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女先生-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骞就知道她会问,便坐直身子,耐心道,“我虽看好孟生,但却怕早些不说,待日后他会埋怨与你,若他因此不再提亲,也是他并非良人。”

    容婉明白洛骞的考量,与方才自己在心中细想的一样,“阿婉知道了。”

    洛骞叹了叹,“婉娘,你很聪慧,这些事情,怕是你一想就通,但是有些事,必然要隐藏在那一片模糊之中,才会美好,你就是太追根究底了。”

    容婉有些不懂的抬头,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又为何知装不知,不知却装作知道呢,她不明白。

    洛骞心知一句两句是说不清的,索性也不再说,只说这道理她以后会明了,便又道其他,“前些日子我已教人快马去苏州送信,这两日你大伯就会到了,我的身后事婉娘你不必担心。”

    容婉倒是不知父亲已经送信给大伯,不知大伯会是怎样的态度,“那兄长他?”

    兄长在边关历练,大伯定是知道的,如今大伯得知父亲时日不多,怎么着也是会想法子通知兄长的吧。

    洛骞摇了摇头,“你兄长人在边关,陛下一直想统一全国,此时定是战争不断,不能以此搅乱你兄长的心,且若是做战场上的逃兵,后果不堪设想。”

    容婉对此事十分明了,不然不会一开始便不想让母亲给兄长去信,这样一来,兄长注定是见不到父亲最后一面了。

    洛骞不知在想些什么,已是犹豫了好久,终是道,“我本来想着,若我离去,便由你母亲带着你们回到苏州,老太爷会顾着你们的。只是又想,一来,你母亲的外家在此,定是不愿离去,而来你也已经定亲,再回去也十分不便,因此我在信上已告知你大伯,不必将你们接回苏州。”

    容婉点头,她不愿回苏州,若是回了苏州,那对于父亲被害一事便无法查清,她怎能甘心父亲就此白白死去。

    “待我死后,陛下定是会因宽慰你们而赏赐些财物,等你兄长在军队中有了实职,你们才会更好过一些,不论一年,两年,婉娘你定要学会忍耐,你母亲心气有些高,怕是忍不了这些的,若以后有什么宴会,你大可不必让她参加。”

    说到此处,洛骞顿了一顿,又道,“自然,你母亲是不会听你的,不过丧事两年中,宴会之事你们都不能参与的,还能再拖两年。”

    洛骞却开始一一交代起自己的身后事,容婉只是仔细的听着,她知道,父亲这是不放心他们。

    “守孝期,官员一般要回祖守孝,不过如今陛下重武,你兄长在军队必要待上两年,等孝期一过,才会依劳封赏。”

    洛骞在朝堂之上也曾树敌,这便是告诉他们这期间定会有人落井下石,他们只需坚持两年,便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随后,洛骞声音却是低了低,“婉娘,若不是因我即将离去,你祖父不会同意你大伯入京,以后的两年,不必再想着他们,也无须与他们过于来往,若实在在汴京撑不下去,回了苏州,便再也不要回汴京了。”

    他原以为,老太爷只是不喜做官,但之前整理卷宗之时,却看到一些猫腻他感觉有些惶恐,而第二日再翻卷宗,便遭了刺杀之事,后又想起老太爷对汴京避之蛇蝎,只是如今自己已踏进这种局面,便再也回不了头,此时再抽身离去,怕是会惹人疑心。

    他这句话却使容婉的心中也疑虑重重,可此时不问,便更待何时,“爹爹,咱们洛氏是不是有什么事?祖父不想爹爹做官怕是与这件事有关吧!”

