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苏苏难养-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上急急跑到集市买了点东西,趁着天黑带上面具,又回到家中当散财童子。

    临近大门,忽然发现,家中两间卧室的灯光都亮着,不由得起了疑心。要知道,小妹很节约的,在家只会点一盏油灯,何以今天大反常态,居然点了两盏,且分别在两个房间,事情不对劲。

    林源担心小妹的安全,透过窗棱偷偷往屋内看去。作孽啊,明明是自己的家,弄得自己跟做贼似的,真是憋屈。这种日子啥时候可以到头啊!林源心中忿忿不平。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林源差点不顾暴露身份冲进屋子里去大打出手。

    小妹的房里住着一个面生的小道士,那也就算了,只当小妹善心泛滥,让出家人借宿了一宿,林源强忍心中不快,再跑去自己房里一看,差点没有气昏过去。房子那个孙子,正是自己死也不会忘记的混球!那个白眼狼,费劲心思娶了小妹,到头来小妹却死在他手,自己更是被他逼的跳崖的混蛋——陆仪正!

第16章() 
陆仪正怎么会出现在自己家里?小妹人呢?怎么留了两个陌生人在家,自己不知去向了。这个混蛋不是要今年秋天才会跟着他父亲来黄淌县吗?小妹怎么会这个时候就跟他认识了?

    林源躲在窗外陷入回忆中,前世陆仪正是怎么与小妹相识的?埋头苦思,记忆中没有这一段,真是失败!以前对妹妹的事太不上心了,连他们什么时候怎么认识的都不知道。林源只记得有一天回家,看见他们两人躲在篱笆后窃窃私语,小妹笑得明艳动人很是开心。那时,林源才知道陆仪正这号人物。

    之后由于门第关系,他一直不同意他俩交往,怕小妹高攀不上陆家,更反对小妹做人家小妾。后来,陆仪正以死相逼,用绝食逼得家中长辈同意了这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上门三媒六聘求娶小妹当正妻,而不是纳为小妾,林源这才勉强同意,但他内心实在是没看好这桩婚事。果然,成婚后不到短短一年,就发生了那件事

    林源望着屋内忽闪忽闪的烛光,思绪回到从前,他的心里有很多疑团没有解开。这辈子重新醒来,再次看见这个混球,他很想冲进屋子,把陆仪正拉到门外爆打一顿,让他以后再也不敢来纠缠小妹。什么待你长发及腰,等我娶你可好,娶你妹啊!现在就把你扔出小妹的视线,给我有多远滚多远,再见就打断你狗腿。

    林源站在门外,咬牙切齿地望着屋内,怒火中烧,直至一阵冷风吹来,才渐渐控制了情绪冷静下来。这一世再也不能鲁莽行事了,自己不可能再获得重生的机会,这次一步都不能走错,一定要谨慎小心,先把当年的那些事情弄明白,再做决定。

    当务之急,首先要弄明白的事就是,这个混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的?小妹是如何跟他认识的?还有那个小道士是怎么回事?

    想到这里,林源犯愁了,这要怎么打听呢?问别人肯定不知道。问小妹,怎么问呢?自己明明不在家,又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呢?

    除非有另外一个身份一个让小妹信任,可以畅所欲言的身份

    思绪纷飞,林源心中有了主意,握紧拳头,忍住揍人的冲动,悄然离去。

    翌日,苏苏从高大娘家回到自己家。一进屋,就见陆仪正和小道士两人正大眼瞪小眼,交流着彼此的感情。

    这两人真像小孩子,幼稚!苏苏忍住笑,对小道士说道:“道长,所谓救急不救贫,昨晚下山客栈都关门了,所以留你在此借宿。但今晚不行了,我家就我一人,不能再提供住宿了,还请道长移步。”

    听见苏苏赶人,小道士斜了一眼身旁的陆仪正,见他笑得眉开眼笑甚是不爽,只是自己脸皮再厚,也无颜留下死赖着不走,只能故作洒脱,冲着苏苏咧嘴一笑,说道:“昨晚多亏姑娘收留贫道,贫道不胜感激,这就告辞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后会有期!”说完,一整衣襟,潇洒离去。

