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信美-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不上讨厌。”

    其实纪桓为人算不上嫉恶如仇,但至少是非分明。然而他扪心自问,非但不讨厌晏时回,还隐隐对这个危险的人物……有一点关心。

    却不想,晏时回忽地上前两步逼近纪桓:“你腰间的香炉是谁送的?你在京城,除了陆子骁和楚亭煜,还有什么亲密朋友?”

    纪桓一惊,直觉往后退了两步,“与你无关。”

    “呵。”晏时回嗤笑一声:“谈笑风生楼情报天下第一,你猜,有多少事情是我不知道的?”

    “那又怎样?”

    “你不想知道,送你这个香炉的小疏,现在在哪里?”

    两人靠得极近,晏时回那双寒星般的眸子,目光直直投入纪桓的眼中。纪桓简直要没法思考了,却还是猛然抬起了头,呼吸都一紧,“你知道小疏?”

    纪桓身上的桂花香气,诱惑着晏时回不断靠近,可是眼中的急迫和关切,毫无掩饰的渴望,又像一盆冷水浇到了晏时回炽热的心头上。

    “去了洛宁,当一个好官。”晏时回没头没尾,低低沉沉道,“纪桓,有些事,你别管。”

    什么跟什么?

    纪桓还要再问,却有一缕清风自他脸颊掠过,夹着一种淡而奇异的香气,下一瞬,整个人便失去了意识,倒入一个坚实的怀抱之中,同被掠去黑风寨那次如出一辙。

    晏时回抱起纪桓,感觉还是太轻了——他绝不可能承认自己的气力远超常人。

    把人放到床榻上,盖上被子,手指又在那鼎香炉上流连过。晏时回半跪下来,手肘支在纪桓榻前,细细地注视纪桓的眉目,早早就想这么做了,却直到现在,才能肆无忌惮地打量。

    “对不起。”晏时回小声说,“我不能放过那些人,为了你,为了清河。”

    他低下头,面部的线条极为优美,五官深刻,轻轻凑过去,吻上了纪桓的额头,接着,轻若无声地附在纪桓耳边说:

    “明泓,珍重。”

第15章 修情节走向() 
纪桓醒来,人已经身处于一辆马车中,而马车早在一个时辰前就离开了陕州城。

    马车里还有一个人。

    “少爷!”竹石眼泪汪汪,“你总算醒了!”

    纪桓记得昨夜怎么都睡不着,晏时卸了赵鸣的伪装,来了他房中,说了一些话后,他就失去了意识,只好问:“怎么了?”

    竹石说:“少爷!昨夜有人来行刺你了呀!”

    纪桓记挂着小疏,哦了一声:“谁?”

    竹石眼泪掉下来了:“少爷,你差点就出事了!还能有谁,刺客的令牌都掉在院子里了呢!就是吕氏的人!他们在陕州一手遮天,我们现在还是不要逃去洛宁县了,快去找洛阳王救命吧!”

    纪桓面色微变,让竹石重新说一遍。果然,昨天晚上有个刺客来行刺纪桓,洛阳王的侍卫和刺客大打出手,把刺客打成了重伤,但刺客还是逃脱了,不知去向,身上掉下了一块令牌落在打斗现场。令牌是赵鸣身上那种,吕氏亲兵的信物。

    洛阳王的侍卫发现纪桓已经昏迷,料定是刺客给他下了迷药,把令牌交就要出城门。

    姜平怕引火烧身,怎么做都不对,也只能让纪桓走。

    接下来陕州城内可能发生的,纪桓已经大致已经明白和猜到了,晏时回先把他弄昏迷,然后安排人扮作赵鸣刺杀,“赵鸣”是死士,没有完成任务,又身受重伤,于是咬破毒囊自尽。尸体会被人发现,也许会走一趟官府,再送到吕宅中。

    现在他可以状告外戚派人谋杀他,就算他不状告,也会有人将这桩刺杀通知京城。

    纪桓理清了,想到和晏时回说的那些话,半晌才道:“也罢,直接去洛宁。”

