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城市的小日子-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鸡『毛』毽子)这些既能活动筋骨,又没有那么幼稚的游戏。

    李圆圆现在凡事都跟着顾芸晓混,顾芸晓上午说了要踢鸡『毛』毽子,她中午回家就把『奶』『奶』养的大公鸡给拔成了秃屁股,又把爷爷收藏的康熙通宝一气儿都拿来做底座,忙的不亦乐乎。

    李老爷子平时都是将这几个古钱当宝一样收藏在木盒子里的,如今却叫孙女随手拿了做毽子,李老爸看不过,就训了两句女儿,结果却让护孙女的老爷子拿着拐杖撵了半条胡同。

    “你个狗东西!我孙女儿自个动手做毽子,为的还是锻炼身体,你个做老子的不说帮忙,还在那扯后腿,这么些年饭都吃狗肚子里去了?”

    回头老爷子又忙着去哄孙女:“圆圆不怕哈!有爷爷在,你爹上不了天。他今天惹你生气,中午不给他吃饭!”

    “嗯!”小胖姑娘点点头,继续拿胡萝卜一样的胖手指似模似样的缝着毽子,她爷爷、『奶』『奶』还有老妈三人满脸含笑的围在一边,拿剪子、递针线,各种打下手,心里更是都乐开了花,老天保佑,顾家小丫头终于想起来带他们家闺女动一动了,这两月他们家闺女天天故事听着、美食吃着,马上都要长成球了。

    王真真的妈妈也很支持女儿跟着顾芸晓玩这些,她闺女虽说上学早,年纪比同学们小几个月,但个子也委实也矮了些,多蹦蹦跳跳才能长个儿。为了支持女儿,她甚至亲自带着女儿去工地上偷了两把沙,回来后做了三个沙包带到学校去。

    别的同学瞧见她们仨玩的一身是劲,也纷纷跟着效仿,于是乎二(2)班一到下课,便是沙包齐飞,毽子『乱』舞,直到宋小军一不小心用沙包砸到了大白●—●(顾芸晓对白老师的昵称),惹得暴『露』中的班主任大人收了全班的沙包和鸡『毛』毽子,才算是刹住了这股沙包热。

    对此,顾芸晓倒是无所谓,不让丢沙包,那就跳绳呗,一样能活动,一样能减肥,一样能长高。李圆圆和王真真立刻跟进,二(2)班的『迷』弟『迷』妹们也跟着包圆了校门口小店里的全部跳绳,新一波的跳绳热跟着掀起。

    这次大白倒是没有对他们痛下杀手、赶尽杀绝,毕竟天冷了,孩子们多动动,增强体质,也是好事情。说起来这次冷空气南下带来的降温,已经吹到了二(2)班不少小盆友,每天都有那么几个小萝卜头因感冒发烧而请假。这种情况大白也不好多拦着,毕竟人家娃娃生病了,你硬把人家娃娃弄来,小娃娃自个难受不说,旁边的娃儿们没准也会被传染上。

    所以对于这种病假条,她基本都是全批的,只有在张健健这里却是个例外。

    “白老师,白老师,我下午请假!”周四上午放学,张健健拿着病假条激动的去找大白批。

    大白拿起假条一看——“尊敬的白老师:我今天下午生病了,请假半天。请假人:张健健”

    “你上午怎么就知道下午会生病?”大白都给气乐了。

    “我妈妈讲得,我下午就生病了。”张健健很诚实。

    “叫你妈妈下午来!”

    “哦!好!”张健健答应的很干脆,只要他不用来就行。

    顾芸晓当时在旁边看着,人都快笑趴下了,这个笑话她觉得可以笑一年。

    校园里头乐事多多,烦心事却也不少,比如神奇的大白用了一个星期才将将把《小马过河》这篇不到八百字的课文讲完,还有事没事叫明显走神的顾芸晓起来回答两个问题,实在让她苦不堪言,要知道她可是用了十二万分的毅力才坚持没有在课堂上睡着的好不好。

    不过她被白老师盯上却也怪不得别人,谁让顾芸晓自己小日子过得太顺溜,就放松了警惕,大喇喇的在语文课上记英语单词,让大白给逮了个正着,可不就被重点关照了嘛!

    “看把你能的?还没学走就学爬!”大白一本正经的批评她。

    “没学走之前,可不就得学爬嘛!”顾芸晓嘟嘟囔囔的抱怨着。

    大白给她留了面子,没有把她记单词的事情公之于众,她也就给大白留点颜面,没有指出她这个语文老师的语病。

    好容易熬到周六临放学了,大白又带着小萝卜头们一起朗读了课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他下了河,小心地蹚了过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很好,同学读的很不错!”大白照旧夸了大家,把小萝卜头们激动的小脸红扑扑的,跟着她布置了周末的作业,又给小萝卜头们上了紧钟:“这学期已经过去大半,我们的课程进度落了很多,下周开始我们就不能这么细的讲了,每个同学都要集中注意力,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了!”

    说着,她还特意看了一眼顾芸晓,惹得顾阿姨心里老大一阵不快,默默吐槽道:“现在课程跟不上进度,你早干嘛去了?”

