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为鱼肉-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庭煦将甄文君的乌丝分成两缕,笑道:“你是在怕我又让你演戏?”

    “可不么,上回和姚氏周旋的那次真是要了命。”

    “但你演得多好,连阿竺姑姑都信以为真,气哭了。”

    提到拿擀面棍的阿竺姑姑二人又是一顿大笑,正好阿竺姑姑来送凉茶,见二人脸都笑红了,诧异之余也算是安了心。

    阿竺从屋里退出来,在外候着的女婢们都很好奇问她:

    “女郎和夫人这算是彻底和好了?”

    阿竺道:“但愿吧。也只有夫人在的时候,女郎才能如此开怀。”

    养精蓄锐的最后夏日走到了末尾,顺德二年秋,甄文君和卫景安、长孙悟携手攻破汝宁城,结束了十九个月的艰难攻城,斩杀冲晋守城大将冯尔壳。

    只不过他们的胜利颇为短暂。

    次年春,还未好好喘上一口气的汝宁再次迎来了冲晋的强劲撞击。

    冲晋首领亲自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城,双方在汝宁城郊大战。

    大战持续了三天三夜,从汝宁一直到燕行,百里长道哀鸿遍野曝骨履肠,死伤者上百万,此战也成为大聿国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汝宁之战最终以甄卫长孙三家联盟击败冲晋,斩杀冲晋首领告终。

    此战也揭开驱逐胡贼的漫长序幕。

    顺德三年,天子封甄文君为二品骠骑将军,渊北侯,都督孟梁诸军事,带兵北伐,意在将冲晋彻底歼灭,永绝后患。

    甄文君先后三次北伐,历经五载,终于彻底铲除骚扰北方边境多年的冲晋一族,解决了大聿几十年的心头大患。

第234章 顺德八年() 
顺德八年夏;凶阿夋山脚;聿军大营。

    几个身穿笨重棉袄浑身上下只露出眼睛的士兵们,正气喘吁吁在肮脏的冰层上艰难行走。

    他们合力抬着笨重的木架,木架之上堆放着几个脏到看不出原本颜色的口袋。他们所到之处引来所有士兵的侧目,甚至有人直接站了起来,盯着口袋看。

    “散了吧,一样的。”其中一名士兵道。

    人群中有人骂了一句脏话,退回去继续倒回寒冷的帐篷里,想要一觉睡到明日总攻之时,可是三日没吃到一口像样食物,肚子里被各种各样的树皮树根填充着;胀得难受又恶心,他们根本睡不着。

    步阶站在帐篷之外,乱糟糟的胡须已经许久没有修剪;和鬓角连在一块儿。他身上所穿的棉袄也破烂不堪,灰突突的脸上最醒目的便是高高的鼻子;就连眼睛都被埋在疯狂长长的眉毛之下,在寒风的刺激下眯成一条缝;非得拨找一番才能找到。满脸的皱纹仿佛七旬老人,若他这模样出现在汝宁,只怕立即便会被人当做乞丐。

    “步军师。”扛着木架的士兵们没力气喊他,走到跟前才小声了唤了一句;更没力气弯腰;手中一松;木架子摔在未融化的雪上,一砸一个坑。

    “还是老样子。”士兵们沮丧道,“还是只挖到了一些树根,这个破山是秃的,什么都没有。再这样下去咱们连刀都要拿不起来了。”

    步阶心神不宁并没有在听他们说话,急问道:“你们可见到了甄将军?”

    “甄将军?没有啊。怎么,将军不见了?”

    步阶“哎”地叹了一声。

    “军师莫着急,将军一向都有主意,我看阿璧也不见了,是不是将军带着它去打猎了?”

