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女先生-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此战告捷,怕是昌平侯的军功更甚,萧玄青娶了慕容玉华,在兵力之上,却能与太子抗衡。

    容婉却在心中暗叹,萧玄青怕是心急了,只是做的如此明显,怕是圣上难以容他了。

    可对于纪芙的私事,容婉也不敢多加干预,只是问道,“不说你爹娘的想法,你愿意去做侧妃么?”

    纪芙看了容婉一眼,咬咬牙,终是摇了摇头,“宁做穷人妻,不做富人妾。”

    由此一看,纪芙骨子里却是有一股潜在的骄傲,不许她去做妾,因此,容婉只是道,“自己想做什么便去做吧,既然不愿,又何必勉强?”

    站在容婉的立场,其实并不好说,若是说了什么,等纪芙回过神,后悔了又当如何是好,但既然是她自己的想法自是坚持一下也无妨。

    缘分到了,你挡都挡不住,何必需要思考?

第八十七章 送别() 
纪芙抬头看向容婉,眸中有些微微呆滞,她并不知今天能遇上容婉的,自洛骞去世以后,她的母亲便不愿她再同容婉来往,自然疏远了起来。

    在此之前,不论她家中之人,还是玩的好的一两个闺中密友,能听到她一个四品官员的女儿嫁给皇子做侧妃,都是无限的荣幸。

    她见到容婉之时,却下定决心想来问问这个曾相交的女子会怎么说,可却怕她说的与别人无异。

    终是听到了,却听面前的人讲要遵循自己的心意,爹爹也是这样讲的,可是他却怕娘亲,而娘亲却是希望自己去做侧妃,做别人的妾。

    “谢阿婉。”纪芙垂目,轻声道。

    可说完,却转身离开了,容婉被她的举动看的愣了,深深的凝望了她的背影一眼,这才转过身,走到了慕容玉娆身旁。

    慕容玉娆抬头看她,也不多问,方才看见了她和纪芙站在一起,想必是有事。

    容婉重新坐在一旁,看了慕容玉娆一眼,忽而问道,“听说三殿下要娶亲了。”

    慕容玉娆一愣,心知容婉指的什么,便道,“是啊,定的是我姐姐。陛下有意过两个月便封三殿下为宁王,另开辟新府。”

    方才纪芙也是如此说,容婉心思一转,便问道,“这已是世人皆知?”不然怎么人人都知道。

    慕容玉娆笑了笑,摇摇头,“自然不是,怕是只给有用之人透漏了。”

    容婉愣了愣,这便是明目张胆的拉拢人了吧,既然慕容玉娆都知道,那么昌平侯一定知道萧玄青在拉拢他,却也同意了,这表明昌平侯愿意站在萧玄青的这边么?

    大周分宰执及宰相与执政,另有三侯,分别为长安侯,永乐候,昌平侯,大将两人,一为驻关大将,二为镇国将军。

    太子生母是当今皇后,正妃是大儒之女,侧妃其一是永乐候府的人,其二则是驻关大将的嫡女,另一个则是掌管户部的尚书之女。

    而萧玄青,生母德妃,定的正妃是昌平侯府的嫡女,侧妃也将御史之女考虑在内。

    在军事上,昌平侯的军功的确比之驻关大将的军功要强,但是比之儒道,却是比太子逊色一番。

    可大周朝不仅仅这两位殿下,二殿下在前两年便被封为康王,娶得正妃是兵部尚书的嫡长女,侧妃却是名不见经传的四品官与五品官的嫡女。

    五殿下如今年纪尚轻,不过十三岁,仍居宫中,生母是个昭容,八殿下最小,不过五岁,但其生母因难产去时,太后怜惜,便养在了自己的身边。

    而当今圣上不过五十岁,身子骨仍是不错,再活个十几年不成问题,倒是皇位会成为哪位殿下的囊中物,还真是难说。

    慕容玉娆见容婉想的入神,张张口,却是没再说什么,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面前的蹴鞠早就过了几场,又加上本来就心焉,且容婉也是大病初愈,病去如抽丝,浑身乏力,因此便同萧薇与萧月告了别,与慕容玉娆离去了。