    竹石还在劝说:“还是洛阳安全……”

    纪桓苦笑道:“如今吕氏自顾不暇,又刚刚‘刺杀失败’了一次,再真来一次,岂不是要坐实自己的罪名?放心,他们绝不会再来找我麻烦了。”

    竹石只能委委屈屈地同意了。

    马车代步,从陕州到洛宁县需要四个时辰,再从洛宁县地界赶到洛宁县的县衙,又需要将近一个时辰。

    洛宁县在陕州尚算繁华,县衙半旧不新,不大不小。

    纪桓在县衙门口下了马车,竹石上去敲门,外头走过的人都盯着纪桓看。过了片刻,一个差役应了门,“来了来了。”开了半扇门,见是个小厮,便打发道,“县令还没上任,衙门没人,有什么事情过两天再来。”

    竹石正要发作,纪桓先一步道:“当差的日子,既在其位,衙门为何无人?”

    差役见说话的人外貌俊秀,一身清贵,语气其实还算平和,却不知怎么让他有点心虚:“咱们县就是这样,十天有九天都没事。公子有什么急事,我便去把人叫来。”

    竹石撇嘴讽刺道:“新官上任,怎么,算不算急事啊?”

    差役呆了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大人!”又不敢置信,“大人看上去,也太年轻了……”

    竹石得意洋洋,“我家主子十六岁就中探花,早两年就当官了,现在还不是最年轻呢!”

    纪桓摇头:“竹石闭嘴。”

    竹石吐吐舌头,差役连忙打开大门,招呼纪桓进县衙,立刻就托人去把县丞和主簿叫回来。

    纪桓的行李极少,从黑风寨出来后,到陕州只多添了一套衣物,两手空空就进了县衙的后院。后院不大,只一个简单的庭院,一口水井,东西两厢各三两间屋子,旁边还有一个小厨房。竹石进来就开始不断抱怨:“哎呀,破成这般怎么住人?我家少年自小锦衣玉食,哪能受这样的罪?!”

    上任县令调职后,衙门后院将近两个月无人居住,院中原先算不上柳木扶疏,眼下更是杂草丛生,确实有些破落。

    差役打了水帮忙打扫屋子,说:“从前的娄知县购置了私宅,这边后院也就不怎么用,平日咱们几个县差还会来这边歇歇脚,也就……哎,大人神仙般的人物,当然是委屈了。”

    竹石:“难怪连几件像样的物什都没有!”

    纪桓觉得已经不错了,瞥一眼竹石,淡淡道:“要是住不惯,可以回京去。”

    “真的?”竹石大喜:“少爷,咱走吧!”

    纪桓叹气:“我的意思是,做不了七品小官的侍从,你便自个儿回去。”

    竹石委屈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再多抱怨了。

    几个人简单安顿下来,纪桓住西厢第一间,竹石住隔壁。东厢的三间房,分给洛阳王派的四个侍卫住下,等过两天,纪桓就打算让这些侍卫回去。

    竹石在三门峡的伤早好了,忍受不了发霉的被褥和席垫,拉了一个侍卫大哥出去购置东西。剩下的人便在院中除杂草,纪桓左右无事,就亲自跟着除草,只把那唤作王志文的差役吓得不轻。

    纪桓一边摸索着锄头的用法,一边询问县衙内的人事情况。王志文就一边除草,一边细细说来。

    这洛宁县是个养人的地方,三面环水,风景优美,土地肥沃,这些年轻徭薄赋、风调雨顺,老百姓日子过得都很安生,平日衙门事情很少。大案命案近三年只出过两次,多得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争执。县尉牛平带着六个县差平日无所事事,新官未到,干脆只留一个看门,其他人不是回家务农就是放大假去了。

