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攻略-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身份决定一切,阶级比年龄更加重要,他们家也称得上门庭若市。

    旦日也有大祀,比起腊日还要正式许多,由颍川令主持,这些高层官员正旦也没有休息日,需要出面主持节日祭祀,负责治安。

    所谓祭祀无非是祭天祭社稷,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内容与大同小异,看得无非就是一个新鲜。林昭在腊日粗粗见过,等到旦日已经有点见怪不怪,何况颍川令主持祭祀的地点还不在城内,在城东环山的一处颍水支流旁,他懒得远远过去凑热闹。

    秦思循旧例拜访三老繁查家,繁家不算大宗,人丁也有不少,他一个外人格格不入,打过照面便折返家中,不想下午便收到了繁钦的回访。

    多日不见繁钦与往日没什么不同,只是身上穿了一件崭新的冬袍,没有长辈在时,也显得有点拘谨,不知是不是来前被嘱咐过。

    想到往日并没有这份殊荣,秦思怀疑是不是林昭去城南学经的消息传了出去。不过这也是好事,他们地位越高,旁人只会更加谨慎,那种仗着年龄宗族肆意欺凌他们的人也越少。

    肩负提升地位重任的林昭正在吴长君家中,等待他一起前往石公处拜访。他在年前好好挑了一批布料,请熟悉裁缝为他和秦思量身定做了一身比较拿得出手的衣服,就是为了出门正经拜访。

    虽说有石公引荐,连吴长君也得意志满认定他已经进了陈家私学,可还是不能怠慢,毕竟林昭察言观『色』,根据石公几次言行举止揣测到这位陈先生地位颇高,那就意味着,他不一定卖石公面子。

    石公名清,字重楷。他不是颍川人,出身较低,学得又不是主流儒学,曾经在青州当过一段时间的主簿,为县君倚重,后来县君牵扯入党锢之祸,他本人脾『性』不宜官场,及时急流勇退,辞官游学,顺便护送县君妻儿回乡。由于那位县君祖籍颍川,石清与颍川本地不少儒生有过来往,不过他脾气古怪,和儒生宦党全合不来,没有牵扯入这场灾祸。

    颍川令曾经称赞过他的算学,二人同属两方不沾的一类,几次交道下来,有点交情。他算学的确颇有造诣,旁人看在颍川令的面上客气一点称他为大家。

    这些都是林昭从吴长君零零碎碎的言语中推断出来的。

    石清不是本地人,在阳翟不过一个外来户,住址地段还不错,只是院子不甚宽敞,里边也没太多闲人,就两个老仆。他醉心算学,妻子早逝之后没有续娶,孤身一人。

    石清的气早已消完,见到林昭连忙招了招手唤他上前,林昭看了眼被搁置在一边的吴长君,得到对方一个早知如此的微笑,他心下稍安,上去看了一眼,石清正在解一道三角几何题。

    石清指着案上的三角形问他:“勾三股四弦五,出自商高之语,你可知晓?”上次他摘择的五道题全是术数,没有几何,因为对林昭的几何水平一无所知,便问了他一句。

    “知道。”林昭满口答应,暗道,他不仅知道勾三股四弦五还知道勾股定理。可惜这理论放在东汉太超前,他一时又想不起怎么论证,谨慎起见还是低调行事。

    “哦?”石清果有兴趣,指着竹简上的图形,问他可能论证。

    林昭提笔开始写。

    吴长君站在一旁有点着急,不是说好了由石公带林昭前去拜见陈方公,怎么就做起数学题了?也不知道这一算要多久,回来还跟不跟得上宵禁。

    好在林昭的数学功底相当扎实,三下五除二就写出了一套证明过程。由于他的书写方式。石清看得一头雾水半懂不懂,可碍于吴长君在场又不好意思出声问,他瞪了一眼碍事的人,干咳一声,命下人收起书简,准备回来再行研究。

