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许大人官场实录-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不回来,我怕许大人会不再给我发饷银啊。”许浩元把蔬菜放在桌上,坐下来夹起一大把肉就往里面扔:“汤都滚了,可以吃了。”

    许蒙牛一听立刻坐下来:“哪里哪里,我看看,哎哟,真可以了。肉好了,来来来,吃起来”

    许哲当即也抛开心里想头:“留我一块。”

    三个男人像孩子一样展开了肉食争夺战,许氏虽然现在吃不了荤腥,看的却十分欢乐,不停的往锅子里放素菜:“别光吃肉,晚上口干,弄点素菜吃吃。”

    正放着菜,窗外又开始飘起了雪,层层叠叠的雪花不停的掉落,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许氏坐在堂屋,看着面前不断争抢的几个男人,再看看天空中不停四散的雪花,突然有了种岁月静好,就此停留的感觉。

    酒足饭饱,三个大男人扔下一桌子的残骸,晃荡荡去了书房。

    许哲摊着身子坐在太师椅上,拿着剔齿签在口腔内不停的刮索,不时打出一个大大的饱嗝。他平日里倒是没有这么大的饭量,只是今天大家都在,争抢之下不自觉的就吃多了,现在想想,悔之晚矣

    “大牛现在怎么样,事情理顺了没有?”许蒙牛做为许哲从乡里带来的帮手,天生就比县衙其他人更加得到许哲的信任。但是官场有官场的规矩,以后许哲离开,许蒙牛自然是要跟随的。不同于主簿就是官员亲近人的规矩,衙役头目向来是由当地人带领。许蒙牛不过在衙役里挂个名号,有个正式的名分罢了。

    即便这样,只要许哲在邕城一天,许蒙牛就是衙役里实际的领头人。无他,许蒙牛代表的是许哲的意思而已。这个道理许蒙牛懂,刘大芳也懂,双方都很配合的想要交接清楚。要知道铁打的衙役流水的官员,许哲在任不过短短几年,刘家却是要把这个位置流传下去的,犯不着为了短利和许蒙牛争斗。

    况且刘家这次被许哲拱上衙役的位置,得到的可不是刘大芳一代的传承,做的好了,依着大明‘子承父业’的规矩,家族千万代的活计就要在自己手上开始了。一下从民变吏,对于许哲这个改变家族传承的‘伯乐’,刘家上下无不感激涕零。

    “大芳人挺好的,最近还带着我转四周的地方。以前倒是不知道当个衙役有这么多学问,这几天跟着大芳才晓得,其实当衙役也听不容易的。”许蒙牛摸着脑袋,之前许哲刚到邕城,郝家已经在邕城经营几代,根深蒂固,郝家不怵许哲,郝策自然不会真心带许蒙牛。

    而衙役属于吏而低于吏,大部分父子相承,世代执役。虽然不得参与科举,但是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每月得的花红和薪水都远远高于其他营生。这其中涉及的各种阴私陋习,手段秘案,不深入其中就不能了解其全部。人都说衙门里的狗都能辨别富贵高低,指的便是衙役看人眼色的功夫之深了。

    现在的刘大芳由许哲一手提拔,虽说家里也是邕城本地人但是衙门根基很浅,轻易容易翻船,自然紧着许哲。况且许蒙牛只是在邕城几年,和刘家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刘家也不在乎这几年的好处,双方一拍即合,皆大欢喜。

    “大芳人是仗义,不过你也不能事事靠的他,该懂的还是要学的。”这就是在提点许蒙牛了,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许哲也不恩呢该保证以后和刘家真的一点冲突不会有,与其到时候伤了情分,不如现在就分清楚。

    “而且,大明律,官员最多连任两载就得换地方,一任三载,也就是说前后最多六年时间。在邕城还好办些,等离开到了其他地方总不能还让大芳跟着去帮忙吧。”

