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龙之代天罚世-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轼道:“介甫冷静,不要气坏了身子。”沈括也在一旁劝慰。王安石似是未能听进,老眼掉泪,呜咽道:“老夫闲适江陵,却不知官家竟遭此难啊!呜呜~~~”

    林天叹了口气,赵顼即皇帝位当年,便升王安石为江宁知府(金陵知府);旋即被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此年,又召王安石“越次入对”,再次年便被任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赵顼对王安石之知遇恩泽可见一斑。

    ……………………………………………………………………………………

    开封府,皇宫,某间宫殿内。天色已经黄昏。年轻的皇帝坐在长案后,角落里坐着一人,老神在在,却是剑魔独孤求败。

    赵顼赵顼将一张信笺轻放到案上,面有喜色,赞道:“林门主果然大手笔,一下就抓了近百贪官污吏,哼哼,这些蛀虫……”

    剑魔微张了下眼,见他喜不自胜的摸样,不禁淡笑一声道:“林门主修为旷世,自然远非常人可比。”

    赵顼点点头,又摇摇头,叹息道:“可惜林门主手软,只将他们罚跪三天……”

    剑魔大笑道:“对于他们来说,对着百姓跪上三天,可要比杀了他们他还要难受啊!哈哈~~”

    赵顼也不禁一笑,道:“三天之后,林门主将亲自押解他们来京城,说是要在皇城门外,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堂共审,万民齐瞻,嘿嘿,林门主手段,实在是高明啊!”

    剑魔闻言一愕,略一思索,忽的捋须笑道:“不错不错,实在高明!”

    赵顼显得很是欢欣,道:“嘿嘿,到那时众目睽睽之下,朕看那些欺世盗名之徒,如何为这些蛀虫辩护,哈哈~~~”他见剑魔轻轻摇头,不禁止住笑声,疑惑问道:“太上长老,何故摇头?”

    剑魔道:“顼儿,你还没有见到林门主的更深之意呀。”

    “更深之意?”赵顼皱眉不解,起身向着角落处的剑魔弓腰道:“还要太上指点。”

    剑魔深居皇宫百年,世事洞察于胸,所思虑之事,远要比赵顼这年轻皇帝深远的多。

    就见他摆了摆手,示意赵顼坐下。赵顼依了坐下。

    剑魔叹了口气,道:“自太祖以来,我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

    

第二百一十章() 
剑魔叹了口气,道:“自太祖以来,我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唉,成也由斯,败也由斯!”

    有宋一朝中央集权得到加强,而权力在中央又分为皇权和相权。作为个体,皇帝的能力、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统御国家,他必须依赖某一个群体或某几个群体,宋真宗曾说:“天下至大,人君何由独治也?”

    历史上,皇帝或信任亲近内臣,或依靠宗亲,或依仗外姓国戚,或听命身边后妃,中央权力机构中分别出现宦官、宗室、外戚、后妃擅权的局面。

    宋朝开国皇帝,深刻反思历史经验教训,做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选择,将士大夫群体作为唯一可信赖依托的对象。这种治国方针,固定为“祖宗家法”,为历代皇帝所遵循。太祖更曾立下誓碑,不许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北宋没有诛杀大臣的之事。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其实是由汉高祖刘邦所昌言的,其说多为汉、唐以后许多帝王所继承,但这一时期,王朝往往还留有藩王、门阀实力,士大夫势力,还相对薄弱,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抑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士大夫势力才逐渐强大起来。

    到了宋朝,经过五胡乱华、五代十国这华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后,什么藩王、门阀势力基本被摧毁扫荡。

    宋太祖信任士大夫,一方面是因为没有藩王、门阀势力阻止,另一方面,正所谓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任用士大夫,对长久的稳固江山颇有益处。

    宋太祖重用有从龙之功的吕氏,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这吕氏在表面的士族大儒世家背后,还是一个拥有旷世实力高手(先天大成)的家族。

    到了宋仁宗时候,天下士人皆奉吕氏为首脑,朝政皆在吕氏过问下,皇权势弱,仁宗于是揭开新政。然而反对势力已经庞大无比,难以推动,一年四个月后,便宣布中止。吕氏之害,于是被皇帝所深知,为制约吕氏,仁宗便又扶持了韩氏。

    哪知吕氏并不以韩氏为敌,故意退让,几年时间,韩氏便又尾大不掉,而且这韩氏如同暴发户似的,投靠的士人不甚繁数,但又参差不齐,“天下士人,不出于韩,即出于吕”,韩氏的名头乍一看还在吕氏之上。韩氏与吕氏背后的实力被仁宗发现。

    仁宗晚年,追悔莫及,恨恨而死。后英宗即位,他一面在朝堂上仍然重用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欧阳修、辅弼等人。一面又与深居皇宫的太上长老剑魔独孤求败商议对策,剑魔夜探吕氏祖宅,被神秘高手发现,交手之下不分胜负。英宗知道事不可为,遂在吕氏、韩氏之间合纵连横,成了三家鼎立之势。

    英宗笼统在位仅五年,忧思成疾,郁郁而亡。赵顼为英宗长子,于是二十岁的他继任了皇位,这位年轻皇帝国患家恨之下,便决意对韩、吕下手。他重用王安石进行变革,虽阻力颇大,但这两家族在江南势力极为有限,变法在江南基本得以顺利展开。

    其实赵顼不知,在江南,也有旷世级别的高手坐镇,只是这高手身居隐世,不为世人所知,然而吕家的老祖宗却曾偶然之下与其中的一位交过手,对方一手“道动乾坤”,先就立于不败之地,任凭吕老祖有着如何通天的手段,具都被一一化解,他心惊之下,便遁回北地,吩咐家族不要伸手向江南。

