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龙之代天罚世-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可是记忆中,自己进入藏宝图所绘的宫殿……秘籍不是已经……接着殿外来了高手……”她紧皱着眉头,可是怎么也想不通,后面的什么也记不起来。

    “难道……也是他留下给我的?”她不可思议的做着这样的推测,这实在不可思议,因为据她所知,这秘籍乃是一部绝顶内功心法,据说练成后,便能后天返先天,达到先天境界。试问天下谁人能无视这样的诱惑?

    “他……可真是个不可思议的人儿……”她撅着嘴,眼波流转,小手攥紧秘籍,倔强的道:“虽然人海茫茫,但,我一定会找出你的!”

    ………………………………………………………………

    就在距秦幼蓉客栈房间,不足半里的一家客栈房间里,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吃早饭。这四人神情怪异。

    一个二十来岁的青衫书生,满脸是情不自禁的笑意;一个十七八岁灰色僧衣的和尚,则皱着眉头,嘴里念念叨叨;还有一人公子哥模样,穿着一袭游侠衫,满脸肃穆,只是眉头间,有淡淡的愁闷;还有一个小女孩,身穿紫色锦袄,乌溜溜精怪的大眼睛在三人身上乱扫。

    忽然那游侠公子一声叹息,丢下碗筷,走到窗前,向西北方向望去,眼光落在半里内的一点上,淡淡道:“快吃吧,吃完我们就走,回姑苏。”

    忽然“笃笃笃”的敲门声响起,“谁啊?”摘星子开门问道,见是小二,“什么事?”

    小二腆着脸,一指身后,献媚笑道:“蔡府、王府管家求见。”

    摘星子一扫小二身后,那两位貌合神离、年过半百、脸上堆笑的灰衣老儿,他不认识,正自奇怪,就听房间里一朗声传来:“问问他们所来何事。”

    摘星子对那两老人道:“都听见我师父话了吧?你们来干什么的?”

    那两老儿一把挤过小二笑脸迎上,“我们蔡府老爷(我们王府老爷)……”两人异口同声,互相一瞪眼,喝道:“讨打!”竟又是同声。

    眼看着两老头撸衣撩袖就要开打,摘星子轻喝道:“停!”急忙穿到两人中间,向房间内指了一指,做了个脸色,问道:“说说吧,究竟干什么来的?”

    两老头谁都想先开口,但都盯着对方,结果两个都跃跃欲试,却都没开口。

    摘星子“哎~”的一声,这两老头,活宝啊!随意一指左手边一个,“你先说。”

    那老头一阵得意,向对面老头轻哼了一声,才向摘星子作揖笑道……

    林天看着桌上的两叠开封特产东京宣纸,暗暗咂嘴,十万两白银,整整十万两白银!每张一千两,整整一百张!

    他当然猜到了,什么蔡府老爷、王府老爷,定然就是当朝的两位相爷,蔡确且不说了,王圭可是在士林中素有清名的啊,也还是送了五万两银票,与蔡确不相上下。他心中惊叹:十万两是什么概念?那就是十万贯,一亿文钱啊!两文钱三个鸡蛋,三文钱五个馒头……这能养活多少人?可是……听便宜老弟乔峰说,他丐帮规模却在日愈壮大,这说明什么?说明天下没饭吃的人日益增多啊!

    他想起了电影片末皇上与苏灿的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皇上:“你丐帮弟子几千万,你一天不解散,叫朕怎么安心?”

    苏灿:“丐帮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决定,而是由你决定的……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国泰民安,鬼才愿意当乞丐呐!”

    大宋天下,表面看似安定,其实内部暗涛汹涌啊!

    【求推荐,求收藏】^^^^^^^^^^^^^^^^^^^^^^^^^^^^^^^^^^^^^^^^^^^^^^^^^^^^^^^^^

    

第五十八章 ?太湖书院() 
更新时间:2014…02…20

    正当林天暗自感叹的时候,“蹬蹬蹬~~~”脚步声响起,此次来的却是一群人。

    林天已经知道是哪些人,吩咐摘星子道:“你去应付他们,我不见。”

    摘星子领命而去,你道来的那些人都是谁?哈,都是些在京的文武百官!他们来干什么?哈,送特产而已!——不说摘星子领人到隔壁房间一通聚敛。

    且说林天在房间不禁摇头叹息:如此百官,大宋焉有不亡之理?他想起二十一世纪,有颇多专家学者推崇宋朝,说什么宋朝是中国历代王朝中“经济最发达、国民文化最兴旺、科技创新成果最多、人口基数增长最健康、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繁荣鼎盛朝代”。

    这话表面上看确实不错,重视经济一直贯穿于宋朝,太祖赵匡义言:“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太宗言:“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当今神宗言:“优先理财”、“令众政事之先理财为急”。

    大宋朝廷不以重农抑商为国策(但重农抑商在民间已成为习惯),朝廷财政收入百分之七十来自于工商税,田赋只占百分之三十。为什么?因为朝廷根本收不到田赋,何故?土地兼并!宋朝不实行遏制土地兼并之政策,大官僚大地主圈地十之五六,又以北方最为严重。

    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户沦为“无业流民”,为生存不得不另寻出路,而工商业正好可以提供工作岗位使他们生存下去,为使工商业大量吸纳无业流民,重农抑商这个传统国策就不得不被废除,这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大量土地,却又以各种手段隐瞒偷漏,据记载,宋朝纳税田亩数仅占田亩总数十分之三,不纳税者占十分之七,宋朝官僚地主逃避赋税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

    林天打开窗户,向外望去,窗外商铺林立,神识所照,游人如织,叫卖声、吟唱声此起彼伏,人们优哉游哉,饮茶、喝酒、吃肉下棋、听戏、聊天……好一副真实的清明上河图!可谁知道这“繁荣”背后的危机?呵,火山口上的繁荣!

