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系统破损指南-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支离破碎。

    摘星阁中的一切都不是完整的,所以国师府的守卫才这般轻松,就算进来,你带走一部分又怎么样。这里的正确使用方法,都在国师一代一代的传承中。

    师明知不可能让大皇子动手,自己也不能动手,这卖劳力的担子自然落在了暗月身上。师明知每指一块山川的碎片,暗月就负责将笨重的模型推到指定的位子。周围散落的微型山川渐渐减少,中央一块超大的地势分布图渐渐完工。

    这是大熙的山河缩影,但是没有标记,大皇子也看不懂,何况他也是第一次看这这种立体的地图。边界线是师明知顺手用染色的泥土画成的,用完一吹就没了。大熙的轮廓被描绘出来后,师明知又用其它颜色的泥沙添写了周围国家的名字,绿色是附属国,黑色是敌对国。

    弄完一切后,师明知后退几步,把这里留给了大皇子,还顺手牵走了暗月。

    皇帝的心思谁能猜,这第三层本就不需要国师多言,一切一切,都需要大皇子脑补父皇的心思。

    难怪做皇家人,脑子不好使的都活不长。

    师明知带暗月到第二层,第二层也是空荡荡的,天星图由夜晚可以发出微光的珠子镶嵌于房顶而成,按照星星排列的规律,是前人留下的财富。

    不过白天只能看见一个又一个的珠子,没有夜晚群星闪烁般的漂亮。

    师明知找了两个蒲团,正准备坐下时,却被暗月抱到腿上:“你还生着病,不要着凉。”

    嗯,这个理由很强大。

    师明知看了他一眼,问:“你不高兴?”

    暗月把师明知的头按到自己颈窝,闷闷道:“没有。”

    这该不会是见到大哥了,不高兴?

    暗月又道:“侍卫守则很严格。”

    师明知:“嗯。”

    暗月轻快的说:“还好我不是侍卫。”

    师明知说:“那是什么?”

    暗月想出一个词:“国师大人的姘头。”

    师明知:“”

    师明知冷着脸正要给人一个拳头,就被暗月的唇寻到,从耳畔到脸颊,然后深入口腔。他的舌头被暗月的力道揉的发麻,相互追逐躲避推让,最终是师明知大口喘气推开暗月,分开的唇间还连着银亮亮的丝线。

    师明知呼吸不畅,却猛然红了脸。

    明明更限制级的事情都做过了,不就是舌吻吗?

    亲成这个样子,师明知也没心思等会儿送大皇子回去了。摘星阁虽然不准一般人进去,可打扫那么大一个地方,总是有人能混入扫地婆子中混进去的。师明知也不管了,让暗月唤来静思,让他等着大皇子下楼后,送大皇子和大皇子妃出府,然后就和暗月慢慢往内院走去。

    暗月回去的路上问:“如果再有人问起,我是你买来干嘛的,我该怎么回答?”

    要留在国师府,就得有个光明正大的身份。

    师明知眯着眼睛:“还能干啥,下劳力的,不然这一口好牙就废了!”

    暗月:“”

    唔,最近每天晚上是挺辛苦的。

    师明知:“”

    大皇子在第三层待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出来了,静思在摘星阁外领他出府,半路经过正厅,顺便接走了大皇子妃。

    他没有在意国师半路离开的行为,也对国师不送行的态度不发表意见,只是在坐进自家府上的马车时,对只能看见他表情的爱妻许穆青叹息一声。

    面对于大皇子妃的询问,景澄摇摇头,示意她不要去深究。反正他今日进了国师府,即使父皇还没有御旨宣读,某些人也应该等不及来找他麻烦了。

    虽然隐隐抓到父皇的意思,大皇子心中也是混乱无比的。

    不过既然父皇做出了决定,那个深居后宫的女人就别想抢走属于他母亲的东西。纵然当年的线索清理的干净,可没有证据,不代表他们没办法确定凶手。

    那个在他母后身边悄然下药,引得小弟失踪,母后崩逝的人,脚趾头想都是皇贵妃身边的人。

    只可惜当年那个女人闹事,居然把小弟的行位降到了她两个儿子下。

    大皇子看着宫墙深处,缓缓飘落的雪花,说道:“国师是不是对父皇说过,这天就要暖起来了?”这消息传到户部,很是安抚了一些人的心,他的声音很小,许穆青疑惑的侧过头,并没有听清。

    师明知知道皇帝的态度,却也不在意大皇子到底弄懂了他父皇隐喻的几层意思。

    国师这样高洁不染世俗的仙长,怎么能参合到后宫一众女人的勾心斗角中去呢?一个男朋友就很难哄的好么

    师明知自从生病开始吃了五天的药后,天气就转暖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化雪。

    国师府所有的黑瓦上只剩寥寥几处融白的雪迹,滴答滴答的雪水从房檐上落下,在地面形成一排水洼。水洼倒映着国师府青白的天空,和偶尔路过的飞鸟。

    农祭和亲耕,在户部的安排下是紧靠在一起的。

    一年的农事始于烧荒,农民把烧荒看作是丰收的前奏,因而要举行欢快而隆重的仪式。农祭在大熙是一项亲民活动,国都近处的农民都会在这一天在京郊,等祭天仪式结束后,开场焚田。

    皇帝亲耕,听来新鲜,但这是一项国家典礼,也是大熙群众近距离接触皇帝的一个机会。虽然皇帝可能在重重护卫和朝臣的拥护下,但还是有好运气的人能近距离观看。

    亲耕以表示天子劭农劝稼、祈求年丰之意。两项大型活动聚集在一起,都城中的贵族在在这一天也会举家踏青。

    大熙的国师每一任留下的传说和故事都不一样,但深入群众的却依然占少数。大熙人民对国师的印象,依旧停留在摘星阁上清冷似仙人的想象中。即使生活在国都的人民,有幸得见国师真颜的也是寥寥无几。

