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许大人官场实录-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仓库还堆着一堆用不完的。这些纱布说实话直接丢弃又有些舍不得,毕竟邕城清苦,还没有到可以肆意扔掉纱布的地步。可若是使用,又实在找不到用的地方,匹不成匹,段不成段的。

    这次冬运会,所用一切涉及布匹的,许哲干脆直接从仓库抽调,找几个女工好的,连夜缝缝裁裁,好歹折腾出这几百朵小红花。别看着一朵朵的红花小,里面可是实打实的攒起来的,展开就是一整张红布,会过日子的拿回家用处可大了。

    许哲拿着小红花在手里转了两圈,便随着自己的喜好投了出去。秀才公们明显比许哲讲究许多,不止自己一个个的看,还拉着同门小声商议,互相比较,指指点点的弄得气氛严肃异常,乡民们都缩着脑袋不说话,唯恐惊扰了他们。

    等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老潘才拿着手里的小条子上台:“咳,结果已经出来了。那个我是觉得大家编的都很好,但是第一名嘛,毕竟只能是一个。大家放心,除了第一,所有人都是第二名,也不错啊,也不错。当然我是觉得所有人都是第一,啊,另外,那啥都是秀才公们投的,可不是我空口白凭说的啊”

    “知道了,怨不得你!”老潘话没说完,下面就叫了起来。本来就已经够紧张了,上去还哔哔叭叭的说些有的没的,也难怪人骂。

    老潘被骂也没脾气,利索的展开自己的小便条:“第一名:朱师傅。啊不,是朱,朱广庆。”好多年不说,都快忘记朱师傅的大名了,罪过,罪过。

    其实论精致,最好的还是张太爷编的大青虫。也不知他怎样弄的,两只大青虫分属两边,中间竖一个同色的竹条子,雕成高高低低的模样,两条大青虫恰好卡在里面,甚至不需要捆绑,就能固定住,看着还结实不会掉。

    但是朱师傅鸡贼啊,他不仅编了一艘大运船,里面空空的可以放不少杂物,还在船杆子上刻了‘一帆风顺’四个大字。要知道明年就开恩科,准备上京的书生可不止一个,这么个可以放东西还有好兆头的精致货物,瞬间就夺得了大部分秀才的喜爱,甚至有性子急的当场就要买下来。

    因此朱师傅得了第一名,许哲是一点不奇怪。反正他的目的也不过是试试水,看着场上的读书人一个个的并不排斥掏钱买东西,那目的就达到了。现在场上的所有编物,精致点的有一个算一个,结束以后他都会商量着给个价格,合适的就喊大家编了官府统一收购,反正材料都不花钱,不过费个人工罢了,简单的很。

    这样想着,许哲也就不管场上兴奋的直哆嗦的朱师傅,溜达达的到了三岔河边上。邻近中午,也是邕城一天中最暖和的时候,即便是即将结冰入冬的河流,在这个时候也能让结实的小伙子下去畅游一番。

    许哲到的时候河流边上早已聚满了人,有性子急的后生已经顾不得家里的劝阻,在里面游了有一会了。整个三岔河里面白花花的一片,你泼我我弄你的,大点的姑娘根本不敢出门。倒是差不多的老娘们一大堆,许哲估摸着除了自家有娃在里头的,肯定还有来相看相看的。

    “现在游得欢,也不怕一会没力气了。”主持这场比赛的邕城民典孙茂中。这种当地人的比赛,还是得本地人才能镇得住场子。就像刚才的编织比赛,老潘和哪个人都能聊两句,这要是不熟悉的,相顾无言,沉默寡言的,还有什么意思。

    孙茂中向着许哲拱拱手表示行礼,许是常年耕种,孙茂中看着比同年的人显得老些,深深的法令纹看起来有些严肃,即便是最爱折腾的后生,在孙茂中身边也不敢有大动作。参加蝶泳的都是些后生,一个个的要是没个严肃的看着点,估计都能翻上天。

