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国师-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只宿谊回去;若开着船回京反而显眼了。高句丽既然已经灭掉了;辽东豪族也早就被高句丽的打掉了;陆地上路线已经比较安全,宿谊便走得陆地。

    这几月的军旅生涯不仅让宿谊心理上更适应这个残酷无情血腥残暴的封建社会,也让宿谊各种身体机能得到很大提升;比如骑马。

    因之前宿谊遭到过一次袭击,宿谊自己也知道有人想杀自己,路上则能隐蔽就隐蔽,能加快速度就加快速度。

    宿谊这次打仗,带上了他的小枣。小枣虽然在负重上不比现在常用的战马,但速度和耐力可不差。虽说只宿谊一人回去,慕晏为了宿谊的安全,派了的那一队保护宿谊的人都是精锐。

    为了不拖累宿谊的行程,分散保护力量,连墨家的人都留下来,随军行动。

    本来慕晏是想安排马车,让宿谊尽量舒适的回京。宿谊心想,既然都说了要隐蔽,要安全,那还磨蹭什么啊,早日回京早日安全。于是宿谊就乔装打扮,扮作士兵模样,和保护他的一队人一起,骑马前进。

    即使遇上小雨,宿谊也会披上蓑衣赶路。当然,若是雨大了就留在驿站或是客栈休息。赶路事小,生病了才是大事。

    因在打仗,高句丽这边经常有小队士兵往京城跑,一路上官员和百姓都已经习惯,并且都会给这些传递消息的士兵小队尽量提供方便。

    宿谊往回赶的时候,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慕晏遮掩宿谊离开的消息,即使有人发现宿谊已经离开,也不知道宿谊去哪。

    就算有人猜到宿谊提前回京,也不会想到娇生惯养的宿天师,居然会扮作普通士兵,和保护他的人装作给京中传递消息的士兵小队,骑马回京。

    宿谊骑马速度不算快,但马一路小跑,怎么也比马车快得多。只不到半月,宿谊就回到了京城。

    待宿谊回到京城之后,得知果然有人猜测到自己离开军营是提前回京了,从高句丽到京城一路上都发现有可疑行踪的人,恐怕是来截杀他的。

    宿谊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机智了。

    宿谊刚离开军营的时候,因是秘密行事,并非所有人都知道。慕晏甚至还让人扮作宿谊,很是装了些日子。

    而扮作宿谊之人,在军营中,也受到几次毒害行刺。

    慕晏愤怒之余,又松了一口气。

    他是军中主将,事情很多。宿谊不可能时时跟在他身旁。甚至有时候他处理紧急事情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不在一地。一旦慕晏离开“宿谊”,就会有事情发生。

    保护“宿谊”的人手也折损了不少。

    军中暂时没发现有渗透,或许有渗透,但他们只是“擅离职守”,给刺杀之人提供便利。高句丽被打下来,将士为了稳定高句丽各个城池的治安,只得分散开来,便给行刺提供了可乘之机。

    慕晏和皇帝商议,让宿谊提前回京,也是想到了这一点。

    慕晏本来想,只要进入昱朝领土,宿谊完全可以高调一点,表明自己身份。这样沿途官员就会很紧张的保护宿谊安危,即使有行刺的人,也不会让他们近身。

    谁知道宿谊脑袋一拍,想到这么个主意。

    这个主意,宿谊觉得很妙,但在皇帝和慕晏看来,真是蠢透了。若是消息泄露出去,让人识破了宿谊的伪装,去袭击一个“普通士兵小队”的成功率,比各个官员紧密保护的宿天师高太多。

