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女先生-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昌平侯是他们大周的战神,如此说,倒也不为过,只是将荀湛的功劳硬生生的都分给昌平侯了。

    昌平侯却只笑笑,也不多说,“陛下想必还在等着,我们走吧!”

    太子殿下点点头,将马身转了过来,便要向宫门行去,却听一旁又有人唤他,“殿下。”

    他转过头,此人便是跟在昌平侯身旁的驻关大将,也是他侧妃的父亲,只不过他方才心情不佳,没来得及与他打招呼罢了。

    这人都送上门,他却不好不理,只好道,“将军辛苦了,便请进宫中赴宴吧!”

    说完,便骑着马到了前面去。

    萧玄青不声不响的陪在太子身边,做足了他只是陪同而来的模样。

    一直通向宫门的路两旁都沾满了百姓,不时的对从边关来的将军致以敬意,直到几人进了宫,才消失在他们眼前。

    太子走在最前,无人看见他的脸上,是没有一丝笑意的。

    方才发生在城门前的事早有专人报给了圣上,圣上不过是隐了隐眸子,又恢复如常。

    等他们几人进宫之时,在宴会之上,圣上不过是微微斥责了荀湛几句,此事便也过了,而这宴会一直到晚间,歌舞升平过后,才各自回了府邸。

    荀宅之中分外寂静,在这打了胜仗,阖家欢乐之时,尤为不寻常。

    荀湛从宫中回来,敲了正门,正门的仆从开门之后,恭敬的低着头,将荀湛迎了进去,这才又关了门去。

    正院之中,灯火通明,一看便知是有人的。

    荀湛方进正院,便被人拉住了手臂,不用看,便知是谁。

    果不其然,他转过头,便见一双亮晶晶的眸子,小心翼翼的怕发出声响,不时的看向正屋,后而才敢小声的对着荀湛说,“二哥,那几个老家伙都在屋里等着你呢!”

    还没等荀湛开口,便从正院传来一阵掌风,直直的拍向他们,不知是要拍荀湛的,还是要拍荀策的,“你们两个,给我滚进来。”

    气势十足,哪里像是老家伙发出的声音。

    荀策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躲在荀湛的身后,可怜兮兮的叫了一声,“二哥。”

    荀湛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只是大步的向屋内走去。

    刚进屋,便看见迎面坐着的三人,个个面目狰狞,好似想要将他吃掉一般。

    他却似毫无所察,大步走向一旁的椅子,还未坐下,便感觉到一阵掌风袭来,身旁的椅子瞬间变成了木屑。

    这可是上好的紫檀木,这几个老家伙,一个比一个败家,荀策躲在荀湛的身旁暗暗想着。

    当然,这句话,他可不敢说出来,不然就和紫檀木的椅子一个样了。(。)

第九十九章 赏罚() 
“几位长老,这是什么意思?”荀湛站在一旁,沉着脸,似笑非笑。

    四个人齐刷刷的看向荀湛,眼神分外冷冽,荀策在一旁都感觉头皮发麻,不过荀湛却仍是岿然不动,怡然自得。

    其中一个年龄稍大些的长老,两鬓已经斑白,胡须也呈青白之色,只是身子看着依然健朗,因方才那紫檀木椅子就是他震碎的。

    只听他方开口,话语之中却满是怒气,“这一年中你是越来越不听话了,你看你做的都是些什么事?“

    荀湛看向他,眸中清冷,没有表情,“铁长老严重了。”

    铁长老冷哼一声,气急败坏的看向荀湛,复又看荀策,见荀策仍是躲在荀湛身旁,更是恨铁不成钢,“就凭你们两个,便想光复荀氏一族,简直就是做梦。”

    这话说的厉害了,一旁的两个长老连忙拽住铁长老,但未出声劝阻,其中一人上前走了一步,并没有铁长老那般严厉,可也算苦口婆心。

    “咱们荀氏如今走在刀尖上许多年,阿湛你该知道,若是荀氏一族如今仍是这般下去,怕是过不了多久,就会灭族的。”

    荀湛不以为然的看了他一眼,眉眼轻挑,嘴角微微勾起,带着一股子邪魅,却又让人无法靠近,他向前走了两步,与那几位长老离的稍近了些,他身姿挺拔,眸光垂看他们,却透着一股讽刺。

    “阿姐不是在宫中呢?你们不是一直都指望着她来着?”