    有人说宋朝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这只是假象,宋朝并非没有大规模农民起义,而是大规模的起义还没有孕育而成,就遭到异族入侵,半壁江山被侵占……

    正当林天胡思乱想之际,摘星子已招待完好几拨“客人”,激动万分的回来了,怀里捧着一个包袱,进门就将门上闩关好。

    林天笑道:“怎么了?像做贼一样?”

    摘星子将包袱放在桌上,满脸掩不住的激动,拍拍包袱说道:“师父……你猜猜有多少!”

    林天佯怒道:“少卖关子了,多少?”

    摘星子嘿嘿一笑,边打开包袱,边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足足一百七十五万三千两呐!!!”

    “什么???”林天不敢置信,看着那一桌子的银票,人家说腰缠万贯,我现在可一下子就腰缠百万贯啦!他抓起一把银票,裂开嘴,想大笑,却又忍住了,只是呆呆的看着,前世今生他都是个穷汉,也不怪他看见这么多银钱出丑了!

    深吸一口气,转过身,道:“摘星子,去……去买个木箱子,收拾好了。”

    “是!”摘星子当即领命,正到门口,又被叫住,“顺便再去购买马车……要豪华大马车!”

    “是!”“等等……再去买些劲装,这游侠衣服,我穿着很不舒服……”“是!”

    ……………………………………………………

    摘星子出去一会儿,就又听到蹬蹬蹬的登楼声,林天打开房门向外望去,对来人道:“哈哈~~~苏大家,欢迎欢迎。”

    来人正是苏轼,向林天虚礼作揖道:“林先生有礼,苏某打扰,请勿见怪。”林天连连摆手,走上前去请他到隔壁房间,道:“苏大家请,请!”他可不敢把苏轼请到那个堆满银票的房间。

    苏轼奇怪一笑,顺着林天进了隔壁房间。一进门,各自安坐,林天就问:“苏大家何事要亲自前来?”

    苏轼从袖中掏出一把纸扇,递过去说道:“知道林先生要走了,也没什么相送……”

    林天一皱眉,接过纸扇,看了苏轼一眼,苏轼点点头,缓缓打开纸扇,眉头皱的更深了……

    就见扇面上画着一副,图上一户富贵人家的美味佳肴食用不完,只好让它腐烂发臭;而旁边穷苦的黎民百姓却饥寒交迫,悲惨的死在路边。

    苏轼才华横溢,诗词文赋外,书画也很擅长,尤为讲究“神似”、“传神”。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么?”林天合上纸扇,闭目叹息一声,脑中似乎还停留着那哀鸿之景。

    苏轼喝了一口茶道,闭目养神。

    林天瞧了他一眼,将纸扇“啪”的一声摆在桌上,道:“苏大家何意,直说无妨。”

    苏轼叹息,面有尴尬:“不瞒林先生,老朽前来……”他欲言又止。林天道:“但请直说。”

    苏轼难开其口,说道:“老朽……老朽为……为……唉……”究竟开不了口,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道:“林先生自己看吧……”

    林天满是好奇,这苏大家有什么事,这么三缄其口?拿过一看,却是一张凭据,一张借钱凭据……

    “这……”林天大出意外,有点目瞪口呆的问,“这是什么意思?”

    苏轼老脸通红,说道:“为一老友筹的……很急。”

    林天心道原来是为别人借的,见凭据上所写乃是借银三万两,三万两不是小数目,皱眉问道:“小意思,我应下了。……只是林某可否知道,是为谁所筹?”

    苏轼见林天毫不推辞,暗道:“果然还是这江湖人物豪爽。”他先已向多人求助,却都被婉言拒绝。当下站起身来,弯腰执礼道:“苏某多谢林先生。”

    林天连忙起身,不敢受此大礼,各自落座后,苏轼缓缓将事头说了出来……原来苏轼借钱,居然是为在金陵潜居的王安石所借……

    原来王安石潜居金陵,见蔡确为施行变法无所不用其极,非正道,数月前与苏轼相聚谈起,预测变法将遭劫难,忧心抑郁之余,决心亲建书院,以培养正道学子,此时王安石已经六十有三,身有宿疾,垂垂老矣如暮夕残灯,(史上,王安石死于一零八六年,即小说中两年后)。

    林天听完后,一时间想起了某位武道高手,以生命之力创出惊天动地神鬼僻易的一式——剑二十三。这王安石倒也有些以生命余晖绽放光芒的意思,他的预言是正确的,原来历史的发展,也确实像他所说……

    林天沉吟片刻,忽的拿起那借银凭据,“哗哗哗”撕为碎片一扔,纸屑飞舞,苏轼被一惊站起,以为林天反悔,指着林天道:“你……你……不借就不借,何必玩弄老夫?哼!”说着就要甩袖离去。

    林天急忙站起,拉住苏轼的臂膀,微笑说道:“苏大家稍安勿躁,听林某说,林某虽与王相公素未谋面,对其变法也不甚意同,但建书院,传学术,乃是大大的善事。林某江湖中人,江湖规矩,为朋友两肋插刀,区区钱财,何足惜哉?”

    苏轼听到里,情绪缓了下来,就听林天继续说道:“我与苏大家虽年龄相差甚大,但一直自认为是往年之交的,难道苏大家瞧不起林某?”苏轼面有愧色,林天察言观色,知道他要说什么,抢着大手一挥说道:“三万两怎么够?我出十万两……哦,不,五十万两,算我林某人捐助的,无需偿还,要办书院,就办个最大的书院,全大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