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时堂燕-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人们均一声不吭地退了出去。

    赵皇后惊得一下子倒退到梳妆台上,靠着梳妆台才勉勉强强稳定了气势,脸色大变,看着如流水般头也不回地退出去的宫人们,惊惶叫着两个身边亲近的宫女的名字,却怎么也唤不到人来。

    这时候赵皇后才突然清醒地意识到,自自己被幽禁在这梓宫后,身边的宫人,好像已经被人换过好几批了。。。。。。

    赵皇后一个踉跄,差点栽倒在地,云矩翩翩地伸出手,扶了她一把,彬彬有礼地对着赵皇后道:“皇后娘娘。。。。。。我们坐到那边去说?”

    赵皇后被云矩半扶半挟着摸到桌边坐下,双手颤个不停,冷冷地开口道:“。。。。。。颍川王这是想说什么!”

    云矩低下头,摸了摸鼻尖,笑着道:“如今有一出火遍了大江南北的新戏。。。。。。本王带着临淄王听过了,却不知皇后娘娘,看过却无?”

    赵皇后缓缓地蹙起眉间。

    云矩靠到赵皇后耳边,笑着轻声道:“。。。。。。这戏挺有意思的。。。。。。里面有一出,说到那不孝儿弑父,下了一次毒不够,还要再下一次。。。。。。”

    云矩眼疾手快地按住差点要跳起来的赵皇后,对着她意味深长地补上后半句:“。。。。。。皇后娘娘您说,这次没了兄长可以嫁祸的小儿子。。。。。。,若是再没成功,还能不能平安无事地度过第二次呢?”

    赵皇后的手颤抖得厉害。

    云矩笑着将自己的手从她肩膀上拿了下来。

    ———————————————————————————————————————

    慧帝三十年,除夕,宫宴。

    赵皇后紧紧盯着慧帝案上那碗新奉上来的的汤,赶在所有人有动作之前,端庄优雅地将自己的与慧帝掉了个个儿。

    赵皇后迎上慧帝微微不悦的目光,笑着主动道:“臣妾这碗还温着,陛下的有点凉了。。。。。。陛下身子刚大好,还是用臣妾这碗热的吧。。。。。。”

    慧帝微微皱眉,略点了点头,却是再没动过面前的汤一下。

    赵皇后却是含笑将自己手中的汤喝了个一干二净,半滴不剩。

    临淄王在下面看着这一幕,惊得快要拿不住自己手里的筷子。

    赵皇后脑子里嗡嗡的,全是懵掉的,来回回荡的,只有云矩方才的那几句话。。。。。。

    “。。。。。。言尽于此,信与不信,全看皇后娘娘您自己。。。。。。不过今晚,总还是非得要死一个人的,不如您猜猜看,最后死的会是谁?”

    “。。。。。。自然,皇后娘娘您说的也对,本王自然也有骗你的可能。。。。。。不过,今夜那碗汤里,可能有毒,可能无毒。。。。。。但只有一点,还须得提醒皇后娘娘一下,若是有毒,可绝不会本王下的。。。。。。在本王完全可以拿着临淄王上次给父皇下毒的证据找父皇的情况下,皇后娘娘您得相信,本王目前,得是最希望父皇身体康健的那一个了。。。。。。”

    而在赵皇后端起那碗汤的那一刻,看到小儿子紧张的神色,赵皇后便明白,自己的结局是为何了。

    ——今晚必须要死一个。

    赵皇后想,是颍川王一开始就告诉自己的结果,如果自己不喝这汤,怕是对方立即就会找人起来揭发临淄王今日意图背君弑父之罪行。。。。。。

    赵皇后心想,颍川王他就是恨我罢了,从平宁之战温帅的死到后来云山案温氏被抄家灭族,自己和大哥,都算不得无辜。。。。。。

    可孩子们,却是不知情的。

    而现在。。。。。。大哥已经死了,如今,就当我,彻底终结这一切吧。

    赵皇后忍住腹内重重绞痛,面色如常地坚持到宫宴结束,回到梓宫中,于除夕当夜,留下与君书剪发明志,自戕而亡。

    慧帝怒其乖张离奇之行径,愤而褫夺其皇后尊号,贬为庶人,不允其入帝陵好半年后与自己合葬。

    临淄王连夜进宫,大哭着为母亲求情,慧帝愤怒地呵斥了临淄王两句,临淄王愤而顶撞,被盛怒的慧帝接连下旨又气都不带喘地褫夺了其的郡王封号。

    开化坊的颍川王府内,云矩对着左颐微微一笑,曼声道:“。。。。。。接下来,就该我们了。。。。。。”

