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女先生-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殿中之况,圣上的心不由一凉。眼神便看向站在最前的拿命官员,“谢宰辅,你有何建议?”

    谢宰辅自开国以来便辅佐历代陛下,已是三朝元老。

    只见他缓缓地走到大殿中央。虽是年老,便步履不急不慢,甚是稳重,只见他拱手对着圣上道,“若有山洪。其中便是重中之重,一是百姓,二是良田。”

    “百姓可以走,但良田不可挪,若山洪暴发,良田尽毁,就算百姓安全度日,此年无丰收,则多难民,灾情更不可控。因此对此灾,逃,而在治。”

    他顿了顿,道,“至于怎么治,老臣想工部自有能人。”

    说完,便退到原本的位置上去。

    圣上方才的火气终是稍稍收敛了些,谢宰辅说完以后,他又看向一旁的另一人,问道。“袁参知呢?”

    政事堂的参知政事相当于本朝的副宰辅,同宰辅互相牵制。

    袁参知倒是比谢宰辅年轻的多,他站了出来,也只是道。“微臣同谢宰辅的意见一致。”

    圣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显然对谢宰辅的建议动了心。

    对于朝廷来说,百姓之事自是正事,一个君主都不愿听到百姓对自己的谩骂,只愿听百姓对自己的敬仰之情。

    因此,初步计划便落实了。

    这两日便要拟定一个详细的日程安排。以及需要抽调的官员。

    而不过一日,便将这些事都落实妥当,因此后还有许多事要做,时间紧迫,自然不能拖拉。

    此次派往四州的分别有工部善水利的两名官员,各州一位监管的钦差,各自带一千人马去往四州,无比将山洪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而司天监也会日夜观天象,不能有一丝松懈,若有确切的日子,定会快马加鞭将消息送过去,倒是将百姓转移到安全的位置去。

    等山洪一过,便开国库赈灾。

    其实说到底,这天灾就好似老天爷在发怒,幼时想躲也躲不掉,这一番调派,不过是四州百姓的心,具体会变成什么情况,谁也不知。

    这个消息其实容婉比汴京城的大部分百姓知道的都早,因为孟生便是被委派的钦差其中一个,因他去年同工部的一位官员去过江南兴修水利,这次便将孟生派去了青州。

    青州离汴京最是相近,但时间紧急,孟生下了朝回去打点一下行李便要出发,因此也只来得及路过洛府,将此况告诉了容婉。

    容婉来不及相送,也只能祝他平安。

    后而想起连年的灾祸,又不由得叹了叹气,自古以来天灾便是上天示警,圣上的罪己诏前两日一下,却不知当今圣上能昏庸到何种地步才能连着三年灾祸。

    此次修缮一直持续到六月份,天气还十分炎热,离司天监所算之日已越来越相近,朝中的气氛也越来越宁静。

    汴京城中的百姓倒是还好,不过汴京城还是涌入了一些外来的人,有些是来投奔亲戚,有些却是来避难。

    想来远不止汴京城这般,其他离那四州稍近的城池也如此一般涌入了不少的外来人,情况已是十分严重,若是这场洪水再不解决的话,城中的人都要纷纷叫苦了。

    比如街上刚蒸好的包子,方才开笼,便会有一些衣着破旧之人一拥而上,不一会儿,包子便从那摊贩严重消失。

    又比如侍卫夜晚巡街之时,总会碰见一些蹲在墙角安睡的流民。

    就连稍有钱的富庶之家,一出门便会有几个衣衫褴褛之人追寻,若是他不丢下几个铜板,便会一直追着马车跑,有时还会降脏兮兮的手攀在马车之上。

    但有些好心的,就会给些铜板,有些脾气暴躁的,便会令护卫将其暴打一顿。

    这种时候,容婉自然不能轻易外出,若是惹了麻烦,似大火上身,不死也要烧掉一层皮。慕容玉娆更是被昌平侯夫人看的死死的,连下帖子的权利都没收了。

    毕竟此刻邀请别家的贵女,也不见得那贵女敢上门。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太子侧妃戚嫣然产了,生了一名小皇孙。