    师明知曾经都是按照一个国师标准行为守则来规范自己的,参加的几次大型活动,也因为需要戴面具而保持了不可亵渎的高贵感。

    但是师明知的系统在判定积分时,是准确区分开他师父和他自己的。如果一个群众对国师产生了敬仰、敬畏、信仰之情,但却没有下意识分清国师是否是前任和现任的差别,这些本应该添加在师明知头上的民望就是无效的。

    因此,重新收集积分才任重道远啊

    农祭开始前两天,师明知就为自己担任的火正一职开始埋首研究起来。火正的任务,就是布置、点燃和守护祭天的柴堆,完成燎祭的仪式。但是大熙的祭祀仪式上,有许多需要大喊出来的祷词、祝语。

    光记忆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量,好在许多句子都是押韵的,读起来就和唱起来一样,唱着唱着,师明知就把暗月扔到一边儿去了。

    仪式上除了祝语,还有舞蹈动作。

    本来皇帝派了一个乐工团的人来教他,但那个内侍不知是否是听信传言的缘故,老是动手动脚,妄图“求得国师宠爱”,因此被暗月扔出去了。

第13章 魔教教主与国师(十三)() 
当日下午,皇宫中又流传起了新的八卦,国师一怒为新宠,将意图攀高枝的内侍扔出大门。

    师明知:“”

    师明知只得委婉的向上面说明了情况,推拒了其它人选,自己看着画图的线本练起来。当然,练之前是将暗月赶了出去的。

    不然看他一个大男人扭来扭去,自己都觉着别扭。

    农祭其实早在一月就开始准备了,只不过因为一场大雪延时,又因为最主要的出风头的人没定下来,便拖着了。

    所以唯一忙得团团转的人,只有师明知一个而已,谁叫他是临时插队的呢?

    其实大熙任何一场有关祭祀的活动,第一候选人就是国师,只是前任和前前任以及前前前任国师有些任性,等轮到师明知时,他自然也就学会了偷懒。

    摘星阁上,是皇城最适合观星的位置,每月月初和月中,师明知都需要将观后感写到观星笔记中。这些笔记用作考证,只有星象变动十分明显时,他才会直接上禀皇帝。

    大熙的夜空,绵延悠长。

    师明知忙碌时,暗月也忙碌了起来。他不能天天留在国师府过夜,有时只能凌晨天将亮时,抱着师明知眯一眯。

    其实也就一两天而已

    农祭当日,师明知凌晨就被静思叫醒,半睡半醒间,被一个人温柔的护到马车上坐下,身前身后还垫着几个垫子,但最舒服的还是环着他的那双臂膀。

    皇城内一路火光,等队伍走到郊外时,远处天边正跳出一抹耀眼的橘红。

    师明知还睡着,他身后的人拨开帘子,轻声叫醒他:“明知,日出了。”

    师明知睁开眼,这几天被劳碌的身心疲倦一扫而空。郊外地广,那太阳尤其震撼。但最令师明知最舒畅的,却是把他叫醒的人。

    暗月一身普通衣裳,混进人群中只能靠气质让师明知发现了。

    师明知问:“等会儿站在我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

    暗月放下帘子,外面有人来请国师了,他短短应答了一声:“好。”

    一定是最显眼的。

    静思在外面将师明知扶着,下车后,师明知回头,却发现暗月已经不在马车内了。本想再次道个别的,师明知只能按下心中的失落。不过转身,他眉脚一平,又是那个高冷勿近的国师。但走着,师明知却高兴起来,等会儿他跳起舞来,一定会看的暗月目不转睛。

    呵,国师的小蛮腰,一定会征服人民。

    静思:“”不明白国师为什么突然高兴。

    搭建农祭高台的郊田,是特意租借的群众的田地。大熙的农民信任着那个传说,国师祝福过的田地——高产。

    师明知:“”

    这个奇葩理由,是跟随皇帝行进时,户部尚书悄悄在他耳边说出来的。言语中让师明知等会儿不要被人们的热情吓到,因为大熙距离上一次国师出现,已经过去四十年了。

    师明知那个任性的师父,就是不愿意在大庭广众跳舞,每次出去赚生活费,都是神神秘秘的。所以,即使前任国师威名在外,真正出现在群众面前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虽然师明知宅,可他需要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行动方针,所以他如今采取了行动。

    祭祀仪式来源于农民的请求,来自于农民期望丰收的愿望。但是自然界有风霜雨雪,人世间有丰歉福祸,为了祈求上天赐予人世以永远的福祉,农祭由此而生。

    大雪推延了耕期,却没有推迟春的来临,师明知身穿黑色繁复的祭祀礼服,郑重的在高台上踏出第一步。

    他目光平视前方,手中握着一支从官道旁高大玉兰树上摘取的半米长的枝桠。那棵白玉兰树上的薄雪早已化干净,露出回暖的这些日子悄悄冒出来的小花苞。二月末、三月初,郊外径草绿,百花萌动。

    这一年,是新生,是期望,是未来。

    师明知怀着第一次在大型场合的忐忑,步伐坚定地站到祭台最高处,然后转身俯瞰众生。跟在他身后的童子分列两旁,等会儿要和他一起跳一场祭舞。

    最前方,师明知看到了身穿明黄色的皇帝,以及他身后的百官。他视线漂移,突然在一个显眼的地方看到了最想看见的人。

    虽然穿着黑衣,和周围的白色花苞形成鲜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