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吾名青鸢-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又立马血沾砖灰,拾起牢房地上的另一片红叶,写下“朔”字后,送入风中……

    没日没夜,日日夜夜,她就一刻不停的捡拾枫叶,写下“朔”字,然后痴痴的看着它们在风中飘远。

    守卫牢房的狱卒很是奇怪,总是有枫叶从牢房内飘出来,然而他瞧了几次,也只是骂了句“女乞丐脑袋不正常”也就不去管了。

    倒是城中百姓,突然发现城中上空,时不时飘过一片片红枫叶,而枫叶上尽书“朔”字。

    红叶白字,好似丹心化血。

    片片飘飞过城中上空,那秋空如洗,若一缕缕相思如诉,等待着那一个人的回答。

    ……

    长安城中,一群嬉戏的孩童停下了手中的木马风车,扬起小脸,好奇的接着了秋风送来的一片红枫叶。

    “瞧,这就是那古里怪气的枫叶,上面可不是有个朔字?”一个吸溜着鼻涕的小男孩得意的扬着手中的红枫叶,向小伙伴们炫耀着。

    “哎呀,可不是。我前几天也拾了几片。”一位小女孩也珍惜的从荷包里拿出一片,“上面也写了朔字。这阵子,整个长安城上空,都飘忽着这种红枫叶,倒是怪好看的。”

    周遭的孩童也都起了兴致,纷纷伸长了脖子看向天空。

    长安上空,秋空凛冽。不时的,西风送来一片片红叶,宛如漫天纷飞的相思化血。

    这当口,一辆豪华的马车停下,卷帘拉开,『露』出一名贵『妇』人雍容的花靥。

    她伸出玉手,盈盈接下秋风送来的红枫叶,她端凝着枫叶上的“朔”字,若有所思——

    “又是这个朔字。好似半月前,长安官家小姐们举办了秋日灯会。声势浩大,衣香鬓影,各家小姐们都在那花灯上题诗,以展才艺。听说不知怎的,混进了一个女乞丐,玄衣血目,还是个哑巴,就只顾自己拿了『毛』笔,在每个花灯上写朔字。好一通才把她打出去,还把她腿打断了。”

    “可不是呢,夫人。”一位街旁的少『妇』凑近马车,压低了音调,“我也听说了,这阵子长安城有个女疯子,到处刻写朔字。前几日,这长安朱雀街,十里长街,各家各户门口悬着的红纱灯笼,也都被那疯子题了朔字。”

第500章 声声唤() 
贵『妇』人好奇的伸出头去,十里长街的红纱灯笼,烛火摇曳,映衬着那个“朔”字,晃晃悠悠。

    贵『妇』人摇摇头,余光不经意一瞥,却瞧见朱雀街街口,那被帝王赐下巍峨十丈、视为“长安象征”的护城仙人石雕上,竟然也有个用鲜血写下的“朔”字。

    “真是,处处都有朔字呐。”贵『妇』人不禁复杂的叹了口气。

    街旁的少『妇』努努嘴:“可不是,但凡是容易瞧见的地方,比如巍峨的石雕、城门的铜钟、或是纱帐木铎,都被那女疯子写了朔字。好似偏偏要让谁瞧见。”

    贵『妇』人眸『色』凝了凝。

    她放下珠帘,若有若无一声轻叹——

    “或许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代替她的嘴,代替她的心,去呼唤一个不知何时归的人罢。”

    ……

    长安城中,庙堂郊外。

    百姓们渐渐发现,在街角巷尾,在花盏灯笼,在铜钟宫阙,在各个地方不知何时,被人刻下了朔字。

    放佛整个长安城,每一寸土地每一里长空,都冥冥中回响着一个女子的呼唤——

    你在哪里。

    用整个长安,整个天下,呼唤你,你的回归。

    你在哪里。

    朔。

    ……

    如果哪一天,你能看到这遍天下的朔字。

    请回答我,请你回来,请把我带走。

    然后,我们不再分离,好不好?