    左颐斟酒一杯,与云矩略略一碰,轻笑道:“。。。。。。我祝王爷,旗开得胜,一气平反,一帆风顺。。。。。。”

    云矩轻抿一口,也笑着接口道:“。。。。。。我也祝岫然,一路顺风,鹏程万里。。。。。。”

    左岫然接到慧帝密旨,翻过年,就要离开洛阳,南下闽州,去亲查一桩贪污案了。

    二人略一小酌,各有各的伤感在怀。

    左颐微微感慨道:“这么些年。。。。。。我们好像总是聚少离多。。。。。。一心想留着的,却怎么也留不住。。。。。。”

    云矩笑着看左颐,也难得抒情了一回,道:“可这么些年。。。。。。即使离得再远,我这心里,却总觉得岫然就是在身边一样。。。。。。就像我们在刑部那时候。。。。。。”

    想到二人同在刑部做事是的闹腾日子,左颐低着头痴痴地笑了出来。

    云矩也是忍俊不禁。

    左颐笑罢,抬起头来,认真地盯着云矩,轻轻道:“我不在的日子。。。。。。你也要一切都好啊。。。。。。”

    云矩垂下眼帘,错开左颐的视线,只轻笑道:“你也是。。。。。。祝一切安好。。。。。。”

    左颐失望地挪开了视线,顿了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冲云矩拱了拱手,告辞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今日这场酒,就权作送行酒了吧。。。。。。裴子野,我出洛阳那日,不想见你来送我。”

    云矩举起酒杯,轻轻地应了一句:“好。”

    左颐摆了摆手,掀起长袍径自出了门去。

    ———————————————————————————————————————

    慧帝三十一年,元宵节后衙门开印的第一日,刑部、大理寺、顺天府受理的第一桩案子,便是一桩在朝野内外震动世人近十年的大案。

    云山案。

    随着自称是当年桐城吴氏遗孤的六年前的探花郎庄子安的一纸诉状,温氏、吴家、云山案、承恩公这些字眼,再一次在大众口耳中热闹了起来,还有些机敏的好事之徒,不知怎的,就将去年大火的那出赵氏孤儿的故事与温、赵两家莫名对上了号,虽然原剧中的“赵一云”一子并无原型,可剧中演绎的那场大战,恰好可以与三十年前的“平宁之战”处处对得上,后来所谓的“赵家灭门惨案”,又与如今被闹到御前重启的云山案处处雷同,百姓们对此津津乐道,并由戏入情,对着赵家的嘲讽和指责层出不穷,一时间,接连失去了东宫太子、中宫皇后、承恩公以及临淄王又被贬斥的现在,赵家人的处境,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这还是在云山案尚未有定论的时候。

    而慧帝三十一年三月,云矩等了将近有半年的一个人,终于姗姗来迟,从容登场。

    ——镇北军的创始人,威名犹在虎威军越承岷之上的大庄开国时封的第一位大元帅,庄慧帝和温临轩的半个授业恩师,已经卸甲归田退隐多年的白唐白老将军。

    白唐此番以近百高龄跋山涉水不顾儿女阻挡和自己的身体赶到洛阳,面见慧帝,只为问对方一句话。

    白唐规规矩矩地给慧帝三次叩首,口呼圣上,毕恭毕敬地问了对方一句:“。。。。。。陛下可还记得,当年与临轩一同到老夫门下学习时,老夫厚颜端着老师的架子,考校二位时,陛下与临轩各自的回答么?”