    变法在江南施行后,便要开始渡江向北,得到了韩、吕的激烈反抗,时逢光州蝗灾流民流离失所,一场天灾之下,被韩、吕利用,奋然反攻,最终以王安石被逐出朝堂结束。

    然而显然矛盾并未因此结束,之后不久,赵顼便又任命蔡确为相,继续主持变法。韩、吕由此也就动了杀赵顼的心思。

    赵顼听剑魔的一番感叹,也是心有同感,信用士族固然避免了宦官、宗室、外戚弄权的祸事,但却也产生了新的祸事。

    且不说韩吕背后的旷世武力,仅在士林中的影响,便是足以左右天下言论,这两家族人丁兴旺,与族外俊杰通过联姻之形式,结成一体,更别说什么同乡之情、同窗之谊、授业之恩等等了,总之天下士人,有点才能,想做官,而又没有门路的,除非运气逆天,否则就得向这两大家族递门帖。

    王安石变法中有专门的舍学的变革,这为大多数没有门路的读书人打开入仕途的路径,所以安石变法,在读书人中,也是受到一部分人支持的。

    只是王安石与韩吕不一样,他们有着深厚的底蕴,而王安石一切权力,都得自于赵顼的信任,当韩吕齐攻变法,赵顼也被威逼的时候,这些读书人登时哑火了,或也有几人叫嚷,但终究不成大势。

    成也士族,败也士族,赵顼也跟着剑魔感叹一声,但却没有想到什么更深之意,仍是皱眉迷惑。

    剑魔不等他询问,语气之间似乎有些兴奋的道:“皇城外公审,巨额贪腐必然引起万民激愤,他们若为之开脱,必然光天化日之下驳逆民心……”

    听到民心二字,赵顼忽的眼睛一亮,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可用啊!”

    剑魔点头笑道:“以万民以抑士族!”

    以民抑士?赵顼沉吟一遍,豁然惊悚道:“我朝百年来,与士大夫共天下,不与百姓共天下,若是以民抑士,岂不与天下士人为敌?”

    剑魔幽幽道:“民为邦本。”

    赵顼脸色连连变幻,无数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身子微微有些战栗,道:“那样……那样后,会是一个怎样的景象……”

    剑魔面露遐想,声音飘忽道:“不知道,千年未曾有过。”

    赵顼气喘的粗重,面上也有些潮红,眼中惊恐、兴奋、犹疑、憧憬之色互相角逐。

    剑魔瞧着他也不惊扰,宫殿里静得吓人,良久,赵顼长舒一口气,松软软的陷在软椅中,冷汗已经浸透的衣袍。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说林天等人在扬州衙门前的虎头蛇尾的公审,最终因为王安石的怒急攻心而草草结束,然而那些贪官却迎来的悲惨的三天三夜,被一些兵卒和江湖武人看着,任由百姓有事没事的就过来扔个臭鸡蛋、烂菜叶,有几个缺德的家伙,居然还哈喇一口浓痰吐出,呕心非常。

    起初林天还觉得解恨,但后来又觉得有点伤人尊严,还不如痛快的一刀斩杀,这实在不人道,不符合二十一的养成的价值观,毕竟其中还有年过半百,须发间白的老者。

    然而正当他自责,想着怎么“收回成命”的时候,王安石却怒气冲冲连连骂道:“这些狗官,平日里开口闭口仁义道德、君臣父子,却一肚子男盗女娼祸国殃民!实在应该凌迟处死,满门抄斩!!!”

    这时林天已经与乔峰、苏轼、沈括等住进了衙门内,这衙门分前后进,前进是一众官吏处理公务的地方,后进是知府大人居住之处,当然后进房舍众多,不担心不够住。

    王安石这天一大早起来,喝了几口稀粥,又不由得痛骂起来,他本性子执拗,一旦认定,就算十头牛也难拉回,一听说韩吕居然向赵顼暗下杀手,便铁了心思将韩吕看为死敌。

    苏轼与沈括在旁见王安石骂完人后,又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连忙疏导劝慰,林天见王安石瘦弱体虚的样子,心头一动,想起原来历史上,这位拗相公可就在一零八六年五月间去世的,也就是……明年!暗道:回姑苏后得叫薛慕华给他诊治诊治!

    他本来身俱仙灵之气,治好王安石只在举手之间,但他鬼使神差的,就是不想在他面前暴露自己太多的底细,隐隐有种保留神秘,最后出手的想法。

    话说扬州的事,也自然被韩吕两大士族知道,吕氏对此一面飞快的与韩氏联系,主动帮忙,一面又在背后冷笑。

    韩氏婉拒了吕氏的好心,便由一名堪堪入先天旷世高手的长老,带着无名一流绝顶,十几名一流高手,前去扬州,誓要将那账薄夺回或者销毁。

    他们并不知道林天的底细,只知他出手治好了赵顼的噬精散毒,想来有些手段,但见他破开开封内外城门的架势,推断出林天顶多只是一个先天高手。

    韩氏派出这么多高手,俱是家族精英中的精英,那个先天长老更是族长的同胞弟弟。

    他们对扬州之事极为重视,扬州繁华之地,每年进项实在是个巨额数字,若是失去扬州,对韩氏的经济*是个巨大打击。围绕在韩氏周围的士子繁多,韩氏自然免不了要支出银钱拉拢。

    时间过得很快,三天转瞬即过,那些贪官三天来都未被准许起身,就那么跪着,林天倒是好心,怕他们这些肥肚油肠的身子板熬不下去,每天中午、半夜的时候,还叫人给他们每人两大碗肉汤。

    奇怪的是三天来,这些贪官居然没有家眷前来看望,甚至连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