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信美-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青云看纪桓失神的样子,又心忖反正已经知道进密道的方法,干脆规整了东西,招呼纪桓先离开。

第20章() 
夜凉如水。

    山清水秀的洛宁县,星光格外明亮。虫鸣声伴着桂花的香气,一股脑通过半开的窗户,进入房间。

    纪桓席地而坐,背靠着床脚,抱膝怔怔看着半扇窗户大小的夜空,手里还紧紧攥着那张纸,那首狗屁不通的诗已经牢牢刻在了他心上。

    “怎么还不吃东西?”外头何婶问。

    “是啊,少爷究竟怎么了?急死我了!”

    欧阳青云声音远远传来,他正在东厢廊下一张竹椅中喝酒,说:“别烦,想事儿呢!竹石……来,我有事儿问你……”

    声音渐渐没了。

    纪桓一点都不觉得饿,他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时不时绕回那四句诗上,一阵阵的头疼欲裂。

    上元佳节采花郎,蜘蛛结网玉盘上。

    金秋桂子香盈袖,梦里衣冠此心上。

    十二年前,定绥六年。

    因孝元皇后薨逝,天下缟素,连着三年,鼓乐不兴,但逢佳节,无人庆祝。从这年的元宵节起,国丧才终于收了尾,京中开始筹办上元佳节。

    他认识了小疏。

    那年纪桓六岁,正是好动想玩的年纪。父亲纪勖刚从江南道总督的位子上调回京都,父子之间根本算不上亲热。纪勖交代纪桓,等清明一过,就去宫中当太子的侍读,过年须得在家中好好念书,莫要虚度了正月。

    纪桓整个年都过得不开心,他不乐意念书,又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思,所有的指望全在正月十五的灯会上。那夜纪勖免不了要去宫中赴宴,他便可以求着陈伯带他出去玩儿。

    正月十四,灯会已经初具规模,纪桓想着外面的热闹时,纪勖忽然往家里带回一个男孩。

    男孩年纪看上去跟他差不多大小,模样竟然比纪桓还来得精致水灵,跟个姑娘似的。但是纪桓很快就意识到,男孩不是个姑娘,也不应该形容成姑娘,他一开始那么想,只是因为男孩太仙了。

    他穿一身素白的衣裳,身后背着一把几乎等身长的兵器,用黑布包裹着,脸上清浅淡漠的神情,真像个小仙人。

    再后来,纪桓才意识到,这是气质,不像他一般成天想着出去玩儿,闹儿。

    纪勖说:“叫主子。”

    纪桓是从来没叫过主子的,见到皇帝也就是一声皇上。不过他正致力于做个乖巧的孩子,张口便要叫,那男孩却开了口,说:“我比他大些,是兄长。”

    声音好听极了,软软的。

    纪桓觉得父亲的脸色不是很认同,但他一时顾不了,对于这位小仙人实在喜欢得紧,就唤:“兄长。”

    后来他说,他叫疏,没有姓,疏离的疏。

    纪桓弯着眼睛笑,小疏。

    纪勖安排男孩和纪桓一样,住在西厢,让两人在一块念念书,但是口吻没有针对纪桓一个人时来得严肃,似乎有些可做可不做的意味。纪桓心里很羡慕父亲对小疏好,但是他不嫉妒,他也很想对他好。

    小疏带着不食人间烟火味的仙气,虽然话很少,瞧上去有几分冷漠,但还是让纪桓忍不住想要亲近。

    那年上元节,在纪桓脑海中永远恍如昨日,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京城大道被挤得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两旁花灯摆开十里,形成两条灯带,照得整个都城明亮。

