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国师-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晏等人一直都在担忧,宿谊会不会付出什么代价。这次摔了之后,他们有一种“果然来了”的感觉。

    其实,慕晏也松了口气。如果这真的是代价,那的确可以安心了。

    宿谊不断用手去摸额头上的布:“绑着可真不习惯,而且伤口好痒。”

    慕晏忙拉住宿谊的手,道:“别摸。伤口摸多了会留疤痕的。”

    宿谊道:“好吧好吧。”

    他想了想,不死心道:“真的必须忌口?就破了点皮,忌什么口啊。”

    慕晏微笑:“必须。”

    宿谊有点怂道:“你这么笑起来有点可怕啊。好吧,忌口就忌口。”

    慕晏无奈道:“康乐,你这时候真像小孩子。”

    宿谊耸肩道:“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不是这么用的慕晏叹气。

    罢了,小孩子就小孩子吧,这样的感觉,也不错。

    。。。。。。。。。。。。。。。。。。。。。。。。。。。。。。。。。

    因伤在额头上,宿谊自然不见客了。

    虽然他平时也不怎么见客。

    不知道是下人嘴碎,还是皇帝和慕晏商议之后故意的,很快宿谊摔了一脸血的事就传遍了京城。

    宿谊很不高兴。平地摔什么的,也太囧了。这很不符合他高人的形象啊。

    “你受伤之事传出去,只会让你的高人形象更加高大。”慕晏亲自用镶金戴玉的匕首给宿谊削果子吃。

    宿谊忌口之后总是没什么食欲。本来刚进京的时候,宿谊觉得有一口细粮吃就不错了。现在鸡鸭炖的汤,他都嫌弃味淡味腥不想喝,十分娇贵。

    帝后特意赐下各种稀奇的贡果,慕晏也命人去找些新奇的果蔬,给宿谊开胃。

    御医说,多吃蔬菜水果,对伤口愈合也有好处。

    宿谊无奈,就破了层皮,哪那么多讲究。

    慕晏现在给宿谊削的果子就是十分珍贵的贡果,名叫朱柰。

    朱柰皮薄味甜,但不易储存,产量也低,因此较为珍贵,只作为贡果供皇族熏香及食用。世族豪门也偶尔能尝到。

    宿谊看样子就觉得眼熟,吃过一块之后,觉得这不就是苹果吗?

    不过听说华国苹果因为产量低个头小不易储存等缺点,土生苹果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西洋种类的苹果以及杂|交苹果。

    原来这就是土生的苹果呢?味道确实不错,但比起后世精心培育育种,代代优选之后的苹果,的确在口感个头上都有很大差距。

    农作物总是在辛勤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中,不断得到改良。

    或许以后他可以兑换点水果,不仅丰富百姓们的菜篮子和粮仓,也可以丰富一下果篮子嘛。

    不过兑换水果并非当务之急,要排在很后面了。宿谊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很有计划的人。

    至于之前兑换的调料大礼包茶叶大礼包之类的东西,嗯,已经被他抛到脑后了。

    虽然这些瓜果都很稀奇,但一年四季吃惯了全世界各地新鲜水果的宿谊自然不可能露出多么享受多么惊喜的神情。

    慕晏不由道:“一看你就是吃惯了好东西的人,嘴这么挑,朱柰都堵不上你的嘴,还在抱怨。”

    宿谊道:“我都忌口了,抱怨几句怎么了。”

    “是是是,那宿天师,你继续抱怨吧。”慕晏无奈笑道,“不过抱怨归抱怨,可不能偷吃。”

    他可是知道,宿谊总能很神奇的从不知道什么地方拿出东西。

    幸亏宿谊在别人面前,还会掩饰一二。

    宿谊翻白眼:“知道了知道了,河清你比老嬷嬷还烦。”

    “好吧,我烦。”慕晏道,“张嘴。”

