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许大人官场实录-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可别不见棺材不掉泪,非得本官引了监察科的人来才罢休。”监察科是大明独有的特务机构,可以上查百官,下管黎民,一旦涉案,所有相关机构都需直接受监察科调用,与史上明末的锦衣卫职权相似,有直达天听的权力。

    赵太守这话就是威胁许哲若不交粮,他便禀了监察科,到时候查个底朝天,许哲几个脑袋都不够掉的。当然,雍州太守本身也在监察科监察范围内,如果真的引了人来,赵太守也要自损八千罢了。

    许哲听着赵太守近乎撕破脸皮的一番话,脸色也黑了下来。本来他的预想是等到粮食到家,分出部分的利润交由雍州,毕竟之前地动也不是邕城一个县城受灾,就算是友情支援了,也算是卖个人情。只是没想着赵成的胃口这么大,尽想着全部独吞。

    “太守大人说的好没道理,邕城地动,粮食减产是已经申报官家的大事。乡民现在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已经见了底,有胆子大的便出去自己购粮又有什么错。难不成非得死等着官家的救援,要是来路上耽搁耽搁再死个百来号人才能罢休吗”

    邕城粮食产量向来不高,但凡有些风吹草动便是减产绝收的下场,十年里倒有三五年需得官家的支援。只是一来路途不便中途损耗外加耽搁运粮,二来朝廷也不是大粮仓,每每调来的粮食十回倒是有九回是不够吃的,最终一个个饿的面有菜色甚至因此饿死的大有人在。因此对于朝廷的运粮,大家虽然不说,心里也有个底。

    如今在许哲的运筹下在南方够得大量粮食,虽说不能让人饱食,但是平稳度过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却是可以的。眼见着粮食就要进家门,现在来虎口夺食,还是一窝端,任谁都不乐意。

    “而且再说了,先前邕城地动,为了先行渡过难熬的那几个月,雍州也曾经禀告朝廷,调拨粮食前往邕城。这要是监察科前来邕城,少不得要把这一年的明细都找出来,大家看看才行。”雍州调粮,邕城收粮,至于雍州调出的粮食和邕城实际收到的粮食是不是相符,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些官场上的潜规则但凡许哲想在官场待一天,就不可能说出口。

    但是如果赵太守真的要喊来监察科彻查邕城,等于是绝了许哲的生机。既然这样,许哲也干脆不按常理出牌,大不了直接掀桌子,谁都没得吃。

    “你。。。许延年。。。你。。。”出身豪门世家向来以正人君子自居的赵太守实际亲自撕逼的经验并不丰富,如果这次不是为了想看看向来成竹于胸的许哲失落的眼神,也不会亲自前往邕城。想到这里,赵太守又不禁心中庆幸:幸好下意识的只带了主簿前来,要是知道的人再多一些,怕是今天的这场辩论就要闹得沸沸扬扬了。

    只是现在这个样子,赵太守明显落于下风,若是就这样离开,那就实在是脸面全无了。一时间赵太守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进退两难。

    “监察科事务繁忙,也许无法顾及我们这些边陲小镇。但是雍州太守按照律令有下查官员的权利。刚好,邕城隶属雍州,正处于辖区呢。”做为许哲的直接上司,调查下属县令的治下文案的确名正言顺。如果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扣押相关材料也是可以的。

    赵主簿这句话句句在理,实在令人无法反驳。赵太守听闻,眼神一亮,觉得自己进入了误区:又何必和许哲较劲,天生他是县令自己是太守,官大一级压死人,只要自己摆明兵马直接冲上便行,许哲还能违抗上令不成。

    “这倒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许哲微微一笑:“邕城为在下治下,本身隶属雍州。太守大人要有情况不明自然需得协助。”

    在赵太守得意的目光中,许哲转头对着孙德远嘱咐一声:“孙教化,你现在暂时放下手上一切事情,全力协助雍州派遣的人员,务必使得咱们这边账目清爽才行。”

    说罢一拱手:“太守容禀,目前治下有一批粮食为雍州守备所需战略粮草,交由邕城代为采购部分,现在孙教化协助雍州巡查,延年还要去与雍州大营出交接才行。”

    简而言之,这批粮食里面有雍州军营所需,在和雍州守备交接结束之前,雍州太守无权检查,翻看,没收相关粮草。至于和雍州守备交接之后是否还有剩余,那就要看许哲准备怎么处理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赵太守瞬间了解了许哲的意思。当即大怒,指着许哲骂道:“许延年,我要告你文武想通!”

    “如此,延年自然会自呈罪书,交由朝廷处理。”谁怕谁,只要自己手艺玩得转,谁也抓不住把柄。

第061章() 
这话一出,赵太守心中一个激灵。顺着声音看去,就见着密密麻麻的人群中,逐渐显露出一个男子的身影。穿着一身江南织造府高织的暗色绣竹弹花锦服,身上披着一件薄薄的软毛织锦披风,光是身上的两件衣服,就抵得上雍州普通人家一年的收成。

    男子看着年岁不大,十三四岁的样子,嘴角还带着一圈细细的绒毛。只是身量虽然未显,气度却已经出来了。就这样干干净净的往边上一站,就能让人感觉出一股不一样的气场来。之前因为身量不显被前面围着的乡民遮挡着,这下子两边人一让就露出来了。

    赵太守脑子里飞速的旋转,思索可能认识的人家。像他这种世家豪门里面出来的人物,不管和谁说话,之前都要大概晓得对面人的底细。许哲若不是出身乡间,毫无背景,也不会被他这样磋磨。

    “听着口音,小先生是北方人吧。可还能告知姓名,在下京城赵家赵成,官拜雍州太守。”这就是赵太守的狡黠之处了,他也不强逼着问对面人的来历,只是先行通报了自家来源,若是一般人,自然会礼尚往来,说个出处。

