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悠然-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欣然也很感兴趣,“你不是常在父亲书房吗?邸报上有什么新鲜的事?”

    嫣然矜持的笑笑,“女孩儿家只管安富尊荣便是,理这些做什么?”然后研究诗词歌赋去了。最近她频繁参加诗会赏花会,颇有些才名。嫣然已是下了决心要做个京城知名的才女。

    打仗什么的,太不风雅了。嫣然可是不关心。

    “邸报上都是些太平话,没什么意思。边境情势,一向就不乐观。鞑靼人就是草原上的狼,和狼打架,要比它更凶狠才行。”悠然觉得战争前景一点儿也不乐观。

    狼和羊打,你说会怎样。

    时间一天天过去,边境局势不稳,小规模战争时有发生;圣上年事已高,太子南京监国,吴王久不就藩,近日更是频频出动拉拢朝中大臣,京城官场,颇为动荡不安。孟赉是文官集团一员,自然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回家越来越晚,脸色越来越凝重。

    连约会都取消了。黄馨很是闷闷不乐。

    悠然白天循规蹈矩的请安、上学、看着孟正宇的功课,晚上不是在书房陪着孟老爹,就是在含芳轩陪着黄馨,做了个十足十的孝顺懂事女儿。

    孟老爹每每深夜还埋头于成堆的公文中,偶尔抬头露口气,看见悠然的笑脸,接过悠然递过来的热茶,心里很是欣慰:自己这宝贝小闺女,也不是只会胡闹。

    平静外表下,正酝酿着什么?悠然忽生出“前涂应几许?未知止泊处”的苍凉和惶惑。

    历代夺嫡都是凶险万分的事,押对宝,当然前途光明;站错队,仕途就完了,更有性命之忧。

    文官集团自然是支持占着嫡长名份的太子,只是,吴王势大,更要命的是,圣上态度暧昧不明。

    天气闷热起来,边境传来的消息更令人烦燥:

    七月,鞑靼雷达礼部攻宁夏,连破五城,宁夏总兵胡佑战死;

    八月,鞑靼雷曼部攻宣府,势如破竹,宣府总兵杜礼败退至大同;

    京畿大震。

    鞑靼人曾打到通州烧杀掳掠的往事,京中老人记忆犹新。

    孟正宪愤愤不平“这帮人是干什么吃的,连蛮夷都打不过!天朝的脸都被这帮酒囊饭袋丢尽了!”

    他已是摩拳擦掌,整装待发,欲上战场效力。

    孟赉如何肯放十六岁的儿子真刀真枪上战场,吉安侯府太夫人也不放,钟元倒是想说男儿本该驰骋沙场建立功业,在太夫人威胁的目光下,没敢说出来。

    孟正宪为此很是愤怒,让他更愤怒的是国难当头,鞑靼人已经大举入侵,居然有不少名将做了缩头乌龟。

    包括他最敬仰的阮大猷。

    原五军都督府左军都督阮大猷,称病不出;

    原蓟辽总督俞声,称病不出;

    广州将军都平,称病不出;

    振威将军张并,称病不出;

    罗湖山庄。程濛匆匆跑来,面有急色,“这当口你若立了战功,程家才能沉冤得雪!”都说阿并是不世出的奇才,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装什么病呀。

    张并自顾自擦拭长剑,缓缓道“你一心只为程家,我知道。”程濛脸色一滞,张并七岁那年,不知从哪个下人那儿知道了自己的事,偷偷跑出府,从城里走路走路一直走到庄子上,程濛好容易见到儿子,心中也是欢喜,却更关心程家,把张并推了出去,命他“不为程家翻案,别来见我。”

    “只是,也别盼着我送命。”张并一字一字慢慢说道“我若此时出征,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凯旋回京后铛锒入狱,你要哪个?”