    ……

    正在长安百姓啧啧称奇这个“朔”字的时候,过了几天,大魏牢房里一个女乞丐就被放了出来。

    她又杵着木棍,踉踉跄跄的出了长安城,没有谁去注意她,也没有谁去在意她。只有路上的行人,都轻蔑的捂住了鼻子,加快了脚步,生怕自己和她惹上一点干系。

    渭水,千里渭水,关中长河。

    秋日的渭水波平浪静,水清如镜,不时有长安城中富家子弟,结伴呼朋,乘着雕龙刻凤的画舫游船,在渭水中饮酒为欢,歌舞相伴,为秋日冷清的渭水增添了几分热闹。

    这日,渭水边来了个女子。

    她一袭黑衣褴褛,因为浑身有伤,她走路都是一瘸一拐,她似乎被寒秋惹出了疾患,一路咳嗽着,招来一路厌恶的目光。

    女子走到渭水边,她倚着块大石头坐了下来,扯下身旁河畔的蒲苇,开始编织起什么来。

    秋风萧瑟,她懂得瑟瑟发抖,只能尽力裹紧了破烂的玄衣,时不时停下手里的话,捂住嘴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

    渭水边锦衣貂裘的富家子弟都停了下来,好奇的饮着小酒,瞧着这女乞丐要做什么。

    不一会儿,那蒲苇在女子指尖成形,竟然是一只小船。

    女子又手沾鲜血,在船心写下一个字——

    “朔。”

    然而,她走到渭水边,一伸手,把小船放进了水中。秋风轻送,渭水涟漪,小船渐渐飘远。

    旋即,女子又回到大石头边,坐下来编织另一只小船,写下“朔”字,然后放进渭水中,让小船随波飘远。

    一只,两只,三只……

    女子不知疲倦的编织着,数百只写着“朔”字的蒲苇小船被放进渭水中,宛如一道船队,承载着所有的深情呼唤飘远。

    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可惜的是,君子不知何去,徒留佳人空候。

    候尽心肠。断尽心肠,可惜无人回应,只有茕茕孑影,哀哀辗转。

第501章 声声唤() 
观望的富家子弟们哄堂大笑起来,他们笑着这女子玩着如小孩儿的游戏,也笑着女子穷酸落败的样子。

    “喂,你这是做什么?”一个富家子弟搂着一名艳丽女子,吹着口哨,向女子喝到。

    四周的富家子弟也响起一片附和声,叫道“女疯子,你这是在做什么?”

    然而,女子丝毫不睬,她甚至头也没有转一下。她依旧细致、耐心、专注的编织着蒲草小船,写下“朔”字,然后放进渭水中。

    这般的冷漠,隔绝,冰冷。

    一向前拥后簇的富家子弟们勃然大怒,他们的家室都是关中响当当的,甚至有修真门派作为依附,没想到这个女乞丐还对他们不理不睬,公然不卖他们面子。

    那搂着艳丽女子的富家子弟当先脸『色』不好看,他一口向女子啐去,喝到:“疯了!真是个疯子!张三,李四!来人,把这个疯子给我丢到渭水中去!”

    四下画舫上的公子哥儿们也一阵哄笑附和:“好,好主意!这疯子喜欢折船,那就让她到水里去仔细看看,她的小船到底漂到那儿去了!”

    官家子弟的仆从们叫嚣着纷纷围上来,丝毫不费力的就一把抓住了那个玄衣女子。

    还有仆从暗暗惊了声。因为女子太过纤细虚弱,轻得好似一棵柳枝,太过虚弱的她也根本没有反抗的力气。

    噗通一声。渭水中激起了一阵浪花。

    旋即,画舫上的富家子弟们发出一阵哄笑。

    只有路过的行人惊诧的捂住了嘴,旋即却是加快了脚步匆匆路过,生怕这事和自己扯上什么干系,因为画舫中的都是长安权贵子弟,都是他们惹不起的人物。

    渭水中的浪花顷刻就恢复了平静。

    水平如镜,秋风微微起涟漪,华丽的画舫中传来饮酒猜拳和歌女的『吟』唱,一切都是关中的秋季,宁静,安和。

    ……

    某处青山,风烟俱净,奇山异水。水皆缥碧,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山林中隐隐有神兽协鸣,丝竹箜篌,空中有凤凰长唳,仙鹤栖松。