    洛骞知道容婉聪慧,只是不知容婉心中早就对这事起疑,可是此事他并不知道,便蹙了眉,摇摇头,“为父不知。”

    容婉知道父亲说的是真话,若是真有什么,父亲怕是不能如此安心的做官。

    “婉娘,我知你天性聪慧,只是在这汴京,莫要太过出风头,难免招人记恨,韬光养晦才是正道。”洛骞语重心长道。

    容婉点点头,太过聪慧,才会易折,这道理,她一直是知道的。

第五十五章 丧葬() 
许是说了太多的话,洛骞的气力已有些跟不上,干咳了几声,整个人都有些颤抖,容婉本要上前扶他,奈何他摇摇手,“婉娘,去唤人进来,搀我到正院去,我该去陪你母亲了。”

    容婉应了,将那两个小厮叫进书房,由他们二人将洛骞搀回内院去。

    第二日一早,便有人仆从来报,说是郎主归西了。

    直到如今,眼泪不知何时滑到嘴角,她才尝到嘴角的苦涩,该来的还是来了。

    她到正院时,院中的仆从与婢女跪了一地,洛骞仍躺在床榻之上,面色平静,好似只是静静睡去一般,戚氏在一旁守着,眸中早已无神,容珺也守在一旁,不停的掉泪。

    她想起上一世,便默默走上前,暗自拉住戚氏的手臂,生怕母亲做了傻事,只不过她的担心许是多余了,戚氏坐了许久,也丝毫未动。

    身旁的老仆过来提醒,“夫人,是否开始招魂?”

    招魂,便是待死者初丧以后,验证死者是否真正死去,也安慰未亡人,所进行招魂,便是拿死者的朝服站在最高处屋顶的西北角,连唤三声死者的名字,然后将朝服扔进院中,院中会有专人将衣物用箱接住,后将衣物盖住死者身上。

    若仅暂时离体为生魂,死者便会惊醒,若不惊醒,便是死者以真正的死去。

    戚氏顿了顿,微微点头,便由着仆从去做了,只是等招魂做完,洛骞并未苏醒的迹象。

    此后便要开始布置灵堂,设奠,府门前早已升起了白灯笼,而府中四处也挂了白色的帷幕,在洛府的四周,便知洛府中已有人逝世了。

    不过一个时辰,便有宦官骑马而来,双手捧着衣物,走到戚氏面前道,“陛下闻洛仆射身死,心下悲悸,着咱家赠裘与洛仆射。”

    戚氏行了跪拜礼,接过宦官手中的衣物,“劳公公前来,戚氏感激不尽。”

    那宦官摆了摆手,“夫人节哀吧!”便走出了府门。

    后而为洛骞洗身穿衣,做了牌位,便将他转入灵堂停了灵。

    府中上下皆唤了白色麻衣,戚氏,容婉容珺更是守在灵堂,半步没有离开,更是从白日守到黄昏,心中悲悸,不曾动作。

    “夫人,大郎君到了。”有仆人过来报。

    大郎君,说的便是洛府大郎,洛寅了。

    戚氏点点头,站起身,忍住心中悲痛,走出了灵堂,这是洛寅已经到了灵堂前,眼圈也甚是犯红,“弟媳,辛苦你了。”

    戚氏扯了扯嘴角,摇摇头,“大伯来看看夫主吧!”说着便将洛寅领到了停灵处。

    洛寅看了良久,心中也甚是难受,便转过来,与他们一同守灵,道,“阿骞在心中已将实情道来,此番定不是意外,我与老太爷已经商量过,若是弟媳愿意,你们与我一同前往苏州便可。”

    容婉听了父亲讲过此事的厉害之处,外祖父定知其中原因,此番愿意将他们接到苏州,怕是要与他们生死与共了。

    尽管外祖父与父亲这么多年多有不和,可到了紧要关头,不顾性命的,便只有他们而已。

    戚氏却摇摇头,“父亲与大伯的好意媳妇心领了,只是婉娘如今已于朝中官员定亲,只等孝期一过,便可嫁人了。

    这事是洛骞教她说的,若是她想留在汴京,便对洛寅直言,洛寅不会强迫她回苏州的。

    容婉却是知晓此中的厉害之处,若她终归还要回汴京来,实在容易将他们也拉到危险的境地,如此,却不能不避嫌了。

    洛寅果真没有强求,只是道,“若是弟媳哪日在这汴京撑不下去,尽管来苏州吧,不过若等你到了苏州,你便再也回不来汴京了。”

