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阴阳缚灵人-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几天也没这样,就是这两天,到处找水喝,半夜闹起来就跟疯了一样,给他水他就一直喝,肚子都喝涨鼓了,还喝,俺们害怕他把肚皮撑破,屋子里就不给他准备脸盆,水杯,结果,结果呜呜,现在就这样,这究竟是做了什么孽哟?”

    我连忙从怀里拿出一张“宁心破秽符”,一把粘在了老头后背上,那老头浑身一抖,当即就是再度晕过去了。

    刘有根见状,也是愣了。我对他说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给他扶起来送到床上去。我一会儿去他干活的地里看看有什么情况。”

    刘有根连声应着,这才和媳妇儿七手八脚的抬了刘有根送到床上。我安排马壮留下,照看点刘有根家里还有卜蜜。带上了希殇音和疯子向村子里的农田区抹黑就抹了过去。

    村庄的夜晚很静,只能听到虫鸣的声音,我们三个人打亮了手电。不远处的农田影影栋栋,在夜幕的笼罩下散发着一片黑漆漆摇曳的光影。

    “你是不是想到了些什么?”希殇音淡淡的问。

    我点点头道:“还不能确定,所以我打算过来进一步确认。”

    “你到底大半夜的想找啥啊?直说就完了。”疯子打着手电说。

    我看了看疯子,说:“咱们分头找一找,农田里面有没有一种灼烧过的痕迹?灼烧后留下的一些黑色的小颗粒。”

    疯子皱眉问道:“扯淡,这是田里,如果真的有烧过的痕迹早就烧没了,还有那黑色的小颗粒是啥东西?老鼠屎?”

    我白了他一眼:“当然不是,按我说的去找找,找到的话就给我。”

    疯子点点头。我们三个人分头行动了。

    漆黑的夜幕下虽然能看到惨白的月光,但是进入黝黑的农田还是比较恐怖的一件事情,农田里时不时有动静,有点草木皆兵的意味。

    我刚刚走进农田里,忽然身上的符咒就开始哗哗的响起来,甚至有一张破秽符“轰”的一声,在我的口袋里就着了。

    我心中一凉,赶忙拿了几张驱邪的符咒给希殇音和疯子递过去。

    “这地方怎么感觉阴气这么重?”希殇音忽然开口淡淡的说。

    我挑眉看他:“你也感受到了?”

    希殇音点点头:“白天一直没往这边来,可是现在一来发现这里不太对劲。好像好像有很多灵体飘摇。”

    我沉思了一下,凝眉道:“我倒是觉得这些魍魉魑魅并不是为了来这个村子里的,它们好像只是路过,没什么恶意。”

    “那老头身上是不是就是被鬼附身了?像柳影似的?不然正常人谁他妈的喝尿啊?口味真重。”疯子说。

    我摇摇头:“不会!”

    我话刚说完,和我同时开口的还有希殇音。

    希殇音见我看他,对我说道:“我不知道那老头身上的是个什么东西,但是没有浓重的死气。”

    我虽然奇怪希殇音用了“死气”这个词,我的感觉和他却是一样的。

    “哎,贤弟,你要找的是不是这个东西?”

    忽然,疯子从地上捡起了个什么东西,我低头去看,是一颗黑色的,像麦丽素一样的东西,上面看上去有烧灼过的痕迹,黑色的外皮已经破裂了,附近还有一些斑斑的烧过的黑焦色。如果不仔细看,还真的不容易被发现。

    我蹲下身又仔细的看了看那东西,惊奇道:“没想到还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疯子让我别兜圈子,说正事,那老刘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这才和他们解释。其实我在游魂散记里面读到的不仅是关于鬼魅的记载。

    在游魂散记里,还有很多奇异的怪事,包括山魈精怪。都囊括其中。在里面就曾经记载了一种名叫“山火怪”的生物。这种生物属于山魈的一种,个子矮小,长着人的四肢和蟾蜍的脑袋,走起路来非常怪异,它们习惯手中拿着一个树枝当手杖,整个身体只有人的食指差不多长短。