    边关战事吃力,有时告捷,有时却会打败仗,整个汴京城的人都有些人心惶惶,毕竟昌平侯在他们心中如战神一般的人也会有吃败仗的时刻。

    如此持续了两个月,昌平侯所带的兵有些不敌,便差人回汴京城求援圣上再派兵过去。

    可大周朝最能打的人都有些吃力,镇国将军与昌平侯连连吃败仗,哪还有将军敢自讨没趣,引得早朝之时,圣上连连发怒,也无人敢接话。

    不过最近两天,陛下的脾气倒是好了些,只因在半年前便自请去寺中清修的荀湛回来了。

    可最令人震惊的却是,荀湛自请带兵上阵杀敌,一番话说的气势恢宏朝中大臣连连羞愧不已。

    容婉对此不过是稍稍惊讶一番,不过令她最震惊的还在后面,因为荀湛要带当今的状元郎,现在的吏部侍郎孟生带战场上去,理由是孟生既有经世之才,定时对行军之事有所了解,便请孟生助他一臂之力。

    家国,自当肝脑涂地,且容不得孟生不应。

    可孟生一介文弱书生,就算是上了战场,又能做什么呢?荀湛此举,明明是要孟生送死的,可孟生却不得不答应。

    在荀湛的那番言语之上,人说个“不”字,都能被整个大周朝百姓的唾液给淹死,永世不可翻身。

    不过此事已然敲定,当今圣上欣然同意,当即从别处调了五万大军,命荀湛为主将,定远伯为副将,孟生为军师,即可启程赶往边关。

    容婉听到此消息时,连忙收拾一番,带好幕离,这才带着白瑶坐上马车赶往城门口。

    因大军还在别处,荀湛,定远伯,孟生便骑马到军营,才能以兵符接任大军。

    容婉到时,他们将要出城,她连忙下了马车,使了眼色给白瑶,白瑶会意,连忙跑到孟生跟前道,“孟家郎君。”

    孟生转头,对面前的婢子很是熟悉,目光触到远处的容婉,眸中深了一深,嘴角微微轻勾,不过一瞬,便面色清冷的看向面前的两人。

    “请将军,副将应允,在下处理过家事马上归来。”

    定远伯笑了笑,一副过来人的姿态,“孟侍郎果真好福气,都有人来送行了。”不过却只口不提让孟生过去,主将在前,他这副将却不能乱开口。

    孟生笑了笑,却不出声,而后看向荀湛,“请主将应允。”

    荀湛看了孟生一眼,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出外行军,最忌儿女情长。”余下的话,并未再说,反正他的意思简单明了,自是“不许”二字。

    定远伯揉了揉鼻子,深感荀湛不近人情,只不过只能在心中想一想,不敢多说。

    主将已然不许,军令如山,孟生自然不能违反,只好对一旁的白瑶道,“回去对你家娘子说,定不负卿相思意。”

    说罢,他转过身,双脚踢了踢马身,跟上前方的荀湛与定远伯,就这样出了城门。

    白瑶眼见孟生出了城门,也叫他不住,只好垂头丧气走到容婉身边。

    容婉远远看方才的情形,心知请不过来孟生,原本她也不过来送一送他,既然他也看到,总比没来要好。

    因此,便携着白瑶又回了府去。

第八十八章 决定() 
闲来无事,她独坐窗前,虽是翻着手中的册子,却也心焉,自朝廷派遣救兵到边关已有小一月的时间,可边关战事依旧僵持不下,足以可见西辽兵力之强壮。

    就在这几日,她总是做着噩梦,而这些梦毫无例外的都在重复着兄长身在战场,与敌方激烈厮杀,可饶是越战越勇,也敌不过前后夹击,腹背受敌。

    而她就站在兄长的身后,就算叫破了喉咙,叫哑了声音,都引不起人丝毫注意,眼见长矛长矛入体,她飞奔过去,直至那入了身体的长矛发出一丝声响,她才看见她长矛穿过她的身体依旧刺到了兄长。

