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龙之代天罚世-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天一摆手,道:“在下天门林天。”又道:“江湖人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理所当然,区区小事,苏老不必挂怀。”

    你是举手之劳区区小事,可对他们而言却是到了鬼门关前,又被提了回来,相当于救命之恩啊。苟读眼皮直跳,人比人气死人啊。苏轼不禁为其豪情所感,赞道:“好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真英雄也!”

    林天大笑着回转过身,此时已正午,经历这事,耽搁了时间,又无船夫,总不能困在江面等“救援”。林天道:“我等先上岸如何?”

    发生死人的事,官府总要来人问询的,苏轼也怕为林天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便道:“如此也好,苏某肚皮早饿了。”刚说完,肚子就“咕咕~~~”一响,不禁老脸一红,掩盖道:“可是此处距离对岸怕有百多丈,如何过?”

    林天笑道:“百丈之距,何足道哉?”说着搭着两人的肩,就见三人瞬间包裹在一个淡淡的雾球之中,雾球唰的贴着水面,便径直上岸去了。

    如此修为,恍若神迹。到岸后,苟读再次被林天的手段征服,就是苏轼这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学问家,也不禁道:“如此手段,林先生在江湖中怕也是鼎鼎大名吧?”

    “哈哈哈~~~”林天大笑,的确他在春风楼前一句话就震慑了整个江南武林,后又铲除淫贼云中鹤,收三恶、慕容复为弟子,林天喜欢被奉承,这心柔知道,邓百川等察言观色也知道,于是在有意识的推动下,江湖谁人不知林天的大名?

    只是相较于丐帮乔峰破坏辽夏结盟此等民族大英雄的壮举,林天的名气倒相对小一些,况且他收三恶为弟子,江湖之中也有一些反面的言论,譬如说其其实与三恶不过一丘之貉……

    林天起初为自己名扬江湖而自得,后来知道内情心中愤愤,也就不挂在嘴上,心里却想:此番北上,顺道倒要去会会这丐帮乔峰。又想:穿越到天龙,不见见乔峰,岂不是妄虚此行?嘴里回道:“林某在江湖上,也算略有些薄名。”

    三人上岸方式有些……呃,奇特……早已受到宁北渡口人群围观,正所谓无知者无惧,居然还指指点点的议论起来。

    林天受不了这种被当猴子的感觉,径直走出,自有一股柔和气力推开围观人群,苏轼与苟读也跟在后头。

    围观人群一阵惊呼,人群中一个小乞丐,七八岁左右的身形,蓬头垢面,一双大眼睛却乌溜溜的充满精灵之气,眼神中狡黠之色一闪,娇小玲珑的她便拨开人群也尾跟了上去……

    ………………………………………………………………

    

第二十一章 ?清白面 无缘大慈() 
更新时间:2014…01…13

    三人来到就近的小镇,选了一家尚可的简陋面馆,便围着临窗的座位坐下。苏轼虽曾官拜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但却生性放达,为官清廉,被贬降到黄州后,公事之余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之别号也是由此而来。是以对此并不在意,反倒玩笑道:“林先生救命之恩,本当好生报答,可惜苏某囊中羞涩,只得请吃两碗面条啦~~~”

    林天板脸,做不高心状道:“救命之恩岂能两碗面条就打发?”又好奇道:“素闻东坡居士对饮食一道颇有心得?今日倒想见识见识!”

    “噗嗤”一声,正在手不释卷读书的苟读笑道:“林先生有所不知,东坡居士乃是正人君子。”

    林天不解道:“怎讲?”

    “君子动口不动手啊!”苟读大声笑道。林天顿时明白,原来苏轼是个美食理论家呀。

    小二已站在一旁多时,见三人气度不凡,不敢催促,林天与苟读打晃时,苏轼招来小二耳语一番,小二屁颠屁颠的跑到后厨去了……

    苏轼交代完毕,皱眉对林天道:“林先生方才在船上道与老朽神交已久……”

    苟读也好奇,放下书倾听,他与苏轼交好,并不知道苏轼好友中还有林天这么一位“武林高手”。

    林天倒了杯茶沉吟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林天还未吟完,苏轼与苟读老大的眼一瞪,惊道:“难道……”

    “嘿嘿。”林天纵然修为地仙,但在苏轼这个当世大文豪面前,盗窃后世词作冒充己作,还是有些心虚,面上一红,抱拳局促道:“不才……正是在下小作……”

    他那面红局促,落在苏轼苟读眼里,反倒以为是不好意思。苏轼自不必说了,苟读虽武功平平,但性好读书,诸子百家,无所不窥,乃是一位极有学问的宿儒,这时不免叹息道:“想我苟读自以为学究天人,不想……唉……”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苏轼与苟读不免有点落寞。林天却脱口笑道:“这叫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嘛!”刚说完就后悔了,看两位的表情,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苏轼、苟读两人默默吟念,又长叹一声,看看人家,出口便是经典啊。

    林天自骂多嘴,不再言语,向窗外望去,正午时候街上小贩行人都各自回家去吃饭休息啦,显得空旷。街对面的路边七八个乞丐,有躺有坐,并不年迈,却形同枯槁,眼睛麻木,不时望向面馆,口咽馋唌。林天不禁叹息一声。

    苏轼与苟读毕竟是当世宿儒,又心性豁达,自哀一阵后就恢复如常,听见林天叹息,顺着他眼神望去……

    三人沉默下来。这时一声“面来喽~~~”,话音刚落,就见小二拖着食盘迅疾而来,麻利的三大碗面摆好,道一声:“客观请慢用,有事招呼~~~~”便又麻利儿的走开了……

    面条,很白。面碗,很大。面,也很普通,是一碗青菜素面。一清二白,很干净,很清爽。香气袭人,闻之便令人食欲大开,小镇陋店竟有如此美味?