    正说着,步阶一直望向远处不安的目光忽然一定,士兵们不用回头也知道他看见了甄文君。

    马还未停稳甄文君便飞身下地,手中拎着一只肥硕的獾。这只獾还留着最后一口气,随着她这一跃胖胖的身子在空中微微一抽搐。

    甄文君的皮帽被大风吹歪了,披风也不知丢到了什么地方,脸上笑容不减。一只通体发黄四足雪白的短腿猎犬张着嘴吐出粉嫩的舌头,跟着她一路飞驰回来,也很兴奋,甄文君一下地它就疯狂摇尾巴,扑上来扒她的裤管。

    “阿璧别闹。”甄文君揉了它的小脑袋两下将它从身上剥下去,大步走向步阶。步阶和士兵们见到这只獾眼珠子都要掉出来——肉!咬一口满嘴流油的肉!

    “吃吃吃,肯定得吃,但是这点儿肉怎么分给我二十万大军?”甄文君和步阶两人走入帐篷内,将门帘放了下来,将已死的獾丢在桌上。阿璧两只前爪搭在桌边探上狗头,呲牙咧嘴一副馋的要命的模样,被甄文君赶走。

    “可是方才那几个士兵已经看见,不用一炷香的时间便会传遍整个军营。将军不分不行。”步阶道。

    “如何分?炖到汤中炖化了分下去连点儿油星子都吃不出来,太浪费了。还是说将它送给重伤员,保他们一命?”

    步阶道:“明日就是大战了,能否在寒流来临之前铲除冲晋最后一部分余孽,赶回汝宁,就看这一战成败。将军若是给了伤员,其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的人会怎么想?将军,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甄文君看着步阶,陷入深深的沉思。

    此次北伐是她为主帅,深入北方的第三次北伐,距离离开故土已经近两年的时间。去年的冬天是怎么过来的死了多少人,她深深地记在心中。在北方的这些年她浑身都是冻伤,领教了这片鬼地方的寒冷,也算是理解为什么冲晋人能有这么大的决心南下。换成是她也不可能留在这儿。

    步阶说得对,他们必须赶在夏季过完之前迅速离开这个倒霉的地方,否则又是一场炼狱。

    明日一战势在必得。

    将军猎了一只獾的消息果然很快传遍了整个军营,本以为这儿从野兔果子狸到驯鹿狐狸早就被他们吃干净了,没想到将军还能抓到一只獾,实在让人垂涎三尺。对于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兵而言,明日的大战并不能成为重要的话题,将军会怎么处理这只獾更让他们在意。

    夜里篝火起,大家如愿看到了那只獾,被甄文君吊在大营最醒目的火盆之上。

    把所有将士召集于此,甄文君站在高台上用马戟指着那肥獾,于寒风之中大声道:“肉只给最勇敢的士兵!明日谁冲在最前面,谁杀敌最多,除了加官进爵封万户侯之外,还能享用这只獾!听见了吗!独自享用!”

    台下一片哗然,口水流了满地。

    甄文君实在太了解这群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士兵,忍着笑,大喊道:“你们这辈子能不能飞黄腾达!能不能填饱自己的肚皮!能不能荣归故里受全国百姓爱戴!就看这最后一战!还记得汝宁之耻吗!明日便是我们雪耻之日!”

    震天的喊声响彻云霄。

    “杀!杀!杀!”

    这只獾还没有落入任何人的口中就能激发全军的士气,步阶站在一旁看着甄将军,心内一时激荡不已。

    当年甄文君还是个黄毛小儿时他便下定决心辅佐,终究没有选错人。

    三十岁的甄文君已经是大聿第一女将。

    不,是大聿第一武将。

    捷报传到京师的那一刻,全城狂腾。

    这个茹毛饮血凶残成性的民族,这个大聿所有百姓的噩梦和耻辱,终于在顺德八年被彻底撕碎了。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必害怕听到“北疆”这两个字,北疆划入了大聿的领土,大聿的国土亦从四十八个郡扩张到五十二个郡,幅员辽阔成为历史之最。

    全大聿都在为了胜利而狂欢,禁苑的太极殿中却有一人愁眉不展。

    此人便是当今天子李封。

    李封和黄门侍郎刘绍大眼瞪小眼,最后只听刘绍一声长长的叹息:

    “她到底是做到了。”