    陆仪正见小道士识相的飘然离去,心中松了一口气。想起山上木屋里的死者虽然不是自己要找的人,但也不能任由他躺在那冰冷的山中,独自一人满身冤屈无处可伸。所以,在吃完苏苏做的早餐后,陆仪正拉着苏苏出门报案去了。

    临到县衙,苏苏拉了拉陆仪正的袖子,怯生生地说道:“陆公子,你独自一人进去吧,我不进去!”殷县令是什么人,苏苏再了解不过了,贪婪无厌,蛮横不讲理。不久前,苏苏就被他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整整关了三天,别说吃的,连水都不给,摆明了视人命如草菅。要不是哥哥找了内应阿桃姐姐偷偷接济,自己说不定就死在那深宅大院做无主孤魂了。

    此事虽然过去了几个月,但在苏苏幼小的心灵中还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以至于她一靠近县衙,心就噗通噗通跳的厉害,脚不由自主地打颤。

    陆仪正不知道苏苏之前的经历,以为她害怕官府的威严,好意宽慰她道:“你不用怕,我们是去报案,又不是被官府传唤。你们黄溏县的殷县令出了名的爱民如子,最是和蔼不过。”

    殷县令爱民如子?和蔼??苏苏听了差点扑街,这个评价哪来的?这也太离谱了吧!

    “你从哪听来的?”苏苏对这个颠倒黑白的谣言源头很是好奇。

    “我在王大人那看见的。”陆仪正毫无保留的回答道。他嘴里所说的王大人是礼部负责考核百官的郎中,有次他跟王大人的儿子进他家书房玩,无意中看见的殷县令的考评,所以对他印象不错。

    苏苏听完,沉默不语。她当然不会傻到当着一个陌生人的面,大说特说殷县令是怎么鱼肉百姓祸害一方的。陆仪正出身富贵,跟这个什么大人熟稔,而这个大人负责考核百官,一定是殷县令的上司,这样想来陆家的来头不会小,陆仪正肯定也是官宦子弟。当着官二代的面说本地县太爷的坏话,嫌命长吗?

    苏苏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是不肯跟陆仪正进去。陆仪正拿她没办法,只好自己进去了。进去后才发现陶员外的夫人居然也在县衙里。陶员外于昨晚突然死于心肌梗塞,今天县衙里的仵作看过后觉得死因没有可疑,就填了尸格,上报主薄,主薄记录后,销了陶员外的户籍,陶家就可以择日安葬了。

    谁知道,陶家对陶员外的死因没有异议,陶员外的亲弟弟却觉得他哥哥的死因有疑,一纸状告到殷县令那。

    殷县令原本就在可惜,当地首富死了,什么好处都没捞着,错失财源啊!可惜没有苦主,不然就可以好好敲上一笔了。正当他蹉叹不已的时候,老天给他送来了良机,死者的亲弟弟为他哥哥伸冤。殷县令惊喜万分,立马把陶夫人召唤到县衙,跟她说明了这个情况,准备先礼后兵,开始敲诈的第一步。

    陶夫人听完殷县令婉转的提示后,就知道自己家树大招风,被殷县令这个贪官盯上了。自己的小叔子眼红自家的财富,见当家人不在,就趁机落井下石,居然想出这种办法来栽赃污蔑,真是太卑鄙了。现在祸起萧墙,外面又有这头饿狼虎视眈眈地盯着,陶夫人唯有忍气吞声,决定先给殷县令送一笔厚礼,随后再想办法。

    出来的时候,遇上陆仪正,陶夫人心中一动,顿时有了主意。她听陶员外提起过陆仪正的来历,知道他是官宦子弟,最为难得的是陆仪正为人忠厚谦和,且他目前有求于陶家,如果能跟他攀上交情,殷县令想来也会卖他几分面子,勒索敲诈不至于太过离谱。