    宿谊张开嘴,慕晏把去了皮剔了籽的葡萄塞进宿谊嘴里。

    宿谊羡慕的看着慕晏那双手,慕晏玩匕首玩的太利索了,居然能用匕首给葡萄去皮剔籽。

    “在为将之前,我曾当了一段时间斥候。”慕晏道。

    宿谊茫然的点点头。斥候?侦察兵吧?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慕晏见宿谊的模样,微笑不语,不解释斥候有多厉害多危险。

    本来伺候宿谊下人站在旁边,有些无措。他活儿全被慕晏抢了,只能站在这里当布景板。

    下人好几次委婉的提醒慕晏,他可以来。最后慕晏直接把他打发走了。

    下人离开的时候,两位管家正在院子里说什么。

    宿谊的管家见人出来,忙道:“天师老爷可是有什么吩咐?”

    下人摇头,道:“慕大人不让旁人伺候,让人都出来了,说是清静。”

    管家先是皱了一下眉,然后想起皇帝的话,叹了口气:“那你退下吧。”

第82章 jin() 
购买比例不够一半看到的是自动妨祷,半天后会自动更新。

    水煮肉蘸酱,蒸肉蘸酱,水煮蔬菜蘸酱,蒸蔬菜蘸酱,宿谊吃一口就皱眉头。

    在道观里吃粗粮刮喉咙的时候,宿谊心想,有顿细粮吃就谢天谢地了。

    等现在大肉放在那,宿谊又开始矫情了。

    这时候调料稀少,烹饪方式也很单调。所谓烹饪,也就只有蒸煮烤三种。午饭这点时间,自然是用蒸肉和煮肉居多。

    而在蒸煮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白水蒸煮,然后将肉片好蘸酱。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的“脍不厌细”的字面意思,就是肉类要尽可能的切得薄。切得薄的肉,在蘸酱时才入味。

    当然,这引申意思是在祭祀的时候,食物要尽可能的精细,这是符合“礼”的体现。但这也表明了当时的烹饪方式。

    这个厨子不说多好,但也在水平线之上。他的酱料调的还是有点特色的,最开始宿谊吃的时候,觉得还挺新鲜。不过多吃几口,就腻得慌。

    不只是因为宿谊本身就喜欢吃味重的,和食材也有关系。

    就算现代人再怎么向往古代人的原生态,但实际上现在我们吃的品种,都是经历一代又一代饲养者的良种培育,才有了我们如今吃的品种。

    就算是市面上卖的所谓放养的野猪肉,那“野猪”也是经过品种改良过的。真正的野猪,口感很柴味道很腥,对于吃不惯腥臊味的人而言,不加重调料,完全无法入口。

    宿谊恰巧就是一个吃不惯腥臊味的人。以前吃野味都是烧烤,就算炖汤喝那也有各种调料提鲜去腥。这种吃法,他真不习惯。

    也还好肉切得够细,沾满酱的话,倒是可以把腥味压一压,勉强能入口。但是羊肉,宿谊就完全吃不下了。

    这个时代的羊肉自然比猪肉贵。羊肉那是富贵人家才能吃的。但是宿谊就是吃不惯羊肉的膻味。

    至于白水煮的蔬菜虽然不好吃,但也不至于难以下咽,勉强吃吃吧。

    不过桌上也不是没可吃的。咱华夏民族对于食物的追求是从古至今的。在调味料和烹饪方式还不足以玩出太多花样的时候,我们可以选其他的。

    比如面食。

    这个时代的面食真是种类繁多,不带馅儿的带馅儿的带各种馅儿,面皮原味的各种味道的,形状更是五花八门。特别是桌上那道鸽汤饼,用好几种蘑菇和鸽熬汤,鲜的宿谊差点把舌头都咬了。

    总的来说,这一顿饭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宿谊吃掉的都是各种面点,大肉蔬菜都留下了。

    不过吃剩的东西也不会浪费。这等好东西,仆人们都是会分掉的。

    宿谊感慨,看来以后让他们多做禽类鱼类以及各种面点,什么鱼啊猪啊就算了。至于牛肉,耕牛不可宰杀,菜牛都是豪富人家偶尔吃一点的。宿谊虽然分得了一个庄子,但还没豪气到能吃到牛肉的地步。