第56章() 
程濛对于军事没有研究,张并说的话她听不懂,见儿子态度坚决,无法劝说,只能怏怏离去。

    都怪魏国公,要不是他夺走儿子,令自己母子分离,儿子也不会对自己如此冷淡,如此不听话。程濛恨恨想道。

    程濛刚走,张铭来了。

    “阿并,你祖父说,许你认祖归宗了!”张铭抑止不住的兴奋喜悦,“只要你这次和阿慈一起出征,凯旋归来”

    看见张并的脸色越来越阴沉,目光越来越锐利,张铭停顿一下,小心翼翼问道“阿并,你不高兴么?”

    张并本是一腔怒火,见张铭这陪小心的样子却不忍心发出来,又见张铭鬓边竟已有了不少白发,想起自己小时候他年轻英挺的模样,心中有些酸楚。那时他一个月半个月的才能回国公府一次,每次都只能匆匆忙忙见自己一面,说不上两句话就要走了,走时常红着眼圈。

    “红谷一战,我带领三百名士兵,斩杀一千八百名鞑靼喀路部精锐,”张并狠狠心,看着张铭的眼睛,静静说道“我豁出性命打的这场胜仗,后来成了张慈的功劳。”

    张铭愧疚的道“我知道,你祖父和二伯父都骂过阿慈了,你二伯父都气得要请家法了。阿慈,他也后悔,也知道错了。”

    “我九死一生回了京城,先是知道我“阵亡”了,然后是你跟我说,魏国公让我自立门户。”张并的语气依旧平静,“这三年我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你今日又来跟我说,让我再跟张慈一起出征,再为他做嫁衣,然后认回你张家。”

    “不是,爹不是让你为他做嫁衣,只是,阿并,兄弟就要相互扶持”张铭急急说道。

    “张家生我养我一场,我拿性命博来的战功回报,张家和我,两清了。”张并斩钉截铁的说道,一字一字掷地有声。

    张铭神情惊愕,正欲开口反对,张并一句话堵住了他:“难不成你想我一辈子为张家卖命?”

    张铭嘴唇颤抖,“不想。”哪个做父亲的,舍得总是牺牲自己的亲生孩儿。

    “可是阿并,你没个正经出身,终归是不好。”张铭依旧顾虑重重。没有家族庇护,只凭自己,太难了。

    “英雄莫问出处。”张并淡淡道“大好男儿正该自己一刀一枪搏个出身,仗着祖荫算什么本事。”

    “其实爹也想上阵杀敌,鞑靼欺我天朝无人,不将他们惩诫一番,难平民怨。”张铭对于边境局势,还是十分忧心。

    “就算你现在马上出发,等你到了宣府、宁夏,鞑靼人早已退兵了。”张并胸有成竹的推断,“鞑靼连年征战,国力日疲,战争补给根本接不上,只要小胜一场抢些物资他们就会停战。”

    面对张铭疑惑的目光,张并微笑道“下一步,他们怕是会谴使来京,要求互市。”

    鞑靼没有自己的手工业和农业,除了牛羊肉什么都缺,不像天朝自然经济可以自给自足,鞑靼当然想拿牛羊马匹皮毛和明朝换丝绸铁器日用品,但是,天朝不同意互市。必需品自己制造不出来,也不能通过做生意换回来,怎么办呢,只有抢了。

    天朝会不会任由鞑靼来抢?当然不会,于是双方打仗,就这么来来回回打了一百年。

    这样的战争,天朝疲惫,鞑靼也疲惫。

    “其实这些仗可以不必打,打仗这件事情,打来打去苦的还不是老百姓吗?”耳畔仿佛又听到如黄莺出谷一般娇嫩好听的女孩声音,说着打仗这样严肃的事情,张并眉宇间有了丝温柔的神色。

    送走张铭,张并独自在夜风中站了许久,终是忍不住,换了夜行衣,出门而去。

    城郊朱苑。一名中年粗豪汉子惬意的坐在院中乘凉,对身旁女儿责怪的眼光视而不见。

    “国难当头,你忍心不管不顾?”少女义正辞严。

    “我俞声为国征战二十几年,我三个儿子,两个儿子在战场上送了命。”原蓟辽总督俞声沉声道“结果呢?刚刚凯旋回京,就被下了大狱,若不是阮大帅仗义执言,险些送掉性命。”