    这话就是对着许蒙牛的性子说的,如果对着许蒙牛说要小心刘家注意刘大芳,估计以许蒙牛的性子即便嘴上不说出来,心里也会惦念,估计不到几天就会被发现异常,反而不美;但是如果让他为了许哲将来努力学习,即便他自己不愿意,也会逼着自己学,目的自然就达到了。

    果然,许蒙牛对于许哲的这个理由深以为然,虽然皱着眉头表示事情繁琐,到没有不准备干的心思出来,看着样子像是准备以后通宵达旦了。

    许蒙牛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许浩元了。

    许哲看着许浩元慢条斯理的坐在一边喝茶,心中平复了下来,仔细想了想最近一个月邕城的大小事宜,心中大概有了底:“赵主簿是几个意思?”

    许浩元一月未归,对外说是前期辛苦许哲体谅希望他放松放松,实际上却是许浩元自己要求留在雍州,原因便是雍州太守抛出的橄榄枝。现在许浩元回到邕城,自然是已经有所收获了。

    “感觉有些奇怪,”许浩元放下杯子仔细想了想:“之前他倒是对我和颜悦色,我说邕城建设码头各项缺失他也在言语上极力配合,甚至调给了我们一批材料。”这事情许哲知道,雍州的确有一批木材运送过来,虽说是通过交易买卖成功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不过是雍州对于县城码头建设的支援。

    “等到了后面,又突然开始对我冷淡起来。言语之间甚至有些,有些可惜的感觉。似乎是我们错失了什么似的。”说道这个话许浩元似乎也有些不确定,晃晃脑袋有些犹豫。想了想,又添了一句。

    “中间有一回他曾经半开玩笑的提过一句,说大人你许多做法倒是很符合知行合一的意思,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是否对心学也有所研究。”许浩元看看许哲,有些不可置信:“他是想让你改门换派吗?”

    许哲乡间农户出身,在通达学院求学九年,潜心儒学,座师为御史台钱凤学。虽说名次不高未能得到钱御史另眼相看,但是这邕城县令的位置也是同为儒门的好友李明显所助,可谓受益良多。

    心学门人多为世家大族,许哲一个乡间野民的出身自然不会混入其中,自取其辱。赵主簿的这个意思是让许哲背叛师门,改弦易辙。文人重风骨,如果许哲真的这样做,要么努力攀爬到别人无话可说,要么就瞬间被淹没在人群中永远不得翻身。

    “说过这次后便没了消息,后面便突然不再理睬我了。”

    “你把他前后不一的时间点说一下。”许哲摸着茶杯,面色冷静。相比许浩元明显的奇怪,他倒是有些冷静的不正常。

    听完许浩元的话,许哲想了想:“只是有个猜测,还要再想想。总之我们先当做不知道,暂时按兵不动。赵太守虽说和我不为同一派别,但是两派向来无大摩擦,我又是个不起眼的浑官,短期应该也没什么大碍。”

    看着许浩元担心的样子,许哲稍稍解释了一句:“也不知道对不对,大致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罢了。”

    说罢放下杯子,拍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尘:“你回来也好,正好明日他们回来县衙商讨开春码头建设的事宜,你也听听,提前准备准备到时候好直接开工。”

    “晓得。”

第49章() 
第二天一大早,许哲还在后院吃着早餐,就依稀听见前院叽叽喳喳的声音:“怎么了这是?”

    “还能怎地,不是你让他们来的么。”许氏放下早餐盆,顺手给许哲又盛了一碗粥:“一大早就来了,之前你没起身声音还低些,现在估计有些等不了了。”

    许哲三口并作两口将粥吞入肚中,吃的太快烫的嘴巴直嗦嗦。许氏心疼的拉住他:“干嘛呀,慢点,我已经和前面打过招呼了,不差这一时半会的。”