    虽然表明身份之后,宿谊行程缓慢许多,还会有各种官员请求接见,比较麻烦,但安全性比宿谊自己这次折腾好许多。

    慕晏本已经安排好了,却忽略了现在宿谊在军中的声望,忽略了他那些心腹精锐会因为太信服宿谊,听从宿谊的安排。

    不过慕晏本来也没想到宿谊会突然心血来潮,他跟那些心腹说的也是路上要听宿谊安排。

    慕晏本只是说生活上的,谁知道宿谊会来这一招。

    不过结局是好的,宿谊不到半月就回到了京城,所有人都没有发觉。

    。。。。。。。。。。。。。。。。。。。。。。。。。。。。。。。。。。。。。

    宿谊回到阔别已久的京中宅子时,把自己的管家都吓了一跳。管家虽早知宿谊会回来,却不想到这么快。

    管家急吼吼的通知了宫中,皇帝知道宿谊来这么一下,差点吓出心脏病来。

    若不是知道宿谊已经安全回来,肯定会吓出来。

    这句话好像以前说过?算了,忽视这个吧。

    宿谊既然回来了,虽然让皇帝差点吓得恨不得拎着宿谊暴打一顿,但这事就有了许多操作的空间。

    皇帝决定,不让别人知道宿谊的行踪,这样他就既不能召宿谊进宫,也不能自己出宫。

    皇帝出宫,即使再隐蔽,也不可能悄无声息。至于召宿谊进宫,皇帝怕宿谊被龙气熏生病。

    宿谊离京之后,太子也经常来宿谊宅子来帮宿谊打理家务,生怕宿谊不在京中,京中下人就偷奸耍滑。太子要让宿谊在京中的宅子,即使宿谊不在,也要保持宿谊在的时候的样子。

    而在宿谊宅子中,太子心情会得到放松。每当他有什么烦恼或烦躁的事,都会请求出宫,来宿谊宅子住几晚。最后皇帝嫌弃太子太烦,直接给了他令牌,让他可以随意出宫。

    太子已经大了,能力也得到朝中认可,皇帝不需要为了拘着太子学习而管着太子的行动范围。只要太子不出京城,皇帝就随太子在工作学习之余乱跑了。

    于是宿谊宅子,宛如太子别苑。

    正因如此,太子去宿谊宅子,不会引起任何人的主意。

    太子得知宿谊已经回来之后,当然立刻就出宫表示要去宿谊宅子小住。

    在得知宿谊要随军回京知乎,太子在宿谊宅子住的频率更高了,想要通过太子的行踪查探什么的人也懒得查了。

    谁知道宿谊这次是真的回来了。

    宿谊回家之后,已经沐浴更衣,并小睡了一会儿。太子过来的时候,宿谊正指挥家中厨子做好吃的。

    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路上,宿谊都吃的很差。以宿谊娇生惯养的性子,这几月一生苦都没叫,可以说非常厉害了。

    不过现在有条件了,宿谊当然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的胃。

    太子时隔许久重新见到宿谊,宿谊样子变化了不少。随军之后,宿谊皮肤颜色深了一些,人也瘦了一些。当然,宿谊认为自己是强壮了不少,泡泡肉变成了肌肉了。

    但在太子眼中,宿谊就是受苦了。

    太子眼圈一红,扑上前抱着宿谊就开始哽咽,连称呼都忘记遮掩了:“大哥,你受苦了。”

    宿谊还在感慨,小弟抽条了,长高了,稚气已经几乎看不见,变得很沉稳了,谁知道太子就扑上来开始哽咽,吓了宿谊一跳。

    听到太子抽噎,宿谊感动之余又有些好笑:“没受苦,打仗,就是这样,总不能还长胖几斤吧?不过我身体健壮不少,下次狩猎,说不准我能陪你一起呢。虽然打猎是不可能,骑马已经没问题了。”

    在外已经是一副成熟稳重储君模样的太子,抱着宿谊,仍旧像个小孩子一样,脸颊在宿谊肩膀上蹭了蹭:“大哥,我好想你。”

    宿谊拍了拍太子的后脑勺,道:“我也想你。哎呀,一年多没见,都长这么大了。来,让我好好看看你。”

    太子松开怀抱,不好意思的揉了揉眼睛,挺起胸膛,让宿谊“检阅”。

    宿谊拍拍太子的脑袋,又拍拍太子的肩膀:“长成一帅小伙了,听说还定亲了?都要成家了呢。”

    在宿谊提起他定亲的时候,太子心中并未有害羞或是喜悦的情绪。又不是自由恋爱,太子妃他也就远远见过一面,要说期待喜欢什么的都说不上,只要皇帝皇后觉得合适便成。

    不过成亲毕竟是大事,太子忙道:“我成亲的时候,大哥会在京城吧?”