    全程透明人的吴长君终于获得了一点存在感,被瞪得莫名其妙,只见石清矜持的向自己点点头,“我带林昭前去,你且回吧。”

    吴长君:“……”圆润的脸上笑意微僵。他这一大早送林昭过来为了什么?还不是想顺便搭上一点人脉,没想到被石公一句话断绝了希望,他的心好痛。

    石清浑不在意,命家仆套上牛车,带人施施然离去。

    虽有大隐隐于市之说,然而儒生还是嫌弃商贾,更倾向于在一些山清水秀之处结庐而居,潜心向学。陈举私学建在城南栎山之下,离阳翟城很有一段距离。

    没带吴长君非是他打扰了自己解题,而是身份不够,他毕竟是儒生不屑与之为伍的市吏。

    两人坐在牛车上,一路颠簸,石公本在闭目养神,等到出了城,蓦然睁开了眼,问林昭:“你可知党锢之灾?”

    林昭微微一愣。

    石清并不指望他的回答,自顾自道:“延熹九年,宦官为祸,陈蕃李膺等人与其相抗,最终惹怒先帝,株连无数士人,下狱者甚多,后被放归田里,终身罢黜。我这位友人陈方公便是牵扯入党锢之事,从此不得入仕,于城外授人经学。”

    “两年前,曹鸾为党人鸣冤,意图解除禁锢,惹怒天子,被收捕处死。后今上下诏,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凡有任官,一律罢免,禁锢终身,牵连五族。陈方公虽不是党人,也为人忌惮。”

    林昭心里不免吐槽,贼船都上了你现在告诉我党人很危险是不是太晚了点。

    这对于他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以林昭尴尬的身份没有根基亲族扶持,要想在党人和宦官中左右逢源简直异想天开,迫于急切上位提升自我的需求,他肯定要选一边站,虽然如今儒生党人势力不如,名声总是好的,颍川还是党人大本营,他根本没得选择。

    何况不久之后会爆发黄巾之『乱』,皇帝自顾尚且不暇,紧接着就是三国『乱』世,什么党人宦官都要重新洗牌,他现在年纪还小,远不到出仕的年纪,跟在儒生身边学点墨水,将来也好积蓄资本抱上一只粗大腿。

    不需太多考量,林昭早已决定了将来的方向。

    石清有点意外于他的淡定,可一想他的来历,旋即了然,暗忖道,林昭到底还是出身士族。

    栎山得名因其山上多生栎树,陈家私学依山而建,在山脚下的一处,远远延伸入山林之中,不远处就是栎水,有山有水风光甚好,栎水往下是一处村落,倒不算远无人烟。

    陈家私学从外看占地不大,不像学校,更像是普通住处,门口简单围了一圈土篱,两条黄狗趴在门口,看见来人有气无力的叫了几声,这两条狗体型不大,看起来瘦得皮包骨头,令林昭很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他知道有些儒生崇尚清苦做学,清贫为乐,可自己这个身体不够九岁,万一营养不良跟不上发育,最后长成了三级残废如何是好?

    明明是最热闹的旦日,私学内也显得清冷,像是没什么人拜访。土篱上挂了不少肉干、山货,像是临近乡民送来的。石清带林昭下车时便撞见一个鬼鬼祟祟的农民,他担了一架木柴放在门口,神『色』紧张,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贼呢。

第46章 四六章() 
被狗叫惊动; 院内走出一个中年仆从; 他瞧见石清; 不显惊讶; 拉开槅门,请三人入内。石家仆将牛车绑束在一旁树上; 十分识趣的到一旁等待。

    石清在陈家仆役指引下; 从西侧步入正堂。

    进门之后林昭觉得这更不像学校了; 明显是家庭住宅的格局,地面黄土夯得很实; 门柱隔窗有些斑驳朽纹,看起来很有一些年月,收拾的倒是很干净; 没什么奇怪味道,反而淡淡透出一股说不上的清淡香气。

