白无故,姑娘就扣了这么一个罪名给我们,我们当不起!”

    王筀鵀冷笑道:“是呀,你们什么都没做。因为比起从民间遍选美女来说,只是让冀州侯苏护的女儿入宫陪王伴驾,选一人之女,从而做到不惊扰天下百姓,而且又满足了大王的意愿,一举两得,不管是从哪里看,这事都便宜得很。因此哪怕三番两次都阻止大王选美的老丞相商容都觉得此事此行从,所以没有对大王再加以劝谏。”

    看到姬昌听了她的话怔忡在那里的模样,她轻笑出声,叹道:“不仅丞相商容这么想的,其他知道此事的臣子都是这么想的吧,牺牲苏妲己一个,免了大王扰民的名声,因此在苏护不知抬举,不肯献出女儿时,你们其实心中是恼怒的吧,觉得苏护不识大体。况且苏家女为后妃,贵敌天子;苏护从而成为皇亲国戚,赫奕显荣,并不辱没苏家门楣。所以在苏护不识好歹,在午门上题下‘永不朝商’之语,大王大怒之下,兴兵讨伐于他。你们这些臣子并没有加以劝谏。我就不明白了,和于民间选美比起来,难道一场战争,并且因为冀州侯苏护不肯献女这个理由而掀起的战争比起来,难道这就不会让大王有失民望了吗?”

    面对王筀鵀的质问,姬昌头一次没有办法回答她。作为西岐之主,虽然他知道,在他这一代,想着取殷商代之是不可能的了,只能看儿子的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为西岐将来和殷商对战做准备,所以关于军资准备和调派的功夫,他没少做。并且,他也没少领兵打仗,生病之前,还率军讨伐北伯侯鄂侯虎来着呢。自然知道,一旦打起来仗来,不算在其中陷于战火中的黎民百姓,单耗费的钱粮都是好大一笔。这么比较起来,其实从民间选美,要比讨伐冀州侯苏护,不管哪方面,包括纣王的名声,都要好得多。

    “不对!”姬昌想到一事,反应了过来,说道:“姑娘貌似说的有理有据,差点被姑娘给带偏了。大王派兵讨伐冀州侯苏护,并非是为了其女苏妲己,而是因为他的不敬。他既然说出‘永不朝商’的话来,等同于反叛,朝廷怎么可能会不作出反应?派兵讨伐他是正常的,若是就此放过他,那么让朝廷接下来怎样管理各方诸侯?不然,其他诸侯有样学样,届时岂不糟糕?”

    话音未落,王筀鵀的说道:“那是因为你们没料到冀州侯苏护的一片爱女之心,你们错估了他的反应。这场仗是怎么打起来的,你们最清楚。但凡那个时候,你们这些臣子,帮着冀州侯苏护在大王面前说几句话,劝谏一下大王,说不定大王就放弃让苏护送女入宫的心思了。毕竟,那时,大王只是单凭的靠着费仲的言语,觉得苏妲己生的貌美如花,并不没有亲眼看到。”

    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可是你们没有,因为你们觉得,一个苏妲己,和大王于民间兴师动众选美比起来,孰轻孰重不言而喻。还是那句话,肉不割在自己身上,不觉得痛。况且这苏妲己不过是一个女子,又不是什么承继宗庙的男子。比如才投了你们西岐的黄家,以黄家的门楣,黄妃如果不入宫,嫁到哪家,日子绝对比在入宫要好过的多,可是最后还不是被家族给送到宫中,给大王做妃子去了。难道黄家还缺这份因为女儿为皇妃而来的皇亲国戚身份,以及荣华富贵吗?”

    她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微笑,“显然不是。”轻叹一口气,“其实就算身为男子又如何?在侯爷你这样做大事的人眼中,就算是至亲家人,比如,你那位非常优秀的嫡长子伯邑考,还不是说牺牲就牺牲。满朝文武大都是像侯爷这样心思的人,只怕你们也没想到,竟然混入了冀州侯苏护是一个异类,他将女儿看得很重。”

    “事到如今,姑娘再说这样的话又有什么用。”姬昌不由得长叹一声,语带惆怅的说道:“若是时光能够回转,老朽绝对会拼尽全力也会劝阻大王纳苏氏女入宫。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存在,也没办法让时光回转。”

    尽管姬昌没有直言认下帮凶这一罪名,但是他这会儿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实已经是变相的承认了当年他们这些臣子犯下的错误。当然,王筀鵀觉得这和苏妲己入宫之后,折腾出的一些事也有关,如果苏妲己和黄飞虎的妹妹一般,估计姬昌就没这话了。当然,同样,如果苏妲己和黄妃一样,王筀鵀也不可能会出现在这里了。这会儿,就算她没在轩辕坟,也应该是躲在哪个深山老林中修炼呢。

    王筀鵀神色淡淡的说道:“一啄一饮,莫非前定。不过,若非你们对大王纳苏妲己入宫之事,袖手旁观,不加拦阻,甚至乐见其成,殷商又怎么会有让西岐冒尖出头的可能,从而给西岐一个取而代之的机会?”