    铁长老是四个长老之首,此时也舒缓过来,看着荀湛已不如方才那般激动,而是叹了叹气,语重心长道,“你阿姐怎么说,也是女流之辈。”

    而后又看了一眼荀策,才道,“你是荀氏长子,全族都只能靠你了。”

    荀湛冷哼一声。伸手将荀策往前一推,道了一句,“全族的重担靠他才是。”说完,便大步走出了正屋。留荀策与屋中的四位长老面面相觑。

    见四位长老都盯着他,荀策只好嘿嘿的笑了两声,悄声咽了咽口水,道,“我去劝劝二哥。”

    话音刚落。一溜烟便没影了。

    铁长老气的面目铁青,只好重重的拍在桌案上,桌案之上立即出现了一个掌印,其他几位长老也叹了叹,铁长老都拿荀湛没有办法,他们几人又怎样?

    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也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二日朝会之时,荀湛将兵符奉于陛下。

    而针对这次与西辽的交战,驻关大将对西辽的异常未能及时上报,且此次战场杀敌有功。便将功补过,不奖不罚。

    昌平侯已有爵位,且不宜再封,便赏了黄金千两,令赐了些历年边关小国进贡的贡品。

    而对于作为军师的孟生,因军师不用战场杀敌,便赏了黄金百两。

    陛下看了一眼堂下的荀湛,轻轻的咳了两声,道,“听说阿湛在战场之上也是骁勇善战。曾与几个手下一起烧了西辽的粮草,才致使这一战能够如此之快结束。”

    荀湛站到大殿中央,面对着圣上微微俯首,“能为我朝效力是微臣的荣幸。”

    陛下赞许的看了一眼荀湛。而后却微微皱眉,轻轻的一声叹息在这寂静的大殿中也分外明显,“昨日城门处,阿湛你对太子不敬,念你此战有功,便不奖不罚吧!”

    大殿之中的人明显愣了一愣。荀湛不过到边关两月,此战便大胜而归,明眼人便能看出荀湛的将才,只是陛下却未拿此事当回事。

    却见荀湛行了一礼,朗朗道,“多谢陛下不罚之恩。”

    而后站起身来,动作行云流水,颇为潇洒,殿中有臣子看他,却见他面不改色,好似对方才陛下的降职极为满意。

    只不过听荀湛接着又道,“陛下,微臣有一事要禀。”

    陛下看着荀湛,心中也有些微微好奇他在这大殿之中禀告的会是什么,因此大手一挥,便准了。

    只听荀湛道,“此次烧粮草一事,其中路线是一位士兵所画,才能使西辽的粮草毁于一旦,因此,还请陛下对他论功行赏。”

    陛下微眯了眯眼睛,他知道荀湛的脾气,是不会轻易称赞人的,更别提为他人邀功,如此一说,他倒想知道这个士兵是谁,便令一旁的宦官宣这个士兵进来。

    不一会儿,便见还身着兵服的士兵从大殿门口低头走近,一直走到近前,才跪下来行了礼,“臣子洛景钰见过陛下。”

    朝中自然有人是认得洛景钰的,毕竟洛骞曾任过二品仆射,他唯一的嫡子自然有人知道。不过陛下对他,倒是全无印象。

    因此听洛景钰说臣子,更是有些不明,便让他抬起头,眉眼之间倒是同他记忆中有些重合,但仍是不确定的问,“你父亲是谁?”

