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戚之女-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铖道:“让宁五静观其变处理。”

    明珞虚弱地唤道:“王爷。”

    赵铖转头看她,安抚道:“无事,所有的事情我都已经安排好了,我哪儿也不去,就在这里陪你。”

    明珞忍过一阵地疼痛和晕眩之感,笑道:“王爷,我只是想听听,让书影说吧,我想听听外面的消息,这样就不会这么想要直接晕过去,孩子,他可能还没想这么快出来。”

    她精神已经很飘忽,像是聚不到实处,甚至真实和幻觉都有些分辨不清,若不是每次疼痛过后赵铖一直在唤着她,她觉得大概她已经晕过去了。

    书影看向赵铖,赵铖则是看着明珞,他看到明珞有些涣散的眼神,道:“说吧。”

    书影吸了口气,沉声道:“十二在北郊军营收到府中道娘娘身体不适的急报,立即带了几名侍卫骑马回城,在回城途中遭到大批杀手的伏击。好在我们早有准备,除了故意放走的那几个,其余刺客已经被全数拿下,因为担心这些人都是死士,所以我们用了迷药将人迷晕,除了为首三人被直接带回了府中,其余的人已经被送到官府大牢,大牢那边也已经监控住,看还有没有上网之鱼。那故意放走的几个人,我们也已经暗中派人跟踪了。”

    赵铖至始至终也没看书影,只盯着明珞,他给她擦着汗,慢慢道:“阿珞,你想知道什么,等孩子出生,明日我便派人将城北宅子里的人都带过来,你想怎么问就怎么问。这一次,我会拔干净他们所有杀手的据点。”

    明珞笑着,她想说什么,却只觉得一股剧痛传来。

    “出,出来了,小郡王的脑袋出来了,娘娘,您使点劲,再使点劲。”一个产婆突然叫着唤回了明珞因为剧痛而有些抽离的心神,她呆了一呆,手猛地掐进了赵铖的肉里。

    半个时辰后。

    产婆将已经洗净包裹好的孩子递到赵铖的怀中,小小的一团,眼睛紧闭着,软软糯糯的,让人都不敢用力,好像稍不小心,就会伤着他似的,赵铖笑道:“所以,是要听到军情才肯出来吗?果然是我的儿子。”

    “王爷,”明珞迷糊中醒过来就听到了赵铖这么一句话,带了些嗔怪地唤他,可是声音微弱,没有半点气势,她嗔着他,眼睛却看着他怀中的襁褓,赵铖意会,将孩子放到了床头,明珞看着孩子略有些丑丑的样子,呆呆地看了一会儿,然后有些吃力地伸手戳了戳他红红地小脸蛋,满心欢喜地笑道,“王爷,他这么小这么软,我觉得他将来应该会比较像我。”

    赵铖扯了扯嘴角没出声,产婆很不知趣的插了一句话,道:“娘娘,您这么说就错了,小孩子刚出生哪个不是软软小小的。老婆子看了,小郡王的眉眼完完全全就是王爷的样子,而且他身长骨硬,将来定是高高大大和王爷一般模样。”

    明珞听言撇了撇嘴,又戳了戳婴儿的脸蛋,婴儿似是因为被打扰,睁开了眼睛,眼睛大大的,又黑又亮,可是明珞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见他翻了翻眼睛,尽是白眼,然后又睡着了。

    明珞吓一跳,又担心又紧张道:“他,他翻白眼?”