    小皇孙生在六月十六,出生在正午时分,第一声哭嗓十分嘹亮,一看便是个中气十足的小孩子。

    这是当今太子的第一子,也是圣上的第一个小孙子,自然被疼宠的不行,且小皇孙生在灾年,圣上以为是祥瑞,自当保佑大周不被洪水冲散。

    也终是这一日,当汴京城上下有了笑脸,且更是令官员立刻向整个大周的官员发了公文,将此事昭告天下。

    小皇孙由陛下亲自取名,唤作萧安曙,其曙,称作曙光之意。

    戚嫣然刚休养了三四日,已恢复了些许生机,小皇子刚出生,不宜出屋,还在她的身边放着。

    她转过头,看着在自己眼前的小皇孙,却想着,上天待她确实不薄,有了小皇孙,她这一生再也不会无依无靠了。

    想着,她看向在一旁伺候的连嬷嬷,问道,“嬷嬷,消息可传回了永乐侯府?”

    连嬷嬷回过神,放下手中的活计,站到戚嫣然身旁,身上已没有了以往的冷淡,好似有了小皇孙之后,人心都变柔软了一般。

    “回侧妃,刚产下皇孙那日,奴便传了消息给老夫人,送回信的仆从说老夫人高兴的合不拢嘴呢!老夫人在信中说,万望侧妃你保重身体。

    戚嫣然顿了顿,依稀还记得她出嫁前夕,祖母虽然对她已经很失望,但仍是亲自到了闺房去看她,怕是这个世上,祖母是对她最好的,比之她的亲生父母更甚。

    她再也不会辜负祖母的一番心意了。

    戚嫣然点点头,有着连嬷嬷将自己扶着做起来,抱起小皇孙,虽是夏日,小皇孙也不敢穿的很薄,稍稍裹了裹,眉眼间却似她更多一些。

    屋外传来脚步声,她还未来得及回头看,连嬷嬷已经转过身,对着来人行了礼,“参见太子。”

    太子得了第一个儿子,自然高兴地很,这几日都满面春光,此刻也不例外,随便的摆摆手连嬷嬷起身,便走到了床榻之前。

    伸出手指逗了逗面前的小皇孙,这才看向戚嫣然,吻向她还有些苍白的额头,情深道,“嫣然,辛苦你了。”

    戚嫣然羞涩一笑,道,“能为殿下生儿育女,是妾的福分,妾不辛苦。”

    太子笑了两声,对着戚嫣然道,“父皇已为孩子娶了名字,称作萧安曙,这是父皇的第一个孙子,父皇定然十分宠爱。”

    戚嫣然淡淡笑了笑,瞥了太子一眼,轻声道,“这也是殿下的第一个儿子呢!”

    太子握了握小皇孙的小拳头,神色不明的看了她一眼,带着暧昧的笑意,“嫣然你还是养好身子,我才能好好疼你,不让这小子越过你。”

    戚嫣然显然听懂了太子的意思,稍稍红了脸,假意推了推太子,太子却一把将她搂紧怀中,嘴唇凑近她的耳朵,轻吹一口热气,这才道,“多生几个也是可以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东宫() 
司天监推算出洪水的爆发将在六月底,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圣上连忙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四州,尽量将四州易发洪水之地的百姓驱散。

    而各位钦差所修堤坝也临近完工,只望这次洪水之灾不会十分严重,且朝廷也已将赈灾事宜准备好,只等灾祸发生,便立即前往受灾之地。

    等到六月二十七日,山洪果然爆发,虽早已准备,但仍是漫过堤坝不少的洪水,淹没了临近的民宅两田,虽说已经着手将百姓驱离此地,但仍有未来得及离开之人,淹死在这场洪水之中。

