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垂象2:接连不断诡故事-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哑巴觉得将这件事称之为巧合说不通,虽然很好奇,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依然低头念经。站在身后的赵大山说道:“我媳妇感染重病身亡,肚子里怀有两个月的儿子,她觉得自己死了也就死了,无话可说,可是肚子里的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该因为大人死了就跟着死掉,这太不公平了。”

    哑巴随手拿起身旁的纸笔,写到:“周围一带共有三个城隍庙,距离五里山最近的在五里村附近,庙早已经坍塌毁坏,人心不奉,哪里还有城隍爷愿意留下保佑百姓?更何况我是活人,不是神仙,怎么会是城隍庙的状师?再说了,我一个哑巴,怎么去做状师?状师不用说话的吗?”

    哑巴说的句句在理,赵大山都有些相信了,但是他的媳妇说过,哑巴千真万确是如假包换的城隍庙状师,无论如何否认,也一定要艰辛这一点。赵大山没有放弃,说道:“媳妇给我托梦,说只有您能帮助我们,她还说,我们求的城隍庙不是五里村附近的假城隍庙,而是在这五里山中因为地震陷入地下的真城隍庙。”

    没想到对方知道的这么清楚,看来事情不假,哑巴起身缓缓的转向赵大山,用一双老鼠一般的小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赵大山没想到哑巴竟然是个这么丑陋难看的人,要是赶集时看见,非得是沿街要饭的那种。可是既然媳妇说他是城隍庙的状师,便不自觉的又高看一眼,觉得有本事的人都不拘小节,不依靠外表。

    反正人嘴两张皮,怎么说都说的通。

    盯着看了足足十几秒,直把赵大山看得心里发毛,哑巴这才招招手,示意赵大山随他出去。

【18】神仙酒() 
哑巴用一双老鼠一般的小眼睛注视着赵大山,赵大山这才注意到哑巴身后的三个佛像,尽管周围烧香的味道促使他将石像理解成佛像,可是三个佛像怪异凶恶的造型实在令人心慌,难道天底下还有这么凶神恶煞的佛不成?忽而转念一想,既然哑巴是城隍庙的状师,城隍庙又是归属于道家,难道面前的三个石像不是佛像,而是道家供奉的神仙?眨巴着眼睛再细想,如果是佛像,哑巴怎么可能是道家城隍庙的状师,难道媳妇终究还是说错了?

    之前还向媳妇拍着壮硕的胸脯保证过,无论哑巴如何表现,也绝对将其当成如假包换的城隍庙状师央求,此决心坚定不移。可是现在,当矛盾的因素摆在面前时,又不得不有些迟疑。正在这进退不得,骑虎难下时,哑巴示意他往外走。

    离开供奉佛像的大房子,转身来到旁边用于居住的小屋,到处都是破旧的杂物,凌乱的分散着,颇有邋里邋遢的老光棍的味道。哑巴的木板床不是靠墙放置,而是摆在屋子的正中间,赵大山在哑巴的带领下绕过木板床,才发现床后别有洞天。这里铺着一块脏兮兮却很厚重的绒毯,上面印着某个大专院校的名字,八成是哑巴捡废品捡来的。掀开绒毯,下面有一扇门板,也是哑巴在别人拆迁时捡来的。掀开门板,出现一个不大不小的坑,不是特别深,只是一个单独挖出来用于存放重要东西的储藏空间。

    令赵大山感到害怕的是,坑里面堆放着很多块灵牌,散发着幽怨的气息,令人难安。哑巴将灵牌挪到一旁,把底下的一个小酒坛取出来,轻轻放在地上。赵大山歪着脑袋好奇的看,陶罐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用圆珠笔写有三个字——神仙酒。

    哑巴走向桌边,在纸上写到:“喝光神仙酒。”

