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铁路人-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新年,白玉传在家里除了陪着妻子孩子白出去逛一逛,玩一玩,享受一下一家人团圆的幸福时刻,一到晚上,他就坐在电脑旁,自己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向他干变电工程的同学们请教,因此,这个春节假期,白玉传感觉自己过得很充实,也很幸福。

    在家里过完正月元宵佳节后,牛总就给他打来电话:

    “大传,业主要求咱们在下周一,要参加一个2号线开工前工作梳理专题会,你订一张礼拜六的飞机票,先赶过去,我和工程部部长陈部长礼拜到厦门。

    ”好,知道了,牛总,俺这就去订票。”

    白玉传连忙在网上订了一张礼拜六的飞机票,准备飞往厦门,投入到紧张的厦门地铁2号线变电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中去……

    斗转星移,弹指间,白玉传已经在电化局里工作了25年了,现在的他,已经是冉周年,回忆往昔,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他喜爱的这份电化事业,多少美好回忆,芳华岁月,一一在眼前浮现。

    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先后参建京郑、广深、武广、宝、京沪、大秦、浙赣、大包、襄渝、郑州地铁1号线、郑焦、厦门地铁1号线、厦门地铁2号线等电气化铁路建设工程,期间先后担任工班技术员、技术主管、主管工程师、工程部副部长、工程部部长、项目总工等岗位。

    在科技创新之路上,白玉传勇于探索、不断进取,截至2018年,一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证书4项,《一种新型整体吊弦自动化预配装置》获得集团公司2107年度科研项目立项,2013年至2017年期间获得集团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成果“晓林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鼓励奖2个;获得公司级优秀QC组称号2次;《一种新型吊弦预配工艺流程探讨》、《工程资料与工程进度的同步收集及整理》等四篇论文也分别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了。

    “科技创新路漫漫,永无止境探索忙。

    孑然一身孤星照,雪飞梅花香满园。”

    这就是白玉传在科技创新之路上的真实写照,他静得下心,耐得寂寞,守住清贫,收获幸福。

    他也坚信,在即将进行的厦门地铁2号线变电工程建设中,他和项目部其他弟兄们,一定会继续创造辉煌,为把厦门地铁2号线变电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继续努力奋斗,拼搏不息……

    全文完

    恒传录

    2018。12。28日

创作感悟() 
创作长篇《中国铁路人》历程有感

    —恒传录

    2018年12月28日,是个难忘的日子,鄙饶“关于电气化铁路工程接触网工的长篇纪实”《中国铁路人》得以脱稿,至此宣告该部全部创作完成。

    本部主人翁白玉传就是这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之一,他的青春从铁路上开始,从一个拿着扳手钳子的电气工冉一个手握数项国家专利的铁路专业技术员。他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了铁路奔驰的篇章,也在这个岗位上成就了自己的非凡经历。通过一个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在电气化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悲欢离合的故事,真实记录祖国电气化铁路建设者在电化岁月二十余载的风雨岁月,该部长篇纪实,字数50。9万字,全书共分:京郑纪事、广深纪事、武广纪事、兰纪事、京沪纪事、浙赣纪事、大包纪事、襄渝纪事、郑州记事、厦门记事等十卷,每卷独立成章,而又前后无缝衔接。向国人展示电气化饶风采。

    回顾这部长篇的创作历程,几多彷徨,几多曲折,只有经历过聊人,才有资格知道其中之艰辛,我本是一个一线施工普通接触网工,常年奋战在一线施工,至今已经有25年了。

    既没有过高的文凭,又没有文学创作的专业知识,促使自己拿起手中笔,鼓足勇气去书写这段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化祖国历史。是我身旁可爱的兄弟姐们,他们把自己的年少青春无私地奉献给祖国电气化工程建设事业,而发生在他们身上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让我每每回忆起来都是泪流满面。他们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就像一个世外桃源,外面的大多数人都是不了解的。

    我深知自己文学功底薄弱,生怕自己写不好,可是在我身旁却有许多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在默默地支持我,指导我,是他们给了我笔耕不辍,继续写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本部从2018年3月16日创作经过288的创作,历经春夏秋冬,其中最难忘而又让人懊悔的就是在11月份,在家乡探亲期间,创作的第十卷,本来已经完成三万多字的,剪切到u盘上,来到单位后u盘坏了资料全无,只好重新再次创作。当时自己心情很苦闷,一丝不愿再写下去的念头悠然而生,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是阅文集团阅读网总编冯老师的不断鼓励,才是我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勇气。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涯鬓已斑”,时至今日,我已经是冉中年,本人一无是处,事业无成,今幸遇众多老师不弃,平时多多指导,才促使我坚持创作,完成了这部长篇纪实。

    在此首先感恩的,是我的启蒙老师芷兰老师,是您给了我文学之梦的动力和源泉。

    而给予我走向文学道路的桥梁纽带,却是阅文集团阅读网总编冯老师,我还记得第一次发到网站上的是一篇篇散文,冯老师神笔巧绘,硬是在她的指导下,写成了该部的第一卷,从此,我才慢慢走向创作的道路上来。

    使我能继续笔耕不辍,坚持创作的是公司宣传部部长吴军来,在我初次进行创作时,就对我鼓励有加,并在对外宣传上也是大力支持,还有李忠民老师、倪树斌老师也在创作过程中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帮助,同事时义乐也是为了我的这部创作对外宣传给我拍了许多照片,在此我一一深表谢意。

    最后我要感恩的是我的妻子和女儿们,是你们在后方给予我默默的支持,才是我有个良好的写作环境。

    在此,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各位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再次声:“谢谢。”

    恒传录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夜写于鹭岛厦门古楼农场
://159327 。
手机阅读请点击://15932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