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烟尘录-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嗯你们是哪个门派的?还是哪一家的?”

    “无门无派!”高婷很傲气地回答道。刘焓城有些无语,很想扶额,他大概也知道了道士的意思。

    这个道士八成是大周来的,应该说是肯定吧,在人间大周疆土最为广阔,却也只有大周是信道由天庭管的,也只有大周有这么多修仙的道士。

    正在这是,琼华走了过来,此时的琼华化了人形,已是与高婷同样年纪的少女了。

    她走过来鲜红的裙摆随风而起,颇有气势地瞥了那个道士一眼:“岐山派的吧。”

    道士很是淡然:“岐山派青云子,这位道友又来自何处?”

    “我入道时,你岐山派还没创建呢!”“哦,”这位青云子依然淡定,仔细地打量了琼华一番:“那就是转世的前辈了,失礼失礼。”

    他说着失礼,脸上却没什么表情,甚至都没从椅子上站起来,想来是猜出了琼华的情况,转了世便不再是道家人,他也无需在意什么。

    只是又转头看向了高婷:“这位姑娘可是燕人?”

    高婷十分诧异,目光立刻警觉起来。

    琼华倒是有些放心,到了这个层次的道士,已经不会再理会凡尘俗世了。

    “我有个师弟,好像还收了个燕国的徒弟,似乎是出使来大周的使臣,皇帝见起求道心诚,便向我师弟说情,说学成后回燕国弘扬道法。”

    说着他像在说笑话一样笑起来。只要还没飞升,谁敢说自己是学成了。

    “你们燕国真的要放弃狐神,转投天庭么?这可不容易,不要太异想天开了。”

    他看那一对男女都是年轻有气度的,又身着华服,想来在燕国也是有地位的,遇到了就好心提醒两句,兴许他们能阻止信仰之争带来的内乱,也算是自己的一番功德。

    想着他心情颇好地收了东西离开了。

    高婷和刘焓城都在沉思着,彼此对视,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几年前派去的使臣竟真的拜了高人么。

    高婷更是有些气恼,如果她记得不错,派出的使臣就有自己的便宜舅舅刘天赐,那个当初还亲眼见了“狐神”显灵的县令,这样的眼见为实竟没能说服他么。

    这是木然也回来了,“人都到了,这天也快亮了,我们走吧。”琼华说道,然后带他们出了鬼市。

    “什么?!去往大周出使的使臣回来了,还带来了他的师傅有名的道士青阳子!”一大早,高婷就知晓了这个消息,感到十分气闷。

    昨夜开始光顾着玩,买东西,都没和刘焓城说几句话,关系也没什么进展

    之后又遇到那个扫兴的道士,现在又闹了这么一出,那个拜了师的使臣,还真是自己的便宜舅舅,虽然不是真的舅舅

    琼华依旧是那副气定神闲无比招人讨厌的样子,“没事,来了正好一网打尽,别让他们再有什么幻想,能被这种俗务所困的道士,一般都没几把刷子。”

    刘焓城此时站在书房,给他的父亲敬茶。他是父亲最小的儿子,也是父亲唯一一个在身边养大的儿子,他与父亲的情感最为亲厚。

    可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敢和父亲说昨晚的事,木然也没说,道士的事没什么,可和高婷一起,还是夜半三更的,怎么解释的清楚。

    “听说你与五公主甚为交好,你可是有尚公主的意思?”刘阁老问到。

    “呃”刘焓城惊地有些说不出话来,要说与高婷相交这么久,完全什么都没想过也是不可能的,但真的还没到这个地步啊

    “焓儿,你是你爹我最小的儿子,却也不娇纵,学业为人做官向来不让人操心。你若当驸马是难有大任的。

    “而我已是位极人臣,虽也希望你为天下有一番作为,却也不要求你怎样,你要追求的可以是人生的幸福完满,我不强求什么,人也该为自己活着。”

第12章 一生一世(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刘焓城沉吟半晌,随后又挺胸抬头,自信地说道:“先不说我与五公主是否有可能,就若是我娶了她,也不见得就没了仕途。

    “说来古往今来确实没有多少驸马有多大作为,可贤才向来都是凤毛麟角,胸中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大有人在。”

    “说到底,他们在天下贤才中也是庸才罢了,他们都不是非有不可,可我若是无可替代呢?有些事,只有我可以。”

    “就如爹您这般,内阁没了谁都可以,却唯独不能缺了您,真正如您的相才百年不遇,大燕数十年的安定和中兴您都是首功。”

    刘阁老表情怪异:“不就是随便说了两句,用得着这么拍我马屁么看来你对公主还是很有心啊”

    刘焓城:“”

    “严大人,可是得了信儿了,从大周来了道士进了宫,劝陛下大修道观,陛下看样子是要答应了,这可如何是好”

    “是啊,大燕开国不过数十年,民力才刚刚恢复,就要如此大兴土木,非盛世之兆啊!”

    “民间多有自前秦流传下来的信狐神的传统,如此兴道灭神,恐怕有违民意”

    “前几年还有狐神显灵,渝州一带更是虔诚”

    “要阻止陛下,还是得看刘阁老”

    “道长,朕的父皇也是周人,且有幸得到过一位岐山派高人的指点,也算是与岐山颇有渊源了。

    “而您收的这位燕人第一,正是皇后的幼弟,朕的小舅子啊。”皇帝很是热络地给青阳子赐座,还攀关系。

    在青阳子一旁侍候的刘天赐立刻激动起来了,皇帝终于肯认自己的小舅子了么

    青阳子对这个上不了台面的弟子十分地鄙夷,自己怎么沦落到了为世俗皇权而收弟子的地步,哎!