    赵大山表面上很拘谨,实则心中笑开花,如果喝掉一坛酒算是考验的话,倒不如早点说。赵大山除了有一身的力气外,最喜欢的就是喝酒,而且是喝大酒,莫不要说区区一坛,就是再来一倍也不在话下。他暗自说道,媳妇啊媳妇,你说王家哑巴不会轻易认可,需要我诚恳相求,还以为会被百般刁难,原来只需要喝光一坛酒就能解决问题。赵大山向哑巴确认一遍,得知的确可以开坛喝酒,便大大咧咧的打开酒坛,伸着鼻子往里闻。

    这一闻,却是说不出来的古怪,说是酒吧,没有半点酒的味道,说不是酒吧,又好像有一些酒的感觉。赵大山试探着品尝一口,眼珠子差点掉下来,天啊,这个叫做神仙酒的东西,怎么会有一股闻不出来,却尝的出来的尿骚味?

    赵大山无奈的说道:“王家叔叔,您这是酒还是尿啊?如果是尿,您这样折磨我,不太好吧?”

    赵大山不敢发怒,毕竟有求于人,哑巴面色如故,晃动着写有“喝光神仙酒”的纸条,向赵大山表达“要么喝完再谈,要么不喝滚蛋”的决定。赵大山颇为无奈,好在尿骚味并不是很重,或许不是尿,而是与尿有关的某种精酿,否则哑巴要是单纯的玩他,大可以临时尿一泡出来,没必要事先把尿放在酒坛中,再把酒坛藏在坑里。这让他想到一种叫做榴莲的水果,闻起来和屎一样,吃起来满嘴臭烘烘,却偏偏是特别美味的水果,或许这坛散发尿骚味的酒也大有来头。

    赵大山举起酒坛,忍着对尿骚味的恶心,犹如喝汤药一般大口大口的喝光这份不明液体。有趣的是,虽然尿骚味伴随着整个过程,可是赵大山却一点点的不再干呕,好像习惯了那股味道。几分钟后,他这个不把喝酒当回事儿的大男人竟然觉得脑袋晕晕的,一屁股坐在地上,歪着脑袋像个痴呆一样愣愣的看着哑巴。这不是麻醉剂,也不是迷幻药,更不是蒙汗药,这种晕乎的感觉实在太熟悉了,就是酒喝多之后的反应。

    “我挺能喝的,为什么这次晕的这么快啊,王家王家哑巴,你给我喝的是什么酒?”逐渐失去心智的赵大山竟然直呼哑巴为王家哑巴,做为晚辈实在没有礼貌,索性哑巴不介意,在纸上写到:“神仙酒,醉满头,白天喝,夜里醒,城隍庙,大门开,伸冤鼓,有仙抬。”

    赵大山傻呵呵的笑道:“你果然是城隍庙的状师,我媳妇的事就拜托你了,咱们可是一个村子的乡亲啊。”

    从清晨到正午,由正午入黄昏,直到夜色浓重时,赵大山才皱着眉头醒过来。他依然躺在醉倒的地方,屋子里点着一根蜡烛,旁边坐着一个身材匀称,身穿浅色长袍的人。赵大山迷迷糊糊的开口询问,那人转过身,竟是个帅气潇洒的白面书生,那份古韵就像从武侠里走出来的一样。

    赵大山诧异的问道:“你是谁?王家的那位叔叔哪里去了?”

    书生模样的男人十分复古的玩弄着手中的纸扇,说道:“在下王招远,正是王家的哑巴。”

    赵大山惊讶的合不拢嘴,跌跌撞撞的站起来,说道:“王家的叔叔可不是你这个样子,你怎么好冒充他呢?神仙酒已经喝了,如果还有考验尽管放马过来。只求你们别再逗我,还是抓紧时间救人的好。”

    王招远哈哈一笑,在赵大山面前转了一圈,变成佝偻丑陋的哑巴模样。在赵大山讶异的注视下,哑巴又转一圈,变成潇洒倜傥的书生模样,说道:“赵大山,你媳妇说的没错,我王招远的确是城隍庙的状师,你喝下神仙酒后证明了自己的真心,而并非消遣鬼神,我自当带你前去。”

    没想到考验竟然如此简单的通过,赵大山喜极而泣,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王招远合上扇子,轻轻敲打赵大山的肩膀,说道:“五里村附近的城隍庙的确是假,里面压根就没有城隍爷保佑,咱们这就去见一见真正的城隍爷,只是”

    赵大山心有一惊,问道:“只是什么?”