    宿谊毫不犹豫道:“当然。”

    就算那时候他在青州,也会回来。小弟结婚,他这个当大哥的怎么能不在?即使不能以兄弟的身份出席,但也得亲眼看着小弟穿上红衣,骑着高头大马去接新娘啊。

    太子咧嘴笑道:“大哥累了吧?我们进去坐着说。高句丽那边可传来了不少大哥的传闻,可要跟我好好讲讲。”

    宿谊点头。

    他的确有许多要讲给太子的。光是高句丽采取的新的安抚民众的方式,就得跟太子好好讲讲。

    一是能让太子提前了解高句丽情况,太子了解了,皇帝老爹也就了解了。在慕晏回京之前,他们做好准备,也能应对那些朝中一些肯定会持反对意见的人。

    第二,他觉得太子或许会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有利于太子当好一个未来的皇帝。

    因久别重逢,宿谊也忽视了太子称呼的变化。

    不过现在太子一时“口误”,也不会泄露出去。太子将宿谊的宅子当做了自己别庄,宿谊宅子中的下人们被太子梳理了很多遍。帝后也有意用宿谊家中之事来给太子练手,教导太子如何识人用人。

    现在宿谊家中如铁桶一般,连扫地的粗使小厮都值得信任。太子完全可以更随意一些。

    这也是皇帝敢让宿谊继续“下落不明”的依仗之一。只要宿谊不出门,其他人就不会知道宿谊回来了。

    皇帝早就有意让太子去战场历练。虽然有危险,但没有上过战场,太子怎知道昱朝江山来之不易?昱朝的天下是皇帝和先帝在马背上厮杀而来的,后代子孙绝对不能是连战场都不敢上的孬种。

    太子本想问一些战场上的故事,谁知道宿谊讲的故事,和太子从皇帝口中听到的艰辛艰难完全不同,简直有些太容易了?

    太子听到宿谊很郁闷的吐槽,那些人完全不懂科学,以为他在施什么仙法,结果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完全丧失了反抗之心,心中满满的自豪感。

    即使是在战场上,即使不懂战场拼杀,大哥还是一如既往的棒棒哒。太子心中美得冒泡。

    宿谊看太子那兴奋劲儿,就知道太子完全没get到他想说的点。

    他其实是想通过此事,让太子知道,懂得科学知识有多重要。因为敌方弄出一些自己没法理解的动静,就惊慌失措,这必须避免的。

    这要如何避免呢?不仅仅是身为将领的心智要坚定,最重要的,是开民智。

    不然就算将领能稳住,军心散了,即使将领能重新聚集军心,也可能贻误战机。

    若是还在打天下的时候,搞一些封建迷信有利于自己的统治。但王朝统治已经稳定之后,民众再搞封建迷信,就可能动摇统治了。

    比如发洪水了不去筑堤坝而是去给河伯送童男童女或者新娘,比如有蝗虫灾害了不知道灭蝗虫而是以为是老天警示只会磕头烧香,比如被僧道迷惑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封建社会,这些事挺常见,每一件事,都会影响统治。

    “当统治稳定了,下一步就是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老百姓吃饱穿暖之后,就轮到教化民众。”宿谊道,“教化民众,不仅仅是让老百姓读书习字,还要让他们懂得道理。不要担心老百姓懂得道理之后,会威胁统治。若是想要成为明君贤君的皇帝,是恨不得老百姓越厉害越好。若是昏庸愚昧,只想奢侈享受”

    太子冷漠打断道:“那样的皇帝,还是别做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