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城市的小日子-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就奇怪了,除了七里香开业那天过来『露』了个脸,之后就再没在他们家店里出现的朱长林,今天晚上怎么突然又自个过来买牛肉饼了,还一脸神神秘秘的笑,原来问题的症结在这里啊!

    那家伙倒是政治意识很强,每天的淮西日报、晚报都仔细通读。这篇对手拖厂、对他朱长林基本都是褒扬态度,提到手拖厂领导,尤其是厂长朱长林,对于下岗职工徐乐晴多次帮助、大力支持,所以朱长林得了好,才又过来给他们家站台。

    这里倒是要感谢张敏华手下留情了,万一她要是笔头一秃噜,把朱长林写成了反派,估计朱长林就该让人带上门面承租不合规的文件,让他们关门大吉了。

    看了朱长林的态度,顾芸晓心里有了准谱,便拉住转圈子的老爸,肯定的说道:“没事!你没看到朱爷爷都来了吗?他笑得那么开心,能有什么事?有事也是好事!”

    “啊?”女儿的话,顾建国觉得有理,可是还是不自信,“可是的啊?”

    相比被吓怕了的顾建国,徐乐晴倒是淡定的多。这一阵子顾建国还要兼顾着上班,店里基本都是她在撑着,每天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她也算是历练出来了,此刻便接过顾建国的话:“对!朱厂长都来了,还能有什么事!”

    “可是的啊?”顾建国还在忧心。

    “你晚上回家问问爸,不就行了!”有着《淮西晚报》的加持,今晚的生意比平时还要好些,徐乐晴没空搭理他,丢下这句话,便又忙着给客人煮汤去了。

    顾芸晓瘪瘪嘴,也跟着去收拾碗筷,老爸一直都这么胆小,该说的她都说了,老爸还要坚持忧心忡忡下去,她也没法子。

    晚上,顾建国还是去了顾爷爷那里,老爷子也拿这个经不住事的大儿子没辙。但是儿子是他自己的,他不管谁管?虽然厌烦,但是他还是从各方面给顾建国剖析了一番。

    “这篇报道既然能在《淮西晚报》上发出来,那就是没有问题的。这是把你们家开牛肉汤店,当做一件正面形象的事情来宣传,能有什么事?不要自己吓自己!”

    也不知道顾建国到底听懂没听懂,但是顾爷爷这么说了,他就放心了,又乐呵呵的回家了,看的顾爷爷老两口在后面一个劲的叹气,拿这憨实的儿子,也是没办法。

    报道出来的当天,除了手拖厂家属区热闹了一阵子,鲁开山又砸了只茶杯(王秀梅不识字),就没有什么别的动静了。普通群众也好,地区干部也好,都只是拿这篇文章当做又一个普通报道来看,看过了也就随意丢在一旁了。

    顾芸晓也没指望地方报纸第三版的一篇报道,能有多大份量,能够让她家的七里香一夜之间名满华夏。但是,这篇报道一出,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朱长林被稳住了。

    上次朱长林上门奉送大礼包,虽有舆论压力的因子在里头,但更多的还是朱长林自己捕风捉影、添油加醋,自己吓自己。事后,估计朱长林已经反应过来,心里头怕是早就后悔了,只是眼下事情的热度还没过去,他一时倒是不好反口。而顾芸晓和孙薇薇的良好关系,也是朱长林所要顾忌的。

    今天张敏华这篇报道一出,倒是坐实了顾芸晓的话,顾家确实有宣传口子的关系。如此一来,朱长林之前的猜想倒很有可能是真的,他之前的大手笔倒不算是吃亏。

    而人本身就有护短心理,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朱长林之前觉得自己可能猜过了头,但也是隐隐压在心里,不愿意承认。如今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嘛,还有什么可多想的。

    再加上顾家人上道,还在新闻报道里头捧了他,那他自然也要投桃报李的。

    而手拖厂那些起了歪心思的人,这次也是被彻底震住了。之前朱长林一顿把他们给扫了回去,但是这些老油条在厂里都是根深蒂固的,又哪里肯甘心。尤其是顾家的牛肉汤生意日渐红火,他们就眼红了。明面上是都安稳了,私下里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顾芸晓知道的就有好几家人,已经从厂里和二轻局找到了硬实关系,就瞅着机会发动呢。

    这会儿,你让他们再动歪心思试试。报纸都已经报道了,他们不怕事,他们背后的人还要考虑自己的前程呢!