    雁门关一役后,六年的平稳日子,让这个王朝重新恢复了一丝繁荣昌盛的样子。行人欢笑来往,猜灯谜,逛灯会……凡有流水处必有浮灯。

    那时纪桓的性子远不是今天这样,他小小年纪很活跃,拉着小疏的手,亲热地叫兄长、哥哥,男孩话不多,但几乎事事顺着纪桓。

    九年后,十五岁的少年说,明泓,我从那时起就喜欢你。

    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孩,后面跟着老迈的陈伯,陈伯正是竹石的爷爷,在一个灯摊前猜谜语,小脸在灯光下,照得一个比一个俊俏可爱。

    “日出满山去,黄昏归满堂,年年出新主,日日采花郎……”字是个个都认识的,灯谜下面写猜一种动物,纪桓皱着小眉毛,却是绞尽脑汁也猜不出。

    小疏就道:“蜜蜂。”

    纪桓笑得比自己猜中了还高兴,“哥哥好厉害!”

    等到第二个灯谜: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纪桓分明猜到了是蜘蛛,却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摇着哥哥的手,还要撒着娇说不知道。

    两人猜中灯谜,小贩见他们模样好,送了两串糖葫芦给两个小公子。小男孩是第一次吃到糖葫芦,轻轻皱着好看的眉,似乎不知道怎么下嘴。

    纪桓一个劲儿地鼓动他吃,吃完还不停地问,甜吗?酸吗?

    那夜京城一条条河流,满是浮灯,宛如一条条火龙。他们站在桥上往远处看,一人一串糖葫芦,头顶是巨大的明月,纪桓笑嘻嘻一指天空,说:“好一个白玉盘,你就像是住在玉盘上,下凡来的。”

    六岁的纪桓说完那话,再看身边的人,一双澄澈明亮的眼睛盛着最繁华艳丽的灯火,正在对他轻轻浅浅一笑,让小小的纪桓飘飘有飞仙之感。

    那真是最不能忘,所以最不堪忆。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纪桓不自觉又是心如刀绞,千万种委屈,想到那纸上的狗屁诗句,难看地笑了出来。上元佳节采花郎,蜘蛛结网玉盘上,他分明也没忘。

    他从未想到,有一天,连小疏也会成为猜测的对象。

    是那个江公子吗?

    又会是……晏时回吗?

    欧阳青云一手提着酒壶,一手圈着竹石的脖子,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后院,找了个角落,压低声音问:“我说,你家少爷是不是喜欢桂花树呀?”

    竹石本在厌恶他浑身的酒气,这下惊讶了:“你怎么知道?!”

    欧阳青云一脸“我是谁啊”,挑眉,“他身上有桂花香气,今天看了一首诗,提到了桂花,我看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竹石道:“家中有一株桂花树,三年前种的,就在少爷的屋子外面。”

    欧阳青云立刻想到了今天在江府见到的桂树,问:“有什么特别含义吗?”

    竹石想了想,这个欧阳青云应该没有恶意,便说:“是为了纪念表少爷。”

    “哦?”欧阳青云挑眉,“是过去近十年,每年年后至清明,都小住你们相府的表少爷?太原聂氏,三年前早死那位?”

    “嗯。”

    欧阳青云按捺兴奋:“听说,见过这位的人,不多。”

    竹石道:“我也不认得那位表少爷,没见过。从前那个时候,老爷都遣我们回家,因为表少爷不喜欢生人,府中伺候的人寥寥无几。”

    欧阳青云尽量表现得不太失望:“为什么?”

    “我听父亲说,爷爷从前伺候过表少爷,他生得极为好看,恍如天仙,因为实在是太好看了,就不能多见人。”竹石撇撇嘴,“还说是怕冒犯了仙人呢……不对!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很少呀!”

    欧阳青云没回答,只是笑了笑,表示也不看看老夫是谁。

    不过……复杂,实在复杂。

    他默然不语,灌下一口酒,举头望月,忽然惆怅溢了满腔。

    作者有话要说:  要是想到了林殊= =

    也没办法

第21章() 
柳文轩匆匆走进县衙后院,便闻到一股甘苦的药味。何婶正在小厨房里忙活,对着炉子扇火。柳文轩脚步一转,上前问:“何婶这是在煎药?”