    此山风景秀美之处,可谓是天下独绝,恍若人间仙境。

    然而,此山到底是何处,叫什么名字,只怕问遍大魏所有人也没人知道。这根本是一处在大魏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山中某处湖泊,水清如镜,水中莲荷袅袅,鸳鸯嬉戏,水畔有一处小竹楼,竹楼临水而建,用竹竿撑着半丈宽的『露』天小亭搭在湖面上。

    『露』天小亭中,有一位女子,她敛裙而坐,微微俯下身,往湖水中伸出一只手,去逗那水中的红鲤鱼,红鲤鱼在她玉指间嬉戏,趁着她莹白如翠的指尖,愈发好看。

    这时,和『露』天小亭相连、筑在岸上的厢房竹门被吱呀一声打开。

    一位玄衣、血目、赤足的女子走了出来,她似乎刚醒。她『揉』了『揉』额角,瞧着亭畔逗鱼的女子背影,一时戒备的在原地驻足。

    “醒了?”那亭畔的女子柔声道,她微微回过头来,唇角一勾。

    玄衣女子却觉得心跳都快慢了半拍。

    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完美的女子。以前在她眼中,那轩辕簌就已经是绝美,然而在这个女子面前,却是用“绝美”来形容都是亵*渎。

    女子一袭月白广袖流仙裙,墨发长可委地,精致而繁复的发髻中,带着瑶碧凤钗珠冠,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瑰姿艳逸,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她就简简单单的坐在亭畔,风姿婀娜,端庄秀美,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渌波。

    见得玄衣女子愣住,女子笑意愈浓:“你这个人啊,也真是,一身大好的法术,还是神明不灭金身,可惜却把道法什么都忘了……连神明金身也启用不来。”

    说着,女子还竖起一根莹指,颇是俏皮的点了点。

    其一举一动,无不是婀娜绰约,倾国倾城。

第502章 幻之域() 
女子续道:“就像一个人明明有绝世的财宝,却锁着不知怎么用。瞧瞧,不然,你能被几个无知百姓欺负成这样?要不是我从渭水里把你捞上来……什么神明金身,只怕你也和凡俗百姓般,活活给淹死了。”

    女子的声音宛如碧珠溅玉,清音悦耳,偏偏语调还带着分小女儿般的嗔怪,听一个字只怕天下的男字都会被酥了骨头。

    玄衣女子摇了摇头,这才缓过神来。

    很明显,自从她被那几个富家子弟丢到渭水中后,便是这个绝美的女子救了她,把她带到了这里。

    玄衣女子低头瞧了瞧,自己身上的大大小小的伤敷着各式膏『药』,玄衣也被好好清洗缝补过,自己浑身都散发出草『药』和杜若熏香的好闻气息。

    可是玄衣女子的眉间却不由蹙了蹙。

    因为她直觉觉得,这个绝美女子应该是修真之人,说不定就是神明。可是还如凡俗人般,用草『药』给自己疗伤,甚至玄衣都还是手工缝补,丝毫不涉及道家法术,也是古怪。

    似乎是猜到了她的不解,绝美的女子轻笑道:“可别提道家那些治疗术、驱尘术、净衣术,处处都是道法,什么事儿都是动动指尖,捏个诀,实在是无趣。还不如静心下来温一炉『药』,阵线五彩缝缝补补……呀,对了,你不是赤足着?我亲手做了双绣鞋,手艺比不上大魏那些织女的顶尖,但也不差,我放在你床榻头了,你有瞧着没?”

    然而玄衣女子的眉头却是蹙得更紧。

    她就在原地,离绝美女子三丈远的地方,盘膝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