    戚氏应了,或许在她的心里,她从未打算回过苏州。

    此番等洛寅来了,许多杂事便由他接手,而容婉她们几名女子,仅呆在灵堂守灵。

    也因着洛寅,容婉一早便使人到状元府,告诉孟生他不必来了。

    因洛景钰,而又不能无送终之人,因此在第二日,洛景铭也赶了过来,又是一番哭诉,这才安生了下来。

    第三日大敛,后而成服,送入棺中,便开始有人前来吊唁,因老家在苏州,并无几许亲戚,多的便是同洛骞一起在朝为官的官员。

    孟生早早的来过,因着定亲之事早已传遍汴京,因此还在灵前,并未离去,容婉一直低头跪着,却听耳旁传来声音,“洛夫人,吾受陛下委派,前来吊唁。”

    容婉抬头,却是那荀湛。

    戚氏一听是陛下的旨意,连忙站起身,对荀湛行了礼,诚惶诚恐道,“请荀家郎君替臣妇多谢陛下关怀。”

    荀湛除却国舅之名,身上却无官职,只好以郎君之名相称。

    “洛夫人客气了。”荀湛还了一礼,上前上了一柱香,这才退到一边。

    “状元郎也在?”荀湛走到孟生面前,轻声道。

    孟生中规中矩的作揖道,“见过国舅,我与洛氏阿婉有婚约在身,因此吊唁过后并未离去。”

    荀湛看了孟生一眼,嘴角轻勾,一副玩味的笑意现于面上,却伸手拍了拍孟生的肩膀,“状元郎也是可怜,刚与娇女有了婚约,便失了岳丈。”

    这一番,可谓是十分不客气。

    但荀湛总归是当今国舅,陛下面前的红人,就算他说话有失分寸,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再者荀湛的性子人人皆知,知他一贯如此,遍不与他计较,且也无人敢与他计较。

    孟生抬头看了荀湛一眼,眸中十分冷清,“还请国舅小心说话,毕竟死者为大。”

    荀湛看了一眼周围,见周围之人皆低头,无人敢看他,却是冷哼一声,头也不回的便走掉了。

    灵堂中的人却出其不意的松了一口起来,生怕荀湛在此会惹了什么难堪之事。

    不过荀湛此番也只是说了几句话,算不得对死者不敬,众人也不再多做议论了。

    吊唁的人差不多完了,吉时已到,众人一路便将棺木抬到已买好的墓地之处下了葬。

    ************************

    桃桃在网上查了丧仪,可能有不对之处,若有需要更正,亲们尽管提哦。

第五十六章 不喜() 
如此又过了两日,丧事也处理得当,洛寅当即启程与洛景铭回了苏州。

    而在作别之前,洛寅曾留金五百,自此一别,汴京洛氏与苏州洛氏再无明面上的关系。

    自洛骞死后,昔日与洛骞交好的官员,因着家中无男子不方便来看,永乐侯府更是仅在吊唁一日派了人来,除却孟生偶尔过来,洛府门庭已冷清的很。

    当年那个才华绝伦的状元郎,在踏入朝廷的这十几年,勤勤恳恳,一心为民,如今一朝身死,除去亲族,怕是无人再记得他了。

    日子渐渐趋于平静,隐隐却有败落之势,容婉却知,有件事,她躲不过去了。

    果不其然,不过两日,应桃便受戚氏的吩咐,过来相寻,“夫人有事过问娘子,还请娘子到正院中去。”

    容婉应声,她知母亲所谓何事,瞒了许久,终究是瞒不下去了,当即随翠竹一起去正院。

    自父亲离去之后,母亲便在正院偏房之中立了小佛堂,闲暇之时便在佛堂诵经念佛,往日吃斋,以谓父亲在天之灵。

    她到时,戚氏方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