    很多时候有人半夜进山看到地上有火光亮点,走近一看就不见了。很可能就是这些东西在搞鬼。它们平时走路的时候如果不想让人发现,就会用泥塑一层外壳,在里面用身体的火烧凝实了,滚着走路。

    传说山火怪破壳的时候是不允许别人看到了。看到的人要倒大霉。这是这种山魈的规矩。所以才出来找山魈壳。

    这种东西传说在很久以前有过记载,一共三次,分别出现于春秋时期,干将莫邪铸剑的时候,那剑炉里的火就是用的山火怪的身体点燃的,终年不灭。第二次是在唐朝,最后一次是在晚清。我没想到这东西竟然还会在出现。而且还出现在了这里。

    之所以不敢肯定也是因为年代久远,不过现在看起来,我推断的似乎是正确的。

    “这我倒真没听说过,这东西有什么办法解决吗?”希殇音抬头问道。

    我点点头:“有是有,而且不难解决。只是恶心点罢了。疯子你把那泥丸收好。咱们回去解决这件事。”

第154章 伏牛山() 
疯子看了看手中的泥丸说道:“这东西还拿着?看起来怪恶心的。”

    我点点头说道:“这种火怪山魈报复心极强,而现在你手上的这泥丸不是普通的泥,能让这鬼东西做泥壳的都是极寒泥,没人知道这泥是哪里来的,只有这种泥才能承受住山火怪身上的火焰,不化并且越来越凝实。要治刘老头的病,还得靠这东西。”

    听我这么说,疯子稀奇的看了看那泥丸两眼,我们一行三人这才回到了刘有根家。刘有根看见我们回来了,又哭又求,原来刘老头在我们走了以后,又犯病了,这次那符咒没压住。

    我心知这符咒压制不了太久,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不顶用了。这符咒并不是对付山魈的,只是对付灵体的,所以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我把手中的泥丸交给刘有根,叮嘱他用无根之水,也就是露水或雨水,调和这颗泥丸。然后用刘老汉的头发烧掉放进去,再加上骡子的粪便。熬煮,三碗煎成一碗。最后喂给刘老汉就可以了。

    听我这么说,刘有根和他媳妇儿都愣神了。我也有些尴尬,这些只是游魂散记里面的记载,具体有没有用处我还不知道。如果有用倒也好说,万一没用,白恶心了一次。

    刘有根看我说的认真,回过神来连忙答应着去办。刘有根的媳妇儿怀疑的问:“这恩人,这能行吗?”

    我正不知道怎么回答,忽然见卜蜜从屋里走出来,这小丫头脾气一点不饶人,当即就道:“你要是不愿意听他的,就自己想招去治。别耽误我们的时间。”

    听卜蜜这么说,刘家媳妇儿啥气儿都没有了,连连跟我认错点头。搞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无奈瞥了卜蜜一眼,这丫头竟然还对着我做了个鬼脸。

    很快,天光放亮,清晨刘有根按我说的给刘老汉煎了一碗“臭水”,那水的确臭,腥臊逼人。刘有根跟我说:“恩人,神了,你说这碗药出锅就凉,就好像煎不热一样。”

    我听刘有根这么说,当下心里有了底。看来这事有把握了。果然,刘老头吃了这药当时就吐了,这一吐吐出了一滩红色的泥水,落在地上还滚热的冒着烟。

    我知道这就是那火怪山魈的尸体。当即就放了心。刘老汉知道是我救了他,连忙就要起床下拜,我扶住了他,从他口中得知当天他在地里干活的时候,看到地上有个黑色的什么东西在动,就用锄头刨了一下,结果那东西当时就裂开了,一个红色东西就钻进了他嘴里。

    再然后的事情他都不记得了。

    我们都知道那是什么了,肯定就是火怪山魈无疑。

    不过还有一点疑问我非常的疑惑,这里怎么会出现山魈这种东西?另外那些魍魉鬼魅又为什么都有向山里移动的痕迹?难道在这山里,有什么东西要出现吗?还是有什么古怪的事情?这些,又会不会和那半只睚眦有关?