    少女想到战场上送命的兄长,看着眼前狱中险些送命的父亲,心酸起来。

    俞声讽刺的笑笑,“圣上不是宠信平阳侯吗?就让平阳侯为圣上靖边,不是很好?”皇帝耳根了软,听信平阳侯的谗言,要置大将于死地;阮大帅力为辩白,最后自己虽保住性命却被撤职;如今到了打硬仗的时候又想起用,天下哪有这般便宜的事情。

    京西阮府。阮夫人心疼的扶住丈夫,“刚刚好了些,又想下床,万一再加重了可如何是好?”

    “我实是放心不下。”阮大猷已是五十多岁年纪,却依旧雄心不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身为军人不能报效国家,活着有何意思。”

    “那也要先养好身体。”阮夫人坚定的声音不容置疑,“你拖着病体去打仗,怕是没到宣府人就垮了,徒然挫伤三军锐气。”

    阮大猷恨恨的拍打自己,“这不中用的身子,偏偏这紧急当口犯了旧疾。”

    “大同有杜礼,宁夏有杜义,你就放心吧。”阮夫人安慰道。

    “就是因为有他们,我才不放心。”阮大猷又急又怒,“这两只蠢猪,不知要连累死我天朝多少兵士。”

    阮夫人淡淡道“人家是吴王小舅子,圣上信重的平阳侯、平川侯,天下是圣上的天下,圣上都放心,你有什么不放心的?长子已是殒命沙场,幼子还小,一家人都靠着你呢,你还是保养身子要紧。”

    阮大猷身子一震,望望妻子平静无波的面庞,长叹一声,任由阮夫人把他扶回床上。

    长兴侯府。都鹏陪着叔叔都平饮酒,叔侄两个长得有七作分相似,性情也相似,喝得投机时,都鹏不解的问道“叔叔打了多少硬仗,难道就这么怕鞑靼人?”

    都平大笑着拍拍都鹏的肩膀,“你小子,激你老叔。叔叔不是怕鞑靼人,是怕杜礼那只猪。圣上令征鞑靼军队统一由杜礼节制,你老叔再有本事,由一只猪带着,能打过一群狼吗?明知必败,叔叔可不凑这个热闹。小子,打仗可不是只凭一腔热血。”

    孟宅。灯光下悠然给孟正宇补着课,“你先要把自己的观点理清,然后一条一条清晰的说出来。只会之乎者也可不行。”时文和议论文有相似的地方,先要有论点,然后打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不能只要华丽词藻却言之无物呀。

    孟正宇最近心平气和很多,听悠然说得有道理,也不反驳了,脸上还露出喜色。他关心自己,才会让这个他最宠爱的女儿来教自己吧。

    他外放的时候没人管自己,现在有人管了,真好。孟正宇小小的脸上容光焕发。

    做完兼职家教,悠然到书房看了孟老爹,父女两个玩笑几句,孟老爹开怀大笑一场,只觉一天的疲惫都没有了。

    “我这个宝贝闺女,会做人老师了。”孟老爹含笑打趣。

    “那是”悠然毫不客气,得意洋洋说道“一个人但凡学了一样本事,总不忍心放着不用。我时文做得这么好,考不了状元总能教教小孩吧。”

    “玉堂金马生无份,好把心事付梦诠。”这个时代的女子,没有出路呀。只能在家里折腾了。想到这儿,悠然忽觉得也能理解后宅妇人的种种无知无聊做法,顺口跟孟老爹说了近日老太太跟胡氏的做为,“她们除了这个,也没其他事好做。”

    孟老爹咪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戾气,在他的家里,算计他的女儿!

    “爹你怎么了?”孟老爹神情有些吓人。

    “没事。”孟老爹回过神来,微笑着安抚女儿。

    “说来,族长现正好在京城。”孟老爹若有所思。

    要动手了吗?悠然激动起来。

    孟老爹犹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