    等庄子内有牛老了,估计才能吃上。

    宿谊心非常大,转眼就为了一口吃的,把之前对前途未卜的担忧都抛到了脑后。

    没有什么烦恼是吃饱喝足睡高兴解决不了的。如果还有,请再重复一遍,直到死亡。

    午饭之后,宿谊借着“静修冥思”的借口小憩了两炷香的时间,然后精神抖擞的爬起来练字。

    除了练字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这个时代也没什么娱乐,他也没有认识的人。

    宿谊穿越几天就匆匆进京,对这个时代的事并不是多么了解。这几日他正好窝在家里,借着练字的机会多看点这个时代的书,然后再向消息灵通的仆人们多打听一下这个时代的事,做好在这个时代扎根的准备。

    不知道是不是原身身体记忆的缘故,宿谊原本只是在讨好长辈的时候会看小纂,现在居然会写了,还写得不错。

    这几日练了练,自我感觉还成。不说自成一体,好歹比较端正。

    宿谊自己也会写毛笔字,不过写的是楷书。等他把一手小纂练好了,就去练楷书,说不定还能成为什么书法大家,刷一下逼格呢。

    这个时代的书法家还是很受尊崇的。宿谊诗词歌赋样样不会,就算能拽几句诗句装下逼都装不了多久。

    不过宿谊显然高估了自己,他最终也就是到写的不错的地步,什么书法家,一点影子都没有。

    书法大家,也要是看天赋啊。

    。。。。。。。。。。。。。。。。。。。。。。。。。。。。。。。。。。

    宿谊窝在家里习字看书问八卦的时候,太子在宫里和皇帝陛下又顶上了。

    皇帝陛下的意思,并不愿意太子和宿谊走的太近。

    在皇帝陛下看来,宿谊既然已经不能再入皇家,那冷着他,才是对他的保护。

    而太子则持相反意见。首先他不明白为什么不能认回宿谊,其次他觉得宿谊现在半点靠山都无,京中人惯爱踩高捧低,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欺负宿谊?所以他要多去,多显示自己能为宿谊撑腰才是正理。

    皇帝看着那倔强的儿子气得发抖,恨不得自己儿子回到当初那痴傻寡言的状态,免得气死他。

    最终还是皇后来打了圆场,罚太子抄写孝经收场。

    皇帝看着太子终于认错,并且老实的去抄写孝经,心里那口气总算顺了些。他对皇后道:“难道朕不想认回他?那不是朕的儿子?但朕要怎么认?怎么解释自己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嫡长子遗落在民间?”

    皇后温婉的劝慰道:“陛下一片慈父之心,现在的做法才是对宿道长最好的。且宿道长的命运亦不在皇家之内。听宿道长言,与政事关系越密切,道行消失越快,恐有损性命。陛下怎会忍心让好不容易找到的孩子早早离开人世?为人父母,即使不能相认,但只要看着孩子平安康乐,就满足了。”

    皇帝点头:“正是如此。隽乐实在是太不懂事。”

    皇后道:“隽乐还小,又痴傻了那么多年,心智只是孩子。但只要清醒过来了,以后就可以慢慢教了。况且陛下观隽乐处事,很有条理,半点不像曾经痴傻之人,可见很有慧根。陛下该欣慰才是。”

    皇帝终于顺过气,不由也带上了些笑意:“隽乐处事的确不错,可堪造就。不过慧根还是太过了,不过勉强没有丢朕的脸而已。”

    皇后轻声笑道:“陛下说的是,可不能让那隽乐太骄傲了。”

    夫妻两一阵和乐融融的谈天说笑,气氛十分和谐。待入夜的时候,皇后才道一新晋贵人突感心悸,让皇帝过去看看。

    皇帝对那贵人正新鲜着,皇后如此大度贤惠,他自然非常高兴的就去了。

    皇后待皇帝走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