    再加上《淮西晚报》虽然影响不大,但是在淮西地区也还是有不少读者的。那些读了七里飘香,慕名而来的食客,带来的可也是金灿灿的小钱钱啊!

    所以,这份人情还是得承的,顾芸晓第二天就去找了王真真说悄悄话。

    顾芸晓开学这一周,语文、算术作业都是全对,天天都被白老师和肖老师表扬,担当劳动委员更是尽职尽责,抓得班级卫生天天都是最清洁。

    传统四大好生,已经完全接纳了她成为第五好生的地位,只待今年第一次小测验,顾芸晓考出好成绩,就能正式晋升。

    王真真这几天与顾芸晓处的也不错,顾芸晓叫她,她就乐呵呵的答应了。

    两个短腿萌娃手牵手,在七里桥小学的『操』场上慢悠悠的晃『荡』,两条马尾辫垂在脑后一甩一甩的。

    “真真,谢谢你!也谢谢阿姨,帮我们家写的那么好!”两人现在都是小孩子,顾芸晓也不用太委婉,直接开门见山的跟王真真道谢。

    “嘿嘿!那是,你要怎么谢我呢?”王真真人虽然娇小,但是思维却比一般小孩儿成熟,毕竟生在书香世家,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是不小,她也不跟顾芸晓客气矫情,直接就开玩笑要谢礼。

    小姑娘这么率真,顾芸晓反倒是更喜欢她了,“请你吃牛肉汤如何?”

    “那行,我要吃加肉的!”

    “成啦!再送你一张牛肉饼,也是加肉的!”

    “好!成交!”

第二十八章 贵客到访() 
日子一天天如水流过,小学生顾芸晓在学校过得却是无比痛苦。

    音、体、美等副科还好,老师们也只是带着小孩子们玩,对课堂纪律也不怎么管,顾芸晓基本可以自己玩自己的。或是自己记两个英语单词,或是跟李圆圆、王真真她们聊聊天,或是给老师一点面子,跟着后面哼哼歌、画两笔涂鸦。

    语文、算术两门主课就有些头疼了。主课的老师对课堂纪律可是严格要求的,决不允许学生擅自行动,更何况顾芸晓作为新晋好学生,得到的关注还要远高于一般学生。顾芸晓不想去跟老师顶雷,那就得做好样子。

    你想想,一个有着成熟灵魂的伪萝莉,每天要认认真真的去听诸如排竖式计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一米等于一百厘米,是一种什么样的视听新体验?

    好吧,数学课上看着小萝卜头们掰着手指头算数,还算是挺有意思,到了语文课就纯粹是要命了。那些课文倒是可以唤醒灵魂深处的记忆,带领你徜徉在怀旧的海洋中,诸如诚实的孩子、蓝树叶、小壁虎借尾巴、美丽的公鸡、秋天等等,都是童年的美好回忆。可是一篇课文也就百十来字,还要分成好几节课来讲,辅以看图学文、归类识字、报听写等学习模式,你会不会有种想要吐血的冲动。

    她总算是知道,为什么那些穿越前辈一个个都是穿到高中、大学,至不济也要重回初三,却很少有人穿回小学的。小学课堂的通关难度,绝对和高三是一个级别的,地狱魔鬼级啊!得亏她还不是一口气穿回一年级,不用去体验汉语拼音“啊钵瓷德鹅佛歌”的学习感受。

    “顾芸晓,你来回答这个问题。”顾芸晓刚刚走了一会神,就让白老师给抓个正着,好在她虽然走神,却依旧竖了只耳朵在听,所以毫不费力的答出了白老师的问题:“这两个空分别填‘报’和‘催’,电报来了,催我们快到南方去呢!”