    但凡有个蛛丝马迹,赵太守就能凭着记忆翻出他的来历。要知道世家大族上学前的第一课,就是记住大大小小的出身。虽说不能百分百的记全,但是世家之间各种关系如同细藕蛛丝,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有心,自然就能知道来源。

    当然,至于晓得来源后怎么个对待的法子,是笑容以待还是疾风骤雨,那就要看这少年的来历硬气不硬气了。

    就见着少年双眼一翻,不屑的瞟了赵太守一眼:“怎么,还想着打击报复呢,我偏不说!”敢情是个二愣子,也不知是装傻充愣还是内心发虚。若是前一种还好,若是后一种,嘿嘿,世家大族的招牌可不是嘴说说说出来的。

    眼见着自己在邕城捞不着好处,赵太守也不是个傻的,刚好被少年岔开了话题,自然就顺坡下驴:“成,不说就不说吧。大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我们以后有缘再见。”

    说罢也不理许哲,向着少年一拱手,气势汹汹的径自离开。赵主簿对着许哲微微点头示意,也不吭声,随即跟着赵太守离去。

    眼见着赵太守并赵主簿的身影在远处越来越远,直至消失不见,许哲才缓缓舒了口气。刚想说话,就听着身边‘噗通’一个声音,就见着老潘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着周围人诧异的眼神,老脸一红。

    “脚软了”

    “哈哈哈。。。。”周围一阵哄笑,赵太守威慑带来的阴影也暂退几分。

    “老潘你不行啊你”

    “就是,平日里还夸着自己见过多少场面上的人物,真有事情原来就是这个德行啊。”

    “嘿,这就是我家崽子之前讲过的,那什么,什么,什么话来着。。。哎呀我这猪脑子。。。”

    “滚!”老潘一拉帽子,对着周围就是一阵扑腾:“滚滚滚,我看着你们哪个好点的,这一个个站着都费劲吧,还有空嘲笑我,先看看自己裤裆吧。别三五十岁的人了回去还得半夜爬起来洗裤衩,那才叫真的丢人呢。”

    “嘿嘿嘿。。。”

    许哲憋着笑,装作看不见的走到少年面前:“多亏侠士出手相助,许哲拜谢。”说罢也不管回应,当即弯下腰行了个大礼。幸好今天没什么事,穿的是便服,对着一个陌生少年行礼也能说是君子相交。

    少年倒是坦坦荡荡的站着受了全礼,不躲不避的,只是上上下下的打量着许哲,一双狭长的大眼不停扫射着:“你就是那个出了好多皮货的邕城县令,许延年?”说完又低声嘀咕了一句:“看着没什么特别的啊”

    一旁的许蒙牛悄声上前,对着许哲低低嘀咕:“咱们皮货节出了好几件好货,江南那边全是有钱人,安家那群人也是精明,回去就把皮货炒的高高的,还仿着咱们的架势也弄了个皮货节,专门售卖制作好的皮衣,一间间的铺子全挂的皮货,那架势,那就是个这个。咱们去的时候整个江南因着皮货是闹得沸沸扬扬。”

    说罢偷偷看了一眼少年:“他,咳,那就这位侠士晓得我们就是产皮货的地方来的,非要闹着跟着我们来看看。我们都已经告诉他是多年攒下来的不是一年打的,他还是不信,就要跟来瞧热闹。”

    说完又有些疑惑:“就是浑身上下看着像是个富家子弟,赏钱也给的大方,花起钱来没个数的,但是身边一个人没有,全部都要自己来。小小的人刚跟着上船的时候连衣服都不会穿,还是我们教的呢。”

    许蒙牛说的又急又快,还带着几分许家村的方言,少年压根没听得清。不过看着两人的举动,也是在是在说自己。瞟了眼许哲,又看看许蒙牛,当做不知道的四处转悠。

    许哲了解的点头,现在也不是细说的时候。当即安排着老潘带着大家继续接风洗尘,又喊了孙茂中并孙德远两人赶紧喊人卸粮,之前还想着等几天没关系,看着现在这么个情形,还是落袋为安的好。

    事情简单安排了下,才拍拍身上灰尘,走到少年身边:“邕城不比江南,空气比较干燥,侠士可还适应这边的环境?”自古以来,不分中外,天气都是陌生的两人开启谈话不可或缺的利器。

    索性少年也很配合,没有之前的斗鸡状态:“还行吧,我家那边比这边差不多,倒是江南太过湿润,连着冬天也没个冬天的样子。”听着口音,就知道少年应该是北方人出身,这番话倒是说的合情合理。

    要是以前,许哲就会顺便问问到底是北方那边的人,前世他是在北方读的大学,对于基本的地理还是有一些概念。不过现在有赵太守‘珠玉在前’,许哲也不想继续触碰霉头。当即转移话题。

    “倒也是,向我自小在江南长大,对着这边的气候倒是有些不适应。光是今年冬天,就已经熬了好几次的六味地黄汤了。说起来也马上元宵了,侠士怎么还不归家呢?”古人重情,对于元宵中秋这样的节日,向来是异常重视的。但凡条件允许,都要回去过节才行。

    “不是还有一段日子么,反正到时候走漕运就行,不着急。”少年倒是有些无所谓,也不知是否是对着许哲说的,想了想又添了句:“反正也没人想着我,回与不回都没什么两样,也没什么意思。”

    这话就涉及隐私了,许哲识趣的没有继续追问。只是笑眯眯的看着面带抑郁的少年,当做没有看见对方的表情:“邕城虽说破旧,却胜在几分野趣,侠士不妨留下来稍作休息,看看这边的风土人情,若是能狩到个把野兽,也是一件乐事。”

    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