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今安在-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也不会有了……

    她无奈叹口气,拿大衣将自己裹得紧紧的,下了研究院的台阶。那群日本兵显是刚换了岗,又入了夜,正是无聊时候,见什么都是新鲜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将那条刚能容两辆轿车错身而过的巷子堵得只能容两人同行。她一走过去,日本兵群里便响起了愉快的口哨声,一道道**辣的目光朝她投『射』来,仿佛一瞬间身上的大衣旗袍被人剥了个一干二净,此刻正一丝|不挂走在人群里。

    她低头走路,脸上正发着烫,丝毫没注意到一个高大身影从她身后慢慢靠近过来,一手环过她的腰将她往自己身边一带,低下头,附在她耳边小声说道:“我手有些冷,帮我捂一捂好不好?”

    不等她回过神,此人动作极其自然,行云流水的搂过她,顺带将手伸到她右侧大衣口袋里。

    身后身前的日本兵冲两人吹了一阵口哨,瞬间为两人开出一条道来。

    谢择益手放进她衣袋里不过一瞬就抽走了,没有额外的多余的动作。

    她衣袋一沉,手一伸,却真的『摸』到了一个冰凉的东西。

    谢择益仍搂着她,两人并肩迈步往前走着,将那一堆英国的日本的军人留在身后。他接着小声说:“很冷,是不是?”

    她被那个东西震惊到了,喉咙发干,只能木然的点点头。

    谢择益脸上带着点子微笑,一直柔声说:“现在它是你的了。『摸』『摸』看,看上面有什么?”

    她指尖滑过枪|管,弹筒,扳机……直到握柄。握柄仍是有些温热的,左右两侧都刻着字母。辨认出右侧六个字母,她一惊,正要发问,一抬头,正对上谢择益一个明亮而灼热的眼神。

    “我最近会时常不在上海,你就交给它照顾了。六发,不论用掉几发,用过之后,擦掉指纹,就近丢掉,明白吗?”

    他声音一直很好听,不论是讲广东话,英文,或是德文,甚至是讲带着粤语口音的中文时。

    此刻在这夜深人静里,这声音仿佛带着魔力似的,使她禁不住问,“可是为什么?”

    他仍旧想像往常那样轻佻的说:“我不请自来,可以么?”

    话到嘴边,鬼使神差的却变成了:“葛太太叫我照顾好你。”

    真是……俏皮话都不会好好讲了。

    他摇摇头,自嘲的笑了。

    她却没有在意这一点细节,手继续往枪托另一侧『摸』去。『摸』到右侧那个字母,又『摸』了『摸』左侧那几个字母,这两组单词仿佛让她着了『迷』入了魔,几乎使她抽不开手。

    将她带出巷子,谢择益松开她,搓搓冰凉的双手,哈出一口雾气。

    立在她跟前笑道:“三小姐。zoe tse的命交给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章要写细一点。

    推荐几本关于上海租界的书:《退醒庐笔记》、李平书《论上海》、格美薇《中国的大门》、霍塞《出卖上海滩》

    ——

    *请小可爱们不要在我的文下评论比较别的大大的文章,还有我没上榜真的只是因为……写这文之前,上jj看文已经是六七年前了。没有经验,不知道自己手速这么慢,也不知道有v后日更且多更这种东西。下次一定全文存稿到2/3再发。

    ——

    *英国陆军配枪都是左|轮的。

    ——

第88章 〇一二 夜之四() 
事实证明,日本使者的效率快过他们的巡洋舰。谢择益走后第二天她开始着手指导描绘“锅炉”图纸; 连续在研究院熬了一整夜后; 第三天图纸草稿粗略告成。就在众人做着检查最小体积及辐『射』值计算时,第五天; 依图纸所需的纯石墨已经从海上运达上海; 到洋泾浜以北的临时化工厂进行石墨砖的加工。除此之外; 隔日,『液』态镉、镉棒与相关辐照量计数器也由一队日军卫队、南京『政府』代表秘密送达。

    “锅炉”最终决定在『操』场中央搭建。建锅炉之前那一周先在『操』场中央快速搭建起简易试验棚; 实验平台则搭建在实验棚中。

    inft实验室原址是一所去年英国教会筹办的天主教学校。一九二八年底学校基本修筑完成时突然得到一个噩耗:一九二九年起; 所有大学校长与副校长不得为洋人。

    学校建好了; 神父却没法临时找到一位中国人来做任教。总不能多年筹备心血拱手让人,这时恰好皇家学会突然与教育总长协议在公共租界建一栋物理化学研究院。商议之后; 以英国天主教会的名义,半赠半卖给了皇家学会。之后; 教学楼也用作研究楼; 『操』场则是最好的反应堆搭建地。

    从天主教会学校到研究院的转变还算顺水推舟,也因此聘请几位世界名教授前来租界地也不算得太引人注目。也许他国有过觊觎; 但是碍于公共租界属于“列强权利空间”,便都没有日本这么明目张胆的虎视眈眈。

    日本人来前很长时间,研究院处于“被觊觎”但仍在“安全范围”,也知道有一位皇家学会会长在外为研究院争取更多的利益。英国与南京还在利益协商阶段,突然日本横叉一脚,一瞬间,所有利益关系突然顺水推舟的达成了; 也不知算不算因祸得福。

    除了秘密给研究院派送材料之外,外头突然大肆宣传起了日本将如何捐助中国工业、实业与教育建设,大小报纸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在宣扬“裕仁天皇陛下如何如何重视科学实验研究”“日本如何与南京『政府』商谈,准备出资建立中国资源委员会、加速中国工业化”“天皇陛下如何费尽心血帮助他们这位大东亚的老友”以及“中日友好”“中日要携手合作”等等大拍日本马屁的陈辞。