    “回答的不错,坐下!”白老师只是给她提个醒,也不是故意难为她。

    紧接着白老师又叫了几位同学回答问题,之后便是全班同学朗读课文,一个个小萝卜头都养着脑袋,憋红了脸,大声嘶吼着:“天,那么高,那么蓝。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顾芸晓╮(╯_╰)╭┑ ̄Д  ̄┍╮╯▽╰╭

    面带笑容的艰难熬完语文课,顾芸晓几乎累的要吐血三升,好在下一节体育课好对付,体育赵老师基本只会在开场出现5分钟,然后便挥手让她们自由活动。

    顾芸晓陪着李圆圆她们玩一小会儿,便回教室把今天的作业都给写完了,还顺带把是个英语单词又复习了一遍。既然有了规划,就要认真执行下去,时间很宽裕,她也用不着着急,这也算是穿到小学的好处了吧。

    四点四十的下课铃声响起,顾芸晓收拾好东西,等着李圆圆、王真真她们回来了,再一起背着书包放学。

    小男孩们在下课铃响起的那一刻,就各自抓起书包风一样的投奔怒海(奔向校门)。小女孩们却是三两个成群的,边走边聊。

    七里桥小学不大,顾芸晓她们穿过教学楼前的一个大院子就是学校大门,二年级的小短腿走起来,也不过一分钟的时间。可是能够手牵手共同走过这一分钟的,可都是好朋友。

    班长谢秋燕、数学课代表许倩、学霸丁茜,都有各自的圈子和拥护者。李圆圆自从去七里香吃过那晚牛肉汤后,就一直跟着顾芸晓混了,而王真真和顾芸晓的感情,也因为王妈妈的报道,而有着突飞猛进的增长。三人结伴放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她们的话题,也无外是昨天晚上吃了什么、今天早上吃了什么,中午回去又要吃什么,什么好吃这样子的人『性』问题。总的来说,这就是个纯粹的吃货姐妹团。

    你能想象,软乎乎、圆嘟嘟的李圆圆撅着小嘴告诉你“校门口西边那家烤红薯一点不好吃”,娇小的小大人王真真用戏剧腔跟你解释“『奶』油蛋糕和鸡蛋糕的区别”,是一件多么萌的事情吗?

    家有萌娃乐趣多啊,顾芸晓都想快快长大,然后自个生两个萌娃来玩了。

    今天,吃货三人组的陈述者是顾芸晓,她细细的跟两位小姐妹描绘了农村土灶大锅红烧肉的妙处,“瘦肉烧的松松软软,酥烂却不散,汤汁浓郁,入口即化。肥肉都被煮的跟果冻一样,到了嘴里滋溜一下就钻肚子里了。”

    然后,她就听到两个小吃货“咕嘟嘟”咽口水的声音。

    “哪天放假了,我来做给你们吃啊!”顾芸晓看两个孩子馋的可怜,便跟她们许愿。

    “好啊!好啊!”王真真还在矜持,李圆圆却是忙不迭的答应了,生怕顾芸晓反悔。

    “圆圆再见!阿姨再见!”

    “张爷爷再见!王真真再见!”

    三人组在校门定下红烧肉之约,就各自散了。李圆圆一直是她妈妈接送,王真真却是由姥爷来接,她的爸妈工作都忙,很少来接她,只能拜托给王真真的姥姥姥爷,这也是王真真选择七里桥小学的原因。

    顾芸晓却是单人跑码头,手拖厂离得近,过个马路就到了。而顾爸顾妈自从开了牛肉汤店,一天到晚都忙得屁股沾不到板凳,也没空来接她。

    顾芸晓哼着歌,一路蹦蹦跳跳的,准备回家帮忙。

    过了马路,走到大红门搂路口,就瞧见自家的牛肉汤店,被人群里三层、外三层的给围了个水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