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寿终正寝-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戴几件银器的首饰。

    尽管黛玉心中已经知道来人就是王熙凤,是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虽然是大舅家的却在而就家里掌家理事……是荣宁两府里最最厉害的角色,不过还是不动声色,等贾母笑着介绍了之后才见礼。王熙凤则是笑嘻嘻地一过来就亲亲热热地拉着黛玉的手,细细地打量了一番。

    在王熙凤打量自己的时候,黛玉也偷眼看着她,再和王熙凤交谈了几句之后,黛玉不得不赞叹王熙凤是个交际高手,让人如沐春风,方方面面似乎都为你想到了,让你根本找不出一点不是来,话里话外都让人有着宾至如归的感觉。而且王熙凤的情绪转换变脸速度之快也让她瞠目结舌,刚才还在那里哭黛玉的母亲呢,眨眼间就换成了一副笑脸去奉承贾母,而且更绝的是,明知道她不是真心为林夫人的过世而哀伤,为黛玉而惋惜,但是却很难让人对她的虚伪生出恶感,因为她的语气和表情之真诚根本无法让人认为她是在作伪。

    王熙凤来了之后,黛玉又和众人坐了一会儿,然后按照礼节去拜见两位舅舅。先是由邢夫人的带领着去拜见贾赦,尽管黛玉按照礼数过来了,但是贾赦并没有见到自己的这个外甥女。黛玉婉拒了邢夫人的留饭,拜别邢夫人,去见二舅贾政。偏巧贾政不在,也没见成。倒是王夫人叮嘱了她很多话,话题的主角就是她的儿子——贾宝玉。尽管王夫人嘴里将贾宝玉说得很是不堪,但是眼里的宠溺和慈爱及话外对贾宝玉的维护可见一斑,天下慈母心都是一样的,孩子怎么着都是自己的好。

    对贾宝玉,黛玉可是非常好奇的,一个长于脂粉堆的英俊少年,家里财势双全,又是被家中捧在手心中的宝贝疙瘩,那可是“捧在手心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得天独宠,正是所谓的“天之骄子”,身世地位如此显赫,偏偏脑袋没有长在头顶上,反而很喜欢结交那些身处贱籍的优伶,厮混于平头百姓中。

    不过好奇归好奇,黛玉可没打算和宝玉上演“木石姻缘”。或许在曹公的笔下,宝玉是非常好的男子,对他持着赞扬的态度,不过她则认为他是一个没有力量,根本不能守护自己身边至亲至爱的男人,不管是因为什么理由,什么原因,这个人身上有多少优点,在她眼里都是不值一提,对于这种人她都是深恶痛绝的。不过黛玉也明白把所有的罪过都归咎于宝玉身上是错误的,因为有些事情完全是时代的局限而造成的,可是这也并不代表什么。

    黛玉含笑静静地听着王夫人数落着宝玉的“恶行恶状”,尽管话中对宝玉没有一句好话,一口一个“孽根祸胎”,可是她的表情和语气中流露出的却是对宝玉的疼宠。

第146章() 
薛家一家到京入贾府; 正在前厅和老太太、太太们叙话。贾母身边的丫头鸳鸯传贾母的话,让迎春三姐妹和黛玉到前厅和薛姨妈及薛宝钗见面。四人不敢耽搁,从黛玉房里出来; 奔向前厅。

    黛玉跟在迎春三姐妹后面进屋,先拜见了薛姨妈,然后和薛宝钗相互见礼。施礼之后的黛玉非常仔细地打量着宝钗。对于这个在红楼中一直拿来和黛玉相提并论,被拿来比较; 较劲,最后赢得宝二奶奶宝座的少女她可是好奇不得了。宝钗是黛玉在红楼里最想见的人物中前三名之一。那两位凤姐和贾宝玉都已经见到了,今天和宝钗也终于见面了。