    第二天我们告别了刘有根三人,一行人走在路上,疯子忽然问道:“你就没想过吗?”

    我问他想过什么?他说:“这么简单点事情,为什么南老三那老爷子不做,非要留给你?就算他走的在着急,也不差去庄稼地里走一遭了。有他交代给刘有根那些事情的时间,问题都已经他妈的解决好几遍了。”

    听疯子这么一说,我顿时也觉得很有道理。以我对南老三为人的了解,他就算在着急,对其他的事情也是心中有数的。还有,既然他想要那半只睚眦,而且人已经到了这里,为什么不自己去取?反而要嘱托给我?

    同时,我忽然产生了一种怀疑,这个人告诉刘有根的人,到底是不是南老三?如果不是的话,这个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不过事情已经这样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现在距离清明只剩下一周的时间了。我们还是赶紧赶往盘圣村才是正途。

    路过了这个村子,里面已经开始进入真正的伏牛山脉迈进。伏牛山地处于河南省西南部山脉。东南与桐柏山相接,为秦岭东段的支脉。长约400公里,为淮河与汉江的分水岭。海拔1,000公尺左右,这要比我们去的云南那边的十万大山容易走的多。

    不过还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注意,那就是伏牛山是出了名的暴雨区,下雨的时候山路湿滑,很是危险。然而我们来的季节又是四月天,正是多雨的季节。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准备。但是比起在云南有枪,河南毕竟是人口大省,想弄到枪无异于痴人说梦。

    据说这伏牛山的由来还有一些传说。传说在秦朝,因为人多粮少,于是就有奸臣献计,跟秦始皇说杀掉那些刁民,口粮就够了,也就没人造反了。

    秦始皇觉得有道理,于是铸了一头万斤铁牛,拉到百姓家,并且要求百姓三天之内不能把铁牛推到别人家里去,就把这家全家的人杀头。于是这铁牛所到之处,百姓都是哀声动天。直到有一次,铁牛被拉到一个寡妇家,寡妇抱着嗷嗷待哺的孩子,眼见三天期限要到了,哭着抹眼泪。

    就在这时候,一个白胡子老头忽然出现在她身边,拿出一根亮晶晶的绣花针,绣花针变成了一根鞭子,于是他对寡妇说:“这鞭子叫赶山鞭,你在三更时分,拿着它对铁牛打三下,我包你母子平安。”

    寡妇半信半疑,又别无他法,半夜三更时分依言而做,万斤铁牛居然真的晃动起来,抽完最后一鞭以后,那铁牛一摇三晃越走越快,由于用力太大,赶山鞭都戳进了铁牛屁股里。铁牛就这样一路狂奔,直到甩掉了赶山鞭,才慢慢停下来不动了。

    第二天官兵见铁牛不见了,当即骇然问寡妇,寡妇一五一十的把遇到白胡子老头的事情说了。官兵一听赶山鞭是宝贝,连忙去寻,寻到后敬献给了秦始皇。秦始皇用赶山鞭驱赶铁牛,但是却一点效果都没有。

    秦始皇不仅心中打怵,暗忖:难道这是上天的警示?从此以后,他便再也不敢用铁牛杀戮百姓,并且用赶山鞭把很多大山赶进入海中填海,也算是泽福万民的一件好事了。不过那铁牛却从此就留在了河南,天长日久,渐渐化为了现在的八百里伏牛山。

    河南直到现在还有一座“铁牛真庙”!

    我们向着伏牛山深处走去,第二天就遇到了暴风雨,虽然做足了准备,但还是叫苦不迭。但是周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