    “啊,清白面?好面!”苟读赞叹一声,手不闲着,呼呼已是两口下肚……

    “清白面?”林天疑问。

    “嗯~嗯~”苟读边吃边道:“这可是苏老最得意的吃食之一啦……”说着又往嘴里塞了一口,道:“所谓‘清清白白做人,清清白白吃面’是也。”一大碗面被他三下两下就见底了,“跐溜~~~”一声连面汤也喝了个干净,拍拍肚皮,打个饱嗝,满足道:“好面好面。”又续着林天的问话,回道:“这面说起来也简单,都是些寻常材料,好就好在面汤的调配上,我与老苏十几年交情,就是不肯告诉我,害得我每次想吃,都得腆着脸去苏府……”他嘴上抱怨,面上却是笑意,想来是好友间的作弄,突然他惊道:“刚才老苏你……”

    苏轼慢条斯理的咽下一口面,道:“是的。”又道:“食不言,枕不语。”接着吃面去了。

    林天已经明白,苏轼方才与小二耳语,是将面汤的调配方法告诉了,他请自己吃面,是他最得意的清白面,告诉配方,乃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诚意,真是个性情中人。林天当下也吃了起来,只觉得极是美味。

    “咕咕咕~~~”这时林天左侧突然传来肚饿的声音,回头一看,是个小乞丐站在窗外向内看着,盯着林天手里的面,那眼神清澈明净,只是身上却散着呕心的馊臭味。

    林天不禁想起自己刚穿越来,在破庙里肚子饿得死去活来,半夜去偷菜的情形,同情心大起,将未吃完的半碗面递过去道:“我吃不完,你吃。”

    那小乞丐盯着面碗,咽了咽口水,却摇了摇头,转身指向街对面的七八个乞丐。

    “好一个小孩!”苟读赞道,问小乞丐:“对面有你的亲人?”

    小乞丐摇摇头,道:“我不认识他们。”声音稚嫩清脆,很童真。

    苟读大奇,念叨道:“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心,经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时苏轼也已吃完,知道经过,大笑赞道:“人之初,性本善哪,圣人果不欺我。”

    林天只觉与那小乞丐甚是有缘,便隔窗抱了进来,又唤来小二,给了一锭银子,吩咐一通,小二新上一碗清白面,又为那七八个乞丐各送去两碗面,便急急出去了,林天吩咐他去为小乞丐购些衣鞋之类……

    小乞丐拘谨的在桌上吃着,斯斯文文,不发出声音,苏轼赞道:“倒是个有礼数的孩子呢。”

    苟读不喜,笑骂反驳道:“老苏这算不算指桑骂槐?”又道:“吃饭嘛,好吃就要爽快的吃,哪有这么多规矩?那个……你叫什么名字?”苟读问那小乞丐。

    小乞丐停下碗筷,弱弱回道:“我不知道,我没父母,别人都有父母……”说着说着,便哽咽起来,乌溜溜的大眼睛蒙上了一层雾水,眼看就要下雨。

    苏轼叹息一声道:“天下不知有多少这般可怜儿!”这时他心中想起了恩师欧阳修好友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又想起恩师与范仲淹力求改革图新,却屡屡遭受污蔑打压、放贬流逐,只得“我亦只如常日醉”的苦中作乐……

    ………………………………………………………………………

    

第二十二章 ?小女孩 丁春秋() 
更新时间:2014…01…14

    林天对那小乞丐大起怜惜之意,感到:我孤身一人穿越到这世界,虽说福缘深厚,稀里糊涂就地仙修为,但在这世界终究不还是个“孤儿”么?在这世界我不也如眼前这小乞丐一样:别人都有父母,我没有吗?一时只觉与那小乞丐同病相怜,一把抱过,柔声安慰道:“小伙子不要哭哦,哥哥也与你一样,不知道父母是谁呢。”

    那小乞丐在林天怀里扭了扭,雾蒙蒙的大眼睛中一丝羞意一转而过,低头文文道:“我……我是女孩子。”

    林天并未在意,在他思想里,七八岁还是小屁孩呢,自己七八岁还在玩泥巴,能懂什么?他反更觉心痛,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子沦落街头为乞儿,这是怎样的一种不幸与悲惨?在他原来的二十一世纪,七八岁的孩子,正是一家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王子、公主呢。他理了理小女孩蓬乱的头发,柔声笑道:“是女孩子就更不能哭啦,哭花了脸就不漂亮了。”

    爱美是女性的本性,不管是女人还是女孩。果然那个小女孩抽泣了几下,就收回了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林天安慰了几句,便又继续斯斯文文吃面了。

    大家都没有再说话。苟读看着小女孩,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神里分明藏着自责、懊悔。苏轼仍自在那里沉浸在恩师们人生的颠沛凋零、天下人的颠沛流离、自己的颠沛飘零的情感纠缠上……林天在思考,我与这小女孩遇上便是缘分,自当照顾她,可是这天下有多少个这样不幸的孩子呢?我一人又怎么照顾的来?他又想起了自己的使命:“雄霸天下,逆转宿命”,现在是姓赵的做皇帝,雄霸天下,难道要起义造反,发动战争?恍惚间,他似乎见到:战争开启,乱世来临,万民百姓被卷入到水深火热的人间煎熬,他们何其无辜啊!“不!不!!不能发动战争!!!”几乎在一瞬间,他就作下了这样的决定,可随即他又陷入了另一重困境,不发动战争如何洗刷民族灵魂,如何去面对如狼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