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孤女,腹黑首领放过我-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项想要离开了,在这个岛上,他没有任何留恋的东西,随时都可以离开。再次起行,他想要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伊莲给目弗介绍了齐项,离开垂耳岛时,夏翟所说的那个会与他们同行的军师,原来也是个无毛岛人,这让伊莲感到有些惊讶。

    后来一细细询问身份名字,原来这个军师就是齐项啊!齐项这个人,伊莲虽然在无毛岛上的时候没有见过他,但是却听说过。齐项就是太甲身边的谋士,当时岛上许多压榨民脂民膏的主意就是他出的。

    伊莲应该本能地反感齐项这个人,但现在他们都漂泊在异乡,倒让伊莲没有了原先的那些反感。

    伊莲与齐项聊了聊,齐项知道了原来这就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外岛女。当时岛主太甲的儿子胡骜,拼了命地在岛上找她,但始终都没找到,原来她是真的出海了。

    想当初,胡骜为了找寻伊莲的下落,绑架的小珊。那次胡骜自作自受丢了性命,以至于后来岛主因为痛失爱子而丧了理智,他齐项才离开了岛主身边,转而去投靠叔护。这样说起来,无毛岛上后来发生的种种灾难变故,都和这个叫伊莲的女子有着关系,好像这场灾祸的起始点,是因为她。

    齐项在心里想,就算这外岛人会招来祸患之说有些玄乎,但这个外岛女的身上,肯定还是有些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有些人,似乎就是有引起某些重大事情的天命,齐项看过的许多上古史书中,就记载了许多这样的奇人异事。

    啧啧啧,齐项在心里感叹,这世界当真是小啊,没想到在这千里之外的异乡之岛上,他还能遇到和小珊紧密相关的人。这个外岛女,从小被上任大羽士,也就是小珊的父亲养大,和小珊也感情很好,就像亲姐妹一样。

    伊莲询问齐项岛上后来发生的事情,想知道大羽士和阿母还有小珊怎么样了,齐项对伊莲讲了,她离开了岛后,发生的所有事情。

第188章 兄妹团聚() 
“原来大羽士和阿母,真的已经不在了”伊莲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难受,想起自己在羽人岛上时,做过的那个梦。她梦见大羽士和阿母越走越远,她怎么也追不上他们,当时她觉得这个梦是个不祥之兆,但心里总归是还有一丝期望在,希望是自己多心了。

    而小珊姐原来已经成亲了,还生了一个儿子。在她离开后,岛上原来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太甲和胡骜都死了,小珊姐的夫君做了新一任大羽士。岛上想必,是有很大的不同了吧。

    当伊莲询问齐项是何原因离开无毛岛时,齐项在心里犹豫了一下,想到这个伊莲是小珊亲近的人,就没有隐瞒自己身世的事情,将自己和叔护是表亲的事实告诉了伊莲。反正等她回到无毛岛上,见到小珊和叔护时,也会知道这件事。

    但齐项没有说自己和小珊之间的事情。他觉得这件事,没有说开的必要,想必连叔护也不是不知道,但叔护却没有戳穿他。这种事,少一个知道总归是少一些麻烦,本来就是人心里起的不义之念,他能够想明白,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再掀起什么波澜。

    伊莲离开垂耳岛的时候,还拜托了夏翟一件事情,那就是长义,伊莲希望夏翟能将被困在都城里的长义,送到乌斤的山寨里,好让长义与长凤兄妹团聚。夏翟点了点头,对伊莲说“放心吧”,他应下了。

    骏府城本就是临海的城池,伊莲交代完这一事情之后,便和道还、齐项、还有目弗,四人从垂耳岛南部的海域出海了。

    而夏翟和夏毅,既然采加族已经统一了整座岛,他们便率大军从骏府回到了都城,回到了父王身边。夏翟到达都城的时候,城里被抓的百姓发起了反抗,采加王一气之下准备将其全部诛杀,好在行刑之前,夏翟回到都城知道了这件事,出面向父王进言,不可以这样滥杀百姓。

    新王上位,将都城百姓关押,有人反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新国的政权不稳,人心未定,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大开杀戒,岂不是要让好不容易打下的国家失了民心?并不是长久之法。

    夏翟极力进言,在情在理,采加王一向信任这个儿子,就听了夏翟的话,对被关押的百姓进行安抚之策,善待原本罗卫国的百姓,放了那些关押的人。

    对百姓施行安抚之策,这让那些原本反抗的人也渐渐消停了下来。百姓们的抗争行为,无非是对遭遇的不公之事发出的哀怨。若是予以善待,一般百姓就不会再起反抗的心思。

    夏翟在都城关押的人群中,找到了那个叫做长义的小男孩。根据伊莲所描述的地方,夏翟派奚斤将长义送到了乌斤所在的山寨。夏翟知道乌斤山寨的性质,原本的山匪头子在战乱之年做了这等利民的好事,许多无家可归、或是伤残的士兵都受他庇佑,这样的好汉夏翟是从心底里尊敬的。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夏翟没有将这山寨的事情禀告父王,为避免节外生枝,只要乌斤不做什么造反的事情,夏翟就不会处置这个曾经的山匪,也不会在朝堂上对任何人说起这件事情。

    长义到了山寨以后,长凤和蕖儿一眼就看见了他,两个人都朝长义跑过来。

    自从长凤到了山寨后,因为和蕖儿年纪相仿,她们两个很快成为了好朋友。两人接触了后,蕖儿知道了原来长凤就是长义哥哥的妹妹,对待她就更加的好了。她们两个常常一起祈祷,希望长义哥哥能够平安!