    “没事没事,撕”许哲摆摆手:“皮厚不疼,撕,我先走了,你慢慢吃。”既然来了再让等着就不好了。

    随手抹抹嘴巴,端起一旁凉透的茶水一顿漱口,就向着前院走去。许氏看没吃完,赶忙包几个馒头给春分:“拿过去给大牛,让他在休息的时候趁机给他垫垫。”

    “哎。”春分应声,转头就跑去前院。

    这边许哲到了议事厅的时候早已人满为患。

    许哲来邕城近一年,开过几次大会,只有这次大家是带着喜悦来的,气氛分外不同。一眼看去,居然有几个是穿着新衣服过来的,要知道普通百姓除非过年或是大事件,轻易不穿好衣服出门,毕竟大家都不宽裕,每家那几件好衣服可都得悠着点穿。

    “老潘看来这次皮货是卖着价钱了么,过年衣服都上身啦”

    话一说完,许哲就后悔了,因为老潘的神色许哲太熟悉了。果然,就见上延镇长老潘满脸的得色,眉毛都快飞到脑袋上面去了:“哎,我也没办法。这次月旬考试大虎又拿了个大红花,连先生都奖励他一只笔了,家里总不能吝啬吧。这不是准备奖励他一件新衣服么,干脆就连着我过年的一起做了。”新做了衣服,以前的过年衣服自然可以当做平日里穿的了。

    许哲表示不想讲话,这个老潘,三句话不离得瑟啊。

    不过许哲不说,自然有其余的人叫起来:“潘大哥看来这次皮货卖的好价钱啊,一次可以做两件新衣,大手笔!”说着比个大拇指:“我可是见着你家小虎进的银子铺,怎么滴,那件黑豹皮衣卖了多少银子啊?”

    银子铺是邕城人对于皮货节那天县衙设立的极品货商量棚子的称呼,意味着只要进了那个棚子,银子就是‘哗哗’的来。老潘家有件极品的黑豹皮,上面花色整齐毛发油亮,而且整张皮子没有一丝的刮痕,还是老潘年轻的时候直接射中眼睛摁死的,在家里放了几十年,极为难得。

    之前就有收货的商贩磨过老潘很久,价格从五两一直提到五十两。但是老潘嫌弃价格开不上去,一直舍不得卖。这事情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几乎整个邕城人都知道。那天皮货节老潘本来没带那件黑豹皮去的,只是看着进出银子铺的都得了个好价钱,又临时起意回去拿了过来。

    所谓财不外露,虽说已经很多人问过了,老潘依旧没肯露实话:“不多,不多,恰恰够花,嘿嘿嘿。”这要是这里漏了底,明天所有邕城人就都知道了。只是看着众人兴致勃勃,一副不问到底决不罢休的眼神,实在有些压力山大。

    毕竟是几顿酒的交情,许哲也就打了个岔:“行了,闲话不扯了。既然大家人都齐了,我就简单说说。”

    这话一出,老潘赶忙往前面串一串,抹抹额头不存在的汗,扯着嗓子大喊:“别胡咧咧了,没的丢人。大人发话了,还不坐下。”

    众人哄堂大笑,也不是真的想知道老潘卖的价格,只是看着大几十岁平时老对着自己撒泼的老潘紧张的一脑门汗,心里好笑而已。既然许哲发了话,众人也就不再纠结,顺着话音一一落座。

    许哲坐在屋子正中大椅上,满脸笑容:“大家红封都已经拿到手了吧。”

    “昨天已经全部发到个人了。”说话的是孙德远,坐在许哲右手边小椅子上。听见许哲发话,回答的一本正经:“我亲自去发的银子,根据每家每户的皮货各自发还的银子,一手交票据,一手给银子,收回的票据单子都在我这里还没有整理,大概明天就能弄好给大人。”

    因为皮货都是各家的,皮货买卖却是邕城和安家做的。因此之前收皮货的时候许哲就已县衙的名义出具了票据给各家,上面注明编号特征。等到前两天安家运送银两的船只靠岸,大家再凭借当初的票据来县衙结算银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