    姬昌见话题又回转到对殷商忠心的问题上,忙说道:“还请姑娘慎言。我姬昌对殷商一片忠心,由始至终,我这一辈子都是殷商的臣子,……”

    不要说是王筀鵀,就算是她们姊妹三人中心思最简单的胡喜媚在这里,都未必会被姬昌给糊弄过去。听着姬昌在这里和她玩文字游戏,王筀鵀笑了一下,开口打断他:“侯爷何必在这里和我打这个机锋。这种语言上的技巧,侯爷虽然玩得炉火纯青,但是你要知道,并不意味着别人听不出来。不巧,刚好我就是能听出来的一位。”

    满眼嘲弄的看着他,“侯爷你若是真的心中没有贰念的话,又怎么会不经朝廷同意,就率兵征讨和你同为四大诸侯的北伯侯崇侯虎呢?并且在擒下崇侯虎之后,又没有经过朝廷的判罚直接定了崇侯虎一家的罪名,并且杀了他们父子两人,并且又是不经过朝廷,就直接把北伯侯的位子给了崇侯虎的弟弟。”

    见姬昌张口欲言,她抢在他前面说道:“侯爷别急着辩驳,说什么你之所以先斩后奏是不得已为之,而且事后在朝廷向你问罪的时候,你也上了认罪文书,并且对朝廷对你的判罚毫无异议的接受了下来,以此来证明你对朝廷的忠心。这里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侯爷应该心知肚明,真的需要我给你点出来吗?”

    那个时候,她假扮成苏妲己呆在朝歌,这些事从头到尾,因由始末,王筀鵀都知道的清清楚楚,甚至其中很些决定还都是她下的呢。姬昌真以为空口白眼,单凭几句话就能把她给糊弄过去吗,她可不会被他传扬在外的贤名所迷惑,真把他当成一个天底下,为人仁厚慈爱,对殷商忠诚无比的臣子。

    姬昌不知道王筀鵀是真心看破了其中的内情,还是在这里虚言乍他,因此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她的问题,而是用狐疑的目光上下打量她,并在心里估量着。

    王筀鵀任由他打量,笑道:“崇侯虎的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以不提。不过在我来西岐舍进去歇脚,我听到了一则关于侯爷这一脉的传闻,”

    饶有兴趣的看着姬昌,吊着他的胃口,她慢吞吞的说道:“我听人说,侯爷这一脉其实是轩辕黄帝后裔,按照谱系来说,和殷商成汤一脉是一家子,大家都是帝喾的后代。”

    听了她这话,姬昌的神色顿时一变。王筀鵀状若未见,笑道:“其实就现在的氏族和诸位诸侯来说,祖辈出身大多很显贵,像伊吕、傅悦他们那样出身低微的少之又少,因此,如果溯本追源,往上追究的话,就会发现,大家其实是原来是一家子。”

    叹了一口气,“只不过人大分家,树大分枝,等孩子长大之后,父亲就会给分了出去。就好比侯爷你现在膝下的儿子一样,将来他们长大成人,娶妻立业之后,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这么几代下来。原本大家是一个祖宗的,但是到了后来,不查谱系的话,都未必会知道了。”

    尽管她什么都没说,只是好像讲述这世上氏族和诸侯的来历似的,并且一副就算和纣王是一家子也没关系的模样,但是姬昌是一个聪明人,又怎么会不明白她的意思呢,因此随着她的讲述,脸色不由发白起来,并且有越来越白的架势。

第133章() 
王筀鵀将自己来西岐的时候; 从客舍里听到的关于西伯侯姬昌他们乃是轩辕黄帝后裔这一传闻说给姬昌听,见姬昌的脸色果然不出她所料,发生了变化。看着他强自装作镇定的模样; 她心中暗笑,知道自己这次是抓住了姬昌的痛脚。

    姬昌虽然心中有些发慌,但是嘴上犹自强硬的辨道:“正如姑娘所说,现在的氏族公卿; 祖辈出身大多很显贵,如果溯本追源的话,就会发现大家其实是原来是一家子。所以我们和大王原本出自同一祖宗,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吧?”

    “对呀; 侯爷乃是轩辕黄帝后裔,和商汤这一脉都是帝喾的后代; 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王筀鵀点着头; 非常大方的承认道,看着姬昌,玩味的一笑,“不过让我觉得奇怪的是; 这个说法,至少在侯爷你被囚禁羑里,放回西岐之前,是没有的。对此,侯爷有什么解释吗?”

    关于王筀鵀说的这一点,姬昌是知道的; 这事是他在领兵征讨北伯侯崇侯虎的时候定下来的。当时,这么做,是为了给西岐取殷商而代之,造势。那个时候,姬昌虎老雄心在,未尝没有在自己的手上,率兵将殷商推翻,建立新的王朝的意思。

    只是几乎没有变化快,让姬昌没想到的是,打完崇侯虎之后,本来身体一直康健的他忽然生病了,而且一病不起,竟然流露出下世的迹象。人死万事皆空,快要死了的他自然是完不成让西岐取代殷商的大业了。这样的话,总不能两头都捞不着吧,所以他从起意反商,变成了转而追求保留自己一个忠臣的名声。因此他才会在朝廷因为崇侯虎的事向他问罪的时候,乖乖的认了罪,要把自己殷商“西方圣人”的贤名保留到底了。

    不过,他自己要做殷商的忠臣,但是并不代表他让自己的下一代跟他学。所以关于自家和纣王是同一祖宗的传言,他并没有手下将其封堵,而是任由它继续传播。不过,这次不是为他造势,而是为儿子姬发铺路了。

    面对王筀鵀的质问,姬昌装起了糊涂,说道:“姑娘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明白了?我不知道这个传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传的,传了多久。不过,我们一家和大王同为轩辕黄帝后代这一事,并没有什么不可对人言的。所以这话就算在外面有所流传,也不算什么吧?至于和西岐对朝廷怀有二心联系到一起吗?姑娘,你未免想得太多了。”

    王筀鵀没想到姬昌竟然和她耍起无赖来。她冷笑一声,点头说道:“是呀,是没有什么不可对人言的。只是且不说‘人皇’轩辕黄帝早已经成仙得道,就连其孙帝喾都不知道已转世投胎了多少回了。唐尧虞舜之后,又有大禹之子启建立的四百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