    “没事,规矩已经都说过了,到时候游不了没力气也使他们自己折腾的。”相比编织那边一个个的卯足了劲想着多拿些小红花,这边的年轻小伙子们只是因为好玩有意思才参与的,对于胜负看的并不是很重,一个个还嘻嘻哈哈的勾肩搭背,丝毫没有赛前的紧张感。

    不过家里也不靠他们过日子,所以一家家的父母亲也不在意,都在旁边悠闲的磕着瓜子聊八卦。瓜子也能算是邕城的特产之一了,邕城山多,正经的庄稼地没几块,但是边边角角的种些瓜子花生什么的却是收获颇丰。只是要注意,每次收获的季节,人就得和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争食争半天,不过也因此,这样收获的瓜子格外的香。

    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篱笆外面种上那么一两颗,年底的时候炒制一番,什么都不需要放,却鲜的紧,算得上是邕城所有乡民的过年必备之物。这次冬运会,又怎么少不了这么个大物件。

    许哲刚到河边,就有熟悉的老娘们伸手递过来一把瓜子:“小许大人,给,今早才炒制的,可香了。”每家的瓜子花生收获,向来是用坛子密封存好,等到要吃的时候再临时炒制,这样出来的瓜子既新鲜又香喷喷。

    许哲倒是想吃那么几颗,以前在家的时候他嘴里的零嘴就向来没断过,也算是一个资深的吃货了。只是现在周围都是人,自己还好歹算是个官,吃了恐怕不雅。于是笑眯眯接过,道声谢,就先揣兜里了。

    在这边一年不到,别的不说,大家对于小许大人的性子还是有几分摸索的。也知道他的考量,孙茂中眼角滑过一丝笑意,随即消失不见,只是语气更加温和了些:“看着人呢来的差不多了,要不我们开始吧。”

    许哲回头看看,果然,说话的功夫大部队已经从编织处转到这里来了。有手快的连椅子都已经帮着秀才们搬了过来。只剩下老潘等一众工作人员在那边善后,该拆的拆,该卸的卸,顺便预备明天的展台建设。

    蝶泳比赛分两场,一场是热身赛,同一时间同一起点一起出发,说白了为了热身比速度的;另一场是重头戏,在规定时间内潜下去抓捕鱼类,比着最高价值的那一条鱼排定名次,也是最终第一名的唯一参考。

    简而言之,前面那场除了给后生展示那身白肉完全没其他意义,纯热身了。只是许哲看着在河里扑腾半天的一个个大白皮条子:“看这架势,热身应该不需要了吧。”再热下去,力气都快用光了。

    “要的,他们不需要热身,但是那些老娘们要看。”

    许哲愕然,看着依旧一本正经似乎什么话都没说的孙茂中,半晌回不过神来。都说老实人发起火来很害怕,这严肃的人冷不丁开起玩笑来也让人害怕好不好。

    摸摸手上起的鸡皮疙瘩,再看看周围一圈圈双眼放光的老娘们,许哲默默的咽下了到口的话。

    也许,孙茂中说的似乎的对的?

第55章() 
蝶泳热身赛进行的很快,毕竟参赛的后生都已经寂寞难耐,热血沸腾了。要不是上面老子娘看着,估计性子急等不下去的都走了。台子上一发话开始准备,一个个的就跳到水里,游到开始的地方等着。

    时间短暂,邕城县衙也没空建设跳台。干脆就草草清理了水下,再在水面上拉了一个长条,算是起游的起点。又在终点拉了一个长条,中间每个节点安置一个水性好的人做为后备,简单的游泳赛道就建设好啦。

    等到简单的台面搭建好,孙茂中几步就走了上去。性格原因,孙茂中可没有老潘那么多话,板着脸一句:“开始!”就下了台。大家互相都认识,也没人见怪,听见号令,立刻就哗哗的就游了起来。