    洛景钰微微挺直脊背,道,“回,陛下,草民家父洛骞。”

    对于洛骞,陛下自然是知道的,尚书府发生的命案,因没有线索才被封存,而且对于洛骞的才华,他也是惋惜的,只是竟忘了洛骞还有一个嫡长子。

    如此,爱才之心渐起,默了默,这才开口道,“起来吧!”

    洛景钰应声,这才站起身,一身兵服,比起这朝中大臣的朝服,倒是也不逊色。

    殿中静了一会儿,这才听陛下又道,“朕记得你父亲是去年四月走的,你怎么去边关了?”

    按理说,若是亲人离世,应当守孝三年,就算没有三年,也应有二十七个月,若是家中守孝,这不守孝道之名便能压垮这人的一生。

    却见洛景钰再次跪在地上,“草民不孝,之前去边关时家父健在,可家父去世之后,草民便与家中断了联系,因此才不知家父已经离世。等到国舅爷到了边关,草民问其家中情况,这才从国舅爷口中听说,可那时大敌当前,何事能有国事,因此草民才在打完仗回来请罪。”

    此一番说辞,说的滴水不漏,在太平盛世,你若不守孝,不孝之名自是眼中,可一旦乱世,自然是国在前,家在后。

    只是如今才八月中旬,洛骞丧事才过了十六个月之久,而守孝期间不为官是基本要求,就算封赏,也只能只赏不封。

    但是大周才人辈出,等洛景钰再守一年的孝,怕是无人会记得他了。

    陛下也沉吟许久,一来洛骞身为朝廷命官,当日被人暗杀,却未能找到杀人凶手结案,二来等洛骞离世之后,他也只是派荀湛去行吊丧之礼,此后便未理会过,不由便使得朝中部分官员寒心。

    而此时,却正是他能弥补的时候。

    因此,陛下顿了顿,便道,“朕念你杀敌有功,便任命你为七品左巡使,内辖京城争斗之事,待你守孝期满,再行上任。”

    掌京师及陪都风火,争斗,盗贼与刑狱审讯的,称为军巡院,主管官为左右巡使和军巡判官,总的来说,若说官职,这怕是汴京城中武官最低的一阶了。

    洛景钰无有一丝犹疑,当即领命。

    等此事都安排完了,这才退朝。

    洛景钰一刻都不敢耽搁,直奔了洛府而去。

    昨日边关将士回城之时,洛景钰便送了信给容婉说是第二日归家,因此一大早,洛府便大开正门,而容婉和容珺早已陪着戚氏在正屋,坐立不安。

    毕竟洛景钰已离去两年,戚氏不知自己的长子如今是胖了瘦了抑或是否黑了,因此只等那仆从来报说是郎君回来了,她这才欣喜的从正屋出去。

    而容婉和容珺尾随其后,容婉因见过洛景钰,心也是稍稍的放平,倒是容珺,欣喜的很。

    三人带着仆从刚走到正院前,便见洛景钰匆匆而行,戚氏的鼻子一酸,两行清泪便留了下来,是谓临行密密缝,游子迟迟归,洛景钰去边关时她并不知,这一年多的担惊受怕,终是将长子盼回来的辛酸,她可是比谁都清楚。

    因此,方听见洛景钰唤了一声母亲,戚氏便忍不住抓住洛景钰的手臂轻声啜泣起来,洛景钰本不善于外露情绪,被戚氏这么一激,眼眶也微微的红了。

    “母亲,莫要伤心了,孩儿不是好好的回来了么?”

    戚氏抬起头,作势掐了洛景钰一把,“你个没良心的,去边关也不告诉娘我一声,我都快要担心死了。”

    若是以往,洛景钰定是嘿嘿一笑,躲开戚氏,而此次却是任由戚氏掐了他,且眸中更是多谢些稳重的看着戚氏道,“母亲用力吧,此次孩儿再也不会离开母亲了。”

    戚氏手一颤,仍是舍不得掐他,只好道,“再有下次,我便随你父亲去了。”

    洛景钰却是咧嘴一笑,“怕是父亲要等许久。”

    戚氏瞪了他一眼,“贫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