    总的来说,这场洪水仍有伤亡,但伤亡却比以往少了很多,这对于整个大周,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因早有准备,之后的赈灾事宜便做的井井有条,不过半月,各地的百姓已经安抚得当,这一场灾难也过去了。

    而七月十六日,则是小皇孙的满月之日,由圣上金口玉言,着皇后亲手操办,大有普天同庆之意,朝中三品之上的官员,都被允了进皇宫赴宴,可带家眷。

    容婉本是不用入宫赴宴,但临近七月之时孝期已经结束,而戚嫣然都以亲戚之名,特地从皇后那里要了四张请帖,派人送到了洛府当中。

    宫中的请帖自然不敢轻易不去,因此到了七月十六日,她们一家,都收拾妥当,入了宫门。

    因着小皇孙,宫中的氛围也多喜乐,处处可见宫道上挂着彩带,来往的宫婢也自发的穿了喜庆的颜色,使人一入宫门,便心情愉悦。

    男客和女客是分开坐的,因此洛景钰同她们入了宫门之后,便分开了。

    因受邀的都是三品以上官员的家眷,宫中未出嫁的公主也在其内,坐在皇后不远处的则是二相三侯的家眷,容婉一眼便看见了昌平侯夫人和慕容玉娆。而坐在她们对面的则是永乐侯府的戚老夫人同永乐侯夫人。

    而此次宴会的座位远近是按品阶排的,她们已是平民,自然坐在宴会的最末端。

    此时才明白差距,她们身为平民百姓。同高高在上的侯府到底差别多大。

    穿着宫装的宫婢在宴会中穿梭着,中间的空地之上舞女曼妙的伸着修长的肢体,优美的转了几转,琴瑟和鸣,好不动听。

    戚氏站在原地愣了一愣。便坐了下来,容婉和容珺也跟着坐了下来。

    席间觥筹交错,不过这一切都同她们无关,只因离她们最近的也是三品官员的家眷,同她们不相熟,自然也没什么可说的。

    戏台已事先搭建好,等着宴席散了,宫婢上来将东西撤走,摆上了些解暑的瓜果,以供各位夫人娘子们看戏之时以作零食之用。

    容婉对戏曲没什么偏爱。只不过是用来打发时间,不过戏开场没多久,从远处过来一个宫婢到皇后身边说了几句,而后便到了戚氏这边来。

    容婉与容珺一左一右坐在戚氏的身旁,对那宫婢的话听的一清二楚。

    “夫人,婢子是太子侧妃身边侍奉的,太子侧妃刚产下小皇子,身子欠安,在闺中之时同贵娘子便多有往来,因此想见见贵娘子。”

    那宫婢说起话来恭恭敬敬。丝毫不因她们是平民之身而态度不好,言称洛骞在世时对戚氏的夫人之称,便不会让戚氏多加排斥。

    其实容婉与戚嫣然的冲突闹的整个汴京城人人得知,戚氏不会不知道。但戚嫣然此刻已是太子侧妃,更是产下了第一位小皇孙,以后的尊贵更显,任谁在拒绝她的要求之前都得掂量三分。

    更可况她们没什么底气可以不听戚嫣然的吩咐。

    戚氏没有多想,便点头应了,对着身旁的容婉道。“你随她去吧!”

    容婉自知没有辩驳的余地,点点头,边站起身,随那位宫婢走出御花园。

    太子居住在东宫,离御花园并不是真的很远,因此容婉随着那宫婢走了不过几刻钟,便到了东宫,东宫的主子娘娘大多去参加了宴会,因此宫中只剩下戚嫣然这一位主子。

    宫婢带着容婉到了一个殿前,停了脚步,通报了一声,待里面应了,宫婢伸了伸手,示意容婉进去。

    既然到了门口,自然是要进的。

    容婉随着殿内的宫婢到了内殿,便见床榻之上躺着一名女子,自然是那戚嫣然。

    容婉福了一礼道,“给侧妃请安。”

    戚嫣然坐直身子,出了满月时候,她看起来似与平常无异,面色也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