    产婆过来看了一眼婴儿,笑道:“娘娘,孩子都是这样的,刚出生时会翻白眼,过几天就好了,娘娘不必担心。”

    明珞总算是松了口气。

    三日后。

    明珞躺在床上,看着下面跪着的老嬷嬷,有些虚弱道:“原嬷嬷,竟然真的是你吗?我刚刚才听说原来姑母竟然派了许多人过来照顾我,竟没想到是你。你是刚来云州城就被王爷送去宅子上住着了吗?他竟然,竟然瞒得一丝不漏。”

    三日前原嬷嬷就被人拘押看管起来,这三日里她不知道外面一丁点的消息,今日就被梳妆打扮一新带到明珞面前,此时她尚不知明珞现在是什么情况,但她知道,怕是刺杀肃王的行动已经失败了。

    这一次明太后和国舅爷动用了北地隐藏十几年的暗钉,联合北鹘叛王古羿,要趁明珞难产之际刺杀肃王,没想到竟然还是失败了。而且他们抓了自己,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刚刚他们带自己过来见王妃之时,也只是让她谨言慎行,哄着些王妃娘娘,但凡有一丝惹王妃不悦的地方,便要让她生不如死,除了这般叮嘱,别的她却是一句也探不到。

    原嬷嬷看着明珞有些苍白和憔悴的面容,想着她刚刚说的话,一时之间也有些拿捏不准现在是什么情况。

    她试探道:“娘娘您可还好?”

    明珞扯了扯嘴角笑了笑,道:“不好,大概快要死了吧,所以他们才肯把你带过来见我。”

    原嬷嬷心中急转,她看了一眼一旁冷冷盯着自己的那名名唤青叶的侍女,从她的眼中她看到了满满的杀气和威胁。

    她知道青叶,是以前王妃未嫁之时在庄子上收的一个丫鬟,可这个眼神,原嬷嬷便知道她绝不是一名普通的侍女,原来那个时候肃王已经在王妃身边布局了吗?

    她心思转换之时,只听到明珞咳了两声,又吩咐青叶道:“青叶,嬷嬷年纪大了,扶她起来赐坐吧,反正我也已经快死了,就让她陪我说说话吧,扶她到我床边说话。”

    又低声道,“小时候我病了的时候,姑母还有祖母,她们都会坐在床边陪我说话,一直到我睡着为止。”

    青叶便依言上前扶起了原嬷嬷,但扶她坐到床前时,却狠狠捏了她一下以示警告。

    原嬷嬷坐下,便有小丫鬟奉了茶上来。原嬷嬷被关押三天,每日里不顾只给点馒头充饥,饮水不过是给上数滴以维持着她不死,此时端上茶杯,她本来就是阶下囚,也不怕她们会这个时候用这个法子毒死自己,所以端了来也没顾忌,本能地就一口喝尽了杯中之水。

    明珞又咳了两声,她唤退了青叶和小丫鬟在外面守着,这才从被子里伸出手来握住原嬷嬷的手,声音带了些难过道:“嬷嬷你受苦了。”

    明珞的手冰凉入骨,却又带着些暖香,原嬷嬷被她的手握住,向来冷情的她心里也不知为何有一种难言的情绪涌上来。

    她看了一眼明珞被子遮盖着的腹部,先时隔得远,她不能够确定,但现在却是肯定明珞腹中的孩子已经没有了,她心中又是一哆嗦,却不知那孩子现在如何了。

    其实明珞常住宫中,也算是她看着她长大的,那时太后也是真心疼爱她,她对她自然也是怜爱的,只不过物是人非,现如今肃王已经将北地尽掌手中,这次的事情,也不知那肃王有没有受伤,会不会迁怒到明珞身上。

    想到这里,她看着明珞的眼神就退了几分虚情假意,恢复了往日的怜爱,道:“娘娘,老奴并没什么,老奴到北地来就是为了服侍娘娘,只是娘娘您现在,您现在可还好?为何。。。。。。”

    明珞却似完全听不到她的话,她似乎很疲倦,已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只自顾道:“嬷嬷,姑母还好吗?我很想回京城去,可是我的身子,怕是永远也不能回去了。这几日里我一直在做梦,梦到小时候的事情,梦到姑母,还有祖母,就很想找个人陪我说话,可是却发现身边竟然连一个旧人都没有。我好后悔,自己那时候怎么就跟着他跑到北地来了呢,这一回,竟然是要像父亲那般,死在这里,永远回不去了吗?”