    顺德八年,李封已是舞象之年,再没两年便及弱冠,偏偏在这个时候甄文君就要大胜归来。

    这个女人才三十岁已经是二品将军了,朝中能够与她相提并论的便是这些年镇压国内四方乱党,扫除禾田郡庞氏、靖集郡闫氏,身披荡荡之勋的卫景安。而这两个人朋比为奸,说到底是一家人。

    顺德元年时长孙曜便开始组建参事院,从那时开始整个朝野便落入了他的手里。他想要废谁提拔谁天子根本就不用知道,卫庭煦丁忧期间已经升任新组建的兵部,任兵部左侍郎。顺德六年之时长孙曜病重,三十二岁的卫庭煦更是在他的推举下一跃成为司徒,位列三公,这在大聿的国史上从未有过,跃升速度堪比坐上了向月升。

    顺德六年末,甄文君第三次北伐,大军刚刚离开京师,长孙曜就病逝了。

    身为参事院院首,长孙曜在临终之前推行了“简律”,简律号召大战在前,全国上下从天子到百姓所有人节衣缩食,一切从简,节约钱粮供给聿军。朝中所有要臣,无论喜丧,假长三日,三日之后便要返回中枢,恪尽职守。

    当时李封便觉得其中有诈,长孙曜做每一件事都不会是胡乱落子,这回的简律推行得如此之快肯定有猫腻。果不其然,十日之后长孙曜卒,刘绍本想要鼓动李封趁此大好良机夺权,可三日之后护国将军长孙悟治丧完毕便返回朝中,和侍中卫景安一块儿推举卫纶弟弟,现任大理寺卿兼参事院辅官卫合为院首。

    李封当然不愿意,好不容易熬死了长孙曜,他也已经十七岁,已经不需要什么参事院,他想要自己掌握这个朝堂,掌握李家的江山。

    可长孙悟和卫景安却没有一丁点儿想要放手的意思。

    更何况,还有那卫庭煦。

    卫庭煦不仅是大聿第一女官,更是第一位坐上三公高位的女官。

    卫合掌控院首之后,参事院中除了远在南方的关训之外,真正掌控中枢的只有卫和长孙这二姓。卫合为官已近四十年,从平苍小小的县令做起,十年如一日,之后调任中枢也是从五品小官慢慢往上爬。卫合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在朝中和百姓之间名声都很好。但若是说到有出将入相之才,有资格坐上院首这个位置,恐怕卫合还是差了点儿。如今将他置于如此重要的位置是想以他的年龄和资历堵住众臣的嘴,否则已经有了权倾朝野的卫庭煦,再来一位三十多岁的院首,只怕奏疏要收到手软,节外生枝。

    有卫合在前,卫庭煦长孙悟和卫景安作为辅员,能将所有决策通过卫合之手传达下去。卫合只不过是这三人的傀儡罢了。

    而这三人之中,又以卫庭煦最难捉摸。

    若是甄文君凯旋而归,天子还要再封她点儿什么?这妻妻二人一位手握中枢一位虎符挂腰,身为天子的李封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给她们的。

    江山吗?

    李封问刘绍:“今年铨选的名册送来了吗?”

    “送来了。”刘绍将名册送到李封手中。

    自李封回到汝宁之后,被废许久的黄门也随之回归禁苑。

    李封不可能让一群追月女兵们跟在身后。他不像李延意那般雷厉风行,他不喜欢到处跑,就喜欢待在禁苑之中享受。反正也不需要他批奏折,天下发生再大的事也有参事院解决,有卫家和长孙家撑着,他就听听小曲儿,生生皇子就行。所以有黄门在身边照顾他是理所当然的事,先前他向卫庭煦抱怨,说自己已经不小了,不想那几个粗鲁女子为他更衣,他要重建黄门。卫庭煦没说什么反对的话,很快就带了一批小黄门给他,日日夜夜伺候着,钦点了个黄门侍郎来管理小黄门,其实就是卫庭煦的眼线。

    李封讨厌这黄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