    “王公子!”想到这里,陶夫人款款上前给陆仪正施了一个大礼,见陆仪正还认识自己,顿觉希望在前,连忙把自己来此的原因跟他简单的提了下。

    陆仪正知道陶员外意外身故后,脑子顿时就蒙了,怎么这么不凑巧呢?这可怎么办啊!苦恼之余,抬头望见陶夫人,转念间,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她的身上。

    陶夫人知道陆仪正的担忧后,微微一笑,说道:“王公子,此事你尽可放心,外子的朋友我也认识,我会帮你跟进的。他们有了线索后,必会来我府上告知,到时告诉王公子即是。”

    陆仪正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因为自己还有事,就跟她说过会去府上拜会,送陶员外最后一程,陶夫人点点头,先行离去。

    大堂里发生的这一幕,早有耳目报告给了殷县令。听到下人前来汇报,这位公子是来报案的,殷县令不敢耽搁,急忙召见了他。

    陆仪正见到殷县令后,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只是跟他说了,上山游玩的时候,发现山中的一间木屋中有一具尸体,今早特来报案。

    殷县令并不关心死者的事,一心拐弯抹角地打听陆仪正的身份。陆仪正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跟拜访陶家时一样,借用了自己好友的名字,礼部郎中之子王忠泽。

    殷县令一听是礼部官员之子顿时猛吸一口冷气,庆幸自己没有鲁莽行事,一开始就对他礼敬有加。听到他的报案后,殷县令不敢怠慢,立马派了仵作和捕快上山调查此案。

    陆仪正刚出衙门,苏苏就见大批衙役蜂拥而出,办事效率极高,一点都没有拖沓,直奔山上查案。殷县令真是一心为民的好官啊!苏苏见了唯有暗自摇头,不置与否。

    “苏苏,陶员外昨晚去世了,你陪我去趟陶府可好?”陆仪正报完案后,想起陶夫人刚才的邀请,自己跟陶员外也算是相识一场,理应去送他最后一程,于是决定去陶府一趟。

    去陶府苏苏当然没意见,陆大少爷花了三两银子雇她当三天向导,当然要尽职的跟随左右。

    两人转身往陶家而去。殊不知,一个戴着斗笠遮住颜面的男子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眯着眼睛,默不作声紧跟其后。

第17章() 
黄溏县首富陶家位于前门大街东边第三间,位处黄金地段,那里最是热闹不过。陆仪正和苏苏从衙门出发步行至那,只走了大概一枝香的时间。

    走到陶家大门口,发现好多人聚集在那,有老有少,一时间把大街堵得水泄不通。

    一个身穿褚红色锦袍,头戴员外帽,长相跟陶员外非常相似的中年男子,扯着大嗓门嚷道:“嫂子,我哥到底是怎么死的,你给我出来说清楚。我哥平时身体那么好,一点毛病都没有,怎么可能忽然过世,事前一点迹象都没有。他才四十多岁啊!”

    喊话的人是陶员外的孪生弟弟陶积福,十年前两兄弟分家后,陶员外一跃成为当地首富,他则成为了首富的弟弟,为此他很是不满,但又能如何呢?黄溏县的风俗就是这样,嫡长子继承大部分财产,而不是兄弟两个平分,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出来的时候慢了一拍。

    “是啊是啊,陶家大嫂子,你出来说清楚,好端端的陶大爷怎么会过世了?”陶积福不是一个人来的,他找来不少族里的堂兄弟为自己呐喊助威增加声势。

    “听下人们说,那晚陶大爷还喝了不少酒呢!”陶员外的酒量非常好,这点陆仪正是亲眼目睹过的,他一顿能喝一壶,一壶可就是一斤啊。

    “就是,他几个月前刚纳的小妾刘姨娘都已经有身子了,陶大爷身体要是不好的话,怎么还会老来得子?”陶员外子嗣单薄,膝下一直只有两个儿子,且一晃二十多年过去都没有消息,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