    慧帝心头一颤,缓缓道:“。。。。。。朕记得。。。。。。朕自然记得。。。。。。”

    “。。。。老先生问我们,何以学武,我与临轩共答,以报社稷。。。。。。先生又问。。。。。。”

    慧帝双眼通红,突然说不下去了。

    白唐平静无波地接了下来:“老夫问,你二子一同来此,未来若成大业,将来以孰为先?。。。。。。”

绕宫墙(一)() 
白唐平静无波地接了下来:“老夫问;你二子一同来此;未来若成大业;将来以孰为先?。。。。。临轩答;他为君;我为臣。。。。。。愿为贤臣;辅君开盛世;定山河。。。。。。”

    慧帝捂住脸,又哭又笑地重复道:“。。。。。。开盛世,定山河。。。。。。开盛世;定山河啊。。。。。。”

    白唐平静地问慧帝:“。。。。。。温家,真的有不臣之心么?”

    慧帝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云山案时;慧帝要屠温氏满门;昌平营旧部人人义愤填膺,当时不是没有人想过去找白老将军的;可事情闹到了白唐那里;白唐挥了挥手;却并没有多置一词。

    白唐淡淡道:“陛下当年说温家要造反;即使临轩在世;老夫也是要帮着陛下处理温家的。。。。。。可是陛下;温家当年,真的是要造反了么?。。。。。。”

    慧帝站起来,想先扶白唐起来;口中喃喃称呼道:“老师。。。。。。”

    白唐没有顺着慧帝的手起来;而是就着仰视的姿态,盯着慧帝,一字一顿地问:“。。。。。。倘若临意那孩子当年是被冤死的。。。。。。陛下是否,得给人家一个交代、还人家一个清名。。。。。。老夫到了下面,也好厚颜再去看一看临轩。。。。。。”

    慧帝踉踉跄跄地倒退了一步,放开手,缓缓道:“老师。。。。。。老师您不必说了。。。。。。朕知道了,是朕。。。。。。是朕错了。。。。。。”

    “陛下怎么会有错。。。。。。”白唐深深地叩拜下去,朗声道:“错的,都是那些扰乱圣听的奸佞小人!草民替那些孩子们,先在这儿谢过陛下了!”

    ——————————————————————————————————————————

    慧帝三十一年,芒种时节,拖延审理了近半年,跨越了十年光阴的惊世旧案,在帝王亲至、三司共审下成功告罄,证实当年云山案中作为指证温临意、温家有意谋反的数条主要的人证、物证皆有不实、存虚之处,乃先皇后之兄长承恩公赵复与其父和荣国公、韩国公等诸新起勋贵之家慑于前朝世家在温氏的带领下日益强盛而在强烈的惶恐与嫉妒之下故意罗织、伪造、虚构的莫须有的指控,涉案的承恩公府赵家几百余口,和与之相勾结的荣国公府等,主犯一概午门凌迟处死,从者贬官、问斩者不一而足。承恩公府、韩国公府被直接抄家灭族,六尺以上之男儿被皆尽处死,而荣国公在府内惊惧之下吞金而亡后,慧帝念其先祖之功勇,只撸去了荣恩公府的国公封号,贬为三等伯,未祸及后代无辜之子女。

    轰轰烈烈的重审云山案是大庄的老百姓们整个三十一年里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而在繁华的洛阳城之内,随着赵家的消亡,三座国公府的没落,慧帝诸子之间的夺嫡斗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随着思芙殿里的安昭仪荣升淑妃,陇西王也进入了前朝诸臣的视线之内,而陇西王对黔南王的种种唯其马首是瞻之处,也让更多的人相信,这位亲王殿下的未来,大有可期。

    临淄王被贬黜郡王之位后,诸子中,除一贯被慧帝所忽视的蓟州王之外,以中山王最为年长,江氏虽放弃了淑妃的荣号远避西北香山寺青山古佛了却余生,但比之那位在大年夜凄惨地自我了断以至于被慧帝一怒之下褫夺了中宫皇后封号的赵氏,江氏还是被慧帝多留了几分体面的,而给江氏的体面,又何尝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