    “不过修道观只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耗费人力物力甚剧,还是要从长计议,不如先在京城修一座皇家道观,由道长坐镇,引四方信徒前来参拜,让信徒们自发在各州修观如何。

    “弘扬道法,最紧要的是要有得道的高人和众多的信徒,若只是一味修观,人心不聚也是徒劳。

    “道长意下如何?”皇帝气定神闲地说了这一番话。

    青阳子不动声色,心中却已是暗自后悔起来,自己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这个皇帝不好忽悠,不似刘天赐所说的一心求道,弘扬道法,甚至连求长生都没有,一般世俗王者弘道,多是求长生的,这种最好忽悠。

    这个皇帝看起来知道不少,他说的办法可行,也是最妥帖的,可是那太慢了。

    自己来这里所求的是让燕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全民对道的信仰,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举国之力建观,大量吸引百姓参拜,

    让燕国成为天庭的信仰属地,自己也许能凭这一功德直接飞升,以前可是有过这样的例子

    他不是等不起,而是这里毕竟曾是狐神的属地,狐神不是好惹的,万一让狐神知晓,自己恐怕只有灰飞烟灭了,这种事天庭也不敢保

    这一次谈话自是没有结果。

    “看来父皇果然还是英明的!”高婷听了这事立刻喜笑颜开。

    不过她也不算太意外,毕竟这些年来她作为最受宠的公主与皇帝相处时间很多,也在不断从皇帝那里潜移默化地学习为君之道,也知道自己父皇放在史书上历任中来看,也算是明君了。

    “采薇,你怎么看?”高婷思虑着说。

    “”琼华十分鄙夷地看了他一眼,“这都什么时候了,你都要成年了!居然还要我来出主意,你将来是打算当傀儡么?!”

    “呃,”高婷讪讪道:“只是习惯性问一句。我自然心中有计量。”

    不久,就传来消息,有小人进馋言,建议皇帝拆掉狐神祠,在原址上修道观,有狐神信徒阻止,甚至有人去拦诸位阁老的轿子

    随后应天府出面当街抓了这些信徒,随后引起民怨沸腾,士林议论纷纷,御史们分分上奏妖道祸国

    刘阁老和刘焓城两人自始至终都在坐着看热闹。

    “父亲你说这是五公主干的?”刘焓城难以置信,随后又明白起来,阁臣的出行便是很多官员都打探不到,哪来那么巧

    “为父这些日子特意关注了一下五公主,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刘阁老笑的意味深长。

    “五公主很有才干,可以说是陛下儿女中最出挑的,气势丝毫不如于她的亲王兄弟们,

    而且她很得民心,多年来一直施粥穷人,修路,兴教,为百姓向皇帝进言,朝堂上她能影响到的势力不可小觑,她远比她的皇后母亲更为耀眼”

    刘焓城很是诧异,他也知道这些,这也是他一直很欣赏五公主的原因,可不知道父亲竟有这样一番评价,这让他想到了一些难以置信的事。

    过了几日,皇帝下诏在北山选址修道观,明确以道教为国教。可狐神祠得以保留,各州修观的事似乎再无人提起。

    “就这样完了?”高婷有些不可思议,“我还有好多手没出呢?就这么完了?!”

    “你以为呢?本来就不是事儿,你父皇又不傻,没有你搞出的事情也一样成不了,你主要是坏了道家在民间的形象,激起百姓对狐神的的维护之心,这就够了。”琼华没有什么意见了。

    她感觉到了,感觉到这几年她们暗地里所做的事正在使百姓一点一点地恢复对狐神的信心,民间有许多老人对当今的信仰混乱十分忧心,

    一些有影响的乡老和一些老大人也在为此出力。等到这些恢复到一定程度,那件事就可行了,一切也就该尘埃落定了。

    一切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一转眼到了九月九,不只是重阳,四皇子和五公主的生日也都在这一天。

    同时,这一日四皇子要开府,五公主要及笄,这是皇家最忙乱的一天。

    皇帝封了四皇子信亲王,封五公主为德安公主,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第13章 一生一世(再孕)() 
是夜,信亲王府。

    信亲王与几个早早培养的心腹在内堂商谈。

    “宁亲王入朝堂多年却始终不得圣心,这对殿下来说是好事。”一位年轻的幕僚说道。

    “是啊,宁王平时倒也还当事,可一遇麻烦便没了担当,行事还不如德安公主”一位依附了信王的年轻翰林说道。

    如果琼华在这里,一定会说,说得好像信王就比得过德安公主一样

    信王笑了笑,拿出一封信来,说道:“诸位来看看这封信”

    青阳子已经打算回大周了,他没想到忙来忙去竟是一场空,他本还想再争取一下,可昨天收到了师兄青云子的信:事不可为。

    他虽一向与师兄不对付,却知道师兄不会害自己,更何况能麻烦他报信的,定不是小事。

    还有他那个燕国的徒弟,真是愚蠢,自然是不能带他回去,却也不能毫无理由就逐出师门,就让他留在道观好了。

    刘天赐此时却是心情不错。他得知自己不能继续跟着青阳子时,自然恼怒万分,他知道青阳子什么都没教给他,仅仅只是想利用他,可真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不能接受。

    他怒气冲冲地回了家门,却无意间听到了父亲母亲的谈话,顿时惊讶万分,皇后竟然不是自己的姐姐,而是

    他有些失了魂地回了自己房中,一会儿却极度兴奋起来,如母亲所说,这绝对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