    尽管快反应与慢反应相辅相成,慢反应得出的数据未来也能直接用于快反应,但是一天之内,所有人都不得不更改研究方向,不少人对此还是颇有怨言。尤其是在上海总商会与日本卫队亲自护送材料前来,及这两日报纸铺天盖地捧日本臭脚之后,从前不了解中国的研究者们也或多或少了解到这“弱大民族”的本质,连带她也遭到不少敌视与冷眼。

    不知是有人蓄意为之,还是鼓吹日本的力度过大了一些;在这种宣传下,有不少国内国外报纸就中国及中国人的科研能力而言,鼓吹起对《中子发现》的研究可信度再存怀疑。几家知名度颇高的英文报纸都不约而同预测,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将花落发现电子波动理论的法国物理学家手中。

    玻尔暂时没有因此对组员们作过多解释。事实上,他自己也忙的焦头烂额。他不是穿越者,没法像林致一样,在几天之内迅速理解并接受大量新的信息,并将这些新的信息还能传达给所有组员。他在做这些理解的同时,绝大多数组员们只是在下意识的接受计算命令,接受一组又一组计算公式,并没有过多时间去做思考。

    还有一层原因:即使他获得了新的高密级电报,在日本人的视线下一天,他就无法将这些对她有利的信息传递下去,她就不得不受到来自不理解的组员们的误解一天。

    唯一值得她开心一点的是,几乎已有确定的消息称,徐少谦将凭借他的《致密星存在》获得今年的伊丽莎白金冠奖。在这个天文学没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的时代,伊丽莎白金冠奖已是一位天文学家毕生能获得的最大的荣耀。假如消息是真的,不仅为他名目下所有项目带来更大的名气,也间接能承认前一篇《中子的存在》可信度。

    这是自打离开徐少谦庇护后,第一次的,她明显感受到了来自这个男权年代,男『性』科学家对女『性』能力的轻视与的蔑视。她的能力再有说服力也没有用,小范围内她仍然做不了主;有人为她出头,比如奥本海默与玻尔,又会被旁人带上有『色』眼镜对待。

    最使她觉得难过的是,每当组员们谈论起“中方”时,奥本海默脸上日益无法掩藏的、对这个国家的失望与轻蔑。每一次见到他时,虽然他没说,她都能感受到他脸上写满了:我们的付出不会有回报。六周之后,无论日本撤走与否,有你们的『政府』在一日,我们的研究永远是别人的囊中之物。

    矛盾终于爆了。

    某天她在看台上盹着了。玻尔在看台下面叫了她一声,她恍然惊醒过来,见他木着一张脸立在下头,招招手冲她说:“来,奥本与我都想与你聊聊。”

    她头脑昏昏沉沉的跟了上去。两人一道穿过『操』场,回到实验楼,一上到二楼,监听室大门打开一条缝,里头的人小心翼翼招招手示意两人快些进去。

    玻尔与她一前一后钻进监听室,大门立马合上了。监听室有两派相对而放的监听装置,此时正值监听员轮岗,屋里除了几位白人女士外,只剩下靠窗对立的费米与奥本海默。

    甚至来不及与久未谋面的费米寒暄两句,见两人进来,奥本靠在窗边,颇不悦的眯起眼睛,开门见山的问道:“所以,慢反应能救一时之急。那么之后呢?日本这一行将我们暴『露』了,未来下一步实验怎么办?”

    她看了一眼玻尔,回答道:“所有人原地‘解散’,回各自该去的地方。”她特意加重了“解散”的发音,好使众人明白这个“解散”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解散。

    奥本海默哈哈笑了两声,接着问:“解散到哪里去?谁在背后支持?”说完这句,他看都不看楚望,展开手里几分最近的报纸,直接去『逼』问玻尔与费米:“跟着这个亲日的中国,我们的研究永远是别人的囊中之物,难道不是吗?中国不具备这个研究条件。不论是前、人、还是安全度。明明有更多研究条件更好的国家,为什么非得要在这个没有希望的国土上!”

    他每一句话都刺激到她心坎里去了。但是此刻,她没有办法告诉他:即使研究成果成为日本囊中之物,也有机会让他得不偿失。

    她不可能未卜先知的告诉他九年之后的日本侵华,自然更不可能告诉他自己关于核泄漏的‘恶毒’算盘。

    玻尔却先于他说:“那你认为哪里更适合?”

    “加拿大,美国,英国或是德国与捷克……有的有钱、有的幅员辽阔,有的已勘探到充足铀矿,且军备充分。这世上有太多地方,任何一个,所具备的条件远远优于中国!”

    玻尔死死接着盯着他的眼睛问:“那么你告诉我,将这个研究置身于这几个你所谓的有条件的国家,成功以后,你有什么办法保证,他们不会使用它?”

    奥本海默陷入了沉默。

    “你可能会鼓吹一些国家的美德。可是你忘了,在任何一位决策者眼中,只有疆土扩张,只有国家利益。一七三一年,英国人是如何对待印第安人的顽强抵抗,是如何做到不战而胜的?世界大战时德国又是怎么派间谍将炭疽杆菌送给协约国的?你敢保证,这一类的战争决策者,拥有强大军备的前提下,在拥有‘它’之后,会不为自己一己扩张的私欲,做出一些有违人类进步的决策?你懂我的意思吗?使用‘它’,绝不是我们进行这项研究的初衷。”

    他摇摇头,“‘它’的秘密无法问世,南京便意识不到其中利益关系,那么我们都不能确定南京最终会站在谁的立场上。到时候,该以什么名义‘遣散’我们,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