    衙门现在总共十人,除去县尉牛平和六个手下,还剩三人:县丞常庆,主簿柳文轩,师爷张奉贤。其中师爷是个老儒生,原先本已经打算告老辞官了,听说新来的是个探花郎,便继续在师爷一职上呆了下来,反正平日也什么事做。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急急的脚步声,两个人走了进来,皆是一身长衫。一个年纪大些,看着快五十了,双鬓已白,不过面貌精神;另一个年纪轻,看上去二十多岁,是个文弱的白面书生。

    纪桓正蹲在地上挥锄头,听到有人来便起身,看了看,料定年纪大的是县丞常庆,年纪轻的是主簿柳文轩。

    常庆见纪桓相貌气质出众,快一步迎上来:“纪大人总算来了!”又见纪桓手中拿着锄头,连声道:“都是下官不好,没有提早打扫好大人的起居,竟连累大人亲自动手!”

    纪桓淡淡一笑,随口说了两句客气话,又看向主簿。

    主簿柳文轩早听说县令是两年前钦点的探花,却万万没想到探花居然会是如此年轻的一个男子,年轻并且才学出众也就罢了,连相貌都是万里挑一的好,气度清贵,言行间却没有高傲,反而是一派温文尔雅。柳文轩暗中惭愧,他少年时也曾得意,十六岁中了秀才,然而跟纪桓十六岁中探花入朝堂相比,顿时有了天壤之别。本朝重文轻武,科恩开了好几次,秀才已算不上稀罕,可恨他寒窗苦读十余载,还只是一个穷秀才。

    纪桓见柳文轩神色有异,也不多问,笑言:“两位大人去了哪儿?今天似乎不是公休。”

    常庆讪讪道:“实在是衙门无事啊,这眼看秋收,家里缺人手。”在小县城里,做个小文吏,只要不出事,也没人指望你成天兢兢业业。

    纪桓刚上任,当然也不会苛责这点,只奇怪:“县内的治安当真这么太平?”

    常庆道:“早几年还不好说,这两年,却是一桩大事都没发生过。”

    “哦?发生了什么?”

    “县内来了一个大富豪,据说背后的靠山,是天下首富钱老大。”常庆有些迫不及待地交代,“那是个年轻公子,姓江,有人说是钱老大养着的男孩。他来洛宁置业的时候,就圈下了足足两千亩的土地,这两年有增无减,别的不说,光县西的那座月牙山,地皮就都被江公子买下了。”

    纪桓听了暗自咋舌,洛宁县才多大的地方,而且,又是姓江?

    常庆又说:“江公子挑的都是肥沃的好地买,又不同于一般的乡绅员外,对佃户非常慷慨。地好,收租又少,县内足有两百多佃户都在江公子门下做工,弄得其他乡绅也不敢加租了,这些年又风调雨顺的,百姓日子都过得踏实。”

    “本官赴任前,倒是没听说过这位江公子,现在看来,必须上门拜见了。”

    “江公子为人低调,这两年才来,平日在洛宁县呆的时间也不长,小地方消息闭塞,大人没听过也正常。”常庆说,“现在江公子便不在县中,一年也就带上一两月。”

    纪桓暗自记下。

    没多久,竹石拖着一大堆东西回来了,还请了一个厨娘,叫何婶,说好一天来三次,专门为纪桓做饭。

    纪桓拿竹石也是没办法,苦笑着摇摇头,允了。

    何婶火热朝天地涮锅做菜,竹石把东西收拾妥当。纪桓又将公文和官印交给县丞,交接了手续,一大伙人在内堂坐下,吃了饭,方才各自回去。

    洛宁县离陕州不远不近,纪桓上任后,带着竹石在县内逛了一圈,了解风土人情,果然相当太平,几乎处处都是江公子的产业。

    衙门清闲,纪桓便经常带着竹石去茶楼,过惯了太平日子的老百姓说着吕家的新鲜事儿,噩耗已到,吕氏前夜午时又死了人,河南道其他州的三个吕夫人全死了,个个都称奇。然而吕氏不得民心,出了这么惨的事,就连洛宁县都有为此叫好的。然而,当死亡已经蔓延到了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