    “长凤!蕖儿!”长义看到长凤和蕖儿,欣喜地朝她们跑过去。

    “哥哥,长凤好想你!”长凤紧紧地抱着哥哥,说起来,自从他们的村庄被洗劫以后,她已经有两年没见到哥哥了。此时能够和哥哥团聚,再也没有比这,更令她高兴的事情了!

    “长义哥哥,蕖儿也好想你!长义哥哥你说话算话,真的没有忘记蕖儿!”

    蕖儿因为战争失了父母、亲人和家园,她本来也有哥哥姐姐,但都不在了。现在,她将长义和长凤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还有这整个山寨的人,都是她的亲人,大家也都对她很好。因为失去过一次,所以蕖儿现在觉得,只要所有的亲人们都能好好的,那她就十分满足和开心,再没有什么别的愿望了!

    长义、长凤和蕖儿,三个孩子都开心地笑了起来。也许此刻他们还不知道,今生再不会有什么战争,会将他们分开了。那在他们小小心灵里留下可怕阴影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奚斤把长义送到山寨后,看着他与妹妹团聚开心的样子,心里也很安慰。与此同时,夏翟在之前被抓的僧人中找到了智胥大师,他知道智胥大师是师父的同门师弟。夏翟告诉了智胥大师在骏府城发生的事情,以及,汝干大师和目弗的事。

第189章 往事随风() 
“师兄他,已经不在了”智胥大师听了夏翟的讲述后,情绪没有太大的波动,好像平淡地就接受了这一切。但夏翟隐隐约约能感受得到,智胥大师还是流露出了一股哀伤的情绪。而对于目弗的事情,智胥大师对夏翟感谢道:

    “谢谢你,救了弗儿一命。”

    智胥大师与汝干大师,两个人师出同门,但两个人所走的路,还是有些许的差异。其实智胥大师从很久之前就知道,师兄在帮助采加一族,他也知道师兄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没有选择和师兄一样的道路,但这不代表他不能理解师兄的做法。

    就像目弗心中曾经想过的一样,结束战争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有一方赢了,这个心愿就能实现。想必汝干大师是明白这一点,希望越来越少的人受到伤害。既然战争是因果轮回导致的必然结果,无法避免,那就让它对百姓的伤害减到最低。

    本是世外高人,汝干大师有办法让自己独善其身,却选择走上了这样一条道路。或许有的人会不理解他,但作为他的师弟,智胥大师是能够理解师兄的心的。

    斩断这一切恩怨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中的理给看清楚,便不会再执着于谁对谁错上。真正利益大众的做法,就会如浮物浮出水面一样,一目了然;而那个人自己的心,也能因为这宽恕和救赎而获得解脱,再没有烦恼。

    “大师今后可有什么打算?”夏翟问智胥大师。智胥大师曾经是一国的大国师,但一朝君王一朝臣,想要被尊奉为国师是不可能的了,父王和他都绝对不会允许。

    智胥大师说道:“耳它山上的寺庙,虽然不能够再成为国寺,但希望你们不要将其毁掉,老夫会和众弟子在那里度过余生,耳它寺依然会是祈祷和祝愿人们幸福的地方。”

    “大师放心,我向大师承诺,我们不会将其毁掉的。说起来,我应该称呼您一声师叔,我也是汝干大师的徒弟。”

    “嗯,老夫知道。弗儿那丫头的眼光不差,没有错付了真心,她日思夜想的人,是个明事理的人。希望你和新王能够让这饱受战苦的百姓,过上安乐的生活!太平之世,人们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了。”

    “我会的!”

    夏翟与智胥大师辞别了,岛上刚刚得到统一,他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夏翟以后的一生,都会尽力帮助他的父王和王兄,用师父教给他的仁心治世,让这个岛上变得更好。

    智胥大师看着夏翟远去的身影,心里想着,岛上因为战争而产生了太多的亡灵和怨气,恐怕和顺的生存环境,还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灾历,会在这个岛上持续一段时间。而这纷争的齿轮,不会因为这次战争的结束而终止,在很多很多年以后,罗卫国的历史会再一次在采加国上演。周而复始,这仅仅只是个开端,不过那一天,现在垂耳岛上的人们有生之年,是不会再看到了。

    往事已随风而散,之后的很多很多年,垂耳岛上,在民间,都流传着这样一段旧事。

    前朝王室毁灭之际,公子和公主自愿向采加军示降,让城池里的百姓和双方的士兵,免遭了一些伤亡痛苦。世人们有各种猜测,为什么残暴昏庸的末代罗卫王,会有这样为民考虑的子女?民间对前朝末代王并没有什么好的评论,但老百姓都歌颂他的公子和公主。

    有人说,是因为这个公主从小养在民间,所以能够感怀百姓的想法,才有如此为民考虑的大义举动;也有人说,是到最后关头,两位王族之人走投无路,才出此下策,对敌归降;也有人说,死亡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解脱种种说法传言,众说纷纭,孰是孰非,没有人能够得到准确证实。但有一点是能够肯定的,那就是他们的这一举动,确实让一座城池的百姓免受了攻城之难,百姓们对于他们二人,是心存感激的。

    几十年后,在垂耳岛上,还有一件让人们揣测不明的事情。开国采加王得意的二儿子,下一任采加王最好的兄弟,两代建国初期辅政的重要之人,居然一生未娶。

    百姓们都不知为何,如此身份尊贵、英才俊貌的王亲贵族,居然一生未婚。众人们也在不断地议论,有无数种的猜测,有人说,是这位文武双全的公子太过优异于常人,自负无佳人配得上他,所以一直未找到良人;又有人说,是这位公子早年修习禅法,无心红尘之事

    无数种的猜测,但没有人,能够猜到真正的原因。就和人们料不到,那个早已经挥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