    她毫发无伤,兄长却扑通倒地。

    每每到了这时,她却总是会醒,却不知倒地的兄长是死是活。

    现下的她,若是不能看到兄长平安归来,怕是会疯了,如此深思熟虑的几日,她最终还是决定,要亲自往边关一趟,去看看兄长,是否安好。

    想着,她便将白瑶和萤绿叫到屋内,对她们两人说了自己的意图。

    果真,白瑶和萤绿如被天雷劈过一般,完全僵住,过了许久,这才回过神,白瑶这才道了一句,“娘子,您是逗婢子的吧!”

    面色僵硬,本想笑一笑,却比哭还难看。

    可萤绿就不一样了,性子活泼非白瑶可比,一听容婉如此道,两只眼睛亮晶晶的,焕发着神采,期盼道,“娘子一定要带婢子一道去。”

    还没等容婉说话,白瑶先往萤绿的脑袋上敲了一记,“不要乱说话。”

    而后可怜兮兮的看向容婉,一副哀求的目光,只希望容婉能说是随口说的,却见容婉顿了一顿,比方才郑重了些,“我是认真的。”

    白瑶自然十分了解自家娘子,眼见她表情真挚,就不会是假的,只好耷拉着脑袋,苦口婆心的劝道,“娘子,且不说边关如今战事吃紧不安定,就连从汴京到边关也不安全,娘子身娇肉贵,又手无缚鸡之力,并非上上之策。”

    对于白瑶的性情,容婉两世为人,自是清楚,知晓白瑶并非是贪生怕死之辈,只是担忧她罢了,便道,“无须担心,我会请示过娘亲的。”

    白瑶一听,便放下心来,因她觉得,夫人定是不会让自家娘子前去犯险的。

    容婉带着白瑶去了正院,正院门口的婢子见容婉来了,行了礼却守住了院门,口中诺诺道,“恕婢子无礼,夫人不准娘子进去。”

    容婉早已习以为常,只是淡淡的扫了那两名婢子,道,“去禀告夫人,说我有关于兄长之事相商。”

    此时,怕是娘亲最紧张的,还是兄长吧。

    果不其然,不过片刻,进去通报的婢子便匆匆而来,低头道,“夫人唤娘子进去。”

    容婉越过那婢子,带着白瑶走进院子,只是进屋之时,仍是吩咐白瑶在屋外等着。

    屋内除却戚氏,还有应桃,案几上文房四宝样样俱全,且摊着抄了一半的佛经,看着墨迹未干,应是刚停笔不久。

    容婉不禁在心中暗叹,看来娘亲仍未释怀,她却不知如何时候,倘若这一次,能挽回自己再娘亲心目中的模样,就算路上再多艰难险阻她也无惧。

    戚氏面无表情的看向容婉,先是开口道,“你兄长怎么了?”

    容婉回过神,不敢再看戚氏刺骨一般的目光,只是低头道,“最近战事吃紧,阿婉担心兄长,想去边关去看看究竟。”

    整个氛围默了默,戚氏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看向容婉的目光终究是带着一丝复杂。

    容婉抬起头,十分郑重道,“请娘亲允了阿婉吧!”

    良久,便听戚氏道,“你可知,此去边关,路途遥远,且你一介女子之身,若是出了什么事,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阿婉知道。”容婉淡淡应了,心中却难免荒凉,娘亲竟然松了口。

    她心知她身为女子,若是私自出了远门,又是边关荒凉等地,再次回来虽仍是清清白白,但闺誉已然,足以看出兄长在母亲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她已无暇多想等她归来,会是怎么一番模样,她只是想,若是能够平平安安将兄长带回来,娘亲便能与从前一般模样吧!

    戚氏看着面前的容婉,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