    “是啊,纪大人病了!”

    何婶忙活着,还指挥柳文轩帮忙看着灶上的清粥,脸上带一抹忧色,絮絮说,“大人打京城来,一看就是好人家出身,怕是在咱们这个小地方住不惯……这才几天……哎,多半是我这个老婆子平日没照顾好……”

    “大人是水土不服?”

    “倒也不是,竹石那小子说是昨夜受凉了,他也是的,不知道好好照看主子……”

    柳文轩笑笑,清粥的火候差不多了,他帮忙盛了一碗,一手端粥一手拿着账本进了西厢。竹石红着眼睛,苦着脸来开门,见柳主簿手中的粥,连声说:“谢谢柳先生。”

    纪桓已经醒了,靠在床头,精神不是很好,向来明亮的眼中少了一分神采,看上去有些憔悴。见到柳文轩,就要起身穿衣。

    竹石就差给他哭了:“少爷,你病了!眼下深秋这么冷,你在地上足足坐了半宿,冻成那样,现在怎能胡闹?一定要好好休养呀!”

    纪桓哪有这么娇弱,披衣坐到书桌前,提笔写了一张单子,竹石在旁边看着,不明白少爷想做什么。

    调查库房的存铁以及县内的铁铺,查清县内的马匹数量,包括私家驯养的。

    柳文轩接过单子,最先注意到的是纪桓的一手好字,简直是临摹的极好版本。

    “大人调查这些是为了?”

    纪桓道:“本官翻阅了县志,对这些还有疑惑,想查个清楚,也好心中有数。”

    柳文轩不信,铁可以用来铸造兵器,马匹可以用来行军,难道……这个斯文年轻的县官,想要加强县内的防御?

    虽有怀疑,他还是奉命查去了。

    纪桓心绪杂乱,喝了药,吃了粥,问:“欧阳先生呢?”

    “哦!”竹石才想起来,“那个怪人啊,走了,说是去江南道了!”接着难免有些心虚,便把昨夜和欧阳青云的对话告诉了纪桓。

    竹石想了想,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纸,说:“少爷,怪人大清早叫我把这个还给你,还说什么……要你好好想想,等他回来。”

    纪桓接过来看了,正是当初在陕州回香阁,他写给欧阳青云的三张纸,上面写了他知道的,有关晏时回的所有东西。

    黄河河畔初遇。

    黑风寨中,没有伤他一丝一毫,还口口声声说都是为了保护他的周全。

    除去凌空镖局晏时回的身份,还是江湖神秘组织,谈笑风生楼的楼主,与赫连风雪是朋友,曾一起进洛阳王宫,偷出洛阳王爱妾云烟波,后放人。

    手下高手如云。

    易容术高超,化身赵鸣,护送他进陕州。

    亲口承认,是他手下毒。杀了吕氏的女眷。与洛阳王达成交易,放话要灭吕付的三族。

    写在最后的两点,是纪桓后来补上的:没有人见过晏时回的真面目,包括认识多年的好友赫连风雪;晏时回自认武功极高,似乎已臻化境。

    纪桓重新看完,身上已经出了薄薄一层冷汗。他原本就带着病,忽然一阵疲倦涌上,整个人都有些精神恍惚,他抬头,打量了一圈周围,这里是洛宁县,没有任何腥风血雨,太平到犹如一个世外桃源。

    ……那日在知州府上,他亲口承认,他是江氏的人。

    他问,你难道不想知道,那个送你香炉的人,现在在哪里?

    他走了,却又派暗卫保护他的安全。

    直觉让答案呼之欲出,可是没有证据。

    纪桓只觉得很疲惫,想起晏时回第一次在他面前摆出冷色,一脸冷漠地说,你不用知道,你需要做个县官。

    现在回想起来,又是另一番滋味。

    什么时候,他和他之间,居然还需要证据来肯定彼此的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