    “你说你的媳妇原本已经认死,只是因为发现怀有孩子才又舍不得死。”王招远说道:“你还说,肚子里的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该因为大人死了就跟着死掉,这不公平,对吧?”

    赵大山认真的点头,王招远继续说道:“可是你可曾知道,在孩子尚未出生之时,与母亲是一体的,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尚未形成的生命与没有定下的命运都依赖于自己母亲的生命与命运,倘若出现你这样的情况,只能说你的媳妇阳寿不长,你尚未出生的孩子实在可怜,却绝对谈不上公平不公平。”

    赵大山说道:“既然您都说了,没有出生的孩子没有生命也没有命运,那么他是顺利出生还是胎死腹中,又算不算是他的命运呢?”

    “分明是个糙汉子,却是伶牙俐齿。”王招远说道:“你的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出生,这不是孩子的命运,而是你和你媳妇的命中有没有得子的命,这与那个可怜的孩子没有关系。我再问你,倘若城隍爷最后认定你尚未出生的孩子有十足的理由重返阳间,那么怀他、孕他、生他的娘亲,是否也应该一起活过来?”

    “那当然是了,否则刚刚两个月的孩子,不在母亲的肚子里,还能在哪里?”

    王招远似笑非笑的说道:“你觉得合理吗?”

    赵大山一时语塞,顿了顿方才说道:“所以才想请您出手相助啊,您是状师,应该知道怎么和城隍爷说吧?”

    王招远心中有主意,虽然不会是赵大山理想中的结果,但真到了最后审判的时候,或许也能令他满意。只不过那是之后的事,眼下还是先把赵大山带到城隍庙为先。夜色已深,二人离开小屋,沿着上山的路向城隍庙走去。赵大山觉得周围的景色怪怪的,好像不是阳间的一切,却又充斥着阳间的一切,好像没有阴间的诡异,却又充斥着阴间的诡异。王招远了解赵大山的感受,轻声说道:“咱们现在游走于阴阳之间,跟紧我,不得做停留,必须立刻进入城隍庙的范围。”

    “否则会怎样?”赵大山问道。

    身穿浅色长袍的王招远望着清澈淡雅的月色,说道:“否则你就要留在这阴不阴、阳不阳的地方,做人不人、鬼不鬼的游魂了。”

【19】击鼓鸣冤() 
赵大山知道阳间,也听说过的阴间,却从未想过还有阴不阴阳不阳的地方。眼下行走在其中,抬眼看去,周围的色泽暗淡压抑,真是令人心慌。王招远说要想得到一份安全,就得快点进入城隍庙的范围,赵大山不敢耽搁,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一刻不得停。索性城隍庙距离不远,不消片刻便来到大门外。之前一直萦绕在赵大山心中的压抑化作乌有,轻松自在许多。

    城隍庙没有想像的高大恢宏,却也不是因为地震陷入地下的坍塌模样。一切中规中矩,古代该有的建筑规格都能在这里找到对应的地方。包括房檐门槛,石狮大门,台阶木桩,尽是如此。

    王招远来到红色大门右侧,这里立着一个巨大的鼓,鼓侧为红,鼓面泛黄,他拿起木质鼓槌,对赵大山说道:“古往今来,愿意打开后门为百姓评断冤情的以包拯包青天最为有名,我家城隍爷不会打开后门,是想以古制行正事。”

    赵大山接过冰凉的鼓槌,问道:“您刚才说‘我家城隍爷’,看来关系不错啊,是不是可以顺利答应我的那个想法?”

    王招远用合上的纸扇敲打赵大山的脑袋,说道:“在此神圣之地,休要说那些苟且之话,你的冤情是否真是冤情,是否可以平反,都要依照城隍爷的想法,我只会帮你据理力争。”

    赵大山低声嘟囔道:“我看还是包青天那种开后门的举措更有人性化一些”

    王招远说道:“你这蠢货知道什么,包青天开后门,是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