    叮铃铃……

    美妙的下课铃终于响起,大白也不多停留,说了声“下课”,拿了书本就走,小萝卜头们立刻做鸟兽散。

    。。。。。。。。。。分割线。。。。。。。。。。。。

    周日早上七点半,顾芸晓才晃晃悠悠的出门,『揉』着惺忪的睡眼去七里香帮忙。

    比起创业初期的激情万丈,此时的她却是疲沓了许多。或许是因为牛肉汤生意进入了平稳发展期,没了之前的新鲜劲,或许是因为老鲁家自个儿把自个玩倒了,背后没有那根刺扎着,所以对于店里每天起五更睡半夜陀螺一般的忙碌,她有些忘乎所以了,有些不以为然了,甚至是有些心生厌烦了。

    毕竟每天都是同样的重复劳动,每天都是同样的忙碌不休,对于享受惯了后世便利生活的顾芸晓来说,出现审美疲劳也是在所难免。

    如果说之前她是在创业的话,现在的感觉就像是上班了,每天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却少了分心悦,多了分木然。

    好在相比于顾芸晓的懈怠,老爸老妈他们却依然是激情满满。跟新时代出生、蜜罐子里泡大(相对于父辈)的顾芸晓不同,顾家爸妈也好,徐家敏、张朝武也罢,都是从苦日子里头一点一滴熬出来的,还没有丢掉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本『色』,对他们来说,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农活以及工厂车间那繁重劳累的脏活累活,七里香的活计简直太轻松了些,更甭提这松快活还能赚进大把银子了。

    每天早上五点,顾建国和徐乐晴便一身是劲的出发去店里生火煮汤,张朝武、徐家敏,乃至王淑贤也都是随后赶到,各忙各的,到了五点半,七里香准点开门,刮风下雨、上班放假都不例外。

    今天顾芸晓赶到时,店子里依然是宾客盈门,虽然番茄牛肉汤已经推出两周,但是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顾客指明要品尝这种新品。

    顾建国和徐乐晴的脸上满是笑容,张朝武、徐家敏等三员大将也是个个轻松,全然没有一整个十月那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

    老鲁家自己作死,明明一手好牌,却生生打成了春天。

    而他们这离奇的作死之路,更是无形之中给七里香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远的不敢说,至少小两年内,七里桥街道都没人敢挑战七里香牛肉汤生意霸主的地位。

    一时间,七里香竟很有些独孤求败的意味!

    七里香的几位都是贫苦人家出生,打小吃惯了苦,阔起来的时间又短,倒是没有把鼻孔翘到天上去的意思,却也都有些飘飘然的,只以为这牛肉汤生意就是铁打营盘,可以千秋万代红火下去。

    这也怪不得他们目光短浅,都是穷了好几辈子的人,乍不乍的比人家阔了百倍,这你都不知足,还想上天啊?

    不知不觉间,这几位也已经染上了一身的自满而不自知,而这种精神上的懈怠比起行为上的慵懒,还要更为可怕。

    一言以概之,人无压力轻飘飘,没了对手的七里香已经做到了它的巅峰,短期内再无人可以挑战它的地位,所以顾芸晓也好,顾家爸妈也好,其实都有些飘飘然了。

    可七里香做到巅峰的同时,也没有了再度飞跃发展的可能,未来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维持,更多的可能却是衰退,这所谓巅峰的同义词就是瓶颈!

    今后七里香或许在绝对的月收入上还会有所增长,但是想打出相对普通工薪阶层一百比一这种大比分领先,却是绝对不可能了。

    93年,普通工薪阶层月入一百五,你挣一万五,差距足有百倍;98年,普通工薪阶层月入已经到了一千,你顶天赚到两万,收入差已经缩小了五倍;到了顾芸晓穿越前的2017年,饶是一碗牛肉汤已经涨价到了十元,但是好市口的一家店一个月下来也顶天赚到三万块,位置差些的店子一个月三五千纯利的也大有人在,而工薪阶层的月收入基本已经涨到了五千元,牛肉汤就真心不算什么好生意了。

    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八零年代末到九零年代初这段时间就是像七里香这种街边小摊小店的巅峰时刻,过去之后,时代的主角便换了旁人。

    此时,沿海地区的工厂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不知多少曾经的小摊小贩都已经放下了混沌挑、杂货担,办起了手套厂、玩具厂,摇身一变成了工厂主。

    便是淮西这等山间小城,地处偏僻,发展迟缓,什么事情都比沿海滞后几年,两三年过后,街边小摊小贩的竞争也是日渐白热化。只要是能赚钱的生意,都有一帮子人挽着袖子往上冲,单就一个牛肉汤来说,2001年顾芸晓读高一的时候,光是一中门口那屁大块地方就开了三家,市场已经饱和到爆炸。

    除了未来发展的考虑,牛肉汤生意也实在是太累人了些,眼下爸妈都还年轻,小武哥哥、大姐他们也都是单身汉(姑娘),没有家庭负担,所以哪怕是起五更睡半夜,只要有钱赚,一家人也都撑得住。

    但是二十年后,爸妈都已经到了该退休的年纪,大姐他们也将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机,牛肉汤店也没有现在赚钱了,七里香就该散了。

第六十章 产业升级之西饼屋() 
所以,顾芸晓周日早上起晚了,也不全是懒劲上来,还有夜里忧思太过的缘故,夜里走了瞌睡,早上可不就得补个回笼觉,她还是个七岁娃,还要长身体不是。

    眼下顾家虽然搭上了小商贩黄金时代的尾巴,赚到了分量十足的第一桶金,但是还要居安思危,提前做好产业升级。否则,二十年后,牛肉汤生意就会彻底沦为鸡肋,家里要么就继续累死累活的继续做,混两个辛苦钱,要么就干脆收摊散伙,提前养老,反正二十年牛肉汤生意做下来,在淮西几套房子肯定也是挣到手了,靠着收房租也能混吃等死。

    那样的结果,比起上辈子顾家人的生活已经好了太多,只是人心不知足,顾芸晓好容易拿到这么一手好牌,试都不试一下,她又怎肯甘心?

    回想前世二十年,在她离奇重生之前,金融、地产、高科技都是如火如荼的时候,哪怕三岁小孩儿也知道要炒股票、炒房子,可惜资深宅女顾芸晓每天做的也就是窝在家里上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