    薛宝钗无疑是个美女,生得肌骨莹润; 举止娴雅,不过她的美丽不同于黛玉的美丽; 单看外貌的话; 两个人春兰秋菊,各擅胜场,难分上下。通身来看的话,立判高下; 黛玉略胜一筹,这是因为黛玉气质空灵飘渺,风姿绰约,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而宝钗明明白白地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人,仙子和人是无法比较的。打个比方; 一个技艺高超的画师同时给两人画像,画好了之后与真人相比较,宝钗和画像不差什么,可是画师却无法在画像中准确地表露出黛玉的神韵,因此画像和黛玉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贾政和王夫人及贾母都挽留薛姨妈一家人住在贾府,薛姨妈本身也有住在贾府的意愿,因此薛姨妈稍微推辞了一下一家人就贾府的梨香院住下了。薛姨妈在贾府住下,最开心的反而是宝玉,因为府里又多了一位姊妹,就可以日夜相伴,如愿以偿了。

    对于宝钗的到来,黛玉自认为对她没什么影响,她的日子还是像以前一样,只是她身边的人却不这么认为。

    这天,锦绣从外面气哼哼地走进来,将从王熙凤那里拿来的龟苓膏放在黛玉眼前,说:“姑娘,这是刚才我路过琏二奶奶的房子,琏二奶奶把我叫住,让我带给姑娘的,说是这东西滋阴补肾,清热养颜,对身体最好不过,可是梧州进上的滋补之物呢。琏二奶奶还说姑娘先吃着,她那里还有,等吃光了再打发人到她那里去取。”

    黛玉从手上的由王通从外面带来的医书中抬起头,伸手拿起一盒,端详着说:“嗯,收起来吧。这是好东西,不过偏寒性,女子性属阴,不宜多吃。”

    “看了这么多王嬷嬷的儿子从外面帮姑娘买的医术,姑娘懂得可真不少,估计都能成大夫了,只可惜姑娘是个女儿身,不能就诊,否则就姑娘的聪明一定会成为一定名医。”锦绣听林黛玉这么一说,再看看她手中的医书笑着说。

    “一代名医?”黛玉将手中的医书放下,笑道:“哪有那么简单。除了能了解一下我们平常所吃的食物一些特性,再就是打发一下时间罢了,这些医书对我再也没什么其他的用处了。”

    “望闻切诊”一窍不通,表现相同的症状可是病因却不一定相同,生病吃药是讲究“对症下药”的,就算把书中理论全都记住,可是没有实际经验,也不过是“纸上谈兵”。中医的博大精深如果不需要老师的指点和实践,只凭埋头看书自学就成成才,是那么好掌握的,在未来的世界也不会被削弱,似乎有被西医所取代的架势。

    “倒是你,刚才气冲冲地进来在外面是谁给你气受了?竟然把你气成这样?”黛玉可没忘记锦绣刚才拿东西进来的时候样子,好奇地问。

    “没,没什么了。”锦绣吞吞吐吐地有些不想说。

    黛玉看着锦绣,无奈地轻叹一口气,难道她不知道就是这个样子才让越发地让人想知道嘛,探询的目光对上锦绣,问:“对我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吗,要是被人欺负了我会给你做主的。”

    “才不是呢。”锦绣嘟着嘴说:“要是她们欺负我还好说了,大不了就和她们吵喽,我也不是省油的灯,谁怕谁!我只是气不过那些小丫头们在背后议论姑娘你……”

    锦绣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用手掩嘴,满脸惊慌地盯着黛玉,一副嘴快闯祸了的样子。

    黛玉笑笑,不以为意地说:“既然话已经说到这里了,那么就说下去好了,我倒是想听听她们在背后是怎么说我的,我很好奇呢。”

    锦绣小心翼翼地看看黛玉说:“那姑娘听了不要生气我才敢说。”

    “我看起来是那么小气容易生气的人吗?”黛玉伸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地喝着。“别磨蹭了,快说吧,我可是洗耳恭听呢。”

    “就是,就是,就是我听见那些小丫头们在背后说姑娘你比不上宝姑娘随和大方,说姑娘眼里没人,瞧不起她们这些下人……反正都是说一些姑娘不好的话。”