    岸上围观的下意识的都向着前面凑,吓得组织稳定的孙德远一脑门的汗,扯着嗓子不停的喊着:“危险,危险,大家退后。”一面拉着衙役组织防线。也难为他了,好好的教化,因为人手不足,为了这次冬运会,愣生生变成了一个武职。

    为了看热闹,邕城人可不管什么教化不教化的,一个个的伸着脖子,探着脑袋,对着河里的白条子指指点点。水性好的干脆跳到水里,贴着岸,三五一群的近距离观看,不时还发表一些高论,引得周围一阵哄笑。许哲靠近一听,乡间俚语的,有些简直不堪入耳,比他这个经过大网络熏陶的还要厉害。

    红着脸走到孙茂中边上,虽说这边视线差了些,起码没有不长眼的敢跑这边哔哔。孙茂中似乎也是晓得,只是低低的说了句:“不懂事的老娘们,一年到头也就几回松快日子。”也不知是在和许哲解释还是自言自语。

    许哲不置可否,一路走来自己脸上的红色倒是褪了不少。毕竟是受过大网络‘荼毒’的新新人类,只是来大明一年几乎天天都披着温文儒雅的外皮,猛地被暴击一下,掉了不少血,等回过神也就好了。夸个海口,要是真的敞开来开段子,也不知道哪位老司机赢呢。

    话音刚落,人群就传来一阵欢呼声。许哲抬眼看去,应该是比赛已经结束,出了结果了。只是距离远又都是白花花的一片,还真的分不清那个得了第一。

    等到一群人哄着一个小伙子到了前面,许哲才看清人物。当中的是个挺腼腆的一个小伙子,嘴里不停的讨饶,脸上还带着羞涩的余韵,许哲不用想就知道,估计是被打趣的够呛。只是瞧着脸生,不知道是谁家的。

    孙茂中在一边低低的解释了一句:“是下陵张家的旁系,之前一直在外面打工,最近才回来。”

    许哲秒懂。邕城县衙这几年几乎没有开过路引,所谓的在外面打工,估摸着就是在三岔河上面做些什么勾当。至于做些什么,许哲账本都销毁了,哪里还管他们做些什么。正想着,眼光随意的瞟了一眼,就看着孙茂中正偷偷的打量着自己。

    许是被自己抓个正着,孙茂中有些难堪的低咳了一声,发黑的面孔带了一丝潮红,转过脑袋默不作声。许哲摸摸下巴,笑的有些意味深长:感情是担心自己还没放下想要一锅端,就洒出一个小兵来探探自己的意思啊。

    心里有了底,许哲也不打算追究,由着他们的性子上前,该慰问的慰问,该安慰的安慰。到了那小伙子面前,更是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的高声夸奖,看着孙茂中逐渐松快的眉头,许哲微微一笑:信任是逐渐培养的,换句话说,没有培养,哪里来的信任。

    等到闹哄哄的一阵结束,后面的捉鱼大赛虽说比之前的热身赛更加跌宕起伏,引人注目,许哲却没了继续观看的兴致,懒洋洋的坐在椅子上,听着下面人群不停的呼喝声,许哲有些意兴阑珊。

    孙茂中明显知道许哲这样的原因,他本身不是多嘴的人,平日里也都是严肃示人而非巧舌之人。在椅子上纠结了半天,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明或者解释,只知道急的团团转。刚想着实在不行去把老潘请来,许哲却挥挥手示意他坐下:

    “没事的,是我自己的原因,老孙来,咱们聊聊天。”想了想,许哲还是希望可以开诚布公:“一任县令,至少要三年,我也希望在邕城可以待得舒服一些。”找了一个更加舒服的姿势,许哲摸着茶杯继续说道。

    “邕城虽说没有江南富饶,但是自古西北出英雄,大家守望相助,日子过得都还说得过去,这一点,没有诸位的支撑,是很难的。”在古代,商业受到抑制,人们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田地。但是邕城四镇适合种植的土地只有东柳有些,其余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