    由于石公的原因,他很荣幸的跟到了正堂,正堂很大却不显空阔; 通往后堂的方向放了一扇漆制屏风,两边放置了几张书架,书架上搁了几卷竹简; 书架一侧还挂了几张简画; 由于纸张尚未普及大批量生产; 在竹简上作画限制较多; 画技还是相当粗糙古朴的。

    正堂两侧直棂窗上糊的薄纱早已残破; 被冷风吹得支离破碎。

    从室内陈设看; 主人十分清俭,还有点随『性』。

    当然时间安排上也很随『性』,石清与林昭等了好一会才见主人,陈方公与他想象中花白胡子专心学问的枯瘦老头不太一样,陈方公瞧起来还挺年轻,远不到称公的年纪,唇上蓄了两抹短须,头发乌黑,只有鬓边隐隐闪现一点花白,身体瞧来颇为壮实。

    他手上拿了一卷半展的竹简从侧边进来,时不时低头看上一眼,进门时没注意到门槛,一个趔趄,还好有家仆从旁边伸手轻轻一扶,才幸免于难。

    石清对这一幕见怪不怪,起身冲他拱手一笑,道:“多日不见,你还是老样子。”

    陈方公这才放下书简,比出一个请坐的姿势,坐到主家席上,把书简放在案上,看了一眼他身边的林昭,问:“这便是你上次书简里提起的林昭?”

    石公示意林昭上前,边道:“正是,他于算学一途实在天赋惊人,家学匪浅,我看他天资聪颖,不忍其埋没市井,所以厚颜推举到你这里学经。”

    陈方公眉『毛』微微一皱,问:“都学过什么?”

    林昭很有自知之明,不敢托大,恭敬道:“学过一些粗浅的入门,论语诗经学得多些,孟子左氏传都只学了一两篇目。”

    陈举愣了愣,上下打量了一番林昭,“都有涉猎?”

    “亲长截取其中一二教谕后辈,并不通读。”林昭强调,陈举点点头,命他举例一二,林昭依次报上篇名,听完他的举例,也没给太多面子,“的确都是开蒙入学的粗浅篇章。”

    然后问他:“可学过周髀?”

    林昭茫然摇了摇头。

    陈举颇为诧异,扫了一眼石清,后者但笑不语,又问:“九章呢?”

    九章算术他知道,可仅限于听过名字,内容一无所知,林昭继续摇头。

    这下陈举是真的有些疑『惑』,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石清,确定这位直肠子的友人的确没什么玩弄自己的理由,于是问林昭:“那你读过什么算学之书?”

    林昭依然摇头。“未曾读过。”

    你特么在逗我?陈举瞪他。

    “我未读过任何算学典籍,皆有家中亲长所授,数学一道由师长根据番邦文字自有所得。只是经由家变,流落颍川,特前往陈公处求学,还望公授我课业,立人立身。”林昭毫不含糊,长跪在地,恳切请求道。

    陈举是传统儒生,通习周礼君子六艺,只是未必称得上门门精通,对于算学他的了解局限于周髀九章二书,更深的研究就没了。以林昭从未学过算书,还能让石清夸一句天赋惊人的情形看来,应该是天赋不错?本着对石清眼光的信任,勉强点了点头:“你基础太差,入我门下更要潜心向学,不可有所懈怠。”

    林昭总算松了一口气,点点头,“多谢老师,昭铭记于心。”

    “我还有一些学生,有的年纪比你大一些,有的稍小一点,这几日正旦他们回家去了,等元月辛酉日你等一同前来,他们随我学经已有些时日,你若有不通,可请教他们。”

    林昭连忙应下。

    入学面试总算是过了。回城途中石清怕林昭松懈,问他:“你可知陈方公出自何处?”

    林昭老老实实的摇头。

    石清一脸感慨,“他出身许县陈,乃是颍川一等一的大族,颍川士族林立,其中以四族最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