    黛玉听了,看着鹦鹉学舌的锦绣满脸不忿的样子,笑笑说:“这也值得你生这么大气,别人怎么看我都是别人的事情,我是什么样的人你们清楚就是了,与那些不相干的人何干。你气性怎么这么大,要是因为那些外人胡乱嚼舌头就生气的话,只怕早晚有一天你就会被别人气死。”

    “我生气不是因为这个,姑娘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当然非常清楚,不错,她们不了解姑娘才在背后胡说八道我自然不高兴。但是这不是让我生气的主要原因,让我生气的是她们为什么一定要拿姑娘和宝姑娘相比较,宝姑娘这刚来才几天,怎么就知道她比姑娘好了?再说就算宝姑娘好,也用不贬低姑娘吧,为什么抬宝姑娘的同时要贬姑娘,我是气不过这个。要不是不想给姑娘惹麻烦,我一定要和她们辩个是非曲直不可!”

    “跟那些糊涂人计较岂不是失了身份,幸好你还知道分寸,不然我决不饶你,那些人糊涂你也要跟着糊涂起来,可真就丢我的脸了。”黛玉看着气愤不已的锦绣说。

    “姑娘——”锦绣看着黛玉听了她诉说的事情,不仅不气不恼,气定神闲,反而说了她一顿,有些懊恼地喊着。

    “好了,锦绣,不要再说了,你要记住我们府的地位,我们只是客人,因此对于主人的态度我们不能过分计较,难道你忘记了我们在进府之前我警告过你们的话了吗?今后再听见那样的话你就装作没有听到,要么就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就好了,不必在意。好了,没事,你就下去吧。”黛玉开口打断了锦绣。

    锦绣看看黛玉眉间带着一抹愠色,上齿轻咬下唇,不情愿地闭上了嘴,转身离开。

    看看锦绣的背影,黛玉幽幽一叹。锦绣和珊瑚是双胞胎,因为容貌、身型、声音都一摸一样,偏偏两人的服饰和打扮都是一模一样,因此除了黛玉和王嬷嬷之外没有人能够分出她们。为了分辨她们,锦绣和珊瑚头上都有一只一模一样的碧玉点玺红宝石簪,不同的是锦绣簪在右边,珊瑚簪在左边,贾府的人就根据这两支簪子簪的方向来辨认她们。

    其实这两个双胞胎虽然容貌一模一样,可是个性确差了十万八千里,姐姐锦绣反而比不上妹妹珊瑚沉稳。锦绣个性率直,快人快语,一旦被她认同的人她就不容许别人说这个人一点不好,守护到底。妹妹珊瑚则是个性沉静,只有在她信任的人面前才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侃侃而谈,在外人面前则是沉默寡言,属于问十句才能回答一句的主。因为这样不同,大相径庭的个性,所以两个人通身散发出的气质略有不同,林黛玉就是凭借这个来分辨她们的。

    凭借外貌的优势,两个人之前调皮,常常互换身份,不过那时大家还在贾府,而且她们她们的恶作剧往往都被黛玉和王嬷嬷识破,最后只有呆呆的雪雁上当受骗。后来来到京城,在王嬷嬷的告诫下,到了贾府之后,她俩再也没有这样做了。

    锦绣这样“护短”的个性让黛玉心中感到安慰,自从两姐妹来到她身边之后,黛玉从来没有跟她们说过“从今之后我们就是好姐妹,我会把你们当做亲姊妹一样看待”或者“只要你们好好干,忠心地服侍我,将来我绝对不会亏待你们”诸如此类的话,只是黛玉接受的教育和所成长的社会是“人生而平等”,因此她自然而然对待她们的态度就带有这种“平等”的味道。不管身份上有着多大的差距,人没有不希望被别人平等相看的,因此锦绣和珊瑚两姐妹在一段日子观察黛玉的态度不是作伪之后就死心塌地跟着她了。

    锦绣出去之后,黛玉端起茶盏喝茶,这才发现杯中早已经被她喝空了,把手里的茶杯放下,黛玉站了起来,推开关着的窗子,看着外面的景色,发起愣来。

    其实听到锦绣转述的那些小丫头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