    原嬷嬷终于发现明珞的精神似乎有些不正常,她握着她的手,只觉得凉到了心里。她道:“姑娘,你会好起来的,太后娘娘每日里都惦记着你,盼着你回去呢。”

    她说着这话,看着明珞苍白的面容,心里各种情绪都在往上涌。她说的并没有假,太后娘娘的的确确是牵挂着明珞的,毕竟是从小疼到大的女孩儿,舍弃她,也是割自己的肉般,原嬷嬷是明太后的身边人,如何能不知道。

第107章() 
原嬷嬷陪着明珞说着话;明珞精神不好;说上一两句;便多是原嬷嬷在说;明珞问;原嬷嬷说着;一直说到到神枯力竭晕倒在了床上。

    赵铖进入房间;厌恶地看了一眼趴在床上的原嬷嬷,侍女便立即极有眼色地上前将原嬷嬷带了下去,另一侍女又过来迅速换了床上的被子。

    明珞道了一声“不要为难她”后便闭眼躺在了床上;她虽话说得不多,此刻却是心神俱伤。

    原嬷嬷的茶中被下了药,这药名唤落英;服用之后面对亲近之人可将埋在心底哪怕再深的秘密都能被套出来;但是使用也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服用之人先得对问话之人存亲近之意;失去防备和抗拒之心;肯去说心底的话去安慰对方;满足对方;如此才能在神智迷失之后;模糊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界线;问出所有心底的事情。

    原嬷嬷理智冷情,她自然也不会对明珞那么容易打开心防;所以在她入房间之后;和明珞谈话之前,青叶趁扶她起身之际还对她下来一种迷魂香,挑起人的情感,只要心底尚有一丝残存的感情都能被放大,挑出来。

    刚刚明珞问她话,她不仅将自己来北地的具体目的,太后的安排说的一清二楚,更将知道的北地细作暗线名单据点联系方法都给透露了出来,甚至连宫中的一些秘事都说了出来。

    赵铖坐到明珞床前,看着她的面色很是心疼,道:“此事也不急于一事,你身子还虚弱,最忌伤神,何必定要此时就急着盘问她。就是那些残余的暗线,也已经搅不出多大的风浪来。”

    明珞睁开眼睛,看了赵铖一眼,然后又别开眼睛,看着帐顶,道:“细作和暗探之事,我知道你都会处理干净,并无需我操心。我问她话,更多的是为了我自己,我只是想知道,姑母她,会对我做到哪一步而已。一日不问清楚,我心里也一日不能将此事完全放下。”

    声音低且微弱,显然是疲倦至极。

    赵铖握着她的手,两人就这样沉默了许久,明珞缓了口气,精神稍微好了些,这才转头看向赵铖,有点虚弱的笑了笑,道:“现在终于都知道了,虽然一时之间有些疲惫,但心却放下了。其实我心里也早都知道,并没多少怨恨或伤心了,王爷不必替我担心。”

    说着她又笑了笑,道,“王爷,我们来北地已经一年,这边的事情也已经都了了,我们何时回京城?”

    “不急,你现在身子还虚弱,至少要等你养好身子,阿佑半岁以后。”赵铖道。

    阿佑是他们孩子的乳名,全名叫赵佑琰。

    “那京中?”赵铖两年前入京,借着清理乱党之机,朝廷官员换了一大拨,他现在离京这么久,姑母和大伯他们为了拿回权力,自然也会借机重新撤换官员,这样如同儿戏一般调来换去,中间夹杂不知多少的腥风血雨,朝堂动荡,于朝廷于民总不是好事。

    “无事,有一干大臣在,乱不了。”他道。

    是没乱,但万万想不到紧接着就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朝堂紧绷,一触即发。

    庆安九年七月中旬,庆安帝外出打猎,遇到黑熊,受了惊吓,一病不起,病情拖了半个月,不但没有好转,太医竟有暗示准备后事之意,朝堂上在沉寂了半个月之后,又因一事炸了锅。

    众臣联名上折请立太子,以固国本。

    都要求立太子,但这太子人选上众臣却有了分歧。

    按祖制,自然是嫡长子赵临祚继承大统,奈何赵临祚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